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与传播创新

2021-03-24雷玥

传媒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

雷玥

摘要:近年来,国内涌现不少人文纪录片佳作如《人生第一次》《风味人间》等,引发大众热烈反响。国产人文纪录片的新生态,可从创作与传播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创作层面,镜头语言沉浸感强,叙事结构以点带面,声效配音富有质感,美学风格体现东方气韵;在传播层面,从平台合作、商业布局、受众运营、形态革新等维度实现跨圈层传播。研究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与传播创新,有助于我国纪录片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促进文化繁荣。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 影像表达 传播策略

近年来,国内涌现的人文纪录片佳作聚焦社会生活的不同切面,以富有人文关怀的影像语言呈现多元现实景观,体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和文化内涵。伴随我国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传播渠道日益丰富,国产人文纪录片的传播策略也随之革新,品牌、渠道、运营等理念被引入和运用,因而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走入大众视野。其中,一些佳作如《如果国宝会说话》《风味人间》《人生第一次》《我从新疆来》等引发热议和好评,触及更广泛受众实现跨圈层传播,有效地发挥了文化传播和审美培育的功能。人文纪录片的“蜕变”可从创作与传播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国产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和传播策略,可为我国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路径。

一、国产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

受媒介、技术、社会文化等影响,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发生时代性变迁,艺术语态向多元化、平民化、个性化转变,具体可从视觉语言、叙事结构、声效配音、美学风格等要素展开分析。

1.视觉语言:影视技巧多元,视觉沉浸感强。当下,国产人文纪录片的创作对画面把控越发严格,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主题融会贯通地应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并积极引入先进影视技术,利用后期优化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张力和情感。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对文物“贾湖骨笛”的展现,将内景实物拍摄和外景仙鹤拍摄通过后期处理到同一画面,既呼应了“仙鹤翅骨凿乐器”的历史工艺技术,也让仙鹤飞舞的慢动作与纪录片整体格调相贴合,营造出悠远意境。以美食为主题的《风味人间》,采用先进的“显微摄影”技术,无限贴近原材料的纹理,展现食物色彩与细节,还原烹饪过程的奇妙变化,让观众能亲眼看到蟹肉的绽裂、汤汁的浸润,勾起观众对美食的极大兴趣。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告别:忘记我,也没事”这一集,讲述了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和老伴的故事。为了让观众对这一境况更为感同身受,节目采用第一人称主观视角的拍摄形式,使得观众也体验到了年老失去记忆的无助。由此可见,这些人文纪录片在还原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灵活丰富的拍摄技术和技巧,对素材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使其能更好地传递感情、阐释主题,进而提升观众的视觉沉浸感和情绪代入感,极大地提高了此类纪录片的观赏价值。

2.叙事结构:主题以点带面,描摹中国图鉴。在叙事架构上,人文纪录片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优势,以平稳朴实的方式层层推进,逐渐触及广阔深远的主题意蕴,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景观。

在主题设置上,人文纪录片展现出平民化趋向:《我在故宫修文物》从故宫修复工匠们的生活和工作故事切入,刻画了严谨踏实的工匠精神;《人生一串》以“烧烤”为主题,聚焦普通百姓的市井烟火处,消解了纪录片传统的宏大预设;《愚园路》《陕西北路》更是从上海一条老街出发,挖掘街道的变迁和记忆。

在叙事延展上,人文纪录片不断开拓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工匠们细致繁忙的修复工作中,《我在故宫修文物》勾连了历史与当下的时空;在烤串小摊油烟满满的镜头记录里,《人生一串》展现了人间百态,寓含中国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在探寻路上建筑遗迹的同时,《陕西北路》描绘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动荡。国产人文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已逐步脱离精英化和宏大化的桎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情感共鸣。在叙事的层层递进中,国产人文纪录片不乏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对历史文化的总结感悟、对人性理性的审视思考,整体建构出不俗的格局,彰显高度的人文关怀。

3.声效配音:精雕解说文案,重视声音质感。国产人文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理念体现出个性化和故事化特征,在纪录片的意义建构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人文紀录片愈发重视解说的文案风格、旁白的音色质感、音乐的氛围协调,不断发掘声音的表现力和延展性,与画面互补共同提高作品的引导力和感染力。

首先,人文纪录片的文案贴近时代、凝练生动,传达着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经典的引入语“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语态年轻、活泼亲人,拉近了古老文物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同时,在解读文物的时候也会用“凝望着最初的凝望”这样精巧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文字精美而引人深思。

其次,人文纪录片对解说员的语气、节奏、声音质感等特质愈发重视,解说员不再是独立于内容的冰冷客体,成为融入作品的重要部分。例如,《人生第一次》系列纪录片共12集,每一集都邀请与内容气质相符的演员进行讲述,并且把讲述人自己的观感体悟也记录了下来,旁白也因此更具温度。

最后,音乐的灵活变换使得纪录片叙事更富韵律,巩固了作品的声画结构,发挥着奠定情绪、刻画形象等艺术作用。《我从新疆来》的配乐融入维吾尔族曲风元素,寄托了新疆人内心的思乡情怀;《早餐中国》的每一位早点摊儿老板都有属于自己的单曲循环,照映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4.美学风格:浸入东方气韵,发扬文化自信。展现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特色已经成为国产纪录片的选题要素。人文纪录片更是文化传播的绝佳载体,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身定位,形成富有特色的东方美学风格,彰显文化自信。

