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新机遇 乡村振兴正当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畜牧养殖业工作的重点部署

2021-03-22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粪污种业畜牧业

1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也是保证了畜牧业饲料的种植生产。这与畜牧养殖成本息息相关,更与养殖户的钱袋子息息相关。稳定了饲料作物的生产种植,亦是稳定了畜牧业养殖的饲料成本,保障了畜牧业养殖户的利益。

我国生猪消费量及生产量在全球均位列第一。猪肉需求在我国较为刚性,国人的饮食消费习惯青睐猪肉,在我国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占比保持在62%左右,位列动物性蛋白消费品种之首。受非洲猪瘟影响,当前我国猪肉供给尚较紧张,推进科学养殖工作刻不容缓。当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造成供应短缺,急需猪肉替代消费品补充猪肉的供应短缺。猪肉的短缺也适当改变了国人对肉食的消费偏好,一号文件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也利于奶业牛羊的生产。

2 打好种业翻身仗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种业一直被视作是农业的“芯片”,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已发现地方品种560 多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但如今这些资源安全状况日趋严峻,保护特色畜禽种质资源已刻不容缓。我国现在的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在75%左右,而当前的种业形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畜禽繁殖率、饲料转化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

今年一号文件的发布,使我们了解到国家对禽畜育种的态度。未来国家对养殖业将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更多补贴和倾斜政策,产业链景气度及盈利能力将得到改善。

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环境保护始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课题、大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几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坚持走绿色经济发展路线。对于畜牧业,粪污资源化利用一直在积极部署推进。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明确指出: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治本之策。

近年来,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3%。但是,我国种养主体分离,种养不匹配的问题普遍存在,所以,构建新型的养殖种植一体化体系,规范、健全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标准和监管体系尤为重要。

4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强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

目前,非洲猪瘟防控依然是防疫重点。未来,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养殖户来说,不管非瘟疫苗何时上市,生物安全始终是疫情防控重点,需要切实抓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及时关注防疫信息,确保疫情不反弹。

5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农业及畜牧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传统产业,缺乏延伸空间。应依托优势产业基础,进一步融合一二三产业,让传统畜牧业产生更大价值,也是畜牧业本身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

6 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畜禽养殖企业在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同时,也带动贫困地区脱贫,为贫困县“摘帽”提供莫大帮助。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关注脱贫地区,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以实现乡村振兴。

7 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的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粪污种业畜牧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映像畜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畜牧业环境》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