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典型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2021-03-24刘雁楠付巧玲刘霈珈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途径措施

刘雁楠 付巧玲 刘霈珈

摘 要: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污染、发展多元产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缓解能源紧张,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典型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发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工作基础薄弱、机制不完备、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平衡、资金利用不细化等方面的问题,并且从强化管理与落实、提供政策保障、鼓励经验交流与推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加快技术创新与研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0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126-06

Abstract: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evelop multiple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alleviate the world energy shortag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resources in typic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 and find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by managers, weak work foundation, incomplete mechanism, insufficient attention, insufficient practical ability, imbalance of capital input, and non-refinement of capital utilization.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viding policy guarantee, encouraging experience exchange and promotion,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acceler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se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Measures; Pathways

農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机物质未能完全利用而产生的农业垃圾,主要包括秸秆和畜禽粪便2类。近年来,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农业产出量的增加,农业废弃物总量也日益上涨。若能“变废为宝”,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污染、发展多元产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艾平[1]以秸秆和养殖粪便的处理技术为基础,探讨了农业废弃物排放应用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环保性。徐宇鹏等[2]研究认为,中国应推行低值高效产业打头阵、高值化利用产业稳步进的战略,并得出多种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的未来趋势。宋成军等[3]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了具有全面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等特点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筛选、综合和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王咏梅等[4]比较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下的利用效益,并提出了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扶持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提升对策。卢黎霞等[5]总结了农业废弃物的农业资源化、工业资源化、能源资源化、生态资源化4种模式,认为在循环经济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从政府管理、法规完善、市场培育和意识强化4个方面来改善。胡曾曾等[6]从部门协调、监管体系、财政资金分配和产品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粪污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困境,总结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农业生态补偿和中国畜禽养殖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交易体系3个突破方向。陈智远等[7]综述了国内外新型农业废弃物应用状况,从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和工业原料化方向分析农业废弃物如何实现技术和产品的综合性发展。何可等[8]运用Ordinal Probit模型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了湖北省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价值感知和影响因素,发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价值并未被充分挖掘,且受到年龄、收入来源、学历等因素的影响,会因加大投资和宣传得到改善。孟祥海等[9]梳理了近年来中央政府发布的畜禽养殖环保政策法规要点,认为要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养殖行业绿色转型。李金祥[10]分析了不断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结合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模式和案例,总结出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完善技术模式、加强财政扶持、完善政策保护体系等创新方向。Arthur R等[11]研究了西非4个国家不同畜禽的甲烷排放情况,发现畜禽在控制下能够通过粪便产生甲烷以补充能源需求并提高国内生产总值。Amon T等[12]通过回归模型估计玉米的甲烷产量,发现动物饲料和生产性能对动物粪便的厌氧消化率有显著影响。Ding W G等[13]通过有沼气池的家庭使用农业废弃物作为沼气发酵材料,将产生的沼泽液体和渣滓用作肥料这一现象发现沼气池能有效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家庭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减少田间化肥使用量,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能源生态的发展。Burhan Ozkan等[14]研究了1975—2000年土耳其农业部门的能源使用情况,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土耳其的投入使用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最终产品,需要进行新政策的实施来促进生产商节约能源。Chang I等[15]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评价了不同地区农作物和动物的沼气潜力和区域差异,认为需要进行全面的资源评估、研究区域化管理方案并采取合理的资源配置。Holt G A等[16]评估了6种以棉花为基础的生物质混合物发现可以在市场上替代聚苯乙烯包装,认为可再生作物及其农业废弃物有助于提高复合产品的性能。Tortosa G等[17]研究了使用堆肥将铝转化为商业有机肥料的技术可行性,认为铝混合物可与其他肥料混合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固体肥料。Bryan B A等[18]引入景观期货分析方法,将线性规划与情景分析相结合以量化环境,认为虽然实现目标可以带来实质性的环境效益,但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利用且管理成本昂贵,通过空间规划更能实现成本效益。

