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命成长的教学质量观 做幸福教育人

2021-03-24陈雅琴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质量观理念教学质量

陈雅琴

在当今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生产力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推动着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激励人们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奋斗的同时,也膨胀到了教育领域,教育从一个提升自我、获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变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机械手段。教学质量,反映学校培养对象的各方面素质在如今被公认简化为学业成绩,这种被曲解的教育理念,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无意义的“内卷”,也在不断地消耗着家长们的精力和财力,就连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不知不觉地被功利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渗透。在教育剧场效应的影响下,甚至连幼儿园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他们早早的被送到各类培训班,进行“编程培训”“思维培训”“感统培训”,把本该是贴近生活、生动、活泼的幼儿教育提前“小学化”了。

知識被分数量化,作为教育核心的德育成为几句简单的口号,学生的创造力也在枯燥的刷题中消磨殆尽,教育发展似乎与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目的越离越远,而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教学质量观念的转变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纠正家长对教育功利化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育教学质量观存在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现实的需要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每天面对繁重课业的情形对于大多数的学校是难以避免的。学生会对进步缓慢的学业成绩而沮丧,对激烈竞争的压力而焦虑、甚至是对重复的生活而厌倦,有一些学生甚至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极端情况里,“学生一定是有问题的,教师也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教师把关心学业成绩的注意力分一点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上,悲剧还会发生吗?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接触者,其行为与思想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教师的关怀也是学校教育的组分之一,在应试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教师的人文关怀更是重要。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对其成长的关注。

二、理论指向的偏差

教育本质是为了“育人”,脱离了这一点而开展的教学称不上是教育,而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身心健康是其根本。只有先教会学生如何生活,才能教他们怎么更好地生活,但现在许多人只是将教育功利化,不仅将教育成果与成绩划等号,还将教育意义与未来收入和社会地位等同;不少家长因为功利的教育观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规律,甚至违背了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孩子们原本充裕的闲暇时间被不断压缩;一些教师也受功利主义影响不重视教学的乐趣性,不注重知识的延伸性,致使生动的互动课堂变为了死气沉沉的个人演讲,本该在课堂中启迪学生,推动课堂开展的教师在学生眼中成为了“PPT复读机”,更有甚者,将教学视为赚钱的手段,把自己的教师身份和教学经验视为赚钱的资本,在课堂下“开小灶”。

三、功利的教学思想

习总书记曾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代要求教学质量观的转变,其实并不是一种更新,而是在功利主义蔓延的时代对被异化的教育根本性理念进行纠错,是对当代教师坚守初心的要求。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做一个大圣人,在全社会追求成绩,自己的有关考核、评定也与学业成绩相挂钩的时代下对成绩毫不在意,而是要坚持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底线。教师作为自然人,拥有用自己的才能去创造财富的权利与自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又怎配得上“教师”的称呼,又怎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部分教师的功利教学理念倾向,反映了其幸福教育观的理念缺失。

英国教育学家、哲学家淮海特言:“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对于教师而言,坚定的信念是其教书育人的根基,将学生的生命成长作为教学质量观的根本是幸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坚守师德的必然选择。

关注生命成长的质量观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它主要是通过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强调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察、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它呼唤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素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状态。

生命成长的质量观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为造就每一个幸福的生命、为每一个受教育者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奠定基础。这既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和目标,也是生命智慧质量观中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对教育智慧的追求,不能仅限于教育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某一环节,必须在教育的整体中全面体现,即教育智慧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的一切方方面面。也就是说生命智慧质量观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很多教师都会对学生说“学习就是苦的,但你现在吃的苦是为了将来过上更好的生活”“你看你家长为了你这么辛苦,还不努力学习”这类话把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和道德要求当做学生学习的理由,短期内或许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不仅会打压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还会培养出一群目光短浅的逐利者。但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最大职责就是提高学业成绩,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好的未来。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学生享受的幸福应是现实的,当下的,此时此地的。(走出幸福教育的误区——兼论幸福教育观 侯静敏)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的幸福感主要来自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和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学习应当是幸福的,教育应当是幸福的。很显然,现在学生们的幸福被所谓的前途所牺牲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教育的扭曲产生了难以调和矛盾。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坚持教育“育”人的要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习本就是苦的”的理念就是对教育真谛的误解,指责忍受不了枯燥学习的学生就是“吃不了苦”的行为更是在推卸教师未尽的责任。总之,功利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的转变需要幸福教育的理念加强。

落实关注生命成长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观的途经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育应该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发掘与呈现。我们经常说:“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智慧质量观教育是真教育,它拥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一是激活人的生命状态,二是改善人的生命意义,三是提升人的生命品质。具有智慧型质量观的教师应该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

2、构建全新的学生观

我们认为:优秀的学生通常具备以下特点:主动思考、自由表达、敢于质疑、善于合作。所以智慧型教师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成长,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自主发展,不仅仅指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思考,自由地表达,科学地规划和塑造人生,承担责任和关心社会。

3、建立起教师终身学习的机制

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理论水平、教学方法,更要与时俱进,接受新观点。《道德经》中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学习,使自己的知识“长流常新”。

4、创设自主开放高效的课堂观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变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归结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根本缺陷。从根本上看,传统的知识训练观强调教学仅仅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变得机械,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导致本该愉悦愉快的教学过程,确成为了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训练与强制灌输,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它导致课堂教学根本因素,可见,落实智慧型质量观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做一个幸福的教育人!

猜你喜欢

质量观理念教学质量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机会公平问题的思考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路径分析
大学生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质量观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