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对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2021-03-18江曲王可潘求一谈应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恶苗菌腈噻虫嗪

江曲 王可 潘求一 谈应才

摘要 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进行水稻拌种,明确其对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具有较好防效,2.50 g/kg(种子)处理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防效均可达91%以上;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防治水稻稻蓟马适宜用量为2.50~5.00 g/kg(种子)。

关键词 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水稻;稻蓟马;恶苗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4-0134-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4.037

Control Effect of 20%  Fludioxonil·metalaxyl-M·thiamethoxam (FS) on Rice  Thrips and Rice  Bakanae  Disease

JIANG Qu1, WANG Ke2,PAN Qiu-yi3 et al

(1.Changde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Changde,Hunan 415000;2.Changde City Tobacco Company Taoyuan County Branch,Changde,Hunan 415000;3.Anxiang County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Changde, Hunan 415600)

Abstract The control effect of 20% fludioxonil·metalaxyl-M·thiamethoxam FS mixed with seeds on rice thrips and rice bakanae diseas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 fludioxonil·metalaxyl-M·thiamethoxam FS had good control effects on rice thrips and rice bakanae disease,the control effects of 20% fludioxonil·metalaxyl-M·thiamethoxam FS 2.5 g/kg(seed) on rice thrips and rice bakanae disease were over 91%. It was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rice thrips and rice bakanae disease by 20% fludioxonil·metalaxyl-M·thiamethoxam FS 2.50-5.00 g/kg(seed).

Key words 20% fludioxonil·metalaxyl-M·thiamethoxam FS;Rice;Rice thrips;Rice bakanae disease;Control

作者简介 江曲(1989—),女,湖南长沙人,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7-02

稻蓟马是水稻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危害加重[1],其体型小,常在卷状初展的水稻心叶中活动并取食,隐蔽性强以致危害不易察觉,加之生活周期短、世代重叠,易因稻蓟马防治失当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对水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恶苗病从水稻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随着旱育秧技术的推广,恶苗病发生日益严重,导致水稻产量减少10%~20%,种子带菌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种子处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2-4]。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具有作用效率高、使用安全等特点[5-6]。噻虫嗪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使用较低剂量能获得较好防效,能作为种子处理剂防治水稻苗期虫害[7-8]。噻虫嗪与咯菌腈混用拌种处理有助于强化水稻健身栽培,有利于控制水稻苗期稻蓟马的危害[9]。笔者研究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拌种处理对防治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最佳使用剂量,以期更好地为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安乡县深柳镇蹇家渡村,砂壤土,较肥沃,pH 7.3,有机质含量22 g/kg。

试验地肥力良好,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T优180。供试药剂: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生產;

70%噻虫嗪WS,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600 g/L 吡虫啉FS,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25 g/L咯菌腈FS,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62.5 g/L 精甲·咯菌腈FS,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共设8个处理,依次为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1.25、2.50、5.00 g/kg(种子),70%噻虫嗪WS 2 g/kg (种子)和600 g/L吡虫啉FS 3 g/kg(种子)(防治稻蓟马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FS 5 g/kg(种子)和62.5 g/L精甲·咯菌腈FS 3.5 g/kg(种子)(防治恶苗病对照药剂),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共32个小区,试验小区秧田8 m2、本田50 m2,随机区组排列。

1.4 试验方法

将催芽露白种子,按照种子药液比50∶1将药剂配成均匀药液,淋在种子上,边拌边淋,使种子均匀上色,于通风阴凉处摊开,晾干后播种。2019年6月20日播种,7月20日移栽。播种当天天气阴,平均气温24.8 ℃,相对湿度92%。播种后7 d内有雨日4 d,總雨量16.8 mm。

1.5 调查项目与方法

1.5.1 稻蓟马防效调查。

药后20 d(7月10日)、28 d(7月18日)各调查一次。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5 cm×25 cm,计数总叶数、蓟马危害卷尖数,计算卷尖率、防效。

卷尖率=卷尖数/调查总叶数×100%

防效=(空白对照区卷尖率-药剂处理区卷尖率)/空白对照区卷尖率×100%

1.5.2 恶苗病防效调查。

稻苗出齐时(6月23日)调查出苗率,秧苗移栽前(7月19日)调查病株率及秧苗素质,大田抽穗前(9月10日)调查病株率。每小区标记连续100粒种子,在水稻苗出齐时调查出苗率;秧苗移栽前,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0株的病株率及其秧苗素质(株高、根数、百株鲜重);大田抽穗前,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计算防效。

