APP下载

近代以来蜀地名人李调元研究文献述评

2021-03-25

关键词:巴蜀四川研究

王 川 陈 鹤 邹 敏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6)

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童山、蠢翁等,四川绵州罗江(今德阳罗江)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及第,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广东乡试主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道员。乾隆五十年(1785)遭诬罢职回到四川,回乡后不再复出,家有“万卷楼”,号称藏书十万卷,收藏极富,以读书著述自娱。

李调元著述极为宏富,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蠢翁词》等文学作品,《雨村诗话》《雨村词话》《雨村曲话》《雨村赋话》等诗词学、戏剧学、文艺理论作品,编刊饮食专著《醒园录》,辑撰刊刻大型丛书《函海》《续函海》等文献学巨著,在当时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对于这一“全科学者”,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却无李调元之传,《清史稿·文苑传》亦无李调元记述,说明在清人、清遗民的眼中,李调元并无突出之仕绩,达不到入传的历史人物的标准,亦不太认可他在清代主流文坛之地位。就连巴蜀乡邦的《四川通志》以及《国朝全蜀诗钞》等文献对于李调元诗作亦有微词,(1)嘉庆朝常明主纂《四川通志》卷154《人物》述李调元时云:“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光绪朝《国朝全蜀诗钞》卷十四评价李调元“少作多可存,晚年有率易之病,识者宜分别观之”,故李调元未入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一书。这恰恰是李调元钟情民间文化、整理民间文化重要贡献的侧面证明。

李调元收集、整理乡邦文献,研究民间文化,推动蜀学发展,造福乡梓民众。他在众多领域的学术成就,逐渐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如黄芝冈先生就有《川梆子的导源人——李调元先生》等文章,总结李调元的川剧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多种清史人物传记,甚至于《清史列传》称赞李调元“所为诗文,天才横溢,不加修饰”,“蜀中撰述之富,费密而后,厥推调元”,其所编刻的《函海》“表彰先哲,嘉惠来学,甚为海内所称”。(2)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卷72,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917页。根据王钟翰先生考证,《清史列传》来自清人的传记稿本,能够有李调元之传,证明虽然《清史稿》不收李调元传,但是,清人仍然已经撰成了李调元传,因此得以在1928年首次公开面世。可见,随着时光的冲刷淘汰,20世纪以来,除了李调元之于学术研究及民间文化的保存之功,他以其传奇的经历、横溢八斗的才华、宏富深邃的著述、众多方面的成就,逐渐得到了更多学者的瞩目,更多世人、乡人的认识。

1949年之后,关于李调元的研究逐渐起步,如中国社科院学者编有《李调元传》(3)吴伯娅:《李调元》,载张捷夫主编《清代人物传稿》第十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66-272页。,四川民俗学会等学术团队成立了研究专委会(4)如四川省民俗学会,在2006年协助举办了首届中国罗江诗歌节,同年举办了四川省首届李调元学术研讨会,成立四川省民俗学会“罗江李调元研究专委会”,陆续点校出版李调元之著作,创作了多部关于李调元的小说、连环画、影视剧本和川剧等。参阅吴晓彤:《“蜀中才子”李调元复兴清代巴蜀文化》,载《四川日报》2017年4月18日第14版。;对于李调元的川菜、川剧等领域的著述与贡献,相关研究日渐增多。评论亦褒贬不一,但是对于李调元学术成就的整体认可,则是学术界的共识。

梳理近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李调元及其著述的研究成果,总结其学术贡献,能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镜鉴。本文拟从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文化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今后李调元的研究,以供学术界参考。

一、李调元生平事迹研究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指出:“读古人之书,必知其人而论其世,则年谱要矣。”(5)钱大昕:《郑康成年谱·序》,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第9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年,第410页。因此,编写历史人物年谱,常被视为研究人物的第一步。

