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疫情“教科书”培育高校医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3-25方林莉

关键词:教科书医学生培育

方林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白衣天使化身勇士,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用生命捍卫人民的身体健康。作为医学院校辅导员,在特殊时期充分利用好“疫情”这本教科书,对于培育医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疫情培育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 医学生身份决定

医学生首先是大学生,他们肩负着时代使命和责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领域的后备培养人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他们未来发展方向,也与他们秉承的信念、遵守的规范、自身的修养、投入医疗行业的热情与精力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所以,培养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2. 疫情发生规律决定

生于远离兵荒马乱的和平国度,我们依旧也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在像新冠肺炎疫情这些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仍需要以举国之力战病毒之魔。疫情发生不可预测,也不能避免,仅新中国成立后的71年间,我们就经历了消灭天花、消除吸血虫、抗击非典等战役。每次冲在这些战役最前线的都是医护人员,他们秉持着救死扶伤的信念与大爱无疆的精神,不顾自身性命,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除疫情外,诸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也使饱受灾难的人们需要医护人员的救治。在下一个不知何时发生的疫情或自然灾害到来时,在校的医学生也将成长为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职业操守与情感付出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能否成功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而职业操守与对职业的情感认同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1],此次史诗级战“疫”,正是无数人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史诗般“教科书”,利用现实版“教科书”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真实性与感染力。

二、利用疫情培育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于个体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断强化医学生的基本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养。

1. 强化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曾说:“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2]

此次疫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有效防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党中央和国家在重大事件上的领导、决策能力,发扬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风格,突显了中国人民在危难关头勇于奉献与担当的民族精神。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从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让学生们真切感受中国力量、体会中国精神,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和引导学生发自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以身为中国公民而骄傲,使得学生从心理上的认同转变为生活中的践行与追随,让爱国不再是口号,而是在理解、认同祖国的基础上,身体力行用奋斗去奉献社会。

2. 培育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所从事的职业是与死神抢生命、与病魔争健康,救死扶伤、仁爱之心是他们立足岗位、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新冠疫情期间,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就是他们誓死践行职业操守的见证。即使面前是未知与死亡,他们表现出的义无反顾为人民而战、与病毒斗争的勇气与决心,正是对新时代践行“敬业奉献”最好的诠释。我们不仅要培养医学生具有大爱无疆的仁爱之心,更要引导他们立足当下、扎实学业、夯实本领、提升技能,为将来更好地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做积累。因此,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培育学生扎实肯干、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为日后提高治病救人的水平技能、推动医学事业的稳步发展做积淀。

3. 推进医学生诚实守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重要特征。推进医学生诚实守信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契约精神、诚信理念。随着疫情的爆发,统计公民的旅居史和疫情接触史等重要信息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手段,需要全民参与、全民配合、全民抗疫。辅导员应当以点带面,利用疫情防控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学生上报真实情况、主动配合防控工作,并由此延伸到学术科研、个人征信等各类领域,培育学生讲诚实、守信用,养成高尚品格,推动社会诚信水平。同时,诚信是法律的要求。疫情期间也出现了青年学生因贪欲利用疫情骗取公私财物,瞒报、隐报相关出入境或疫情接触信息,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的疫情信息等案例,均受到了相关的法律制裁。辅导员在开展诚信教育之时,应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不断培育学生法治意识。

4. 发扬医学生团结友善精神

友善,即友好、为善。友善的客体不仅包含人,还应当包含社会、自然等。防疫不防情,隔离不隔爱,抗疫期间,除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外,还有很多的志愿者在后方供给力量,如出租车司机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外卖小哥不辞辛苦自愿为一线工作人员送餐,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买药送药……处处体现了人们的善良、温情,给人们在黑暗时刻带来了的光明和力量。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从他人处获取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他人帮助。挖掘疫情中平凡人之间的温情故事,传递与人为善的正确价值,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善待他人。同时,此次疫情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本质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在帮助学生养成与人为善习惯的同时,也要树立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万物为友、待万事以善。

三、利用疫情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1. 以情感人——说好中国故事

思想政治教育需直达人心,方能展现育人效果,这样的育人作用才是最深层、最持久的。辅导员应当和学生分享抗疫中动情感人的中国故事,对医学生进行情感引领,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在“感动”“震撼”“钦佩”的情感中塑造灵魂。此次疫情中,医护工作者们纷纷表现出的舍弃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不顾生死请战一线的忘我精神、熬更守夜攻克病毒的敬业精神、甘愿付出保障后勤的奉献精神……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最好的诠释,一个又一个故事汇聚成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此外,应当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实现主客体统一。发动学生作为主体主动讲出打动他们的鲜活生动的故事,分享感悟情怀,温润心灵;发出学习号召,启迪心智,让思政教育融入润物细无声的感人案例中,实现价值观的重塑与升华。

2.以理服人——讲清理论逻辑

以理服人就是注重理性教育、理论讲述,强调逻辑论证,达到明晰真假、明辨是非的认知功效。在这场战“疫”中,辅导员在与学生分享感人故事、诱发师生共鸣之时,通过清晰讲解、逻辑论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人民为什么“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让医学生明白当下的美好与安宁正是因为有千万医护工作者和共产党员替我们负重前行,不断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更加真切地期望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紧迫性,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彻底地感受到中国精神的震撼力,更加清楚地明白中国在协助世界共同抗击疫情时表现出的大国担当,更加坚定地相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理论认同、情感共鸣转化为不竭的动力,持续学习,永葆先进。教育者先受教育,辅导员也只有在疫情中不断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利用好疫情这本教科书,才能做好疫情大考的合格答卷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 以法示人——普及法律知识

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同时,加之以法示人,对于规范、指引、教育学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全民抗“疫”过程中,医学生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也应当做到遵纪守法、谨言慎行,主动配合群防群控工作,不造谣、不传谣、要辟谣,使疫情得到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辅导员应当充分挖掘疫情期间触犯法律法规的现实案例,诸如瞒报、隐报相关信息将会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实施防控工作的将会构成妨害公务罪等,以此警示学生规范品行,启迪学生尊崇法律,引导学生把握好应为、不应为的清晰界限,预判行为后果,做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良好公民,为全民抗“疫”,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4. 以网育人——开展网络思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线下模式发展为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思政模式。新时代,网络已然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尤其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利用好网络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正确价值取向、缓解心理问题、指导学业生活尤为必要。运用网络工具的熟练程度、开展网络思政的方法手段将直接影响着育人的实际效果。辅导员可以和学生“云聊天”,提醒学生关注疫情治疗的前沿进展,引导学生主动专研医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个性问题,同时善于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博文、网文撰写的方式实现一对多的价值引领。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微视频、微课的拍摄、网络主题班会、就业指导课等方式,在线分享中国故事、讲述理论逻辑、指导学生宅家学习生活等。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运用网络的能力,诸如熟练运用网络词汇、表情包等微语言,拉近师生距离,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善于抓住舆论热点、学生关心的舆论话题,同步开展讨论,在思辨过程中培育正确价值取向。辅导员应当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育人教育途径,让新媒体在特殊时期充分发挥育人功效。

猜你喜欢

教科书医学生培育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