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想做工具人?看《海上钢琴师》

2021-03-19袁萌

大学生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马克斯弗吉尼亚

袁萌

在我开设的校公选课中,有一门《影视中的心理课》。我会挑选一些影视作品,带领同学们从心理学视角解读,启发新感受。如果让我推荐必看的十部电影,我会细细思考上一整天,然后给大家一份慎之又慎的精选list。如果告诉我只能推荐一部,我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的:《海上钢琴师》。

1900决然转身

1900拎着皮箱,穿着船上唯一的朋友马克斯送他的驼毛大衣,站在弗吉尼亚号舷梯的中间。

镜头定格。

舷梯的一侧是他熟悉的弗尼吉亚号,另一侧则是完全陌生的陆地和未来。在此之前,1900从来没有离开过弗吉尼亚号。

1900的真名是丹尼·布德曼·TD·莱蒙,他是弗尼吉亚号邮轮上的弃婴,被船上的锅炉工老丹尼抚养。在他6岁那年,老丹尼意外去世,再次成为孤儿的1900在一个深夜打开头等舱的门,来到了大厅中央的钢琴旁,展现了他惊人的天赋。没有人教过他弹琴,他是无师自通的天才。

在船上所有船员(包括船长)的厚爱和宠溺下,1900的成长是自由的,弗吉尼亚号与音乐是他全部的世界:在头等舱的华丽舞厅,和着乐队一起演奏,为乘客带来一首首欢快的舞曲。1900 不按规矩的弹奏和随意改变的曲目,经常让乐队指挥大伤脑筋,却偏偏受到乘客无比热爱。和钢琴在一起的1900是无与伦比的。

弗吉尼亚号每年从欧洲往返美国五次,1900从未想过下船,他从未踏上过陆地一步,直到他遇到一见倾心的女孩。因为他爱的女孩喜欢听大海的声音,这也成为1900作出改变最大的动力,“我想从陆地上听大海的声音,那是真正的大海的声音”。1900毁掉了他唯一的一张唱片,决定与过去的自己诀别,下决心离开生活了30余年的弗尼吉亚号。

1900在舷梯停留了许久。最终,他选择转身回到船上。这一转身,就是一生。

对此,很多观众包括我上课时的学生都很不解。有同学说,也许因为1900是个孤儿,没有父母的抚养和早期建立的安全感,因此害怕陆地上的陌生、恐惧和未知,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这一切。但我想说,其实1900惧怕的不是陆地的生活和未来,而是他怕换了一个地方和生活方式后,他将无法如从前一般那么纯粹地弹琴,那么纯粹地追求艺术。

在这里,纯粹不是形容词。如果没有另一个人物小号手马克斯,我们很难理解1900对纯粹的坚持,已融入他生命的意义中。

工具人马克斯

小号手马克斯·托尼初登弗尼吉亚号,遇到风暴吐得昏天黑地之时,1900信步走到他面前,邀请他坐在身旁共同为风暴演奏一曲。黑白键在1900的敲击中弹奏出轻快的琴音。舷窗外的电闪雷鸣、船身的忽高忽低、吊灯的飘忽、舞厅大门的开合这一切都与钢琴在大厅中自由滑动时洒出的琴音共舞。随着镜头的倾斜、滑动及切换,呈现出这部电影最经典的一幕,这是1900沉浸于艺术创作世界的疯狂与优美之巅。

离开了钢琴的1900是孤独的。他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成为朋友,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流。他只能通过船上的电话去随机连线陌生人,尝试和他们交谈,尝试从他们的话语中了解那个他完全陌生的陆地以及在陆地上生活的人们。这部电影的叙事者——小号手马克斯·托尼在上船后不久,就和1900成为了朋友。马克斯和1900是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安排的两条明线,交织在一起,影射每一个现实中的普通人。

1900和马克斯·托尼隐喻了人生的两面——梦想与现实。小号手马克斯是个现实主义者,对他来说小号是他赚钱的工具。因为弗尼吉亚号给的工资高,所以他选择了上船。他对名利、财富、爱情、地位等现实成功有着渴望与追求。1900在电影中说过一段话:“浪费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总是去找寻某个四季如春的地方,这样的生活不适合我。”这是他对马克斯所追求的欲望世界的态度,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演奏需要用这些东西来标价,他只是单纯地想和自己的钢琴和音乐在一起。

