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感”在馆藏书画家居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21魏煜萌桑瑞娟

艺术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国书画用户体验

魏煜萌 桑瑞娟

摘要:《国家宝藏》的播出掀起了一股“国宝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成了当下的热点问题。这时穿越题材电视剧、小说的流行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与总结现有馆藏书画文创产品的局限性,探究“穿越感”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从感官的角度提出将“穿越感”应用于馆藏书画家居文创产品的设计中。

关键词:用户体验;家居文创设计;中国书画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2-0-03

1 馆藏书画文创产品概述

1.1 馆藏书画文创产品种类

从线上线下调研和参考文献分析结果来看,现有馆藏书画文创产品依据功能大致可分为出版物、复仿品、纪念品、体验产品四大类。出版物涉及电子出版物与平面出版物两大类。平面出版物包括书籍专刊、学术期刊、明信片、日历、笔记本、书签等,电子出版物则包括电子书籍、音频、电子图片等。复仿品又有简装和高清复刻之分,后者多为绢本设色,价格高昂。纪念品囊括的种类最多,小到冰箱贴大到床上用品,凡是可以想到的生活用品,都可以馆藏书画为基础进行文创设计。体验类文创产品是科技助推下产生的新兴事物。如台北故宫在正馆地下一楼西侧有一个占地120平方米的儿童学艺中心,其中包括一座可容纳40人的环形剧场、四个互动展示区和一个教育特展区[1],可通过剧场播放相关电子出版物等方式让儿童切身接触包括馆藏书画在内的国家宝物。北京故宫博物院出品的《韩熙载夜宴图》《胤禛美人图》APP,内设物件讲解、构图赏析、细节放大等多种功能,背景音乐和页面动画相结合,打造画作意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穿越感”。

1.2 馆藏书画文创产品的局限性

现有馆藏书画文创产品中,体验产品是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产物,已能较好地实现兼具教育宣传意义和趣味性。复仿品则主要采用简装版的设计,价格更趋平民化,难以销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在一些出版物和纪念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是满足于“贴图”式的表面设计[2]。由于“贴图”的便利性,书画被截取下的局部可以作为装饰图案被任意贴在任何产品的表面,不关心产品本身属性是否与画作内容、内涵相契合。这不仅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导致产品无法较好地表现书画内涵,甚至因为搭配不当,充满突兀感,十分“跳戏”,很难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是停留于抠图式造型设计,仅仅将书画中器物的造型特点强加于设计产品之中,或者直接对借鉴对象进行微缩[3],生搬硬套,使得其脱离特定的时代审美和地域风格,难以融于现代环境。

三是产品体验形式单调。由于书画多以平面展现,相关文创的设计多停留在视觉方面,很少延伸至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如果能通过对书画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内容内涵等多方面的研究,对文创产品给人带来的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上的感受进行设计,打造书画展现的特定意境,使人在使用过程中无意识地“穿越”时空,进入古画中,体会画中人物所处环境、心境,那么文化内涵的传播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

1.3 文创产品与家居相结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居产品常常扮演着亲密好友的角色,与我们的接触和互动频繁[4]。将文创产品与家居相结合,文创产品的意义不再简单停留在观赏纪念和教育宣传层面,而是新增了一层实用性的意义。对于大部分非营利性属性的博物馆来说,这是其满足当代人需求、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此外,家居文创产品将文化与生活连接,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并从中国文化和生活场景角度理解美学,构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为消费者提供另一种观看世界、体验世界的方式,不断引领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5],使文创产品的功能意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传统文化与新兴美学得以同时传播。

2 “穿越感”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必须已经成为历史,必须是不可能重新创造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节目用新颖的拍摄方式,让文物“活”了起来。但穿越题材电视剧、小说的流行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穿越,即现代人通过某种手段切身体会古代生活,其在小说、影视剧中被抽象成一种奇幻的时空穿梭体验,而在家居文创设计中,“穿越感”就是要带给大家类似的感官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借鉴了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创新综艺节目,在节目中,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撒贝宁跨越时空回到古代,与古代读书人近距离对话,互赠书卷。其把古代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广大观众,使典籍的介绍更加富有人情味,让文化传播的过程变得更加亲切、真实且具有即视感[6]。观众通过代入当代读书人,亦可以轻松得到“穿越”般的体验。

上海博物馆曾推出一款取思于董其昌绘画理论著作《画禅室随笔》的文创产品——《董其昌 画禅文房随行包》。随行包囊括了小楷毛笔、“五经一论”小楷字帖、竹墨池、随身墨液、毛毡垫布、董其昌小楷描红纸和试写宣纸七件产品。包身使用的是松江蓝印花土布,董其昌为松江华亭人,包身材质纹样作此选择赋予了随行包特定的地域特色。产品中诸多董氏文化元素的注入,能使使用者在书写的过程中领略董其昌书法的堂奥,如“穿越”到松江董其昌的“画禅室”,一边书写,一边听其指点,时而又放下笔来,来到董其昌跟前,观其提笔落下,纸上“微云舒卷,清风飘拂”。