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典型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发现了管理者、参与者、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管理与落实、提供政策保障、鼓励经验交流与推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加快技术创新与研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1.1 河南省典型地区农业废弃物数量及利用情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丰富。由图1可知,2018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其中肥料化利用率63.3%、饲料化利用率9.7%、能源化利用率4.5%、原料化利用率2.3%、基料化利用率及其他利用率7.2%。秸秆类型呈地域一致性,9个县区秸秆产生类型均以水稻、小麦秸秆为主。2018年南阳市农作物秸秆总量1104.7万t,其中小麦秸秆450.6万t,玉米秸秆410.2万t,花生秸杆177.7万t,这3种主要农作物的秸秆量1038.5万t,占总量的94%,水稻、豆类、薯类等其他农作物秸秆占6%。南阳市2018年秸秆可收集量883.8万t,利用783万t,利用率达88.59%,其中肥料化利用356.6万t,占40.3%;饲料利用286.5万t,占32.4%;能源化利用36.4万t,占4.1%;原料化利用50.8万t,占5.7%,基料化及其他利用52.7万t,占6.0%。信阳市和南阳市产生的秸秆数量大,秸秆的再利用引起了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选取信阳市和南阳市作为河南省的典型地区来研究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2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措施

1.2.1 秸秆

1.2.1.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成立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区成立高规格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挥部,负责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与检查工作,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按照“一控二减三基本”的总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农膜、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每年制定印发《南阳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专项安排部署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春耕备耕期间地膜回收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国家地膜新标准宣贯、标准地膜推广应用、废弃农膜回收工作。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着重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制定了《南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

1.2.1.2 完善配套政策 省财政厅、农业厅、环保厅印发《关于下达2015年全省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奖励资金秸秆机械粉碎深耕还田和“三化”利用补助资金的通知》(豫财农〔2015〕204号);2016年,农业部办公廳、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农办〔2016〕39号);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拨付2017年部分中央财政农业资金的通知》(豫財农〔2017〕145号),县区也制定了相应支持政策,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1.2.1.3 鼓励技术培训与创新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以来,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团队,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技术,编写出版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业务培训教材,制作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课件,每年到各县区开展业务技术培训。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研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引进、研发新技术,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信阳市祥盛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农机牵引杆”,2016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2.1.4 扎实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实施秸秆机械粉碎深耕还田和“三化”利用项目;二是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三是实施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四是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

1.2.1.5 健全保障制度 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2017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对农户购置秸秆回收机械、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收购秸秆都给予资金补贴。对实施兴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给予固定资产10%的资金补贴。并持续进行秸秆还田机械购置补贴,重点抓好机械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对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给予适当补助,扩大秸秆资源化利用规模。

1.2.1.6 强化资金监管 2015年,省秸秆机械粉碎深耕还田和“三化”利用补助资金下达后,及时把资金分配到各县区组织实施。要求各县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在实施2016、2017、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时,在项目资金使用上坚持先定项目分配明细计划,专款专用,集中支付,验收后拨付资金的管理原则。

1.2.2 畜禽粪污

1.2.2.1 坚持高位推动 市政府出台了“1+2+6”水污染防治攻坚系列文件,成立了市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保证了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部署推进。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合力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攻坚战工作,保证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等要求,制定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具体意见,成立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分指挥部,统一部署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成立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1.2.2.2 坚持牵头履职 一是细化工作方案。根据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和市政府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要求,市畜牧局要求各县区细化工作方案,实施“一场一策”,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工作;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市局与各县畜牧局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将目标任务纳入信阳市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同时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的“治污风暴行动”,以属地管理为基础,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1.2.2.3 坚持强力督导 加大督导力度,传导工作压力,建立了高规格、全方位、多层次的督查机制,全面开展督查工作。市局采取由处级干部带队、分片包干形式定期不定期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1.2.2.4 整县推进 信阳市在潢川县等畜牧大县和淮滨县非畜牧大县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重点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和规模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信阳市光山县正在争取2020年整县推进项目。

1.2.2.5 坚持合力攻坚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对接攻坚办、河长办、公安、环保等部门,形成治污攻坚合力,建立长效协作机制,为农业农村资源化利用和水污染防治创造了良好工作氛围。

1.2.2.6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力度,引导农户逐步实施“三退三进”,发展绿色养殖。把农牧结合模式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面和粪污利用渠道,鼓励和支持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依托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畜-沼-粮(果、菜、茶、鱼)”等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减少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危害。按照“种养平衡、农牧结合、资源集约、环境友好”思路,提倡畜禽养殖与土地流转、有机肥生产、农业种植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着力推行“畜-沼-菜(果)”“畜-沼-肥”“草-畜”等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近年来,我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途径不断拓宽,利用量逐年扩大,利用率不断提高。目前,秸秆已经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燃料、食用菌基料、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出现了秸秆气化、固化、发电、板材和秸秆乙醇等新型利用方式。粪便已经由过去直接肥田发展到沼气利用和生产有机肥利用。废旧农膜利用方式不断增加,特别是废旧地膜已经由过去全部废弃发展到部分回收利用制作颗粒原料、阴井盖等。目前,农业废弃物利用方式可归纳为五大类。

