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越雷池的女子

2021-03-22姚岚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望江养老院

姚岚

朝阳映照着秋日的院落,天空蓝得那么清澈,枝头的月季在微风中张开红红的笑靥。

靠近望江县城郊南门街上的寿星乐园主楼内,82岁的徐奶奶照例守在一楼门口,眼睛一直关注着楼梯。她所期盼的院长张玉红就住在二楼,马上就会从楼梯上快步下来。

张玉红忙得脚不沾地,一大早只穿了单衣单裤。

好长时间以来,张玉红的一天都是从拥抱徐奶奶开始的。徐奶奶总是这样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对这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奶奶而言,世界已经与己无关了,她每天就期盼着一个拥抱,一个来自“女儿”张玉红的拥抱。

张玉红,这个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女子,她能听懂老人们的心语,也会尽力满足每一个老人的需求。她笑着走过去,轻言细语道:“徐奶奶,抱抱、抱抱。”哄孩子般的声音里,满满的都是对老人的爱护。紧紧抱两下,脸贴着脸蹭几下,把奶奶的头发捋一捋,衣服牵一牵,手握一握……老人满足了,笑了,松开了胳膊,嚅动着嘴唇:“你忙、你忙。”

别小看这个拥抱,它能让老人的情绪稳定大半天。

徐奶奶隔间住的是89岁的刘奶奶,笔者见到她时,她已经昏迷了52天,每天只能用针管给她喂点米汤。护理员云霞就在房间里搭张床看护。屋子里收拾得十分整洁,没有一丝异味,被子、椅子、床头柜上,都干干净净的。云霞掀开两层被子,刘奶奶干瘦的膝盖下,垫着两个枕头,脚底下焐着热水袋。管理员说:“垫枕头是避免生褥疮,刘奶奶卧床时间太久了,护理起来要特别细心。有时候大便还是张院长亲自用手指抠。”

张玉红摸摸刘奶奶苍白细瘦的手,刘奶奶微微睁开了眼,仿佛是看看来了哪些人。张玉红异常高兴地说:“刘奶奶睁开眼睛了,在看我们呢。”她赶紧低下头,脸贴着脸亲了刘奶奶两下。老人微笑着,缓缓地闭上眼睛,那神态分外安详。

住在二楼的周爷爷,夜里从来不愿上床睡觉,就在沙发上靠着,腿搭在凳子上。有时就这么躺到后半夜,然后爬起来,嚷着要服务员烧饭给他吃。有一天凌晨两三点,他爬起来不声不响地放了大半盆水洗澡。好在张玉红总是值班到很晚,听到水声,跑过去一看,吓坏了,平时周爷爷走路都不利索,这要是摔倒了,在盆里爬不起来了……总之,每一个假设都让张玉红吓出一身冷汗。

其他老人也常常是这样。他们大小便弄湿了裤子,不好意思麻烦女护理员,就自己偷偷放水洗澡。但毕竟年纪大了,腿脚和器官都已老化,在盆里往往爬不起来,即使不摔伤,也极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时穿衣服而冻生病。

“这些老人经常这样,行为举止出人意料,真是嚇死个人。”张玉红说这话时满脸都是笑意,不带一丝厌烦,“晚上我都睡得很晚,一般要到凌晨4点后护理员起来做事了,我才放心去睡。”

穿过楼道,出了大门,门外的沙发上坐着好几个老奶奶,安静地沐浴在阳光里。同老爷爷、老奶奶打过招呼,张玉红便来到厨房,安排一日三餐吃什么,再看看还缺什么食材。老人们的食谱每天都不重样,张玉红总是想办法给他们换着花样吃。之后,她又问护理员老人们晚上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她得了解每一位老人晚上的状况,一旦有新的情况就及时与家属沟通。听护理员说老人们一切正常,张玉红就放心了,抢着吃几口东西,然后开着那辆破旧的小面包车,上街去采买食品和鸡鸭饲料。

