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23/Th17轴及小气道功能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2021-03-24王洁,王丹丹,潘永

安徽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变异性小气气道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科常见的顽固性慢性咳嗽疾病,其为一类特殊的哮喘类型,病儿以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由于CVA无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慢性咳嗽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研究认为,CVA的临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并具有气流受限、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特点。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EOS)参与了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在CVA病儿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Th17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多种细胞因子,并可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等进程。白细胞介素-23(IL-23)是Th17细胞的调控因子,其可促进IL-17等因子的分泌,而导致气道炎症程度加重。因此,对于嗜酸性粒细胞、IL-23/Th17轴的检测可反应CVA病儿气道炎症状态,其可能与病儿小气道功能变化及疾病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对嗜酸性粒细胞、IL-23/Th17轴及小气道功能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进行探究,以探讨各指标对于小儿CVA疾病的影响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50例CVA病儿,依照哮喘严重程度分为1~2级组(对照组,

n

=81)与3~4级组(研究组,

n

=69),其中CVA诊断及分级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相关标准。其中研究组男37例,女32例,年龄范围为2~13岁,年龄(6.5±2.8)岁,3级48例,4级21例;对照组男46例,女35例,年龄范围为3~13岁,年龄(6.8±2.5)岁,1级53例,2级28例。另选取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为2~14岁,年龄(6.7±2.9)岁。三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1.365,

P

=0.816;

F

=2.616,

P

=1.219),结果见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CVA诊断标准

(1)均有明显咳嗽史,时间>1个月,多在清晨或夜间发作;(2)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呈阳性;(3)病儿或家族有哮喘史、过敏史等;(4)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慢性咳嗽。

1.3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喘息等症,可由物理、化学、环境及运动等引发;(2)呼气相呈哮鸣音,双肺存在散在或弥散型;(3)近期无呼吸道感染史;(4)与病儿近亲属讲明本研究内容及厉害关系,病儿近亲属均对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近期无免疫调节剂或激素治疗史。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肺部疾病;(2)存在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3)合并肿瘤及气道畸形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健康体检儿童均近2周内无感染病史、无特殊病史、无免疫缺陷及脏器功能异常,儿童监护人均对本研究所做检查及目的充分了解,同意儿童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检测方法

1.4.1

BPT检测方法 所有儿童入院后采用JUPiter-21型气道测定仪(日本CHECT)测定平静状态下气道对激发药物乙酰甲胆碱(MCH)的敏感性。

1.4.2

外周血EOS及血清IL-17、IL-23水平检测所有儿童均空腹下采用EDTA抗凝管抽取2 mL静脉血,采用LH 755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美国Coulter公司)检测EOS水平;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血清IL-17及IL-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通过352型酶标仪(芬兰Labsystems Multiskan MS)450nm下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IL-17及IL-23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R&D System。所有实验操作杨哥按照检测说明书进行。

1.4.3

小气道功能 所有儿童入院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德国康讯公司)测定肺25%、50%及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量(FEF25%,FEF50%,FEF75%)及最大呼气中流速(FEF25%~75%)。

2 结果

2.1 三组病儿外周血EOS及血清IL

-

17、IL

-

23水平比较

三组儿童外周血EOS、血清IL-17、IL-23水平及小气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外周血EOS、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05),见表1。

2.2 三组病儿小气道功能比较

三组FEF25%、FEF50%、FEF75%及FEF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FEF25%、FEF50%、FEF75%及FEF25%~75%显著低于另外两组(

P

<0.05),见表2。

表1 健康体检对照儿童与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儿外周血EOS及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s

表2 健康体检对照儿童与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儿小气道功能比较/(L/s,±s)

2.3 三组病儿流速

-

容量曲线的比较

三组病儿最高呼(吸)气流量(PEF、PIF)、第1秒用力呼(吸)气容积(FEV1、FIV1)、用力呼(吸)气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FIF50)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果见表3。

2.4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OS与IL-17、IL-23均呈正相关(

r

=0.598,

P

<0.001;

r

=0.742,

P

<0.001)。EOS、IL-17、IL-23与气道功能指标均呈负相关,即EOS、IL-17、IL-23越高,病儿气道功能越差(

P

<0.05),结果见表4。

3 讨论

小儿CVA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并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作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以EOS为主的炎症浸润细胞导致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进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狭窄和高反应性。EOS和合成和分泌EOS阳离子蛋白、主碱基蛋白、EOS过氧化酶和EOS神经毒性蛋白等可直接损失肺组织和气道上皮细胞,从而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研究认为,在CVA病儿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免疫球蛋白E(IgE)发挥了重要作用。气道高反应状态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物质的表达,并促进免疫反应中IgE的产生,而IgE可与EOS或肥大细胞受体结合,并在持续刺激或再次刺激下促进白三烯、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进一步加重气道高反应性,造成恶性循环。

表4 EOS、IL-17、IL-23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儿小气道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T淋巴细胞是介导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细胞,依照其功能和分化分为有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h1细胞、Th2细胞和Th17细胞等,Th17细胞并不表达γ干扰素(IFN-γ)或IL-4,而是大量产生IL-17。IL-23/Th17轴是Th细胞活化的关键通路,主要由IL-23及其受体、Th17细胞及IL-17组成。IL-17是有效的促炎CD4T效应T细胞,IL-17还能够诱导巨噬细胞释放IL-1β,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并在哮喘病人气道重塑中发挥间接作用。Th17细胞能够促进EOS、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并诱导Th2介导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导致多种去化因子和致炎因子的过量释放。临床研究证实,在哮喘病儿中血清IL-17及IL-23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儿童外周血EOS、血清IL-17、IL-23水平及小气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研究组外周血EOS、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05)。提示,在CVA病儿EOS、IL-17及IL-23水平明显异常,导致了病儿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发生。而3~4级CVA病儿EOS、IL-17及IL-23水平相较于1~2级CVA病儿病儿更高,提示随着CVA病儿疾病严重程度增加,EOS、IL-17及IL-23水平随之升高。

表3 健康体检对照儿童与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儿分项指标的比较/±s

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是CVA病儿的普遍病理学特征,受EOS等炎性细胞的影响,加上各种炎症物质的浸润,导致气道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渗出物增多,气道内炎症介质大量聚集,进而导致气道通气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儿童FEF25%、FEF50%、FEF75%及FEF25%~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FEF25%、FEF50%、FEF75%及FEF25%~75%显著低于另外两组(

P

<0.05)。提示,CVA病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肺过度充气情况,FEF25%、FEF50%、FEF75%及FEF25%~75%是CVA病儿小气道功能减低及支气管高反应性的有效反应指标。随着CVA病儿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其气道阻力明显升高,流速-容量曲线发生明显变化,本组6min跑步试验观察哮喘病儿呼吸道易变性和可逆性,流速-容量曲线呼气、吸气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并随病情加重而降低,与唐汇群等报道一致。本研究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OS与IL-17、IL-23均呈正相关(

P

<0.05),EOS、IL-17、IL-23与气道功能指标均呈负相关(

P

<0.05)。分析其机制可能为IL-23/Th17轴促进了EOS细胞的活化和聚集,EOS细胞活化并可产生和分泌IL-17及IL-23,从而导致气道平滑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加剧细胞外基质合成,导致气道重塑,进而导致小气道功能降低,在小儿CVA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儿CVA检测EOS、IL-17及IL-23水平可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而通过IL-23/Th17轴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作为小儿CVA治疗的新方法。

综上所述,EOS、IL-17及IL-23水平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存在明显相关性,可显著降低病儿小气道功能,对于CVA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变异性小气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缬沙坦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