2.1 肥料化

2.1.1 直接还田 (1)直接粉碎还田。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采取农机购置累加补贴、秸秆还田耕作补贴等措施的推动下,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面积和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小麦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玉米达到50%以上;(2)直接覆盖还田。利用小麦、玉米等秸秆覆盖在作物、果树行间,经过自然腐烂随后还田。随着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畜禽粪便经过堆积发酵后直接用作肥料的数量不断增多,畜禽粪便发酵处理还田数量约510万t,约占粪便总量的30%。

2.1.2 制作商品有机肥 秸秆粪便混合发酵制作有机肥是肥料化利用的又一新兴途径,将秸秆粉碎加入畜禽粪便堆积发酵,混合搅拌后烘干造粒制作秸稈有机肥、秸秆有机—无机复混肥。如南阳市已有唐河弘益源肥业有限公司、新野金正佳肥业有限公司、西峡县俊玉沼气技术合作社等企业进行秸秆有机肥的生产、销售。

2.1.3 经过沼气发酵转化为沼肥 如南阳市2018年有56万户使用农村沼气,各类沼气工程671处,沼气服务站点1170个,总池容达500万m3,年利用畜禽粪便287万t,秸秆97万t,年生产沼肥5000万t(沼渣和沼液)。

2.2 能源化 (1)秸秆发电方面:从农户低效燃烧逐步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固化高效利用等多种方式。(2)沼气方面:以南阳市为例,有56万户使用农村沼气,671处各类沼气工程。建成投产了秸秆沼气工程,年处理秸秆9万t、年产沼气2550万m3;建成了1000m3秸秆沼气工程,年利用秸秆超过400t、粪便超过300t。(3)秸秆乙醇方面:建成了年产4万t的纤维乙醇装置。(4)秸秆成型燃料方面:南阳市有桐柏广元等众多秸秆成型生物质燃料企业,年可利用秸秆超过100万t。

2.3 饲料化 以南阳市为例,该市是养殖大市,草食性动物饲养数量巨大,秸秆作为饲料利用数量多达286.5万t。农村散养户多采用直接饲喂的方式,养殖小区及大型养殖企业多数采用秸秆处理后饲喂的方式。多家养殖基地通过氨化、青贮、微贮、揉搓等处理技术,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转化率,秸秆饲料化运用已成为发展节粮型牛羊畜牧业的重要途径,部分畜禽粪便也被用来做动物、鱼类饲料利用。

2.4 基料化 利用秸秆、粪便混合堆沤发酵,制作食用菌基料生产食用菌技术正在成熟。随着南阳市草腐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秸秆、粪便的基料化利用量逐年增加。如南召、内乡等利用麦秸和牛粪,生产双孢蘑菇和大球盖菇(赤松茸)已经初具规模。西峡、宛城、卧龙等以玉米芯、棉籽壳等为基料种植金针菇、生产平菇的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年利用秸秆10余万t。

2.5 原料化 目前,南阳市已建成了7个秸秆工业化利用项目,年利用秸秆20余万t,初步实现了以秸秆为原料加工生产秸秆人造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业化的生产格局,部分产品已在建筑装饰、宜居家具等多项工程领域中得到应用。利用废旧农膜作原料,加工制作塑料颗粒原料,实现了废旧农膜的原料化再利用。以废旧农膜为原料,直接生产阴井盖、塑料桶、塑料盆等,促进了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3 农业废弃物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整体规划,系统运营待完善 目前,部分农民和合作社已经实行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但仍有很多农民对化肥的依赖已成习惯,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不够充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起步较晚,农业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利用等系统规划不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3.2 工作基础薄弱,方法落实要有新突破 在秸秆收储方面,收储运体系不健全,不能有效收集分散的秸秆,不能足量供应利用企业使用等问题;在商品化利用方面,技术不够成熟,秸秆、废弃物有机肥等产品市场认可度低、价格优势差、竞争力不强;在秸秆机械化还田方面,受农机、农艺不配套以及耕作成本的限制,秸秆还田较少达到作业标准,给还田利用造成负面影响;在秸秆青贮氨化、过腹还田方面,受窖池和饲养规模的制约,秸秆利用量有限;在畜禽粪便利用方面,存储、加工、利用设施不足,导致畜禽粪便利用量有限。