对张玉红而言,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早晨,与往常无异。

望着她精神抖擞、不知疲倦地忙碌着的背影,谁也看不出,这个尽心尽力关怀他人、从早忙到晚的女人,却是一个因患癌症动了两次手术,因为化疗掉光了头发,年近六旬的南京女人。

2015年3月初,张玉红带老人们去武汉游玩,照例自己开车。系安全带时她总感觉胸部疼痛,回来后,她立即去县医院检查,检查一结束,医生就催她尽快去大医院复查。医生的口气让她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张玉红匆匆安排一下院里的事,就去南京的鼓楼医院检查。一查,医师就让她立马住院,说是乳腺癌,必须尽快手术。

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闷棍,把张玉红给打蒙了。素来坚强乐观的她,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哭了一场。

不能说,这个时候的张玉红没有悔意。当初是她执意坚持要到望江创办养老院的,为了能到望江来,她同老公软磨硬泡,不知吵了多少次架,甚至以离婚相威胁。不承想,到了望江,满目荒凉,平整土地、装修房屋、劝说老人们入住……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去解决。

改变外貌容易,但要改变人固有的思想和观念,太难了。

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在那时的中国农村小镇还根深蒂固。就连五保户都巴不得被族侄们供养,而不愿去政府补贴的养老院,觉得丢脸。寿星乐园开业的头三年,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老人入住。

现实与张玉红当初想象的相去甚远,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当年张玉红的老公坚决不同意她去望江创业,虽说是自己的故乡,但他知道万事开头难,养老事业做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可是,张玉红就像一头倔犟的牛,只知道认死理,勇往直前。

然而,这个生性好强的女人,到底还是受到了命运的重创。张玉红放声大哭。

唯有泪水,能暂时冲刷掉她心中的委屈和忧伤。

第一次手术后不久,张玉红的病情又迅速恶化,她再次被推进了手术室,动了第二次手术。

两个月不到动了两次手术,病魔就这样在一个善良的女子头上张牙舞爪。

所有安慰的话这时候都显得苍白无力。麻药过后,张玉红反倒冷静下来。人总是要死的,怕什么?

她不是一个喜欢纠缠心事的人,她习惯于把事情往乐观的方面想。

手术后,就到了五一劳动节。4月30日那天中午,张玉红所在的病区医生们都提前走了,她开始策划一出“出逃”的险戏。

张玉红这一趟“出逃”需要用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常人难以想象。她忍着疼痛打电话,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全喊上。为了迷惑护士,她没有换下病号服,由妹妹搀扶着,溜出医院,上了弟弟的车。一个弟弟开车,另一个弟弟和妹妹搀扶着她,坐在后座。此刻,她心心念念的是那些把她当成了女儿的老人们,放心不下的是那些来不及安排的日常琐事。

颠簸了800里,张玉红终于在傍晚时分回到了寿星乐园。

她身上还吊着导流管,为了不让老人们揪心,她仍然像往常一样笑着,骗他们说是阑尾炎手术。碰到了以往常常一起喝酒的朋友们,他们问:“你吊着管子干吗呢?”

张玉红说:“没干吗,阑尾炎,小手术。”语气轻松自然。

那天下午,张玉红的老公说好去医院陪她,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推开门,病床上空空的。他到处找,也没有见到妻子的身影,医护人员也都不知情。一打电话,他才知道张玉红已经在回养老院的路上了。

天下着雨,张玉红老公的心里风雨交加。他百感交集,一屁股坐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掏出烟盒,闷头抽掉了一包烟。

对这样一个女人,他还能说什么?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奋笔疾书,完成一首长诗《人间四月天》。诗中写道——

那天放假,我去她的病房

她却带着导流管,瞒着医生

去了八百里之外的安徽望江

只因那里有她的老年公寓

几十位老人在那里过着晚年

至于她自己的乳房,不过是一己的忧伤

这样的女人,就算她有些倔,有些犟

就算她没了乳房,我也必须好好爱她

很长一段时间,张玉红生病的事,她的那些南京城里的老同学老同事们都不知情。看到张玉红老公的这首痛彻心扉的诗时,他们都惊呆了:这个“疯女人”,真的疯了吧?