晚清同治年间,蜀人杨懋修撰了《李雨村先生年谱》,这是第一部李调元年谱。(6)杨懋修:《李雨村先生年谱》,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入藏国家图书馆等处。到了改革开放之初,杨世明撰写了《李调元年谱略稿》,据(李调元)所遗诗文考其一生宦迹、交游、著述等事,以编年的形式较详细地梳理了李调元一生的事迹。(7)杨世明:《李调元年谱略稿》,《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第15-24页。孙震则据李调元自著《童山自记》对杨著《李调元年谱略稿》提出了九点质疑。(8)孙震:《〈李调元年谱略稿〉质疑》,《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第83-84页。赖安海、王川则重新编写了《李调元编年事辑》《李调元年谱简编》等文章。(9)赖安海:《李调元编年事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王川:《李调元年谱简编》,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总第231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第353-354页。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詹杭伦所著《李调元学谱》(天地出版社1997年)分为“纪年谱”“著述谱”和“评论谱”,其中“纪年谱”在前人成果基础上,“以《童山自记》为纲”,“以政事、行踪、交游为主”,以纪年形式详考调元生平事迹。特别是该书参考中国传统史籍体裁“纲目体”的方法,将李调元一生归纳为居乡读书、浙江问学、中举登第等16个段落,显得纲举目张,便利读者,可谓年谱撰写方式上的创举。同时,作者以按语的形式对相关问题做了详尽的考证,深得宋贤司马光撰编年史“长编考异法”的旨趣。(10)参见桑兵:《长编考异法与编年体的演进》,《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99-110页。

相比于年谱,传记的读者更为广泛。蒋维明撰写的《李调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共分五章46小节,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再现了李调元的一生,并细述了李调元在文学、曲艺、川菜、文献等方面的成果,是一部优秀而雅俗共赏的李调元传记。

李调元性喜藏书,家有“万卷楼”,号称藏书十万卷,收藏极富。李林、黄海明等人分别撰文,简要梳理了李调元的藏书史。(11)李林:《李调元和他的“万卷楼”》,《图书馆学研究》1984年第1期,第136-138页。黄海明:《李调元和“万卷楼”藏书》,《图书馆论坛》2000年第6期,第95-96页。罗华文、胡国芳认为李调元“万卷楼”藏书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12)罗文华、胡国芳:《李调元“万卷楼”的藏书价值探析》,《图书馆情报工作》2008年第11期,第100-102页。赖安海考察了“万卷楼”焚毁的深层次原因。(13)赖安海:《李调元“万卷楼焚”考述》,四川省民俗学会、罗江县人民政府编:《李调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335-344页。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游考是学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孙文刚考述了李调元与乾嘉诗文名家(袁枚、王文治、赵翼、姚鼐、纪昀)、戏剧名流(蒋士铨、魏长生)以及朝鲜诗人柳琴等人的交游。(14)孙文刚:《李调元交游考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国学》第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23-438页。茆萌考察了李调元与江浙文人交游的情况,指出调元虽然晚年归蜀,但“与赵翼等江浙文人的联系和交往也未曾中断过”。(15)茆萌:《李调元与江浙文人交游论述》,《烟台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55-61页。王琳认为,李调元的文学交游对其诗歌内容、形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16)王琳:《李调元文学交游及对其诗歌的影响》,《现代语文》2016年第31期,第36-39页。

