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室“化育式”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与实践

2021-03-24梁岩徐强

传媒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作室

梁岩 徐强

摘要: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工作室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要支撑,经历了萌芽、初探尝试、专业化打造、创新超越四个阶段。本文通过工作室整理出的“环境化育、技术化育、人文化育”几个维度的“化育式”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营造环境化育;激励工作室导师,催生技术化育;主动求变,升级培养,人文化育支撑学生终身学习”几个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及实践,阐述工作室建设经验。

关键词:工作室 环境化育 技术化育 人文化育

数字媒体艺术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新兴专业,学源主要来自艺术学艺术设计、工学计算机、文学新闻传播几个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必然结合开设院校的自身特点。培养单位的工作室作为实践教学载体,探索适用并且独特的培养理念,对融合学科形成复合主体,以差异化专业优势满足国家数字创意产业各领域、多层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案例工作室介绍

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位居国内地方艺术院校前列。新媒体学院2008年建院,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设置6个专业方向,在校生千余名,日常教学由各方向26个教学班及22间工作室共同完成,工作室在学院并不以“教辅”存在,而是“化育式”教学理念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1.萌芽阶段(2001-2008年)。工作室雏形要追溯到2001年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研室。为适应设计表现数字化,学校购置了几台当时较先进的计算机,遴选平面、环艺专业青年教师边学边用,参照市场需求,围绕老师社会活动能力和新技术聚集兴趣小组进行。工作室凭借自发的竞争意识,在设计专业中搭建“前哨站”,涌现出一批“技术控”。随着这些人才在行业中被认可,工作室逐步承担完整的设计任务,“自发散养”的学生也分流出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具备交互、影像、动画、游戏等数字技术的复合人才,颇受社会欢迎。2008年,以4个方向工作室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及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新媒体学院。

2.初探阶段(2008-2011年)。面对高端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的大量需求,初创的学院通过优化工作室带动教学资源分配。取消教研室设岗,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申请工作室,学院组织论证,提出成果要求,分配空间并按“迫切性”与“制高点”原则配置设备。教师教科研被认可,从固守课程变为不断攻克前瞻领域。工作室从“数字化”切入传统设计各环节,向上下游扩展应用,丰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师课上讲理论解技术,课下工作室做项目带实操,“不下课”的教学日常中,“项目带动教学”模式渐现。工作室完善立项、结项标准;建立学生遴选、考核的过程导向;培育学生“传帮带”自组织,与课堂教学互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3.专业化阶段(2011-2016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设计视像化”颠覆了行业认知。数字技术耀眼的展示形式和数字传播的独特价值,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学院认识到专业发展只有结合先进科技才能突破设计“工具”,满足未来行业需求。工作室定位要从学院资源配置的战术优先,提升到国内同类院校专业领先的战略层面。2011年开始,学院陆续建成配置“母带处理”“MRC机器人”“达芬奇4K3D”系统的数间国际标准工作室,支撑省重点实验室的落户,进而围绕工作室形成了根植地域、前瞻规划的“一专业多方向、新领域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先调研新应用组织技术攻关和创作验证,再开展教学实验形成成果设置课程,最终整合课程群搭建新专业方向的工作室模式。依托此模式,工作室探索增设的数字空间专业方向比行业3D Mapping系统问世早了4年,比VR元年也早3年;媒体应用策划方向从隔年招收最低班额到成为学院就业热点,仅用了4年。

4.创新、超越阶段(2017年-)。2017年以来,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通过审核评估、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进入崭新建设时期。工作室受到教育部领导、专家、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成为专业教学核心特色之一。当下,工作室正在引入数据思维,依托数据模型,将课堂和工作室通过线上链接企业端口,聚合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的沉浸式混合课堂,以六种能力数据导图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工作室由“车间”转化为“数据中心”,吸引央视春晚、芒果音乐节等高质量实践项目落地。

二、“化育式”培养理念形成

工作室“行为”创新的源动力是理念探索。中国自古推崇“化育”教育,宋代就有“猥以凋残,蒙兹化育”的表述,化育在汉语中是“化生长育,教化培育”;教育学上,德国代表的欧陆教育核心概念也是“化育(Biildung)”。无论中西,“化育”教育理念都是主张必须尊重人的固有力量,根本在于培养“内心自由且完整完善”的人,这对数字媒体艺术“高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是必要条件,工作室各阶段建设都结合了“化育”理念的实践。

1.环境化育。“环境化育”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维。杜威认为,“学校就是按照教育预期效果,设置并加以控制以影响学生智力和道德倾向形成的特殊环境进行教育”。学院工作室建设中,首先注重“环境”渗透性,补充课堂通识讲授,以遴选和考核机制渗透竞争思维;实践项目采用企业流程渗透合作意识,良性竞争促使“教”“学”互补,激发师生主动性。其次是“环境”传承性,每位工作室导师都凝练了某领域的钻研方法和创作模式,学生在工作室跟随前辈实操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应用体系和创作流程,并带领后辈良性循环。技能更新、项目升级,但创作态度和作风不变。最后是“环境”持续性,工作室配合软环境搭建实践场景,全方位环境营造使学生形成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延伸至毕业后对行业痛难点、动向、成果的互动反馈,工作室“工友”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形成了独特的“圈层”环境。