化疗是非常难受的,张玉红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闲”过,她思前想后,考虑了许多。她想,反正自己是这样子了,干脆豁出去,做好每一天。有一天,她实在是苦闷,就一个人溜到中山陵散心。她请路过的人为自己照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光着头,却喜笑颜开,露出阳光般的自信。谁也看不出,这是一个正在接受化疗的女人。

化疗结束后,张玉红很快回到养老院,继续她未竟的事业。经历过生死狙击战,她更珍惜造物主赠予她的有限时光。她又像以往一样,朋友们来了,她亲自杀鸡宰鸭、烧菜做饭;每天开车进货、卸货,充当司机、厨师、搬运工、保洁员、护理员、接待员……以往做的,她现在一样不落,而且比以前更不怕辛苦了。

养老院里的老寿星们年岁大了,平时很少出门上街,在养老院里待久了,自然觉得烦闷。

侯爹爹是离休干部,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头脑灵活。2017年国庆节过后的一天,他见到张玉红,就开始叹气:“哎呀,我今年马上满90岁了,我还能活几年呢?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想看却还没看完呢。现在上海发展得那么好,可我活到这么大岁数,连黄浦江和城隍庙都没去过,不去看一下,我死都不暝目。”

张玉红心软,一听他这样说,觉得没带他们去上海看看,是自己的不对,就许诺说:“要去也不难,前提是你们身体要好,还要表现好。表现好、身体好,我就带你们出去玩。”

这些老人就像孩子,听说要带他们出去玩,就表现得格外好,吃饭本来是吃一碗的,现在他们就吃两碗,就是为了把身体养得棒棒的。

为了带老人们出去旅游,提前几天就要为他们准备行李,每个老人都得准备一大包,包括水果、牛奶、毛巾、衣服等。因为担心老人们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所以东西要带得比平常人的多,还要带尿不湿、速效救心丸之类的。总之,准备工作要做得非常充分。

11月的天气还不太冷,为了节省住宿费,张玉红带着护工小陆夜里开车出发,凌晨4点到达上海。游外滩、看东方明珠、吃各种小吃……常常光排队就得一个小时。除此之外,还要服侍老人们吃饭、上厕所。这个从来不服输的女人,根本就不曾想到自己还是一个病人,那时距离她化疗结束才一年多时间,头发还没完全长好呢。

一天,侯爹爹在聊天时又叹气:“我这一生呐,当过兵打过仗,跨过鸭绿江,还跟彭德怀元帅下过棋呢。唉,我去了那么多地方,却没有去过北京。”

侯爹爹欲言又止。张玉红是聪明人,就问:“你想做什么你就讲呗,不要绕弯子。只要我能做到的我就去做。”

侯爹爹说:“你讲话算数不?你真的能带我去?”

为了筹划这次远行,张玉红费尽了脑筋。既要节省费用,又要保证老人们长途跋涉的舒适和安全,为此,她特地租了一辆房车,喊来两个弟弟做司机,还带了一个女孩做帮手。

2018年8月19日,一辆载着老寿星们的房车浩浩荡荡从望江出发,经徐州、济宁、沧州,再到北京,一路颠簸,一路玩耍。

每到一个地方,张玉红都会给老人们选好一点的宾馆住,挑特色美食吃。有几个老人从来没有住过那么好的宾馆,在那么好的酒店用过餐,老人们非常开心。

上长城时有三个8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的96岁,还有一个老人手脚残疾,却只有两部轮椅。台阶多了,老人们走一段就走不动了,几个人就用轮椅轮流推着他们走,一段段推。从停车的地方到买票的地方,再到坐索道的地方,路很远,还有台阶、斜坡,有时候坡很高,要推上去,对张玉红来说,很吃力。但是,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心愿,她做到了,并且没有一丝怨言。她说:“陪老人就得有耐心,没有耐心,一天都坚持不下来。”

