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浅析

2021-03-25王未强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鲁 宣 王未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在短暂的时间内席卷中华大地,疫情发生后,中国首次将“生物安全”列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总体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而国家安全建设是综合性要素,文化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站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维护国家安全的课题也显得尤为突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构建良好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体系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一、 新时代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外来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逐步加深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相交流、交融、交锋,不同种类的外来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外来文化主要是从其他地区进入到民族文化内部,并产生一定影响,外来文化既是文化入侵,同时也属于文化的同化和改造,不管外来文化的具体形式如何,对本民族文化来说都会被影响。如今,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优势,通过市场机制、国家战略、现代快捷的传播手段、教育交流等多种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其文化产品,例如宗教信仰、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上等等。著名的哲学家安东尼奥· 葛兰西曾论述过关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在他的观点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当前处于较高的民主文化程度水平的社会,其统治方式已不仅仅采用暴力和流血政治的手段,而是通过软性的政策宣传,以及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让更多文明可以接受他们的世界观和一系列制度等,从而实现进一步统治[1]。一个国家的民众如果长时间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或者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亲近感,那么对这种文化的依赖情感就会深深的根植于心中。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他们对于某些错误外来的文化识别和筛选能力不足,外来文化形式多样且种类丰富,在这种崇拜感和认同感之下,势必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2.西方错误的社会思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社会意识形态中包含着社会思潮的部分,它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意志,可以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一系列政策方针产生影响,对大学生群体作用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是青年本身就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因此需要在这一阶段注重价值观的培养[2]。近年来,以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西方新闻观等为主的错误的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凭借着其“迷惑性”特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打着所谓的学术研究、还原历史、重新评价等具有迷惑性的字眼映入大众的视野,他们颠倒是非,歪曲党史和国家历史,否定中国公共产党的领导,大学生的认知正处于从模糊走向成熟的阶段,从主观上来看缺乏对各种错误思潮的理性认识,从客观上来看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亲身经历,当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慢慢侵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一是弱化了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和党史的认知;二是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角度来看,外来思想的盛行,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被淡化,甚至被忽略;三是从价值观念角度来看,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的侵袭,会对大学的价值观念产生扭曲,对本民族的价值认同产生怀疑。因此,我们应当从积极引导、价值认同、正面宣传等多个角度和维度对大学生进行正向教育,避免被一些不良思潮腐蚀。

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面临挑战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被互联网全方位覆盖,目前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是青年人,在我国网络群体中,学生人数最多,占比为26.9%[3],互联网对于这些“青年人”而言,已经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无线网络的覆盖,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完善,从硬件到软件的提升,使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一些网站经营者追求高额回报,刻意散布不良信息寻求关注,博取眼球,手法低俗,例如散播一些低俗图片信息、虚假的买卖交易,更有甚者,一些反人类、反民主的信息也在互联网进行传播,这不仅仅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对其他各个领域,例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和生物安全等也造成了威胁。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前有一部分人居心叵测,企图利用网络滋生事端,煽动极端主义思潮,在互联网内宣扬各种民族分裂等思想,激化民族矛盾,鼓吹恐怖主义,教唆年轻人进行恐怖暴力犯罪活动等,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它也需要受到中国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监督,如果出现这样的行为,需要坚决予以打击和遏制,绝不能让这些行为肆虐[4]。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紧迫性,从源头上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这不仅仅保护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从文化传播的源头进行控制,对高校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二、 新时代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1.高校思政课堂对文化安全教育需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德树人的思想被再次提起,并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立德树人的实质就是铸造“人心”,“ ‘人心’ 之争是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人心’的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要义,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5]高校的思政课是培养和树立学生政治思想观念的关键课程,更应该发挥其主要的积极作用。目前不仅仅思政课堂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他课堂亦是如此,例如,在部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某些授课老师对于理论学科知识并未讲深讲透,也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内容进授课,甚至部份课堂还存在着娱乐倾向,课堂上,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言论,没有勇于“发声亮剑”,也没有及时指出更正,这就导致学生对课堂不重视,对老师不信任。近年来,个别高校教师更是出现师德失范,这不仅仅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相关利益,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不良的舆论风潮,因此,要严格规范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教师的行为准则,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监察监督,规范教师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行为等方面都应当加强,高校教师应当秉承实事求是,勇于“发声亮剑”的教学精神,不仅从教学质量上把学科知识讲透讲全,也要重视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真正地让学生把知识融入于心,融入于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高高校思政课堂“立德树人”的作用。