3.3 机制不完备,政策性支援力度亟须加强 贫困地区由于财政资金困难,目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项目推进,各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废弃物在不同方面的利用仍未全面开发;畜禽粪污利用“两率”(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只在部分县、区实施。由于利用方式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完善,导致农业废弃物整体利用规模较小,综合利用率较低,县间区段差异很大,地膜报废率较大,经常出现露天焚烧粮食秸秆和乱排粪便的现象。

3.4 重視强度和实践能力不足 一是农民资源利用思想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造成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进展缓慢,农业废弃物污染广泛存在。二是企业农牧结合不紧密。种养脱节,畜禽粪污利用渠道不畅,养殖场户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不足,养殖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3.5 资金投入不平衡,利用不细化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是一项短期投资、长期见效的工程,尽管近几年在秸秆综合利用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各地的补贴和扶持政策存较大差距,普遍反映机械购买补贴比例低、秸秆、畜禽粪便、地膜等的回收利用也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这些资金支持的不平衡不细化都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

4 完善农业废弃物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管理与工作落实

4.1.1 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搞好宣传发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农业生产许多环节,搞好宣传教育,转变干群观念是重要环节。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才能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提前谋划,及时行动,主动利用。

4.1.2 严格奖惩考核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纳入目标考核的内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评价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成效,建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考核督查机制,制定行政问责、责任追究、适时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和兑现。最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4.1.3 强化工作落实 明确各级农业部门的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创设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县、乡、村,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规模、数量、效益。要加强监管与综合执法,确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4.2 提供政策保障 加快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对不同主体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在市场中形成良性竞争,形成产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4.3 加强经验交流与推广 因各地市均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对自身的相关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建议从省级层面组织各地市县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去一些先进的其他省份进行学习,通过先进市县的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4.4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省、市、县各级财政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补贴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收储体系的每个环节和整套设备,使得秸秆“五化”利用企业引导、秸秆产业链延伸、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标准地膜推广及回收利用等,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农民投入为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长效投资机制。

4.5 加快技术研发与创新 发挥各市县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促进科研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紧紧围绕秸秆高值化利用、畜禽粪便高效利用、废旧农膜全量化回收利用、生态友好型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尽快形成一整套适合当地农情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模式。

致谢:感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为本文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艾平,张衍林,李善军,等.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9,31(09):234-237.

[2]徐宇鹏,朱洪光,成潇伟,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进化与多产业联动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04):90-94.

[3]宋成军,张玉华,李冰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289-293.

[4]王咏梅,王鹏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路径及综合效益分析——基于鄂、豫两省调研数据[J].生态经济,2013(08):92-95,118.

[5]卢黎霞,杨樱.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J].农村经济,2011(10):89-91.

[6]胡曾曾,于法稳,赵志龙.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19,35(08):186-193.

[7]陈智远,石东伟,王恩学,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112-116.

[8]何可,张俊飚.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0):150-156.

[9]孟祥海,况辉,周海川.环保新政与畜禽规模养殖绿色化转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8):343-346.

[10]李金祥.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8(01):3-7.

[11]Arthur R,Baidoo M F. Harnessing methane generated from livestock manure in Ghana,Nigeria,Mali and Burkina Faso[J]. Biomass & Bioenergy,2011,35:4648-4656.

[12]Amon T,Amon B,Kryvoruchko V,et al.Biogas production from maize and dairy cattle manure-Influence of biomass composition on the methane yield[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7,118:173-182.

[13]Ding W G,Niu H W,Chen J S,et al.Influence of household biogas digester use o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semi-arid rural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J].Applied Energy,2012,97:16-23.

[14]Burhan Ozkan,Handan Akcaoz,Cemal Fert.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is in Turkish  agriculture[J]. Renewable Energy 2004.9

[15]Chang I,Wu J,Zhou C,Shi M,et al.A time-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biogas potential analysis of China[J].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37:318-333.

[16]Holt G A,Mc Intyre G,Flagg D,et al. Fungal mycelium and cotton plant materials in the manufacture of biodegradable molded packaging material:Evaluation study of select blends of cotton byproducts[J].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2012,6:431-439.

[17]Tortosa G,Antonio Alburquerque J,Ait-Baddi G,et al.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organic amendments and fertilisers by composting of two-phase olive mill wast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26:48-55.

[18]Bryan B A,Crossman N D,King D,et al. Landscape futures analysis: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targets under alternative spatial policy options and future scenarios[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2011,26:83-91.

(責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资源化利用途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装备及应用案例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