在去吃庆丰包子时,许多人排队等,有的老人要吃包子,有的要吃馄饨,有的要吃饺子,为了让老人们都吃上想要吃的,张玉红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这一趟跑了许多地方,把张玉红累坏了。8月27日凌晨一点多,一行人安全回到寿星乐园。张玉红一路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当一个人心里装着的不是个人的安乐,而是责任与奉献时,那些在别人眼中的苦与难,对她而言,就不算什么了。

张玉红的一言一行,不仅让老人们深感温暖,也深深感动着老寿星的儿女们。从北京回来后不久,侯爹爹的女儿、女婿向养老院捐款10万元,用于养老院门窗的修理。

张玉红的故事还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2016年化疗结束后不久,张玉红回到望江,正赶上发洪水。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望江县,外临浩瀚的长江,内纳广袤的湖泊,抗洪防汛形势分外严峻。

看着电视新闻里抗洪防汛的消息,听着院里老人们对村里、对抗战在抗洪一线的孩子们牵肠挂肚,张玉红坐不住了。自己无法上一线扛大包,但无论如何要做点什么,才能心安。

她到处了解情况,找超市打听价格,最后决定直接开车去南京,挑选质优价廉的物资。为了节省出有效的空间,她一个人既当搬运工又当司机,拉了一车又一车总价值近18万元的物资,分别送到凉泉、杨湾等地的十几个圩口。有时候实在没有时间,她就委托县妇联将物资送到抗洪一线。2020年的抗洪防汛,她又捐款10万元。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问:张玉红的养老院不是一直在亏本经营、保本经营吗,她怎么舍得拿出那么多钱捐款呢?

为此,笔者专门问过张玉红,她性子直爽,心中兜不住话。她说:“当年我在南京开了几年饭店,生意非常红火。老公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在用钱上非常节省,钱进了他的口袋就很难要出来。所以,每天生意一忙完,我就瞒着老公偷偷留下一笔私房钱,想留给儿子以后结婚用。后来看到抗洪救灾中那些警察、干群,还有军人,他们中有的年纪比我的儿子还小,天天那么辛苦,不去慰问,于心不忍,我就把钱全部取出来,买了慰问品送去。”

张玉红这个直筒子,考虑问题从来不复杂。她不考虑自己挣点钱有多不容易,更不去考虑这个钱要留着干什么,热血一旦沸腾,脑袋一拍,立马行动,即使做错了也不后悔。反正人生也就活那么几十年,能做点好事就做点好事。

这就是张玉红。南京的妹子,望江的媳妇。

这笔钱对于张玉红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自然瞒不了多久。老公很快就知道了,儿子也知晓了内情。知道了又能怎样?对这样一个老婆,老公只得宽慰自己,之后又劝儿子:“你妈妈又没有做坏事,她是在做公益事业。”

出望江县城往西,沿着狭窄的村村通水泥路,小车跑了30多分钟,终于望见一片杨树林,张玉红说:“就是那里,去年开年,我圈下300亩荒滩林地,养了一万多只鸡。”

坝头上有一间简陋的工棚,是看场人待的地方。

这是一条大坝,坝下有一大片杨树林。坝脚搭了三个简陋的大棚子,那是鸡舍,几大群鸡正在棚子边的地上抢吃的。远处,草林中、水沟边,隐约可见三三两两的鸡正悠闲自得,享受着眼前的蓝天、白云和草地。仔细看去,一旁的树枝上还蹲着不少只鸡呢。

我是被几幅黑夜中爬树抓鸡的照片吸引过来的。那些鸡被人们戏称为“飞鸡”,夜晚,它们喜欢飞到树枝上睡觉。树都不大,种了大概也没几年。

我问:“是不是怕黄鼠狼啊?”张玉红说:“没有黄鼠狼。养了鹅,黄鼠狼是怕鹅的。”

“那它们干吗要飞到那么高的树枝上睡觉呢?风一吹,不就掉下来了?”

