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膜覆盖类型对胡麻生理生长的影响

2021-03-18杨丽王宗胜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胡麻产量

杨丽 王宗胜 刘杰

摘要 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胡麻生长的影响,为选择高效、环保的覆盖地膜材料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转光膜、黑色地膜4种材料,对胡麻全生育期进行平膜全覆盖,以不覆膜露地条播为对照,比较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含水率、胡麻经济性状、根系、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在土壤水分、根系指标、生物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方面较露地处理表现出优势,苗期0~20 cm土层,转光膜、普通地膜、黑色地膜、生物降解膜处理的水分含量分别较CK高1667%、15.29%、14.85%、7.75%。普通地膜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 548.52 kg/hm2,显著高于CK,各覆膜处理间没有差异,且转光膜、生物降解膜、黑色地膜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普通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7.25 kg/(hm2·mm),其次是转光膜处理,为6.60 kg/(hm2·mm),转光膜处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地膜材料,为覆膜栽培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胡麻;普通地膜;降解膜;转光膜;黑色地膜;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4-0037-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4.010

Effects of Mulching Cultivation with Different Film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ax

YANG Li, WANG Zong-sheng, LIU Jie

(Pingl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mulching materials,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on the growth of flax under the same climatic conditions.Four kinds of film materials, namely ordinary film (T1), biodegradable film (T2), light-transfer film (T3) and black mulch film (T4), were used to cover the whole film of the flax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with the uncovered drilling as CK.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terial coverage on soil water content, economic traits of flax, roots, biomass,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covering plastic film showed an advantage over the soil moisture, root index, biomass,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At the seedling stage, 0-20 cm soil layer,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3, T1, T4 and T2 was 16.67%, 15.29%, 14.85% and 7.75% higher than CK,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yield treatment was T1 (1 548.52 kg/hm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K.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lastic cover treatments, and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3, T2, T4 and CK.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T1 was up to 7.25 kg/(hm2·mm),followed by T3,6.6 kg/(hm2·mm). T3 is a new type of mulching material, which provided a possibility for mulching cultivation.

Key words Flax;Common plastic film;Biodegradable film;Light-transfer film;Black mulch film;Yield

基金项目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4-2-26)。

作者简介 杨丽(1990—),女,甘肃平凉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通信作者,助理研究员,从事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7-14

地膜覆盖栽培是我国干旱、半干旱种植区的重要栽培方式,不仅能增加土壤温度,改善土壤墒情,还能够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病蟲害发生率。用于覆盖栽培的地膜类型主要有普通膜、生物降解膜、转光膜和黑色地膜,其中普通膜是最常用的地膜,材质为聚乙烯,具有化学稳定、无毒无味、透光性好、升温快的优点[1];生物降解膜是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例如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混、增塑、交联、流延成膜等工艺过程制备的淀粉基生物降解膜[2];转光膜含有转光剂,能够调控日光的透射光谱,将对光合作用无效或低效的光谱转变为红橙光和蓝紫光[3]。红橙光和蓝紫光是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谱,紫外光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并且加速农膜的老化,红外光透过农膜则会降低农膜的保温性[4]。转光膜凭借改善透射光谱的优良特性,常被用作温室棚膜,用于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5]。此外,有研究发现转光膜用作地膜的增温效果优于普通地膜,能够显著增加作物根、茎、叶干重,提高作物产量[6],在转光膜覆盖栽培烟草上的研究发现,转光膜能够改良光谱,显著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烟苗生长[6]。因此,转光膜在非温室作物的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黑色地膜是在聚乙烯材质的基础上添加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黑色母粒等成分,具有化学稳定性好、透光率低、抑制杂草能力强等优点,但升温速度低于白色地膜[7]。不同类型地膜的性能差异较大,对农作物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多种多样。郭强等[8]比较了普通地膜、黑色地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发现黑色地膜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效果优于普通地膜。白雪等[9]试验探究了普通膜和生物降解膜对玉米田土壤酶活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发现生物降解膜覆盖的玉米田土壤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墒情和玉米产量均高于普通地膜处理。

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即油用亚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胡麻油脂肪酸包括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10],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胡麻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超过70万hm2,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温度是限制胡麻产量的重要因素。张雷等[11]的试验表明,覆膜栽培能够减少胡麻田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胡麻生长前期土壤温度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杨丽等[12]研究也表明,覆膜处理可以缩短胡麻生育期,提高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而且全膜穴播的经济效益优于垄膜侧播。目前,对胡麻覆膜栽培的试验大多探讨普通地膜对胡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而不同类型地膜对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影响的报道较少。鉴于此,笔者比较了4种地膜(普通膜、生物降解膜、转光膜、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处理對胡麻经济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胡麻覆膜栽培地膜类型的选择提供科学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高平试验站进行。该地海拔1 359 m,年平均气温8.5 ℃,年降雨量570 mm,年蒸发量1 130.9 mm,无霜期175 d,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旱作农业区,黑垆土,土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胡麻品种为陇亚10号。

