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汝适的“借帑生息”在桑园围岁修制度中的作用

2021-03-24张凤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期

张凤娟

摘 要:桑园围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近期,因佛山市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火热推展,南顺桑园围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究其修建历史,绕不开温汝适这个重要人物,清嘉庆年间其曾奏准“借帑金八万生息,为(桑园围)岁修资,(南海、顺德)两县田庐咸利赖焉”。笔者拟就“借帑生息”对桑园围产生的短期、长远影响做归纳,以探讨温汝适对桑园围、华南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借帑生息;温汝适;桑园围;岁修制度

近期,因佛山市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火热推展,南顺桑园围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桑园围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其重要性前辈已有论述①。在岁修历史中,顺德龙山的温汝适(图1)是重要人物,温汝适(1754—1820),字步容,号筼坡,顺德龙山人,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曾于清嘉庆年间奏准“借帑金八万生息,为岁修资,(南海、顺德)两县田庐咸利赖焉”,被誉为“功德无量”②。探究温汝适及其“借帑生息”的措施,对了解岭南水利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 温汝适其人及桑园围

桑园围又名“樵桑联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和南海区境内,横亘昔日顺德龙江、龙山、甘竹三堡和南海十一堡。顺德、南海是珠江三角洲腹地的明珠,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干支流均流经此处。顺德一地即有珠江水系干支流16条,总长210千米,年过境水量概算达1639毫米(1953—1985年)。③

相传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分东西两堤:东堤上自鹅埠石起,下至甘竹滩止,捍北江,西堤上自仙莱乡起,下至龙江河澎围止,捍西江;“地濒西北两江,居人农桑,以江防为命脉,邑内江防之最巨,无过桑园围”④,是珠三角著名堤围,清代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⑤。根据2007—2009年顺德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桑园围元、明、清、中华民国陆续筑建,1925年增建龙江新闸、狮颔口、歌滘等水闸,由开口围发展成闭口围。调查时,桑园围全长68.85千米,围内面积133.75平方千米,其中顺德部分长24.7千米。如此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是南海、顺德桑园围围民的身家性命所系。

桑园围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五十九年(1794)、嘉庆二十二年(1817)几度溃决,而这几次均适逢温汝适居乡。温汝适,字步容,号筼坡,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终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广东顺德人,其家族为佛山名族龙山温氏。仕途平顺,16岁中举,30岁成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历官至兵部右侍郎。⑥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年,温汝适以“词垣”在籍,适逢洪水来袭,基围溃决。根据笔者对《桑园围总志》的解读,温汝适在“借帑生息”以促进桑园围岁修中起到重要作用。

2 何为“借帑生息”及温汝适在此过程的作用

所谓“借帑生息”,是指清嘉庆年间,朝廷应南顺乡绅之请,借帑银八万两,拨交南海、顺德两县当商,每月一分生息,每年可得息银九千六百两,以五千两归还原借银本,以四千六百两为桑园围岁修之资。①

温汝适在推进“借帑生息”中的功劳,在本地县志和当代文人的叙述中被充分肯定。②笔者查阅《桑园围总志》时同样觉得温汝适在促成此事中功劳甚丰。他多次“致书督、抚大宪,请借帑生息,先备岁修”③。蒋攸铦任职制府时“与两院修堤书凡十数函”,并已得到蒋攸铦、陈若霖的初步同意,“酌定借帑八万,交商生息,以备岁修。仍俟各乡踊跃捐签,克期通修,再为入奏”。但蒋很快转职西蜀,温氏再锲而不舍地与蒋修书沟通,迫使蒋临行前再与陈若霖言及。待阮元就职后,温氏再“缕述全堤利弊甚悉”,积极推动此提议。而此时两邑士绅亦被发动,联合呈请呼吁,阮元与陈若霖联合上疏,请求借帑生息。④最终获嘉庆皇帝恩准。因此,温汝适以上层官绅的身份向大憲进言,是借帑生息的直接促成者。

这一项措施有否为桑园围带来长治久安?笔者认为在珠江堤围告急、缺少收费定项的背景下,“借帑生息”非常及时,短期内掀起通围筑修的热潮,而长期而言,温汝适为桑园围定下明确的岁修定项,以后的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每当桑园围维修乏力之时,桑园围士绅常以此名目从国家财政中取得资金,因此温汝适发起并促成的“借帑生息”是生息银两制度在广东的成功尝试,对桑园一围、两龙社会影响极为深远。

3 借帑生息的背景

3.1 围基告急

桑园围“以一万余丈之长堤,当滇黔西粤数省之盛涨”,承受着巨大的防洪压力,影响堤围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基围上原种植树木以固堤,但经砍伐后,树根霉烂,致使围基渗漏坍卸⑤;②盗挖官基、靠近基围开挖鱼塘,导致堤身日就侵削低陷⑥;③洪水冲刷,“堤岸日削,迥非昔比”⑦;④乾隆、嘉庆后,同一堤线上,堤围等水利工程兴建较多,但堤系杂乱,缺乏统一计划,水患不但未能减轻,反而愈见加剧⑧;⑤不合理的沙田围垦增多,珠三角海域“有靠河私设堤者,拦江私筑石坝者,海口不甚宽阔处圈田蓄沙,预图日后报垦者”⑨。因此,“顺德的水灾以围垦高潮的乾隆年间至咸丰年间最为频繁,受灾程度最为严重”⑨。

