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助式校园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

2021-03-25刘卓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际分组信任

吕 倩 刘卓明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 410076)

1 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的定义

一直以来,人际信任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社会学界及社会心理学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人际信任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儒家经典中对“信”的大量论述可谓典范。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局限在地缘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人际信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大学阶段正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地影响,提高人际信任水平,进一步获得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

基于研究所运用的《人际信任量表》,本研究采用了此定义: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

对于影响人际信任的主观因素,国内虽有研究采取过拓展训练的方式,但采取的是封闭式的训练,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推广。本研究采用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为影响变量,探讨其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是我校在国内高校的首次积极尝试,研究者将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定义为:由研究者确定训练主题和目标并检验组员的活动成果,训练过程由各训练小组独立完成,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活动。

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

人际信任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努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大学生在信任缺失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对部分在校大学生有关人际信任的研究资料表明,仅有17.44%的大学生对他人行为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赖程度,70.93%的大学生只具有一般的信赖程度,不足以协调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而人际信任程度较低者占11.13%,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很难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确实堪忧,也亟需得到改善和调节,才能使他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才能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3 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3.1 确定实验对象

通过学生自主报名,共选取长沙理工大学学生522人,进行人际信任测量和实验被试的筛选,经筛选得到实验被试120人。

3.2 实验工具

采用Rotter J.B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评定大学生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该量表共25道题,采用五级评分法,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低)-125分(信赖程度最高)。该量表有两个因子,分别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因子。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实验过程

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报名,共选取长沙理工大学学生522人进行《人际信任量表》团体测试。将问卷分值按高低顺序排序,排名前40名的学生作为高分组,后40名的学生作为低分组,随机抽取中间层次的学生40名作为混合组。对被试在专业、性别、年级等方面进行了基本平衡,从而产生实验被试120名,分为12组,每组各10人。研究者向被试隐瞒了分组的目的,以免影响实验的效果。

其次,采用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进行干预。为控制各实验组主试能力、期望等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拓展训练的过程均由各小组独立完成,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训练时间和地点由各小组根据训练目标自行确定,一共训练五周。研究者要求各组每周至少训练一次,每次至少保证两个小时。此外,训练前需做好考勤记录,过程要拍照记录,训练后要有日记记录,用于记录成员的成长心得。

实验结束一周后,对参与实验的12组学生进行《人际信任量表》的测量。

3.4 结果分析

3.4.1 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人际信任总分的影响

数据分析显示:被试人际信任总分实验前最低50分,最高110分;实验后最低57分,最高115分,实验后的最低分和最高分都有所提高。

为进一步探明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1。

表1:大学生人际信任总分训练前后的差异显著性

从表1可知,大学生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人际信任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T为负值,这说明大学生参加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后的人际信任得分要高于训练前。

已有研究指出,各小组成员在真诚、友爱、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人际信任建立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中,各小组为了达到研究者制定的目标,需保持密切联系,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利于人际信任的提升,比如:信任坐、信任背摔训练;户外郊游;信任问题大辩论等。

3.4.2 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人际信任各因子的影响

为探明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人际信任各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

表2:大学生特殊信任因子得分训练前后的差异显著性

表3:大学生普遍信任因子得分训练前后的差异显著性

从表2可知,大学生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特殊信任因子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T为负值,这说明训练后测的分值要高于前测。

研究者认为,由于该量标的特殊信任因子涉及的是对同伴与家庭成员的信任,而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的活动多半在同伴之间进行,这有利于特殊信任的建立和提高。

从表3可知,大学生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对普遍信任因子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T为负值,这说明后测的分值要高于前测。

本次训练活动为了全面提高小组成员的人际信任水平,除了有团体内初步信任阶段,还特制定了超越团体建立信任阶段,需尝试和实验小组成员以外的人建立信任关系,比如:向陌生人问路或提供帮助,诚信问题大辩论等,以此增强小组成员普遍信任的水平。

3.4.3 不同的分组方法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为了探明高、低、混合三种分组方法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是否有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下:

表4:高分组训练前后的差异显著性

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训练前后的差异极其显著。T为负值,这说明高分组的大学生参加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后的人际信任得分要高于训练前。

已有研究认为,群体水平是影响青少年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既定的周边环境中,认知、行为等都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高分组的成员均具有比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因此对彼此更为依赖和认同,成员之间所构成的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个体成员人际信任度的提高。

表5:混合组训练前后的差异显著性

T检验结果表明:混合组训练前后的差异极其显著,即混合组的大学生参加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后的人际信任得分要高于训练前。

研究者事先假设:混合组中,人际信任比较高的同学在小组中能积极带动比较低的同学,通过人际交往活动从而达到信任水平提高的目的。研究结果则证实了该假设。混合组中推选的组长均为人际信任比较高的同学,这有利于团队的凝聚力和训练的有效性。人际信任比较高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信任水平低的成员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机会。

表6:低分组训练前后的差异显著性

T检验结果表明:低分组训练前后的差异不显著。T为负值,这说明低分组的大学生参加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后的人际信任得分要高于训练前,但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研究者发现,该组成员在自选训练项目的制定等环节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且对组长的感召力和领导力等方面不够满意。低分组的成员由于整体人际信任水平比较低,在情感上更为自我封闭,对对方的依赖和期望值都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活动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能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水平、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水平。不同的分组方法能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即高分组和混合组的成员参加训练后的人际信任分数均显著高于训练前,而低分组则没有显著地差异。

4.2 建议

(1)高校可以尝试定期开展主题性的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可不断丰富,比如:人际交往、自我探索、领导力提升等,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2)该实验表明了混合组的分组方法有助于团体内人际信任的提高,因此,开展教育活动时可安排异质(如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同组,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资源互补,从而达到共同发展。(3)为探明自助式心理拓展训练的效果能否长期维持和巩固,可进行实验的后续跟踪和回访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解决人际困惑,从而建立起长期的人际信任。

猜你喜欢

人际分组信任
搞好人际『弱』关系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分组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信任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