比如,《人生第一次》的片头曲巧妙地融合了“皮影戏”,从出生、上学、参军、结婚再到垂暮之年,整部纪录片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彩色影偶串联起来。皮影戏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电影”,选择这一民间艺术作为片头,与纪录片聚焦普通中国人一生的主旨相呼应。《风味人间》作为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人文纪录片,融入了东方武侠大片的风情趣味,壮阔海面上渔夫持长枪射鱼,富有戏剧化的镜头美学处理极富“武侠美”。而案板上的刀光剑影、食客们的人情冷暖、对江南民居的朦胧色调处理,无不体现出浓郁的中式情怀。此外,《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艺术处理手法也非常细腻,故宫工作者骑着老式自行车穿过狭窄小巷的一幕,便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留白”的特色,引人回味与遐思。

综上而言,传统美学在纪录片中的渗透,一方面能赋予作品更为浓郁的人文气息,提高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有益于观众形成较强的文化认同,传承中国精神。

二、国产人文纪录片的传播创新

在新媒体的冲击挑战下,国产人文纪录片迎难而上、拥抱变化,加速适应新的媒介生态格局,从平台合作、商业布局、受众运营、形态革新四个维度推动传播创新。

1.与头部平台合作,融合矩阵传播。融媒体背景下,栖居互联网的商业化平台兴起,通过打造垂直化的内容服务逐步构建优质的内容生态。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国内新媒体平台2019年对纪录片的投资总收入约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

商业化平台的资本引入,打破了纪录片以往孤立、小众的行业生态。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头部平台纷纷与纪录片团队开展合作,从上游激发本土纪录片的创造力,催生了一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网生纪录片。比如,哔哩哔哩与旗帜传媒联合推出的《人生一串2》,充分贴合平台特征并仅在哔哩哔哩播出,总播放量超9200万次。

平台合作有利于打通电视大屏、移动端小屏等传播介质的播放壁垒,打造融合式传播矩阵。例如,腾讯视频与福建广电联合出品的《早餐中国》,便探索出腾讯首播和卫视重播的一体化放送模式,有效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

2.提高跨界商业力,发挥品牌效应。自2012年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热潮并推出系列作品后,人文纪录片的“经济价值”初步显现。国产人文纪录片逐步向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型,加速商业性跨界布局,发挥纪录片的品牌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爆红后,迅速展开品牌布局,推出了同名精装美食菜谱和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而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节目同款”食材和炊具也销量暴增。由此可见,“舌尖”系列已经超越纪录片本身,成为具有高度商业价值的品牌,第二部作品仅广告费便创造了8000万元营收。

2018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带火了“故宫”IP,使高高在上的故宫形象转变为平易近人的亲民风格,进而带动故宫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故宫在淘宝等平台开设的旗舰店,出售“猫杯”“锦鲤纸雕灯”等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故宫品牌在大众群体的影响力。

3.社群常规化运营,增强受众互动。新媒体社交平台提高了纪录片受众的能动性,为纪录片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创造了广阔空间和多元方式。大部分纪录片团队都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官方账号进行常规运营,《舌尖上的中国》在微博开通“超话社区”,鼓励粉丝分享自己的手作美食,吸引了超1.6万粉丝参与,相关帖子阅读量超8亿次。

人文纪录片通过激发大众的创作潜能,促进围绕文本的“二次创作”。例如,在哔哩哔哩可搜索到大量的用户自生产内容,“上过《人生一串》的店有没有那么好吃?”“人生一串纯美食镜头合集”等视频调动了受众积极性,营造出围绕纪录片文本的自发互动氛围。

纪录片团队要善于进行“粉丝维护”和社群运营,增强受众黏性与活跃度。例如,《人生第一次》在12集播放完结后,又推出“特别篇:12集主人公强势回归现状大曝光”,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弹幕和评论里观众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尽显制作组面对观众的诚意与用心。

4.适应多元新媒体,丰富传播形态。为适应移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征,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传播形态上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推出短小精簡的“微纪录片”。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实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打破传统纪录片时间较长、内容庞大、叙事严肃的模式,每集精炼地浓缩到5分钟时长,一集仅讲述一件文物;这样的方式更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节奏,有助于人们在繁忙时段的碎片间隙探索文物传奇、增长人文知识。

《早餐中国》借鉴日本晨间剧的方式,在工作日早8∶00播放,利用5分钟时间带观众到市井间“探店”;纪录片在手机端可竖屏观看,符合新媒体受众的浏览习惯,格调轻松且富有生活趣味,全网播放量超3.7亿次。由此可见,尽管新媒体多元传播语境给纪录片的传统形态带来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助推着纪录片的传播革新。

三、结语

我国的人文纪录片深深根植于历史和现实,是人们所处时代的镜像,担当着文化传播、价值构建和审美培育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国产人文纪录片要继续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作品的视听观赏价值;关注中国故事,以小人物讲述大时代;提升文化自觉,运用传统文化增强作品内涵。纪录片创作者要加速适应媒介变化,强化矩阵传播、构建受众思维,丰富传播形态、扩大市场空间,不断打造富有人文性、艺术性的精品佳作,开拓国产纪录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常江.从本质真实到体验真实:论数字时代纪实文化的流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2).

[2]杨击.纪录片三论:源起、构造和真实性[J].新闻大学,2016(06).

[3]孙红云.数字时代纪录片形态及美学嬗变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03).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
从读者发展角度分析阅读传播策略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数据时代精准广告的传播策略及产业重构效应研究
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