病株率=病苗(株)数/调查总苗(株)数×100%

防效=(空白对照区病株率-处理区病株率)/空白对照区病株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率与秧苗素质

药剂对秧苗生长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播种后3 d,各处理间的出苗率差异不大。移栽前调查结果显示,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对水稻有一定的壮苗作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5.0 g/kg(种子)处理的株高、根数、鲜重较好,其中株高分别为24.2、24.7 cm,比空白对照高3.00%、4.86%,鲜重分别为36.72、37.7g/百株,比空白对照重7.94%、10.82%。

2.2 对稻蓟马的防效

由表2可知,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0、5.00 g/kg(种子)处理,在药后20、28 d表现出对水稻稻蓟马良好的防治效果。

药后20 d,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各剂量处理对水稻稻蓟马防效为87.1%~95.8%,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0、5.00 g/kg(种子)处理与70%噻虫嗪WS 2.00 g/kg(种子)处理防效在同一水平,均极显著高于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1.25 g/kg(种子)处理和600 g/L吡虫啉FS 3.00 g/kg(种子)处理。药后28 d,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具有较好的持效性,防效比药后20 d有所下降,但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各处理防效均在85%以上,极显著高于600 g/L吡虫啉FS 3.00 g/kg(种子)处理;另外,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0、5.00 g/kg(种子)处理与70%噻虫嗪WS 2.00 g/kg(种子)处理防效仍无显著差异,均在93%以上。

2.3 对恶苗病的防效

由表3可知,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5.00 g/kg(种子)处理与1.25 g/kg(种子)处理比较,移栽前和抽穗前对恶苗病的防效都存在显著差异,与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0 g/kg(种子)处理、25 g/L咯菌腈FS 5.00 g/kg (种子)处理、62.5 g/L精甲·咯菌腈FS 3.50 g/kg(种子)处理比较,移栽前和抽穗前对恶苗病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是防治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良好药剂,也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可以起到一定的壮苗作用。

防治稻蓟马使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0、5.00 g/kg(种子)处理与70%噻虫嗪WS 2.00 g/kg(种子)处理防治效果相当,比600 g/L吡虫啉FS 3 g/kg(种子)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常德市中晚稻秧田不仅受稻蓟马危害,也有飞虱、叶蝉的混合发生,付佑胜等[10]报道含噻虫嗪成分的药剂对这些害虫具有一定兼治效果。使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 2.50、5.00 g/kg(种子),对恶苗病的防效可达91%以上,与25 g/L咯菌腈FS 5.00 g/kg(种子)、62.5 g/L精甲·咯菌腈FS 3.50 g/kg(种子)防效相当。

综上所述,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防治稻蓟马和恶苗病适宜使用2.50~5.00 g/kg(种子)在水稻浸种催芽至露白后拌种,待晾干后再播种。

参考文献

[1] 方海维,倪社教,张国友,等.沿江地区稻蓟马重发原因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58.

[2] 李艳梅.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恶苗病防效比较[J].现代农药,2018,17(6):54-56.

[3] 伏荣桃,陈诚,王剑,等.浅谈水稻种子处理技术防治病虫害[J].四川农业科技,2018(5):34-35.

[4] 关学文,张帮林.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9):91,94.

[5] 吉沐祥,杨红福,姚友华,等.江苏省水稻种子处理剂利用现状与使用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6,34(2):8-10.

[6] 陈轶.药剂拌种对水稻中前期病虫的控害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1,52(3):642-643.

[7] 丁灵伟,陈将赞,戴以太,等.噻虫嗪种子处理对水稻蓟马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3,54(11):1440-1441.

[8] 周宇杰,徐越坚,卢春燕.噻虫嗪FS对促进晚稻秧苗生长与防治稻蓟马的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4(5):34-36.

[9] 唐涛,刘都才,刘雪源,等.噻虫嗪种子处理防治水稻蓟马及其对秧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99-305.

[10] 付佑胜,赵桂东,刘伟中.70%噻虫嗪WS对水稻壮苗及稻飞虱的防治效果[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54-457.

猜你喜欢

恶苗菌腈噻虫嗪
灭菌唑与氰烯菌酯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活性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水稻恶苗病抗性研究进展
欧盟拟修订咯菌腈在某些小型水果和浆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甜樱桃采后咯菌腈处理残留量试验
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
HPLC测定樱桃咯菌腈的残留量研究
推广新型农药噻虫嗪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突破14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