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七三一遗址考古发掘纪要

2021-03-23李陈奇

奋斗 2021年4期
关键词:旧址考古遗址

李陈奇

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抗战遗址是物化的历史,承载着民族抗战的记忆。对抗战遗址的保护与考古发掘,事关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更事关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集体认同。

七三一旧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巨大牺牲的重要证据。作为一处极为特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遗址,七三一遗址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对七三一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一、七三一遗址承载巨大社会历史价值,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十分必要

自十九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到1945年战败无条件投降,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中,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留下了大量战争罪行遗址,其中最特殊的莫过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这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研制、人体实验及细菌战准备基地和大本营,是日本军国主义违背国际公约,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资源、践踏中国主权的重要罪证。

七三一部队的建立、发展和灭亡是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而进行的。七三一旧址不仅是独特的细菌战战争遗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证据。七三一旧址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影响巨大,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人民的感情。七三一旧址不仅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见证,理应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遗址的体系中去。

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细菌战活动及其掩盖罪行、毁灭罪证行径的确凿证据,七三一旧址是对国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激发国人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可以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激发国人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强大内生动力。

建设中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平房营区(历史资料图片,1940)

在世界范围内,七三一旧址也具有巨大的、对全人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通过揭露日本细菌部队的罪恶活动,有利于加强世界人民对这段人类惨痛记忆的深刻理解和对于否定人类尊严行为的警惕。它不仅启示人类应该警惕战争,呼吁和平,同时也拷问着人类的道德和良知,促使人们对科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反思,珍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七三一旧址将起到对人性与道德反思的重要教育、警示作用,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更要尊重伦理的基本价值、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这是历史的教益,也是现实的要求。七三一旧址的世界性使其具有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些国家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右翼势力猖獗,恐怖主义膨胀泛滥的形势下,七三一旧址更具有现实意义。七三一旧址就像一面镜子,作为一处独特的细菌战遗址,可以对世界和平产生巨大的警示作用,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和谐世界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日本政府极力否认其侵略事实,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当年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讳莫如深,有关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档案更是秘藏不宣,当事者被迫长期噤声,曾一度使得国际上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民间的层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七三一”问题研究在中外学术界逐步展开,界定了七三一部队的战时存在、战争犯罪和战后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对其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人体实验、细菌研究和医学伦理等亦进行了探讨。但作为这一罪行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七三一部队旧址,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调查和正规的发掘,考古专项研究基本没有开展起来,结合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和为展示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更无从谈起。

七三一部队旧址作为二战期间最为重要的日本细菌战遗址、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细菌战基地,应加强研究,规划发掘历史遗迹,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反文明、反伦理的战争罪行,以昭示世界,警示后人。由于旧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无可争辩的实证价值,因此考古工作成为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来源。考古成果将有利于揭示其分布规模和历史状况,取得科学数据,丰富馆藏文物,指导保护与展示工程的实施。

二、七三一遗址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社会意义

2006年5月,“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 年9 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七三一部队旧址的保护、利用和研究纳入了国家层面和文化遗产的高度。

近年来,为配合七三一部队遗址保护规划,特别是以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契机,七三一旧址调查发掘以及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4 年5 月至2017 年11 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衔,会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锅炉房、地下回水池、焚尸炉、瓦斯实验室、瓦斯储藏室、结核菌实验室、兵器班以及航空班和细菌弹壳制造厂等10 处遗迹进行了连续、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40000 余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2000余件。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中,细菌实验室以及特设监狱(俗称“四方楼”)是体量最大的建筑物,也是七三一部队核心中的核心、秘密中的秘密,其违反国际公约、违背医学伦理的罪恶行径多发生于此。当1945 年8 月七三一部队溃逃时,动用工兵部队炸毁的建筑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四方楼”。正因如此,“四方楼”也成为考古发掘的首选,并取得了一系列发掘成果。

对“四方楼”格局及功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在以往的资料介绍和研究中,对“四方楼”的格局及功能相当程度上是根据当事人的模糊追忆抑或研究者的揣测来确定的,因此可信度较低。通过考古发掘,一方面对其地下基础部分进行了完整揭露,搞清了其整体布局及功能;另一方面采用先进仪器对其进行了实测,全方位地获取了精确数据。

纠正了口述回忆和资料记述中的一些错误。如“四方楼”并不存在“地下室”,而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格式;特设监狱的房间有大小的区别,意味着使用功能的不同;“地下通道”并非所谓“人行通道”,而是布置水电管线及检修的专用“地沟”;“四方楼”外墙并非白色瓷砖贴面,而是红砖本色等等。