2.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区别于高校课堂,如果说课堂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文化的过程,而校园文化则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它是一个相对于社会文化较为独立的文化系统。大学生们从进入校园开始,校园环境氛围营造,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去向,校园文化纯净高尚,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会受到相对应的塑造,并在自己的行为观念中体现出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革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获得重视,近年来不同类型校园文化活动相继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建设之余,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某些高校的商业化特征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和机构为节省经费,利用学校的人流量,租赁高校的教学场地来进行公司的商业宣传活动,在来来往往的过程中,带入了某些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例如吸烟、喝酒、说脏话,甚至进行线下交易活动等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个别高校应当阻止或者严格筛查类似的商业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安静、健康、文明、美丽的学习环境,杜绝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其次,有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学校精神文化内核的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的建设仅仅停留于表面,甚至个别高校以娱乐文化取代了精神文化,这就导致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学术性”意识被逐渐弱化,丢失了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核。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仍有待加强,在这个大环境下,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相互学习借鉴,但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特色,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力度不够,并逐渐趋于雷同,各大高校应当发挥其自身特色,创建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使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中国高校的舞台中绽放,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

3.大众文化的盛行对传统经典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效应

大众文化以娱乐大众为目的,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追求也进一步提高,从传统的报刊媒介转向现代的电视电影、音乐、自媒体等以网络的形式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并且凭借着其惊人的传播速度,迅速在市场经济的沃土里扎根成长,反观,其对传统的经典教育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通俗性”等特征,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涉入其中,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认同和行为实践。传统经典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中保留下来的,它们穿越时空、跨越地域、不受民族限制,不受语言困扰,具有恒久的历史意义,且历久而弥新,是每个时代的典范之作。而经典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理解经典作品,从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中领悟其精神内涵,把握其艺术价值,从而起到启迪学生思想、激发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不断的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内涵的提升。但近年来,由于大众文化盛行,越来越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学生已经习惯从电影、电视、手机屏幕中获得审美体验,更多地被屏幕和音响所包围。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势必导致不少大学生思想肤浅、精神空虚,缺乏了内在灵魂。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6],从我国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历史,就是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不同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过程。应当辩证的看待大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让他们读经典、用经典、诵经典,在阅读经典中去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切忌不能过度关注大众文化,忽视了经典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三、 新时代构建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体系的思路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构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体系的本质

十九大提出“党领导一切”,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旗帜鲜明的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7],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在构建高校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才能团结一致,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全面提高构建高校文化安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一是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高校的办学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党和国家的优秀接班人,必须在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选择上,坚定不移的维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方针,做好文化安全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党对高校师生的思想领导,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要全面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政政治素养,只有将我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并且引导师生深刻体会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相关政策,并将这些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政策融入于心,且融入于行,才能真正从思想意识形态上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三是坚持党对高校的组织领导,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打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在组织有序的教学中促进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构建。

2.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是构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体系的关键

当前,就国内形势而言,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种经济成分争奇斗艳,组织形式千差万别,就业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另外,在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上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致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和目标性等特征,且这些特征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增强,实践表明,形式越是复杂,社会就会变得越多样化,也就越需要思想的统一。十九大报告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层面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8]。从报告中我们得知,面对复杂且多样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始终从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意识和本质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一是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加强各大高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让更多学生了解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强化马3克思主义建设的学生队伍;二是抓好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这一主力军,成为马克思主主义的传播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三是要加强文化活动的建设管理,例如学校的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社团活动等,绝不给错误的思想观念提供任何传播渠道。

3.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思潮,是构建校园文化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在党的19届四中全会中就把国家文化安全上升到重要的位置,并且指出,要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在精神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众志成城,秉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共同奋斗[9]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党对先进文化的执着追求,对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重视。我国优秀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更需要进一步发扬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用先进文化思想引领学生发展,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安全体系。

首先,要始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之可以有效转化为人们的内在习惯和价值观念[7]为此,高校各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稳定器”的作用,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消除学生的思想困惑,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凝心聚力。其次,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各个名族、各个地区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更是民族得以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是民族发展壮大的血脉和根基,高校全体师生更要主动承担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在发展中进行行而有效的创新,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召力,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融入其中,高校可利用课堂、学校的校训校歌、以及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我国重要民俗节日、历史事件来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日常教育中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通过传统文化这一载体,唤起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认同自己本民族文化,从而使心灵上有一种归属感。最后,还要继承先烈遗志,将我国红色革命文化传递下去,将革命和改革的星星之火代代相传,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涌现出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优秀文化思想,它们是中华民族在革命年代的精神积淀。革命文化对于现在的社会发展来说,不管是争取国家独立还是民族解放,都是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激发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发向前的重要思想源泉,因此更需要正确认识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加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加强文化自信建设之路,不仅要建设成为文化大国,更要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倘若能够在现代社会加以有效利用和发展,必将能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承质量,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综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并重视建设总体国家文化安全观,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做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思考和论述,立足于新时代,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进行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精神层面加强对文化安全的重视,从政策层面进行妥善落实,从实践层面加强进一步推广,做好文化安全建设工作,为国家文化安全和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