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3-23李永亮

奋斗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区高质量发展

李永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推动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发挥自身优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发挥自身优势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同时,黑龙江省又是生态资源大省,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换,建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打造生态强省。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区域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企业和产品之争,转变为现在的产业链之争。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目的就是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业竞争力,这是黑龙江省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示范区,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夯实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基础;二是要全力打造北大荒现代农业航母,壮大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龙头;三是要线上线下齐发力,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等终端型消费业态,健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服务体系。

提升放大绿色发展优势,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随着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纯粹式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生态康养旅游日益成为很多具有“先天优势”和寻求转型区域的优先选择。为此,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此基础上,坚持全域全季发展定位,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优化全域旅游空间结构,提高生态旅游首位度,大力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打造宜居宜行宜游宜养全域旅游品牌,发挥旅游产业链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而实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是综合国力与社会财富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命脉,也是抵御各种风险、增强创新能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最坚实的阵地。当前,黑龙江省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而升级供给结构的关键在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要发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对提升先进制造业价值的重要作用,以及电商网购、在线服务、“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对新需求的创造作用,用供给结构升级来推动消费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解决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关键之举,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大措施。当前,黑龙江省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现代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失衡特征,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的。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在市场开放程度、市场准入限制和市场管理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此,在推动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其中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破制约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进程。坚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提升国资国企改革质效,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新活力,以改革冲破阻力进而释放活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无论资源型城市转型还是新型城镇化,都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要素驱动的老路,通过优化我们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当前,全省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有所不足。为此,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不足。科技成果无法很好地就地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也由此导致人才的不断流失。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通创新走向驱动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注重突破制约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进程。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东部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红利,刺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金融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质效,特别是要积极营造国企、民企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通过创新性制度安排培养大量新型民营企业家,以此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新活力。另一方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发挥好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两者怎么结合、怎么搭配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一最新论述将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黑龙江省要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有效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建立责任、高效、法治政府。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要在提升“放”的含金量、协同度和“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此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改革冲破阻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性作用。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抢抓机遇融入国内大循环。同时,开放程度的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有更大更好的开放平台来承载。为此,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高地,创造条件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升级扩大高质量供给,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抢抓机遇融入国内大循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首先需要夯实“硬基础”。要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在畅通“大动脉”的同时,也要下功夫疏通“毛细血管”,打通“最后一公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还要优化“软环境”。实现大范围的供需匹配,需要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打破区域间产品和要素流动的藩篱,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获得要素资源、市场准入和产权保护。同时,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流通环节中的交易成本,给市场交易带来稳定预期和信心,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经济循环。

充分释放新区自贸试验区叠加效应,打造改革开放高地。2020 年11 月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完成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有更大更好的开放平台来承载。当前,哈尔滨新区发展进入全面发力关键时期,要从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两个维度审视自身发展定位,加快建设先行先试的新区、改革开放的新区、环境优良的新区,打造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自贸试验区。一是推进制度协同创新。整合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内陆港等开放平台功能和体制机制优势,大胆创新探索,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框架、制度框架、功能框架,把政策机遇、利好因素、发展韧劲和后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力争在优化营商环境、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跨境合作等方面尽快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研究其他国家级新区主导产业选择规律就会发现,或者抢占产业制高点,将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区域的主导产业;或者重视产业集群发展,将园区化集聚式发展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利器”,以集群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提升集聚功能,实现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发展。为此,在主导产业选择方面,要以产业引领、价值链提升和开放性产业体系建设为导向确定新区主导产业,坚持走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道路。在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方面,要对我省特别是哈尔滨市产业链全景图谱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产业链图谱的分析,围绕新区重点产业的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生成,重点打造对俄合作物流链、金融链、科创链、产业链,建设开放产业集群。总之,要在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改革联动、建设联动、运作联动,充分释放新区自贸试验区叠加效应,争取在新一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猜你喜欢

新区高质量发展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