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

2021-03-24贺新然贺根庆

海南金融 2021年1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

贺新然 贺根庆

摘   要:在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遭遇瓶颈之际,区块链特有的不可篡改、可溯源、信息透明等技術优势有望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能供应链金融创新。本文通过对区块链技术解析,结合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痛点着重分析了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场景中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区块链技术支撑下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四大方向,并对未来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深度融合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数据孤岛;信用传递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1.01.003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1)01-0022-07

供应链金融依托于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显著改善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营水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除银行等金融机构外,供应链金融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行业龙头企业、金融信息服务、物流公司平台等也纷纷尝试开展相关服务,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攀升。但由于供应链金融可挖掘的优质核心企业逐渐减少、供应链领域信息孤岛、交易真实性把握难度大等痛点,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受到制约。如何借助新的方法和技术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瓶颈,加快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有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社会各界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由于区块链有不可篡改、可溯源、信息透明的技术优势,具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的潜力,探索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方向,对促进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分析

近年来,为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供应链金融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构建了良好政策环境,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孤岛、贸易背景真实性问题等。从金融机构现有业务实践来看,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系统相对独立,货物信息、物流信息等各自保管。如在供应商的仓储信息系统中存储货物信息,在物流公司信息系统中存储物流信息,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信息仅存在于各自信息系统中,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仅有融资授信信息。另外,各参与方的信息系统对接难度大,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渠道和途径,使得整条供应链信息不流畅、不透明,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就难以掌握供应链上的所有交易信息,从而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效率,提高了业务操作难度,加大了业务开展风险,进而导致那些具有真实且急迫融资需求的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二)贸易背景真实性难以把握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依赖于供应链上各交易方真实的交易关系。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真实交易背景下的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以及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保证了授信融资的自偿性。如果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崩塌,出现交易前的虚构贸易、交易后的重复虚假仓单、存在不清晰的质押物权属性、货押质量存在瑕疵、有存在性合法性问题的应收账款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面临相应风险。尤其是对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体系、采用传统风控管理的银行,如果不能有效识别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三)授信对象局限性较大

从理论上讲,借助于核心企业的增信,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服务能够覆盖到供应链上每一节点的企业。但在实际业务开展中,核心企业为可信的贸易背景做背书,加之金融机构对风险管控的考量,基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多只能覆盖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和部分一级经销商。由于信息孤岛问题导致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间接贸易信息难以印证,而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工具对核心企业信用传递有限,核心企业信用不能跨级传递于整条供应链,这导致那些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且存在较强融资需求的二级及以上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很难挤进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内,加之可挖掘的优质核心企业逐渐减少,使得供应链金融的授信对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四)违约风险把控难度大

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链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这使得供应商与买方、融资方与金额机构之间的最终资金结算活动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而过多的依赖于交易双方的契约精神,使得资金流断裂、恶意虚假交易等可能造成违约的行为有机可乘。如有的企业会恶意与关联企业构建虚假交易关系,通过虚构的交易合同、单证等骗取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交易方较为复杂,相应违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这要求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完善的操作制度、更为严密的操作环节和执行力度更强的操作要求,以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的效力,以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总之,当前供应链上存在信息孤岛、核心企业信用低效传递、供应链远端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现阶段亟需寻找出一种不依赖于核心企业提供授信,并能保证信息对称、数据透明的中小企业贷款资质认证新方式,而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区块链技术正好为这一亟需解决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二、区块链为供应链金融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区块链是应用数学原理排除第三方中介来创造信任,有助于为陌生的交易主体创建诚信可靠的信任环境,解决陌生主体交易的信任问题。区块链技术主要有四大基本特性。

一是去中心化。在区块链网络中分布着大量的节点,不同节点之间可以自由连接、自由交换数据和信息等,不再依赖于第三方中心机构。二是不可篡改。区块链基于密码学的哈希函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从而保证上链信息不被篡改。在区块链中存有交易的区块是按照时间顺序持续加到链的尾部。这意味着,如果要对一个区块的信息进行篡改,则需要重新生成它之后的所有区块,篡改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三是可追溯。在区块链中系统从零开始的所有交易行为都被记录在区块中,不能篡改或删除数据记录,区块链上每条记录都可通过链式结构溯本求源。四是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也称为智能合同旨在提供、验证及执行合约,是一种特殊协议。智能合约中程序算法仲裁和执行合同,且不可更改合约条款,排除人为干预因素因此可以被用户信赖。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性对供应链金融线上化智能化发展起到有效协助推进作用,推进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流程变革、风险控制创新及业务模式创新,为供应链金融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一)驱动业务流程变革