除了前述正传之外,作为四川的传奇人物,民间亦流传有很多李调元的传奇故事,除了在四川之外,广东等地的民间亦有流传。在四川的《龙门阵》《四川青年》《四川群众文艺》等刊物,刊登了多篇关于李调元的民间故事。(17)1932年4月,绍兴民间出版部出版了《李调元故事集》。改革开放后,此类故事整理出版,更为广泛。一苇:《四川诗人李调元》,《龙门阵》1980年第1期。蒋维明:《落榜后的李调元》,《四川青年》1980年第7期。聂云岚等编:《李调元佳话》,四川群众艺术馆,1981年。此类民间故事较多,不一一列举。旷天全等将李调元传说故事分为从政和才智传说两类,认为这些传说富于传奇性,表达了人们对李调元的敬仰之情。(18)旷天全、何友文、段洪勇:《李调元传说故事研究》,《沧桑》2008年第3期,第238-239页。邱睿认为,李调元故事多为与江南才子的戏剧冲突,体现清代科举背景下,江南和巴蜀不平衡的地域文化关系,以及民间的对抗心态。李调元本人曾倾力于巴蜀乡邦文化的建设,故而成为民间的“文化英雄”,在故事中维护地域文化尊严。(19)邱睿:《从“李调元”故事看清代地域文化对抗》,《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6期,第129-132页。李岗、郑馥璇以李调元传说为例,探讨了四川民间传说传播的模式。(20)李岗、郑馥璇:《四川民间传说传播模式初探——以罗江县李调元传说为个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87-89页。

二、李调元的经学、文学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调元著述丰富,遍及四部,此处主要论述其经学、文学、史学成就的相关研究。

(一)李调元经学成就研究

李调元的经学成果丰硕,共著有23种经学著作,涉及儒家十三经中的九种,如《易古文》《尚书古字辨异》《古文尚书证讹》《逸孟子》等。张力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李调元对《礼记》《仪礼》《周礼》《春秋》《孟子》等儒家经典的研究。(21)张力:《试论李调元的经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西华大学蜀学研究中心主编:《蜀学》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159-169页。刘平中以尚书学为例,深入考察李调元的经学成就,认为李调元所著《尚书古字辨异》《古文尚书证讹》等书“在清代尚书学史上的作用不可忽视”。(22)刘平中:《试析巴蜀才子李调元的经学成就——以尚书学为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西华大学蜀学研究中心主编:《蜀学》第九辑,成都:巴蜀书社,2015年,第209-215页。张勇锋从写作缘由、文章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对李调元《逸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具有相当大的学术价值。(23)张勇锋:《李调元〈逸孟子〉论析》,《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13期,第39-42页。

(二)李调元文学成就研究

李调元的文学成就,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学创作层面,一是文学研究层面,现分别综述。

第一,文学创作。

李调元、张问陶(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谢桃坊系统地考察了李调元的词学思想与创作,认为李调元虽然在词学史上并不凸显,然而他“在创作中真正把握了词的艺术形式,领悟了词体的奥秘,克服了浙西词派意旨枯寂和取径狭窄之失,自抒性灵,形成了自己的个性”。(24)谢桃坊:《论李调元的词学思想与创作》,马兴荣主编:《词学》第十八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144页。魏红翎对李调元《蠢翁词》中的二十多首词作了编年考证。(25)魏红翎:《李调元〈蠢翁词〉编年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国学》第一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46-454页。

第二,文学研究。

(1)诗词。

李调元十分钦佩杜甫,曾赋诗“少陵疑是我前身”。罗焕章研究了李调元的杜诗学和学习杜诗的方法。(26)罗焕章:《“少陵疑是我前身”:谈李调元的杜诗学》,《杜甫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第55-61页;罗焕章:《李调元是怎样学杜诗的?》,《杜甫研究学刊》1993年第2期,第44-52页。詹杭伦论述了李调元六游杜甫草堂的经历,揭示了他景仰杜甫的心路历程。(27)詹杭伦:《李调元六游杜甫草堂诗考述》,《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4期,第66-69页。胡可先认为杜甫作诗,最重诗法,李调元论诗,亦重视诗法,他对于杜诗章法、句法、字法和笔法的论述,都深得精髓;再次,杜甫作诗,很重制题,李调元不仅推尊杜诗诗题艺术,还很注意句法和诗题的关系;最后,李调元对于杜诗注释也有所论列,既注重杜诗与史实相互比证,称道发掘杜诗的一些旨隐词微的注释,也强调比证太过,就有牵强附会之处。(28)胡可先:《李调元论杜诗绎说》,《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第44-52页。