发现七三一部队毁灭犯罪证据的证据。爆炸穴点和焚烧掩埋灰坑的发现,是七三一部队毁灭罪证的直接证据,是不可多得的无可争辩的第一手例证。

各类出土遗物为研究与展示补充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灰坑中,出土了大量完好的灌满溶液的实验用玻璃瓶。玻璃瓶外面原本均应贴有说明,但绝大多数都已腐蚀或脱落。即便如此,仍可从个别瓶子上辨认出“XX毒”“赤痢”等字样。这些瓶子里究竟含有何种毒液,尚待化验核实,其属性的解读,或许会传递出意想不到的重大信息。

通过对七三一部队遗址的考古发掘,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使得七三一部队秘密选址、精心设计和营建的过程得以再现,进而对七三一部队各种建筑的目的性、功能性和机密性有一个全新的可靠的认知。同时使得七三一部队细菌研制、人体实验和准备细菌战的证据链得以补充和完备,有助于诠释七三一部队罪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及突出普遍价值的科学界定,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科学依据。通过考古发掘后的诸遗址,既提升了对外陈列展示的效果,又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也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和平理念注入了新的元素。

三、七三一遗址发掘开创我国抗战遗址考古新纪元

七三一遗址考古发掘是国内首次按照国家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对抗战遗址进行的科学揭露。七三一遗址考古发掘是在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地方党委、政府统一协调下,为配合相关大遗址保护的前期工作项目之一,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操作性。《七三一旧址考古规划》是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规划》基础上形成的,二者有机地结合互补,发掘乃是保护的必要前提抑或重要一环。七三一遗址发掘操作规范,对各种遗迹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字、绘图、测量、照相、录像记录,为日后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乃至研究、保护、复原、展示等,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合作发掘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七三一遗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发掘时除历史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参与,还必须有建筑结构与建筑工艺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如此既能保证发掘的科学性,又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发掘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可以更为全面揭露七三一部队的犯罪证据和企图毁灭证据的证据,为研究认定其反人类暴行提供令人信服的第一手资料;以技术为先导,客观地评估、展现“四方楼”的建筑工艺与历史价值;从技术层面深入了解日伪时期建筑结构工艺特点,积累宝贵经验与翔实数据;通过各种建筑材料测定与分析,可以为七三一旧址保护与复原提供科学依据;可以确保发掘质量和提高专题考古报告的科学价值;为七三一旧址今后发掘提供可参照的数据;可为国内近现代建筑遗址、特别是抗战遗迹的考古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七三一遗址发掘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晚遗存的考古揭露。运用考古学手段对抗战遗迹进行发掘,助推了现代考古学分支的诞生。七三一部队旧址的使用年代是比较明确的,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1945年8月形成废墟。虽然年代很近,但一方面由于七三一部队为了毁灭犯罪证据,在撤退时销毁实验设备和相关资料,并将主要建筑炸毁;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日本政府极力否认其侵略事实,有关七三一部队的档案更是秘藏不宣,使得有些犯罪证据抑或数据不甚明晰;再有,从大遗址保护的角度考察,由于我们缺乏对战争遗址的保护意识,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完整、系统、长远的保护机制,以至于七三一旧址形成废墟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包括“四方楼”在内的许多遗址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如此旧址遗存更显得弥足珍贵。由于旧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无可争辩的实证价值,因此考古作用凸显,成为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来源,而考古成果将有利于揭示其分布规模和历史状况,取得科学数据,丰富馆藏文物,指导保护与展示工程的实施,这也正是七三一遗址考古发掘的初衷和意义所在。通过七三一遗址的考古实践,可以看出考古发掘在近现代史迹中寻找材料的积极作用,证明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获取物证的方法与手段。

考古报告的出版标志七三一研究进入新阶段。2018 年10 月,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极具划时代意义的《七三一考古报告》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既是从事“七三一”历史研究者必读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参考读物。通过书籍这个由专业通向大众的桥梁媒介,推进考古工作的教育与社会服务功能,这也是考古工作的初衷抑或最终目标。这部中国考古学家用手铲发掘出来的侵华日军罪证,以让历史看得见的方式真实且完整地呈现给世人,深切缅怀那段黑暗岁月里逝去的同胞,并以此呼吁人类社会对战争与和平的共同反思。

猜你喜欢

旧址考古遗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INDUSTRIAL EVOLUTION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考古”测一测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