有句话叫“有为才能有味”,在1900这里,恰好是“有味不需要有为”。挚爱钢琴,就纯粹为演奏而演奏,不用想其他的,更不用考虑用演奏去交换世俗的成功。所以当那位“爵士之父”杰利·罗尔·莫顿上船前来斗琴时,1900为对方的音乐流泪,完全不关心比赛输赢。最后赢了莫顿,只是他兴之所至顺手而为,没有人可以逼他。

1900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渴望成为的样子,纯粹自由、率性,而小号手马克斯就很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工具人。对马克斯,影片的态度是温柔而悲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被迫成为马克斯——接纳小号手的世俗与现实,是接纳我们身上的另一个部分。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的并存与冲突,其实会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即便如此,为了生活得更好,再骨感的现实也要奋不顾身地追求,再丰满的理想,有时候也要能舍就舍。

占有还是存在?

1900不愿意下船,弗吉尼亚号却终须靠岸。

经历了盛世繁华与战争沧桑的弗吉尼亚号已被拆解一空,装上了五吨半炸药。

早早下船上岸继续追逐现世成功的小号手马克斯,落魄到不得不在二手乐器店卖掉他曾经用以糊口的工具。也在那时,他听到了那张被1900毁掉的唱片的音乐,一路追寻到锈迹斑斑的弗吉尼亚号。

所有人都认为弗吉尼亚号已经空无一人,只有马克斯深信,1900肯定还在船上——这个没有国籍、没有父母、没有名字,连存在真实性都时常遭受怀疑的“海上钢琴師”——他从未离开过弗吉尼亚号。

马克斯和1900再次相遇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看到1900时,马克斯激动不已,他希望1900能和自己一起下船,再次开启新的生活篇章——在陆地上弹琴、喝酒,甚至娶妻、生子,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可1900拒绝了,他告诉马克斯,他喜欢用“有限去创造无限”——用钢琴的88个有限的琴键,创造无限的属于他的音乐,这是他毕生所爱。陆地对他来说,是一条太大的船,千万条街道,他却无法选择属于自己的房子、风景和最爱,他无法在这个他完全看不见尽头的城市里去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也无法用无限去创造无限,这不是他这样的凡人能做到的。或许大家已领悟到电影想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不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追求无限的欲望之中。

1900害怕和担心的,是他被迫将钢琴和他的演奏转变为他所不希望变成的模样,将钢琴演变成为他生存的工具,变成他追求生活品质的道具,变成他获取社会地位、赢取别人敬仰和追捧的途径。

爆炸声响起,火光吞没弗尼吉亚号,也带走了1900。他的生命消逝在碧海蓝天间,他生于海葬于海,他带着他的故事、钢琴、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沉浸在蔚蓝的大海里。

从小到大,我们都经历了很多事情,完成了各种任务,也因此而获得大大小小的赞誉或荣耀。回顾过去,这些事情中有多少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有多少是听从父母、长辈、师长的话?当我们摒弃外界的声音,仔细聆听自我时;当我们做一个纯粹的追梦者时,我们是否真正知晓自己内心的梦想是什么?成长中,我们逐渐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三观,而梦想是否还在?自我实现的脚步是否依然在前进?或许每位大学生的内心都会有着不一样的答案吧。

生命不过百年,而人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求学时我们想学习成绩好、人际关系好、科研能力好,同时拥有令人羡慕的爱情,还希望在未来有房子,有车,银行里有存款,有稳定上升的事业,还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多的存款因渴望占有更多而沦为欲望的工具人似乎是逃脱不了的命运。1900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不是贝多芬,也不是莫扎特,只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朵浪花。1900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启发,那是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另一种思路:我们从来都有选择的自由,不是吗?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海上钢琴师马克斯弗吉尼亚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小老鼠马克斯在城里
小老鼠马克斯在动物园
小老鼠马克斯在动物园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弗吉尼亚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