蒋寅认为,李调元的诗话关注当代诗歌评论,其所编纂的《全五代诗》是现存第一部个人编纂的较完整的断代诗歌全编。(29)蒋寅:《李调元诗学札记》,《镇江高专学报》2015年第1期,第7-12页。孙文刚认为,李调元的诗学体系包括诗歌本质论、诗歌发展论、诗歌审美论、诗歌方法论四个方面。(30)孙文刚:《李调元的诗学体系》,载西华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蜀学》第10辑,成都:巴蜀书社,2015年,第148-160页。

李调元《方言藻》重在介绍古今诗词所用之方言,魏启鹏较早重视李调元的这一成果,撰写有《读李调元〈方言藻〉札记》(31)魏启鹏:《读李调元〈方言藻〉札记》,载四川省民俗学会、罗江县人民政府编:《李调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323-329页。一文,“分析了李调元创作《方言藻》的时代背景,肯定了李调元在方言俗语著述方面的首创之功,强调了《方言藻》一书在汉语史研究上的开拓性贡献”。(32)褚红:《李调元的〈方言藻〉述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1页。褚红的《李调元的〈方言藻〉述略》,对《方言藻》的创作缘由、版本流传、编排体例、成就价值和局限不足等作了初步梳理,认为是书“开创了方言研究的新领域,在我国方言学史和汉语史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33)褚红:《李调元的〈方言藻〉述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1页。周小龙分析了李调元《方言藻》全书结构、体例特点、局限与不足。(34)周小龙:《李调元〈方言藻〉概述》,《文学界》2011年第9期,第9-10页。华学诚分析了《方言藻》与刘淇《助字辨略》二书,比较二书异同,指出二书雷同之处不少,推测可能是李调元年轻时“得到《助字辨略》并见到其中感兴趣的内容就随手摘录了出来,与自己积累的材料混编在一起”。(35)华学诚、张敏:《〈方言藻〉与〈助字辨略〉对勘述论——古代语言学著作的文献学研究之二》,《语文研究》2015年第3期,第17-27页。《方言藻》一书的价值值得肯定,但其不足之处,也不可否认,这也许是导致时人对李调元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2)民间文学

《粤风》是李调元所辑解的民歌集,收有明末清初广西浔州地区的民歌111首,其中粤歌51首,瑶歌21首,俍歌29首,壮歌8首。商璧较早关注这一文献的独特价值,撰写了《粤风考释》(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梁庭望分析了《粤风·壮歌》的社会价值。(36)梁庭望:《〈粤风·壮歌〉的社会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100-103页。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梁庭望又撰写了《〈粤风·歌〉译注》(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年)。此外,西胁隆夫、罗洪权、孙文刚等也对《粤风》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37)西胁隆夫、曹阳:《关于〈粤风〉俍壮歌的使用文字》,《学术论坛》1985年第7期,第34-40页。罗洪权:《我对〈粤风〉研究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学术研究》1987年第2期,第99-103页;孙文刚:《〈粤风·粤歌〉初探》,《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第68-73页。