“‘飞鸡的身体素质挺好的,健壮而不肥硕,身手敏捷,是吃虫、草、菜叶、玉米长大的,平时很难抓住它们。所以,才有了晚上爬树抓鸡的照片,于是便有了‘飞鸡的雅号。”

散养的鸡,捡鸡蛋是一个麻烦事,但也是个很有趣的活儿。张玉红提了一桶养老院早上吃剩的山芋粥去喂鸡,我在抢拍照片的时候,忽然发现土坷垃边有个鸡蛋,高兴地跑去捡起来,一看,嘿,还是个绿蛋。张玉红说,那是乌骨鸡蛋,营养价值高。

就在我拍照的时候,张玉红麻利地抓了两只正在抢粥的鸡,往蛇皮袋里一塞,说:“带回去晚上红烧了吃。我这里的鸡不是用饲料养的,味道好,放心吃。”

夕阳快见不到影子了,深秋的夜幕落下得早,等我们回到养老院,已是6点多,四处都亮起了灯光。老寿星们早就吃过晚饭,回到各自的房间里休息了。张玉红说:“你去歇一會儿,我去烧饭。”

我有些诧异:“还要你自己烧呀?忙活了一天,你不累吗?”

“多干活好啊。”张玉红笑着说,“我化疗时体重飙升到150斤,回到养老院又苗条了。”

她就是这样,从来不觉得吃苦受累很委屈很辛苦。

陪同我参观养殖场的田荣老师告诉我:“张玉红到望江投资创建全县首家养老机构——寿星乐园,18年来,她尝遍了酸甜苦辣,先后经历了亏本经营、保本经营和再度亏本经营的尴尬境况。为了探寻养老机构的突围之路,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了弥补寿星乐园的亏损,让老人们的餐饮更健康环保,她毅然决定创办鸡鸭鹅养殖场。此举得到了县妇联的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一路大开绿灯,2019年春节一过,‘望江县鲜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便落户杨湾镇。大治圩边那300余亩的荒滩草场意杨林地,从此鸡飞鹅叫狗跳,热闹起来了。”

听田荣老师说的这番话,你会觉得这一切挺容易似的,但谁都知道,要做起来,而且规模一下子就搞这么大,绝非易事。那几个月,除了养老院这一摊子事,单单开办养殖场,从筹资、注册、修路、平整土地、搭棚舍、铺设隔离网、架设电路设施、接通自来水管道、进饲料、购雏苗、开垦饲料种植基地,到学习网上销售技术、建立各种销售微信群、招工聘人等一大堆的事,从早到晚,张玉红没有丝毫休歇之时。她日夜坚守在工地,常常一天只吃一两顿盒饭,终于在当年的春末夏初,欢欢喜喜迎来了首批鸡鸭鹅雏苗。

那些日子,张玉红天天在养老院和养殖场之间来回跑,最多的一天,往返了8趟,每个来回在路上就要花费个把小时。其辛苦,可想而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夏天一过,初秋时节,这片昔日的荒滩草场上,鸡肥鸭壮鹅儿胖,棚舍内、树林下、草地上,鸡蛋鸭蛋鹅蛋,白花花蓝晶晶的,煞是喜人。

张玉红的养殖场开办才两年,其禽蛋类产品便供不应求,订单不断,产品迅速发往全国各地。张玉红透露说,她还想扩大规模,丰富养殖品种,拓宽销售渠道,把品牌做大做强。

2020年11月13日下午,安庆市委宣传部牵头在望江县举办“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先进人物报告会,作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张玉红精神抖擞地走上了讲台,讲述自己“一路前行,只因一个梦想”的奋斗历程。

在演讲的最后,张玉红说:“我有两个家,南京和望江。这两个家都给了我太多的温暖,是我全部的人生。而我,只有一颗感恩的心,尽我所能,为世界增添一点光亮。”

张玉红总是这样,把辛劳留给自己,而把微笑献给别人。

猜你喜欢

望江养老院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观鸟记
父女笔中情深深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尺度——东岸“望江驿”木构建筑设计实践
In My Next Life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成都·望江名门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