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红桥区2011-2020 年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分析

2021-03-24王秉谦天津市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122

口岸卫生控制 2021年6期
关键词:毒株流感病毒阳性率

王秉谦 天津市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12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1]。 流感的传染性极强,已被列入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2]。一旦造成大流行,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3]。 流感监测能力的提高是全球防控流感大流行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流感监测系统逐步完善[4-5]。 现选取天津市红桥区2011 年1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天津市流感防控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数据来源

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数据均来自“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包括红桥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 百分比与流感病毒分离相关数据。

1.2 监测对象ILI 定义

具有发热(腋温≥38 ℃),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采样对象:发病3 d 内的ILI,且未服用过抗病毒药物[2]。

1.3 监测方法

对本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进行监测,收集监测点ILI 相关诊室(急诊)每日登记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以及各年龄组的ILI 数。 采集ILI 的咽拭子标本,4 ℃条件下48 h 内送至流感网络实验室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1.4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13 建立基础数据库,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Pearson 相关性检验等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ILI 监测结果

2.1.1 ILI 报告情况

2011-2020 年红桥区哨点医院共报告165 678例ILI,占急诊病例总数(1 680 427 例)的8.68%。 各年度之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 326.959,P<0.001),2015 年ILI%最高(14.65%),2020 年最低(4.57%)(见表1)。

表1 天津市红桥区2011-2020 年哨点医院ILI 构成

2.1.2 时间分布

各年份流感发病高峰出现时间基本一致,有明显的冬季季节性高峰。 ILI%最高峰出现在2014 年的第52 周, 该周所处的流感季ILI%高于各年度其他周。其他几个高峰分别为2011 年第2 周、2012 年第9 周、2013 年第5 周、2014 年第2 周、2016 年第6 周、2016 年第51 周、2017 年第51 周、2019 年第1周、2020 年第5 周等,ILI%的高峰均分布在冬季,多在每年12 月至次年1 月(见图1)。

图1 天津市红桥区2011-2020 年ILI%周分布

2.1.3 人群分布

哨点监测诊室为急诊, 无0~4、5~15 组人群。2011-2020 年,ILI 主要集中在25~59 岁年龄组,所占比例为55.15%; 其次是60 岁以上年龄组(24.24%);15~24 岁年龄组病例最少(20.61%),各年份流感样病例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22.349,P<0.001)(见表2)。

表2 天津市红桥区2011-2020 年哨点医院ILI 年龄分布

2.2 病原学监测结果

2.2.1 流感毒株检测结果

2011-2020 年监测期间, 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5 853 份, 检出阳性标本847 份, 平均阳性率为14.47%;其中季H3 型371 份(43.80%),新甲H1 型234 份(27.63%),B 型99 份(11.69%),B 型(yamagata 系)88 份 (10.39%),B 型 (Victoria 系)55 份(6.49%)。 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1.350,P<0.001)(见表3)。

表3 天津市红桥区2011-2020 年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结果

2.2.2 流感病毒时间分布

2019 年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 (27.08%,182/672), 以季H3 型和新甲H1 型病毒为主;2015年阳性率最低 (5.21%,34/653), 季H3 型和B 型(yamagata 系)共存流行。 每年7 月前后检出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低,接近0。2011 年1 月新甲H1 型出现一过性流行,2-6 月B 型为优势毒株。2012 年1-4月B 型为优势毒株,1 月和8 月出现两次流感高峰。2013 年1 月以新甲H1 为优势毒株流行,4-9 月未检出流感病毒,10 月季H3 型出现一过性流行,12月到2014 年1 月, 新甲H1 型为绝对优势毒株。2014 年11 月-2015 年1 月, 季H3 型为优势毒株。2015 年2-3 月,B 型(yamagata 系)突然出现并成为绝对优势毒株。 2016 年2-3 月、12 月-2017 年1 月呈现分别以B 型、季H3 型为优势毒株的流行高峰。2017 年12 月-2018 年1 月B 型(yamagata 系)成为优势毒株,形成流感大高峰。 2018 年12 月-2019 年6 月先后以新甲H1 型、季H3 型、乙型(Victoria 系)为优势毒株。2019 年12 月-2020 年1 月以季H3 型和乙型(Victoria 系)为优势毒株。 2020 年3 月后未检出流感病毒活动(见图2)。

2.2.3 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的关联

2011-2020 年,ILI 就诊比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流感高峰出现时间相吻合,即ILI 就诊比增高时,病毒检测阳性率也随之增加。对ILI%与病毒检测阳性率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ILI%与病毒检测阳性率存在中等强度相关关系(r=0.438,P<0.001)(见图2)。

图2 天津市红桥区哨点医院ILI%与病毒监测阳性率情况

3 讨论

作为流感监测的金标准,流感病原学监测对于流感患者的确诊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能检测出病毒毒株型别,更加准确与高效[6]。但是病原学监测往往比实际流行情况滞后1-2 周[7],因此哨点医院进行ILI 监测, 在流感流行和疫情暴发的早期起着很大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已成为现阶段流感流行趋势预测的重要举措[8]。根据哨点医院ILI 监测情况和病毒检测阳性率来看, 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峰与ILI流行高峰趋势基本相同, 且存在着中等强度相关,提示天津市红桥区哨点医院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可靠,对流感疫情暴发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ILI 监测结果显示,2011-2020 年天津市红桥区ILI%高峰多出现在每年12 月至次年1 月,提示流感病毒活动强度与季节关联密切, 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流行高峰。 这与北京市密云区[9]、天津市北辰区[10]等北方片区流感流行趋势相同。 但在2015 年和2017 年夏季也有小高峰出现,提示我们在北方非流行季的夏季同样不能放松对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 从流感病毒的亚型分析来看,2011-2020 年以季H3 型和新甲H1 型毒株为主。 各年度优势毒株不同, 各种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出现,这可能导致各年度的门急诊流感病例监测结果有差异,造成不同程度的流感流行。

流感优势毒株型别、 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优势毒株与疫苗株的匹配度,对流感流行的规模和时长具有重要影响。 早期发现和识别流感的暴发与流行对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大量基础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佳手段[11]。 研究表明只有当疫苗的接种率达到60%以上时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12]。经查阅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天津市红桥区2011-2020 年人群流感接种率均低于3%,无法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同时由于流感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自费接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接种意愿。 这提示我们,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开展免费为老人、学龄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计划[13];在流感季到来之前,卫生行政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加大力度宣传接种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积极组织开展流感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流感疫苗,科学、理智地对待疫苗接种,使更多的人得到疫苗的保护,降低流感暴发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毒株流感病毒阳性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