(3)戏剧

郑家治对李调元戏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专著《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38)参见郑家治、尹文钱:《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郑家治先生长期研究李调元的文学思想,撰写并发表了多篇研究李调元的学术论文。他认为,李调元戏曲本质论包括倡导主情说而又加以限制,重视戏曲的教化性、讽喻性,倡导史鉴说而又不废虚构三方面。李调元戏曲创作论则包括提倡独创性而反对抄袭,提倡有为而作真实动人,提倡虚实结合合情合理,调元在创作过程中,又在构思立意、语言文辞、对仗骈偶、音律强调等方面有具体论述。李调元的戏曲审美论提倡天然之美、工丽之美、风格多样。李调元在戏曲发展观上,探索了古代戏曲的起源,考证了戏剧名称及演变、戏剧体制的演进,勾勒了戏曲创作发展史。郑家治指出,李调元对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调都进行了记载和考证;李调元与戏曲家蒋士铨的交往,对其戏剧成就无疑有促进作用。(39)参见郑家治、尹文钱:《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郑家治:《李调元戏曲本质论初探》,《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第30-32页;郑家治:《自然本色:李调元戏曲美学思想》,《四川戏剧》2010年第5期,第89-90页;郑家治、尹文钱:《李调元戏曲审美论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62-70页;郑家治、尹文钱:《李调元戏曲发展观初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1-70页;郑家治:《李调元戏曲创作小考》,《四川戏剧》2013年第1期,第28-30页;李咏梅:《论李调元的戏曲理论及其历史地位》,《四川戏剧》2010年第3期,第42-44页。梁结玲认为,李调元生活于乾嘉学术发展的顶峰时期,他的性情论强调人的自然情感,尊重情感的自然性,是他戏曲理论的出发点,这与乾嘉学术新义理反对理学理与欲的二元对立,提倡理、欲、情一体是一致的。(40)梁结玲:《李调元的戏曲理论与乾嘉学术》,《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3期,第95-100页。漆晓文认为,李调元戏剧理论的“考据体例”受考据学的影响而产生,“推崇风教”是文化因素与政治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雅俗功能”源于多元影响下的个人领悟。(41)漆晓文:《浅析李调元戏曲理论特点及成因》,《戏剧之家》2020年第17期,第4-6页。孙文刚在专著《乾嘉才子李调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中列有专章《李调元的戏曲美学》,分析了李调元的戏曲观念、戏曲功用、审美特征、美学原则等方面。(42)孙文刚:《乾嘉才子李调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21-166页。

(三)李调元史学成就研究

第一,金石之学。金石学自宋代发源,至清代而大盛。李调元身处乾嘉考据学时代,对金石学自然十分留心,在此方面撰写有《补刻金石存》《蜀碑记》《博物要览》等著作。沈振辉考察了《蜀碑记补》与《蜀碑记》的关系,分析了《蜀碑记补》的编撰背景,指出此书“汇聚了宋以前蜀地碑刻几乎全部的资料,而且对这些资料做了比较考证,即使从今天来看,许多考证仍然不乏真知灼见”。(43)沈振辉:《李调元与〈蜀碑记补〉》,周少川主编:《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2-108页。

第二,方志之学。清代方志学大盛,名家编修方志灿若繁星。基于父亲李化楠《梓里旧闻》的底稿,李调元以严谨的修志态度,采用创新的修志方法,编修了十卷本《罗江县志》这一方志学著作是罗江县历史上第一部县志,保存罗江地区的资料。在《罗江县志》《通州志序》等方志著作之中,李调元的方志思想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熊倩等人分析了李调元的方志思想,认为李调元有明确的修志思想,充分的修志准备,严谨的修志态度,创新的修志方法。(44)熊倩、曹鸿浙、罗一洋:《李调元及其方志思想》,《巴蜀史志》2015年第1期,第47-49页。郑定理和旷天全简要介绍了李调元编修《罗江县志》的情况。(45)郑定理:《李调元和第一部罗江县志》,《绵阳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1期,第14-15页;旷天全:《谈李调元的〈罗江县志〉》,《巴蜀史志》2006年第2期,第28-29页。旷天全等人认为李调元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了敢于创新,思古、虑今、启后世,注重实事求是的方志思想,对现今修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6)旷天全、卢霞:《李调元方志思想研究》,《巴蜀史志》2010年第2期,第13-15页。可以说,李调元为方志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为巴蜀文化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地方史料,这也为巴蜀文化的保存、弘扬、推广,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除以上三类外,今人也关注李调元的书法成就,范小平《李调元和他的书法艺术》一文,梳理了李调元的书法作品,认为李调元“在书法创作上也具有较高的造诣”。(47)范小平:《李调元和他的书法艺术》,四川省民俗学会、罗江县人民政府编:《李调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330-334页。