可溯源、防篡改等特性为区块链在“数据管理层面”发挥数据安全存储中心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区块链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核心业务数据提供方难以对数据上链行为抵赖,保证了核心业务数据的采集更具可靠性;数据上链后,所有人均将无法对数据进行更改,保证了核心业务数据更具安全性。另外,由于区块链的在线开放性,供应链金融业务可通过与物联网设备或其他数据源直接相连获取“第一手”业务数据,可有效防范数据被篡改、造假的风险。在大数据时代,从数据管理角度看,区块链支撑供应链金融业务变革完全是可能的。

(二)驱动风险控制创新

区块链提高了上链数据的安全性,能够适当减轻上链后数据交叉验证的压力。因此,在区块链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控重心势必将前移,重点放在优质核心企业选定和推动核心企业贸易数据上链。银行通过区块链对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交易数据,将显著降低银企信息对接难度和成本。同时,因为有核心企业提供的交易数据做支撑,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校验更加可靠。区块链将带来供应链金融风控的重大变革。

(三)驱动业务模式创新

除了承接外部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区块链还用在搭建可信任的线上化交易环境“自建数据”上。从结构上看,区块链的链状结构和供应链的链状结构、交易的链状结构具有天然的相似性,为区块链在相关领域应用提供了天然便利性。在区块链支撑的线上化、开放性、可信任的交易环境下,特别是在银行信用的支持下,供应链资产数据化及数字化资产流转有望得到实现。区块链背景下交易环境的根本变革有望驱动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局部革新乃至全新业务模式的创造。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症结突破

区块链技术通过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后的公开与共享、防篡改、交叉验证及多层次的信用传递,为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效处理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中的诸多问题。

(一)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后的开放与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难题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在线开放性,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中获得的“第一手”业务数据能够在所有节点进行存储、共享,满足供应链上各主体对数据源一致性的要求。区块链技术打破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数据的封闭化、分散化、单边化、私有化,能够实现链上数据的可信流转,最大限度挖掘数据,充分利用数据价值,提升交易数据的整体可见度和可靠性,对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息孤岛痛点起到了极大作用。

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后的开放与共享,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不再单纯依赖核心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授信决策的主动性。区块链连接了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通过信息共享,链上交易各方能够及时掌握交易资金、货物等的变动。银行与核心企业还可通过成立联盟链服务链上所有成员企业,充分发挥区块链不可篡改、多方签名的特点,使资产和债权的转让达到多方共识,操作难度得以降低。

(二)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后的交叉验证,保证贸易背景真实性

供应链金融追求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但在实际业务流程中,每个“流”可能涉及不同的技术、管理手段及参与主体。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信息不对称、数据非透明,交叉验证成本极高。区块链应用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通过将整个体系的数据信息铆定在一个地方予以分享,并以一种不可篡改的方式进行串连,共同形成可交叉验证的信息集合,从而增加数据透明度,加大伪造数据信息难度,大大降低交叉验证成本。

区块链这一技术优势,在食品药品、危险品、应急物资运输等领域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物资提供企业“自证清白”。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利用区块链的交叉验证功能,也将显著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对接难度和成本,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校验更加可靠。

(三)暢通多层级信用传递,突破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供应链上存在着多层“供—销”的关系。由于核心企业信用跨层级传递难度大,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授信对象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凭借记录在区块链上具有可流转、可融资特性的确权凭证,使核心企业信用传递于可信贸易链路,核心企业信用能够向多级供应商传递,有效解决了授信对象受限难题。核心企业签发的凭证被一级供应商签收后,可依据实际贸易情况拆分、流转给上一级供应商,整个过程可追溯且核心企业背书效用不变。区块链架构下系统以技术手段对交易各方进行行为制约,整合相应交易数据,形成基础合同、单证、支付等线上化的严谨结构记录,达到印证交易行为真实性的目的。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能够畅通各层级间的交易壁垒,多层级传递核心企业信用,突破核心企业授信限制,在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畴中纳入与核心企业相关的多层级上下游企业,提升了信息的畅通性、透明性与安全性,进一步真正落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

(四)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后的防篡改,有效防范违约风险

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业务每个环节都形成一个不可篡改且完整可追溯的数据记录。搭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供应链金融核心业务数据提供方后期无法对数据上链行为进行抵赖,保障了核心业务数据资料的可靠性。数据上链后就无法进行更改,这可以证实贸易行为和账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避免某一交易方私自篡改合约、数据库,能有效防范违约风险,降低因违约导致的利益损失。

另外,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能够确保交易各方顺利履约,保障交易活动的顺利开展。智能合约杜绝了人工操作的潜在违约风险,且独特的履约形式使其无需第三方监管环境即可保证合约顺利执行。机器信用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提升了交易各方的交易效率和信任度,有效防范了违约风险。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方向