李宣慧在《基于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的文创家具设计研究》中提出设计构想:取砖画线条的圆转流畅作为家具设计的形态特点,以竹林七贤率性而为、洒脱不羁的魏晋风骨和荣启期的高士风度为文创家具设计的中心思想,根據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在竹林中弹琴、饮酒、长啸的动作设想家具使用者的使用状态,设计出七款以圆润山石为形态的模块化懒人沙发,配合以竹为主题的屏风与熏香文创产品[7]。整体设计不仅通过屏风和熏香从视觉和嗅觉上打造了当时的竹林环境,使用者在使用时还可根据不同情景选择不同的懒人沙发,舒适度和体验感也得到了提升,仿佛回到了那片洋溢着“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精神的竹林,同画中人一同饮酒,弹琴,长啸。

产品与人的交互是产品的造型和使用特性带来的,交互属性能够延长人与产品相处的时间,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的了解,使产品功能最大化[8],科技与文创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交互水平[9]。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月历·2021·人间皆安》,囊括了日历和明信片双重功能,虽仅采用藏画作为产品的配画,但根据产品特性,每个月份都配以表现相同月份内容的藏画,如在二月就配上了《弘历元宵行乐图》。此外,通过AR技术,以动画音频的形式呈现画作,使用者通过科技手段“穿越”回古时,融入特定时代环境,体会当时的娱乐生活与时人心境。

上述文创产品大到综艺节目小到书桌上的一本日历,无一不通过打造“穿越感”的用户体验,成功传播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但“穿越感”不是单纯打造仿古意境,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才能不突兀,不“跳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档节目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其将文物以原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文案有深度有内涵,经过创作与编排,选择网络语态配上动感的现代音乐,再加上精致的动画与独特的剪辑,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让人不禁感慨:“它,穿越来了。”

3 “穿越感”在馆藏书画家居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感”源于一种或多种感官体验的组合设计,为达到设计效果,要避免视觉上的突兀感,并在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上加以设计。

3.1 视觉设计

视觉是最能影响产品的感觉之一。为避免视觉观感的突兀,文章提出如下三点设计想法。

一是对书画进行纹样抽提和形态再创。这里的纹样不止书画中的花草人物,亦可以着眼于书画中服饰、发饰、家具、器皿的装饰纹样,甚至是古书画的装裱绫纹样,它们都有特定的时代地域特色和象征作用。以家具装饰纹样为例,如意云纹有吉祥如意之意,牡丹纹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与瓶子、玉兰、莲花纹样配合出现分别又有和平富贵、玉堂富贵、连年富贵之意。《雍正十二美人图》之《持菊对表》中,女子倚靠的螺钿镶嵌方桌上就呈现了较多传统装饰纹样,其中包含梅、兰、松、菊等品节高尚、清新素雅的植物纹样和长条状的凤穿牡丹吉祥纹样,寓意祥瑞、美好[10],对这些纹样进行提取再创,装饰于文创产品表面,能赋予产品一层新的精神内涵。针对书法作品则可采用表意设计。表意设计是指针对汉字本身的意义作出的设计,每个汉字都有其背后的含义[11],在不同时代,其可被赋予不同意义。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出品的《朕不能看透·桑蚕丝眼罩》,直接截取雍正御批《广东总督郝玉麟奏谢御赐貂帽等物折》中的“朕不能看透”五字作为眼罩的装饰纹样,通过改变其本意,巧妙呼应眼罩遮光的产品属性,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是用材质减轻突兀感。如台北故宫出品的《“自叙帖”寝具》,虽直接采用了《自叙帖》中截取的段落作为寝具的装饰纹样,但通过真丝材质展现出草书的动感笔触和流动节奏,减轻了突兀感。参照此方法,书法作品的片段也可以用于马克杯上,通过感温材料的应用,达到字逐渐显现的效果。

三是运用新技术。如木皮拼花技术,木纹颜色大气、自然,能够与古色古香的中式图案完美融合。木纹深浅不同,可使图案主次分明;颜色、形状繁复,可以达到动态平衡的效果,增添节奏感[12]。其可用于纸巾盒、梳妆盒等木质家居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能避免添加装饰纹案时用色不当而产生突兀感。

3.2 触觉和听觉设计

触觉也同视觉一样,有助于人们形成印象和主观感受,产品设计中触觉语言的使用也可带来体验的价值。触觉较视觉更加真实细腻,人们通过接触感觉目标,获得真切的触感[13]。馆藏书画作品在展览柜中展出,观赏者难以近距离接触,而在一些如明信片、日历和笔记本的设计中,则可以保留书画作品本身的肌理质感,让人在触摸时感受古书画的岁月感,“走”过它们经历的时光。在居家床上用品或服饰的文创产品设计上,也可以通过麻、棉等材料的混合,模仿古代书画作品的触感,达到相同的效果。