三、李调元振兴巴蜀文化之功

一般认为,“从元初到清代中叶,这500年来的漫长岁月,是巴蜀文化的长期衰退期。”(48)袁庭栋:《巴蜀文化志》,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13页。从清代中叶开始,四川的经济文化有了明显的复苏。李调元无疑是清代复兴巴蜀文化的重要学人。蒋维明认为,李调元对巴蜀文化有三大贡献,即编刻《函海》、繁荣川剧、游历川西。(49)蒋维明:《李调元对巴蜀文化的贡献》,《成都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第66-68页。黄全彦、郑剑平认为,李调元为蜀学发展之中坚,他保存乡邦文献,吟咏巴山蜀水,扶持地方戏剧。(50)黄全彦、郑剑平:《李调元对巴蜀文化的振衰复兴之功》,《天府新论》2014年第3期,第151-156页。

(一)搜集整理巴蜀文献

李调元对于集部之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推动了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承。李调元留心巴蜀乡土文献、先贤著述,悉心搜罗,再加以抄录、雕刻,身体力行地编刻《函海》与《续函海》,对巴蜀文化复兴和清代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函海》共收书163种,使不少罕见古籍得以传承。鉴于《函海》的文献价值,台湾宏业书局和大陆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68年、2012年两次影印出版,起到了保存文献的作用。

高一旭在《李调元与〈函海〉》一文中,简要介绍了《函海》四十函各函的内容,以及安县图书馆收藏该书的情况。(51)高一旭:《李调元与〈函海〉》,《四川文物》1988年第1期,第62-64页。李春光认为李调元编刻的“《函海》收书力求完备,有许多可取之处”,“使不少罕传古籍得以流传,对于巴蜀人著述的搜集,以及发扬光大四川地方文化方面作出了贡献”。(52)李春光:《〈函海〉述略——一部以收蜀人著述为主的丛书》,《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89-91页。邓长风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调查了乾隆初刻本《函海》。(53)邓长风:《〈函海〉的版本及其编者李调元——美国国会图书馆读书札记之五》,四川大学历史系编:《冰茧彩丝集》,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年,第533-547页。刘平中细致梳理了《函海》版本,指出此书“一书八版”的情况,认为《函海》“有补于《永乐大典》之流布,有功于《四库全书》遗珠之憾”。(54)刘平中:《天下奇书:〈函海〉的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特点》,《唐都学刊》2012年第3期,第67-73页;刘平中:《李调元乾隆诸版〈函海〉述略》,《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5期,第139-142页。赖安海、王永波等也研究了《函海》的版本情况。(55)赖永海:《试述〈函海〉的版本及其编者李调元的著作总数》,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西华大学蜀学研究中心主编:《蜀学》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15年,第142-152页;王永波:《李调元〈函海〉编修与版刻考论》,《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71-79页。

李调元著述丰富,难以一次性全部整理,因此需要学界分工合作,逐渐整理出李调元的著作集。吴熙贵撰写了《李调元诗话评注》(重庆出版社1989年),全书有注有评,评注结合。罗焕章、易君模等分别编选了《李调元诗注》(巴蜀书社1993年)、《李调元咏景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詹杭伦积多年研究之功,编纂了《雨村诗话校正》(巴蜀书社2006年)。中共罗江县委、罗江县人民政府(今罗江区委、区人民政府)为弘扬乡贤文化,决定陆续出版《李调元全集》,先期编选了《李调元著作集》(巴蜀书社2013年)。