2.技术化育。“技术化育”让学生在不断接触新技术并应用中形成“技术态度”。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创作需要艺术修养、理论積累和技术、工具支持。有限学时不压缩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掌握,还要跟上技术适用性和前瞻性,容易顾此失彼。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工作室负责人,首先对工作室遴选的新技术进行分析并划分属性,先反馈给课堂教学,向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同时统筹工作室技术攻关,应用于实践创作,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中升级课堂知识的理解。应用更新带动课堂固本,培育学生运用规律、创新应用、蔑视设备门槛的“技术态度”。用人单位反馈学院毕业生岗位自适应能力强、上手快,专业视野开阔,跨领域没有明显技术屏障,转向灵活。

3.人文化育。“人文化育”倾向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及品格形成专业“素养”。数字媒体的强大艺术表现力和传媒影响力使创作容易忽视艺术本源和人文精神,热衷娱乐内容和时尚形式,缺乏审美导向和价值追求,不自觉回避社会责任。学院明确解决“怎样培养”之前,需要“人文化育”引导“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并融入教学全过程。工作室筛选案例结合热点的传播导向配合课堂教学;创作选题兼顾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服务意识;创作表现强调人文支撑,体现社会哲学、艺术理念的引导;展演强调多平台国家战略方向的协同;行业竞赛的主题过滤世俗化和过度商业;社会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中优先支持公共文化及艺术推广公益项目;对接中视协创研基地等国家级、团省委新媒体中心,省属科研院所等省级平台组织创作,主动服务主流媒体融合、地域文旅、老工业企业发展,以政府决策、传播价值及行业导向、内容品控等多目标,艺术创新、技术应用、运行管理多环节实施“人文化育”。

三、“化育式”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

工作室在“化育式”理念探索中始终发挥教研职能。萌芽时期工作室没有发展理念和目标,资源投入分散、没计划;缺乏学术思考和理论指导,跟从软件操作及迭代,互相交叉牵制,形不成教科研力量。但是,萌芽阶段工作室最大的价值在于暴露出的问题撬动了学院战略层面上对“化育”理念的思考。

1.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营造“环境化育”。教学资源包括师资等软件及设备、空间等硬件两方面。常规上,资源配置要明确投向部门的教学、科研、实验、创作属性并保持各方向平衡。面对工作室问题,学院判断不能“唯属性论”,单一属性只能满足学生阶段性需求,同方向多间工作室又消耗资源、割裂培养效果;而且资源有限,高技术更新率的数字媒体专业如果追求均衡建设,将频于迭代,跟不上更形不成优势。据此,学院新建工作室遵循以学生未来所处行业的前瞻领域为方向,引进最先进设备,硬件上“满足先行”替代“补充掉队”;建成的工作室遵循实践流程向学生渗透竞争、合作、责任意识为原则,指向满足每个学生各阶段培养目标、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软环境,集中资源营造“环境化育”。

2.激励工作室导师,催生“技术化育”。早期工作室,凭借教师个人对计算机技术的探索愿望。建院后,数字媒体展现出的不再是几个软件、几种设计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工作室成果要求提升,人才培养量化,教师责任和压力增加。学院意识到占主体的青年教师实现学术远景的强烈愿望受限于视野,其方向很难具备高度且发展规划科学。学院优先提供资源满足教师学术建设长远需求,组织全国考察新兴行业、一线企业、知名院校,观摩世博会、义乌戏剧节、北京BRTV等权威展演,邀请中科院院士等高层次跨学科专家客座,搭建国际工作站,组建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研究方向给予评估及建议。锁定的方向通过环境化育营造“梦寐以求”的舒适空间、先进设备、政策支持,教师被工作室资源吸引,以校为家,主动保持行业热情和趋势敏感,投身新技术的探索和创作实践,环境化育催生“技术化育”。

3.主动求变,升级培养,“人文化育”支撑学生终身学习。随着学院发展,学生较建院规模翻了三倍。工作室空间和师资遇到瓶颈。针对这一情况,学院一方面通过空间改造和制度建设解决问题,一方面融入“人文化育”升级人才培养解决根本。旧版工作室,突出实践环境和技术流程,按工位划分封闭单元。新版工作室采用全开场,分为演示、实践、培训三个区域,师资由负责导师、专职实验员、研究生助教组成团队。学生先在培训区使用个人设备接受“师兄”技术培训,合格进入实践区与研究生和学长在专职实验员带领下使用工作室设备实践;期间观摩演示区教师团队创作并分组应用高端设备;工作室外立面动态展示成果。学生30%创新型人才按学年长期培养,30%复合型人才按学期跨工作室轮换培养,40%技能实践型学生按课程轮训。334模式使所有同学按类型循环进入工作室,非线性完成实践进度。学生“画像”被大数据记录,结合企业端口进行课业评价,学习行为反馈学院结合培养过程形成趋势评价,引导升级后的工作室结合轮训模式强化了专业课思政教育,因材施教差异化技能培养,在校期间形成的“人文”专业素养支撑学生终身学习。

四、结语

工作室作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不同高校、不同专业都有各自的差异化特点,都有从萌芽到探索再到创新的发展经验。“化育式”人才培养也不只有“环境”“技术”“人文”这几种要素,笔者希望通过对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工作室探索和实践过程的总结,有助于提升一线教学单位凝练教育规律,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汇聚各校成果,全面落实国家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

作者梁岩系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

徐强系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本论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系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思考[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02).

[2]马晓翔.國内新媒体艺术展览与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发展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06).

[3]福建省信息协会.福建省数字媒体学科发展报告[J].海峡科学,2018(10).

[4]孙于蓝.高职教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工作室制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

[5]徐娇.地方艺术院校开设校艺术工作室建设浅析[J].天工,2019(08).

猜你喜欢

工作室
基于高职模具专业课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国独立动画的现状与师生工作室联动机制建设刍议
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管理机制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室运营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