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对混合痔术后肛门红肿程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不良反应影响

2021-03-24王文刚,贾恒

安徽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肿肛门程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压力过大,饮食不当,过量饮酒,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久坐等,导致痔疮发病率升高。痔疮是直肠末端的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由于病变部位不同,痔疮分为三类,分别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混合痔发病概率较高,临床表现为便血、肛门坠胀、异物感、疼痛等,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进行保守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混合痔发展到Ⅲ度以上状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术后易发生疼痛、肿胀、伤口愈合慢等问题,所以对术后的治疗至关重要。消肿膏常被用于治疗术后混合痔创面,取得一定治疗效果,其为外敷药。另一方面,内服中医药有利于减轻病人病症,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对混合痔病人术后肛门红肿程度、血清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人均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来西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术后病人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

>0.05),如表1所示。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遵循《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诊断标准。(2)年龄在18~58岁者。(3)病人及其近亲属知晓并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进行过腹部或肛门手术病人。(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对本研究所用中药和消肿膏过敏者。(4)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病人。(5)正在服用影响该项研究所涉指标的其他药物者。(6)单纯外痔或单纯内痔病人。

表1 混合痔64例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是采用相同手术方式的混合痔术后病人。对照组采用消肿膏治疗,消肿膏配方组成:五倍子、黄连、雄黄、朱砂、冰片。每日早晚换药,2次/日,持续治疗30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麻杏石甘汤治疗,麻杏石甘汤配方组成:石膏18 g、麻黄6 g、杏仁9 g、山豆根9 g、马勃6 g、黄芩9 g、淡竹叶9 g、地锦草9 g、地榆9 g、槐角9 g、甘草5 g。水煎服,1剂/日,每剂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一个疗程7 d,持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2)治疗结束后,计算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3)对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肛门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坠胀程度、创面出血进行评价。肿胀程度:0~3分,分别代表不肿胀、可触碰、无法触碰、行动障碍;疼痛程度:0~3分,分别代表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坠胀程度:0~3分,分别代表无坠胀、轻微坠胀、中度坠胀、重度坠胀;创面出血:0~3分,分别代表无出血、便后手纸或粪便略带血、大便排出较多血、术后大出血。(4)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上海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5)记录混合痔术后病人不良反应状况,包括肛周感染、排便困难、尿潴留。(6)记录混合痔术后病人复发率状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可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混合痔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治愈:混合痔术后病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消失,中医证候积分改善≥90%;显效:混合痔术后病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改善<90%;有效:混合痔术后病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轻微改善,30%≤中医证候积分改善<70%;无效:混合痔术后病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无变化,中医证候积分改善<30%。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为临床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

P

<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如表2所示。

2.2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如表3所示。

表2 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积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2.3 两组病人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混合痔术后病人肛门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坠胀程度、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05),如表4所示。

2.4 两组病人血清TNF

、IL

-

6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混合痔术后病人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混合痔术后病人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高于试验组(

P

<0.05),如表5所示。

表5 两组混合痔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ng/L,±s)

2.5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见表6。

表6 两组混合痔病人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混合痔是一种非常难治的肛肠科疾病,表现为肛门周围组织出现收缩障碍,或直肠上下静脉丛长时间充血。该病的病因较多,主要受人体质差、饮食不佳、以及排便习惯不良等影响。混合痔手术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但术后的恢复是一重大考验。消肿膏是常用于治疗混合痔,郭其乐等采用消肿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症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消肿膏作用于肛门病变位置,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该处方中五倍子主酸性,有降火、止泻、止血、固精、解毒的功效;黄连主苦、寒性,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雄黄、朱砂、冰片主寒性,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本研究采用消肿膏单独治疗,结果如下:治疗后,混合痔术后病人临床症候积分、肛门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坠胀程度、创面出血、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说明消肿膏对混合痔术后症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表4 两组混合痔病人肛门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坠胀程度、创面出血评分比较/(分,±s)

混合痔术后出现水肿、疼痛、坠胀等症状,中医学认为主要是因为创伤而致淤血阻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风燥湿热、气机不畅、气血瘀滞、结而不散,不通则痛,故气滞血瘀,肿痛可见,血流不止。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止血。麻杏石甘汤中石膏有清热泻火,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作用;麻黄有宣肺散热的作用;杏仁有消炎镇痛、促进皮肤微循环的作用;山豆根和淡竹叶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马勃有清肺止血的作用;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作用;地锦草、地榆和槐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甘草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病人,研究结果如下: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混合痔术后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96.8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说明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病人疗效优于消肿膏单独治疗。此外,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混合痔术后病人临床症候积分、肛门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坠胀程度、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说明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可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病人的肛门水肿、疼痛、坠胀、创面出血状况,效果优于消肿膏单独治疗。TNF-α的高表达会增加血管通透性,促使补体等效应细胞作用感染位置,促使机体发热和炎性反应,并诱导IL-6分泌,IL-6高表达可促使机体炎性反应持续进行。韩柯研究发现采用内服中药可有效降低混合痔术后病人炎症状态。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混合痔术后病人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推测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可有效降低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发生。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混合痔术后病人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8.13%和9.38%,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说明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有效降低混合痔术后肛周感染、排便困难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有效改善混合痔病人术后肛门红肿程度、调节血清TNF-α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消肿肛门程度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肛门瘙痒不能挠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挺肥肚与老公会友何洁产后难“消肿”
马栗种子提取物用于鼻骨骨折伤后消肿疗效观察
大城市“消肿”的国外经验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