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南芥:十字小花破译植物密码

2021-03-24史军骆玫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1期
关键词:雄蕊荠菜豌豆

史军 骆玫

路边不起眼的小草

拟南芥的名字并不为公众所熟悉,但是这种植物的分布区却异常广大,欧亚大陆特别是欧洲区域是拟南芥的天然分布区,随着人类的活动,这种植物又被带到了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毫不夸张地说,在成为实验室的明星植物之前,拟南芥已经走向全世界了。

作为明星植物,拟南芥的长相真的与它们的名声不相称。乍看之下,就是一些缩小版本的荠菜,只不过它们的叶子更显娇小圆润,并且结出的果子并不是荠菜那样的三角形模样,而更像小小的油菜果实。要说拟南芥与荠菜和油菜最大的共同点还在它们的花朵之上——都是十字花科典型的花朵,四片花瓣十字交叉,“四强雄蕊”四长两短。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白菜、芥菜和萝卜的花朵大小和颜色虽有很大差别,但是都有上述共同特点。

相较于金灿灿耀眼的油菜花,拟南芥的花朵要袖珍很多,如果我们有机会凑近观察,会发现它们两三毫米长的小花瓣像极了老鼠耳朵,所以拟南芥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鼠耳芥”。

拟南芥实在是太小了,它们的植株高度通常不会超过35厘米,叶片最长只有5厘米,口感和滋味也不好,并不能像荠菜那样成为明星野菜。从16世纪被记载,一直到19世纪被命名,拟南芥都是田地边的一介杂草而已。让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看似百无一用的拟南芥最终成为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模式生物。

实验室为什么需要拟南芥

拟南芥被请进实验室还要感谢生物学家孟德尔。孟德尔发现豌豆粒长相不太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表皮是光滑的,有的表皮是皱缩的。为了探索差异的原因,孟德尔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分别把绿色和黄色的豌豆杂交,表皮光滑的和皱缩的豌豆杂交,结果发现,黄色和绿色豌豆杂交产生的种子只有黄色,而表皮光滑和皱缩的豌豆杂交产生的籽粒表皮都是光滑的。

生长在路边不起眼的拟南芥

孟德尔把这些豆子种下去,让它们进行自花授粉,结果豆子中又出现了绿色和皱缩的豆子,并且跟黄色豌豆的比例是1:3,而皱粒豌豆和圆粒豌豆的比例同样是1:3。也就是说,绿色和皱粒特征并没随着杂交而消失,只是被黄色和圆粒这些特征压制住了,而这些特征的核心恰恰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基因。

虽然豌豆在发现遗传学规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种植物有着重大缺陷,那就是豌豆从发芽到种子成熟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就算条件齐备,争分夺秒,一年也只能做四五轮实验。并且,一株豌豆就要占用一个大花盆,一个豌豆荚中的豆子数量也是有限的。

时间进入20世纪,随着遗传学的兴起,科学家迫切需要一种植物材料,它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大量快速地繁殖,从而帮助科学家进行各种杂交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拟南芥就是这种梦寐以求的实验材料。1943年,德国植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莱巴赫详细阐释了拟南芥作为模式生物的优点。

用于实验的拟南芥

拟南芥的生长周期很短,从种子发芽到种子成熟只需要6周时间,这就可以让科学家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实验,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反过来说,那些生长周期长的物种就不适合作为模式生物来研究,最典型的生物当属大象,大象从出生到进行繁殖需要14年左右,而一头大象一次只能生育一头小象,而且在接下来的2~3年时间里会专心抚育小象从而停止生育。相较于大象,一株拟南芥产生的后代就要多得多,虽然它们的果实不大(通常只有1厘米长,1毫米粗),但是一株拟南芥可以产生3000粒种子,最多甚至可以产生1万粒种子。更关键的是,一个小花盆就可以让数十株拟南芥茁壮成长。

拟南芥的遗传结构简单,只有5对染色体,而人类有23对染色体,瓶尔小草的染色体则多达630对。染色体的数量越少,就越容易研究清楚,在这个方面拟南芥有着天然优势(同样是模式生物的果蝇有4对染色体)。拟南芥的5对染色体总共含约1.15 亿个碱基对,这与水稻4.3 亿、玉米24 亿、小麦160 亿个碱基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拟南芥的基因组也异常简单,绝大多数基因序列(50%~55%)是单拷贝序列,也就是说,这些基因序列并没有重复和备份,为我们快速定位和編辑基因提供了重要基础。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了拟南芥的25500个功能基因,为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其中最突出的工作就是破译了控制花朵发育的遗传密码。

破译花朵造型密码

花结构示意图

被子植物的花朵是如何发育而来的?这一问题关乎植物演化,甚至生命世界演化的大问题。花朵的结构实在太独特了,娇柔的雌蕊和雄蕊居中,花瓣和花萼簇拥着它们,任谁都无法相信这些精巧的结构就来自同一团细胞——花原基。同样的细胞是如何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构,不仅有助于帮我们理解花朵的起源问题,更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改造植物。比如,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最关键的是找到了雄蕊败育的野生稻,因为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植物,雌雄同时开花的水稻就会进行自花授粉,完全不给人类进行杂交的机会。而雄性不育的个体恰恰是缺少花粉,这就大大方便了杂交育种工作的进行,但这种突变在自然界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我们能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促使水稻的雄蕊停止发育,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实现杂交水稻育种了。

植物生理学中花形态发生的ABC模型示意图

通过对拟南芥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花的发育主要是由ABC三类基因控制的,其中A类基因决定了花萼的特征;A类+B类基因共同作用决定了花瓣特征;B类+C类基因共同作用决定了雄蕊特征;C 类基因单独作用决定了雌蕊心皮的特征,同时也终止花器官在第四轮形成之后继续分化。如果B类基因的表达出现问题,那么本该生长花瓣的部位就会长出花萼,而本该长出雄蕊的地方就空無一物了。这就是关于花朵发育的著名的ABC模型。

中国植物学家钟扬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陆续找到了更多的关于调节花朵发育的基因,为我们了解和改造植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延伸阅读

特别的高原拟南芥

拟南芥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甚至能适应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

2013年,中国植物学家钟扬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现的一种全新的拟南芥生态型,钟扬将其命名为“XZ生态型拟南芥”。一旦在青藏高原找到了野生拟南芥,就掌握了逆境生物学研究的新材料,就能再现高原植物的起源进化过程。

高原拟南芥为解释青藏高原隆起,揭示拟南芥家族的演化路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且钟扬把这种科学家都梦寐以求的“植物小白鼠”无偿提供给了全球科研圈,为科研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猜你喜欢

雄蕊荠菜豌豆
荠菜入饺春味鲜
荠菜的生存策略
荠 菜
大花耧斗菜雄蕊发育过程研究
荠菜青
豌豆笑传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肉豆蔻科植物合生雄蕊柱发育研究获新进展
豌豆笑传之拔罐
植物生长物质对蓝猪耳二长雄蕊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