(二)推动川剧发展

李调元关注川剧事业,组织川剧伶班,着力扶持、大力推动川剧的兴起,着重川剧的创新、推广、普及,在川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民国时期黄芝冈就撰文探讨李调元对川剧发展的巨大贡献,认为调元是川梆子的导源人。(56)黄芝冈:《川梆子的导源人——李调元先生》,《戏剧月报》1943年第2期,第33、69-71页。谭韶华指出,李调元对当今川剧的五种声腔,即“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艺术”,都有过记述,并认为他“与各地戏曲演员在艺术上相互交流,共同磋研,把川剧的各种声腔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7)谭韶华:《李调元与川剧》,《戏剧艺术》1979年第2期,第110-114页。吴新雷分析李调元的戏曲美学思想,认为《雨村曲话》和《剧话》记录了五种声腔最初传入四川的演变情况,以丰富的史料做了源流探微的工作,为我们探讨川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早期的原始材料。(58)吴新雷:《李调元和他的戏曲美学思想——兼评〈雨村曲话〉和〈剧话〉》,《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第94-101页。蒋维明在考察李调元的戏剧活动后,总结认为其在戏剧领域有组织伶班、培训伶童、排演剧目、编写剧本、组织各种演出、研究戏曲理论记和述川剧史料7个方面的贡献。(59)蒋维明:《一代风流尽,梨园寄深情——李调元与他的戏剧活动》,《四川戏剧》1989年第1期,第33-37页。蒋氏在其编著的传记《李调元》中,进一步总结认为,李调元对“川剧艺术的勃兴贡献至大”。(60)蒋维明:《李调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9页。

(三)为川菜菜系形成发展奠基

李调元生活在川菜菜系的萌芽时期,其对川菜菜系形成发展的贡献,在于编刊其父李化楠所撰饮食专著《醒园录》,并同时融入自己对川菜、江南菜等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从中提炼出自己的饮食思想,不仅促进了川菜菜系的形成发展,亦为本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醒园录》分上、下两卷,全书共记载烹调39种、酿造24种、糕点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其“所记诸多饮食制法中,很多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易于人们掌握”(61)姚伟钧等:《中国饮食典籍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35页。,对于川菜的崛起,川菜菜系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李新主编的《川菜烹饪事典》中认为,“《醒园录》为近代川菜烹饪学习借鉴各地烹饪之长奠定了基础”。(62)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年,第 7 页。《醒园录》收入的菜品,以江浙菜为主,也有四川菜及少数北方菜品和西洋菜品,严格意义上,《醒园录》是“一本带有川人主观喜好的,以江浙菜为大宗的菜谱”,“向四川人介绍了川外优秀的饮食烹饪技术”,为“丰富四川的饮食烹饪文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63)张茜:《从李调元到李劼人——论四川菜系的形成和发展》,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页。杜莉认为,《醒园录》记载了江南地区乃至海外的菜点,大开川人的眼界,李调元也就成为“连接、沟通四川内外饮食烹饪”的一座重要桥梁。(64)杜莉:《川菜的桥梁——李调元》,《四川烹饪》1998年第9期,第11-12页。

《醒园录》在川菜菜系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者对它的关注。江玉祥教授《不好吴餐好蜀餐——李调元与川菜》除分析川菜菜系的形成、李调元的饮食嗜好外,特别对《醒园录》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体现的文化、礼仪、孝道思想等进行了论述。(65)江玉祥:《不好吴餐好蜀餐——李调元与川菜(一至四)》,《文史杂志》2020年第2-5期,第27-33,41-51,17-27,14-17页。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李调元研究论著日渐增多,四川省民俗学会、四川省罗江县(今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写过多本《李调元研究》。如章玉钧主编《李调元研究》一书,(66)参见章玉钧主编:《李调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收录了有关李调元研究的学术论文32篇,回顾了两百余年间的李调元研究。是书概述了清人对李调元的评论,着重于李调元文艺美学思想发微,探究了李调元的文化贡献,剖析了李调元的嘉峨诗作,为后来的李调元研究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2020年6月李调元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名人以来,李调元作为历史名人所蕴含的多种价值,被四川省社会各界“再发现”,也引起了全国学术界的瞩目,成为推动这一研究的新契机。

展望未来,学术界的李调元研究,从《函海》等文献的点校及重新阐释、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研究、大数据等新方法的运用、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多个维度,必将迎来新的进一步的研究;李调元其人、其著、其思想的多重价值,必将得到重新的认识,相信今后李调元研究又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猜你喜欢

巴蜀四川研究
A gift I treasure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