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驱动了供应链金融在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及业务模式等的创新,解决了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痛点,推进了供应链金融创新。运用区块链的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实现核心企业信用在链上的分割与流转,促进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创新;运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资产数字化、智能合约等特性,解决了预付款融资中的信息缺乏透明度、信任成本高、跨层级信用传递难等难题。未来,随着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深度融合,供应链金融将在服务领域、服务链条、服务内容及风控能力等四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一)拓宽服务领域

当前,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汽车、建筑、钢铁等有限领域,而在农业、大宗商品等新蓝海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未能充分释放广阔的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农业在我国三次产业中占据一定规模,能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农户分散化、规模小,成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较少,农业与大数据结合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导致农业供应链风险点多、防控难度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普遍较为谨慎。现阶段,除了蚂蚁金融以阿里系电商平台为支撑来控制产品的销售回款并以信用保险增信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外,鲜有成规模的创新型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

因此,可充分利用区块链数据透明且可溯源的优势,加强对供应链金融“潜在应用场景”研究,创新业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有望进一步释放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潜力。

(二)拉长服务链条

从理论上讲,供应链金融可为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提供一体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但实际上由于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金融机构只能依赖核心企业信用,垂直给上下游企业进行授信,而二级、三级等供应商、经销商的巨大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继而限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量,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也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资金供给而容易出现问题,甚至伤及整个供应链体系。

根据富士康的相关数据测算,融资成本上其一级供应商为5%,二级供应商为10%,三级供应商则达25%以上。拉长供应链金融的服务链条,供应链中的目标客群数量将成倍增长,供应链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充分利用区块链价值,摆脱传统融资过程中核心企业背书信用随债权转让不断减弱的限制,能够較大程度上解决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到供应链尾端的难题。

(三)深化服务内容

供应链金融通过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系统性资金支持,加强供应链高效运转,从而产生价值。然而,供应链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远不止单一模式的融资,更需要多样化、系统化的金融服务做支撑。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内容不仅是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的要求,也是资金供给和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

在区块链技术和银行信用的支持下,供应链资产数据化及数字化资产流转发展前景良好,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有效解决方案。目前,应收账款资产数字化流转已经实现,如中企云链的云信、TCL的金单、平安银行的SAS、浙商银行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区块链完成了供应商对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的数字化;推动存货资产数字化流转及数字化资产平台的跨平台对接也已步入实用化研究议程。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资产转让,为区块链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更大范围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推广是可期的。

(四)提升风控能力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交易信息记录在核心企业的ERP系统中。虽然ERP极难篡改,但并不是绝对可信的,风险主要源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上下游企业利用信息优势骗取银行授信埋下了风险隐患。2019年的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中原证券踩雷闽兴医药等供应链金融暴雷事件,再次暴露了供应链金融背后潜在的巨大风险。

作为具有可溯源、共识和去中心化特性的“信任的机器”,区块链上的数据都带有时间戳,即使篡改某个节点的数据,也难以产生多大影响。因而,依托区块链技术,将企业债权在供应链的流转过程使用智能合约程序实时记录,减少人为干预,能够提供绝对可信的环境,减少资金端的风控成本,解决银行对信息被篡改的疑虑。同时,融入了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数据获取广泛,不再仅仅依赖于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关注点覆盖整条供应链,不仅要继续关注客户自身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更应该对整个供应链交易过程中的“四流”予以关注,供应链金融风控手段迎来重要变革。

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展望

区块链技术融入供应链金融中,通过在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后的开放性与防篡改、交叉验证及多层级信用传递等方面应用,穿透底层数据,打通数据孤岛,进一步推进供应链上的“四流”合一。将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主体之间的信用问题,打破供应链金融发展中遭遇的瓶颈,使让金融机构能够更高效、稳健地服务于中小企业。

现阶段,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才刚刚开始,无论是系统建设便捷还是配套的相关技术和应用,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真正发挥区块链打通数据信任“最后一公里”功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有望依托区块链技术搭建统一可信任的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实现多条供应链的交织和信息共享、互信,解决信息不对称、核心企业信用传导难、信息传递效率低等难题;通过线上资产的交易,实现基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资产证券化,为价值互联网提供技术基础;将区块链与物联网等其他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结合惩罚机制,提升链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底层资产的唯一性,助力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马超群.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3-25.

[2]刘明达,拾以娟等.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可信网络连接架构[J].软件学报,2019(8):2314-2336.

[3]蔡恒进,郭震.供应链金融服务新型框架探讨:区块链+大数据[J].理论探讨,2019(2):96-103.

[4]陈莉,孙微,李慧玲.基于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河北企业,2018(2):34-35.

[5]储雪俭,高博.区块链驱动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8(8):68-71.

[6]宋华.基于产业生态的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2):85-91.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区块链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