3.2 修费迭增

险情频生,必然使堤围修筑难度增大,资金也随之倍增。土堤防御能力较差,因此清代时泥、石兼用的修筑方法在各地应用甚广。⑩至乾隆八年(1743),桑园围逐渐将土堤改为石坝。顶冲险要段在嘉庆以后多改筑石堤、石护坡、石坝挑流。经嘉庆二十三年(1818)大水后,外围之紧要者便有约10千米。其中海舟堡天后庙是桑园围重要险段,经大水冲坍基后,修复工程倍加复杂,必须小沟刷深三丈,基身必加宽五尺,外用巨石培垒,以护基脚。而三丫基被冲塌后,小沟变成深潭决口,虽然内基坚固,但仍需要再添筑巨石,以捍急流。k与传统土堤相比,石堤工费大增,而且工程普遍存在着工期紧张的困境,一般需在冬晴时节完成,所以筑围的经费压力大。

3.3 缺少定项资金

邓芬在《桑园围—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堤围工程》中引用《清实录》中乾隆元年(1736)两广总督鄂尔达上疏言“经分设(西、北、东江)各属水利专员,动项岁修”的资料,认为岁修制度大致始于清初康熙乾隆年间。但此时的岁修制度是没有定项资金的,“岁修徒为具文,并无实项”l。堤围的经费募集,一般由全围受益户论粮助筑、按税均筑、计亩助工、计亩捐租、论粮科银,通过派工、派粮、派款、抽税等方式来合理分担工程经费。但这些科派方式存在明显的资金需求量大和社会资金分散的矛盾、资金需在短时间募集和催缴艰难的时间性矛盾。

5.2.1 确立定项岁修专款名目

民国《续修桑园围志》总结嘉庆以来的借帑生息:“广肇两府大小百数十围而桑园围独有岁修专款,……每兴役,呈请息款,必蒙发给。”虽然这是为了申请政府拨款的说辞,有夸大之嫌疑,但纵观嘉庆二十三年至民国三年的历史,息银的确曾多次提取。⑤

即使借帑息银被归入部费,被搁置、被挪用,但这个名目的经费并没有明令终止,为后世的士绅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空间,令之激活。嘉庆二十四年后,息银停支,部分款项已经被挪用,如道光九年将五千两改充盗捕经费,其余的生息款项竟然已经充作“部费”,不能支用。⑥至道光十三年夏秋,西北两江非常异涨,致将围基冲决,工钜费繁,民力不能支。经士绅李应扬等人呈请,最终岁修息银激活,重新投入修堤。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同治年间潘斯濂等人为拨还岁修息银而做的努力。咸丰四年红巾乱作,居民四散,田里荒芜,嗣后频年以团练、乡勇、内匪、外盗为事,不遑理及堤工。且因军饷急需,其岁修帑本及库存息银全行提用。⑦“本息银两全数提用”,这是岁修息银发展历程的最大危机。

同治三年,经南顺士绅争取,朝廷拨还本银二万七千七百余两发当生息。四年,御史潘斯濂呈上《请设法筹还提用桑园围岁修本息银片》等,将提用原拨帑本及历年存库息银,查明已还未还,设法归款。查明共计除已还已领外,欠本银五万七千余两,息银九万一千七百余两。⑦至此,岁修息银完全激活。

而得益于明之纲等人的努力,息银更是多次支用,造福南海及顺德的两龙地区。“(明之纲)时造福于乡间,屡与围绅呈请桑园围岁修官币息银,前后六次,修筑坚稳,自道光甲辰(1844)起桑园围不被水决已四十年,溯北宋筑堤以来保固最久,赖之纲之力为多。”⑧

总之,温汝适倡导的“借帑生息”,为岁修制度提供了定项资金。因此,同治年间桑园围的修志者也认为,温汝适是开岁修制度的“嚆矢”①。这一点是温汝适及其“借帑生息”造福桑园围围民的最大体现。

5.2.2 多年积存的款项,有力补充抢修资金

在“借帑生息”的起始阶段,每年四千六百两确为杯水车薪。但积存多年后,数额颇为可观。同治年间经潘斯濂等士绅呈请,包括原来被挪用的款项,岁修专款全数归还,用作桑园围治理。此款项在民国三年仍累计约二十万元。②

即使库存岁修息银不足,息银也可作为担保,借用藩库银两,待续收岁修息银后,再逐年归补,以保证堤围及时抢救,不致延误工期。这一做法被认可,并“纂入省例”③。道光十三年(1833),岁修息银已经全部支用。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本款息银仅存三千一百三十二两,所以在备堤岸项内借足一万两,仍将桑园围每年应得岁修息银按年尽数收归。④

5.2.3 充实省筹备堤岸项资金,帮扶全省围基維修

这是“借帑生息”的附带收获。嘉庆二十二年(1817)阮元奏请时便已承诺待岁修本银全数归还后,“多余息银即归于筹备堤岸项下存贮,如遇通省围基内实有紧要工程,民力不能捐修者,奏明动用”⑤。待嘉庆二十四年(1819),据该县(南海)伍元兰等捐银十万两改建石堤后,这个承诺便得以实现。桑园围岁修息银归入司库,用作南海、三水等县的堤围修筑。从直至道光十三年(1833)南海其他基围仍欠桑园围岁修息银四千一百一十两的情况来看⑥,息银曾帮扶邻县修筑堤围。

6 结语

桑园围的水利问题是温汝适居乡期间华南社会的大事,关系到华南人民的身家性命。温汝适以居乡士绅的身份,或是重要参与者,或是倡导者、主导者等角色,积极投入桑园围筑修。在各版《桑园围志》中,温汝适成为丰碑式的标志性人物。在温汝适去世20年后的道光二十年(1840),林则徐领两广节钺时亦因此奉温汝适入祀府学。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