《如果国宝会说话》常常会为文物配上一些特效音,如在《唐彩绘十二生肖俑》这一集,伴随丑牛俑出现的还有一声“哞”的牛啼,这使丑牛俑的形象一下变得鲜活起来。这种听觉设计也可以用到馆藏书画家居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故宫出品了一款“故宫·清明上河图 纸雕灯”,此为一款小夜灯,通过激光雕刻了《清明上河图》的局部,以纸艺呈现,造型精美。但如果给这款小夜灯加上定时声音播放功能,以温润柔和的汴河潺潺流水声为主音,间断混杂熙熙攘攘的车马声、商贩的叫卖声和桥上、船上人群的呼喊声,使用者在小夜灯打造的温馨惬意的环境中渐渐进入梦乡,是否会做一个千年穿越之梦呢?

3.3 嗅觉和味觉设计

嗅觉体验是特别的,气味能影响人的感受。将嗅觉融于简装版复仿品或明信片的设计中,那么书画上的荷花便有了淡淡清香,榴果也会变得酸甜迷人起来,就连松木也将越发高冷清冽。新奇的产品属性能让使用者对产品有极高的好奇度和期待值,在使用时仿佛置身于画中,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画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件器物,复仿品也将不再是单单被放置或挂置的装饰物,而是成了能够被认真摸索、探究的物品,最终达到传播文化内涵的效果。香薰和织物制品亦可在嗅觉上进行独特的设计。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容易变得浮躁,香熏是可从视、触、嗅、听等多维感官抚慰人们情绪的良好文化工具[14],有较多的市场需求。参照复仿品,在对香味的设计上,可从书画作品中提取素材,如宋代茶文化盛行,文人交游时总配备茶水,茶元素常常出现在宋代文人画中,那么可以将茶香融入香味设计中,营造画中意境。

对于不能食用的文创产品来说,味觉很难融入体验中。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舔舐到嘴上的唇膏或口红时,会发现有的唇膏和口红以糖果的甜味或水果的果味代替了传统的化学产品味道,所以在对唇膏和口红进行文创设计时,可以适当加入味觉设计,比如清甜的桂花味抑或是馥郁的玫瑰味,以小细节带给使用者不一样的體验。

感官领域提出过“视触觉”的概念,即通过产品的外形同时引起视觉效果和传递某种触感[15]。我们闻到水蜜桃的芳香时,常常能回味起它饱满多汁的口感,闻到咖啡时,口中又似乎多了几分苦味和醇香,那么是否可以将其称为“嗅味觉”呢?进而通过对产品香味的设计,实现嗅觉和味觉的双重体验。比如把它运用到仿画中食物造型的香薰文创中,尽管产品不可食用,但味觉却在无形中融入了整个体验过程,使用感将变得更加丰富。

4 结语

文物“活”过来与用户“穿越”回去的区别在于用户作为探索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多了穿越的体验,而不是直接面对“活”过来的文物。如果在馆藏书画家居文创设计中注重基于感官的体验设计,不仅能增强用户的参与、体验感,刺激购买欲,还能轻松借助产品的体验过程进行文化传播,最终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徐亚慧.对台北故宫馆藏中国书画文创产品的研究[J].文化月刊,2020(10):154-155.

[2] 胡淑梅,袁方.中国古代书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今古文创,2021(42):81-82.

[3] 戴雨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究:以台北故宫文创产品为例[J].大众文艺,2019(23):85-86.

[4] 葉欢,付奇缘,罗璐,等.基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瓷器纹样的家居文创产品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4):77-79.

[5] 单良.生活美学中的家居文创产品[J].艺术教育,2021(8):241-244.

[6] 张雪姣,张明芳.穿越古今的对话:《典籍里的中国》文化传播的新态势[J].传媒,2021(16):75-77.

[7] 李宣慧,张南,吕九芳.基于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的文创家具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67-68,71.

[8] 施琪,周橙旻.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家具展示设计探讨[J].家具,2018,39(2):75-78.

[9] 李谨竹,吕九芳.多维度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114-117,120.

[10] 董婉婷,杨子倩.探析明清坤雅家具:以《雍正十二美人图》为例[J].设计,2021,34(23):61-63.

[11] 马倩,郁舒兰.基于汉字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1(2):184-185.

[12] 孙雯雯,桑瑞娟.中式风格木皮拼花底纹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78-79.

[13] 桑瑞娟,李亚军.源于感官的体验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8-40.

[14] 吕一心,周橙旻,黄伯亨.香器文创产品多感官设计策略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4):18-19.

[15] 桑瑞娟.工业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作者简介:魏煜萌(2002—),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工程。

桑瑞娟(1981—),女,江苏镇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设计艺术与文化。

3306501908215

猜你喜欢

中国书画用户体验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中国书画》征订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减量提质:2019年春拍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中国书画大赛
第四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评选结束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