1.3 试验设计

2017年3—8月进行田间试验。前茬作物为高粱。覆膜处理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按照地膜类型不同分别设5个处理:CK为露地条播;T1处理为白色普通膜;T2处理为生物降解膜;T3处理为转光膜;T4处理为黑色地膜。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0.00 m,宽3.75 m,小区面积37.5 m2,每小区按播量52.5 kg/hm2称197 g种子播种。露地条播行距16 cm,人工撒播。覆膜处理,人工打孔,播深2~3 cm,穴距10~11 cm,每穴8~10粒。试验于3月28日播种,7月26日收获。试验期间除草3次,氮、磷、钾肥按照150、90、75 kg/hm2施入。旱作无灌溉。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胡麻生长指标。

1.4.1.1 胡麻生育期观察及指标测定。统计基本苗、出苗率,记载各个关键生育时期(播种期、出苗期、枞形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日期,以小区内70%以上的植株表现某生育时期特征作为进入该生育时期的标准。

1.4.1.2 生物量测定。出苗后,在枞形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时在每个小区随机取样植株,测定植株的鲜质量和干物质积累量。

1.4.1.3

根系测定。在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选取代表性好的区域,以1穴为中心,挖掘长宽深都是30 cm的土层,将植株整体取出,用水洗法分离土层中的根系。从子叶节处开始测量主根0 cm(TOP-0)、5 cm(TOP-5)、10 cm(TOP-10)处直径,测定主根长度、株干重。侧根按照土层深度,分层取出,水洗,烘干后称0~10、10~20、20~30 cm土层的侧根重。

1.4.1.4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成熟期调查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工艺长度、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

1.4.2 胡麻产量指标。在进行根系、生物量、生物性状测定时对胡麻都有一定的采集,为避免产量测定的误差,每小区50%面积用于生长性状测定,另外50%面积的胡麻用于测产,每个小区单收单打,晒干后称量小区产量。

1.4.3 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含水量:采用土钻取样烘干法,于胡麻苗期(4月14日)、枞形期(5月11日)、现蕾期(6月1日)、开花期(6月13日)、灌浆期(6月26日)、成熟期(7月18日)测定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测定深度为0~100 cm,每隔10 cm取1个土样,每处理田间3次重复取样。测定播前(3月27日)、收获后(7月26日)0~200 cm土层水分,每隔20 cm取1个土样,测定水分。

土壤含水量按下式计算:

θm(%)=[(Mm-Md)/(Md-M)]×100

式中,θm为土壤含水量(%);Mm为湿土和铝盒总重(g);Md为干土和铝盒总重(g);M为铝盒重(g)。

土壤贮水量计算:

W=h×p×b×10

式中,W为土壤贮水量(mm);h为土层深度(cm);p为土壤体积质量(g/cm3);b为土壤水分重量百分数(%)。

全生育期作物耗水量计算:

ETa=W1-W2+P

式中,ETa为全生育期耗水量(mm);W1、W2为播种前与收获后0~200 cm土壤贮水量(mm);P为生育期有效降水量(mm)(有效降雨量按照≥ 5 mm 计算)。

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WUEY=Y/ETa

式中,WUEY为水分利用效率[kg/(hm2·mm)];Y为单位面积作物籽粒产量(kg/hm2);ETa为全生育期耗水量(mm)。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制图;采用DPS 7.05和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胡麻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T3处理各农艺性状总体上较优。各处理植株高度在77.12~97.22 cm,其中T3处理最高,分别较T4、T1、T2处理和CK高1.05、7.51、9.37、20.1 cm。工艺长度在55.37~68.11 cm,相对工艺长度T4处理>T3处理>T2处理=T1处理>CK,工艺长度是决定纤用亚麻经济价值的关键,T4、T3处理经济产量相对较好。各处理有效分茎数为0.35~2.10个,T3、T2、T1处理分别较CK高5.00、2.91、2.51倍。各处理有效分枝数为5.98~9.68个;单株蒴果数在13.60~38.83个,其中T3处理单株蒴果数最多,然后依次为T2处理、T4处理、T1处理、CK,其中T1处理有效蒴果数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T4、T3处理。

2.2 不同处理对胡麻土壤水分的影响

图1为2017年试验区胡麻全生育期(3—8月)降雨量的动态趋势,胡麻播种季节温度过低、冻害严重且低温持续时间长,因此播期较晚,雨量充足,墒情好。胡麻生长前中期(播种到现蕾开花)光照充足,降雨适宜,因此胡麻长势良好;生长后期降雨持续天数较长,因此胡麻倒伏严重,灌浆受到影响,产生瘪粒;成熟期虽然光照充足,但生长后期的气候条件对籽粒外观和产量影响依然非常严重。

由图2可知,胡麻各生育阶段因降水条件和水分需求的不同,各处理在不同时期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的垂直分布情况不同。在同一时期各处理的变化趋势类似。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苗期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现蕾期、灌浆期、成熟期含水量逐渐增大,枞形期、开花期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在整个生育期,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各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再降低的趋势,现蕾期和开花期为2个水分变化拐点。0~50 cm土层较50~100 cm各土层水分变化幅度大,变化规律明显。

因播前低温持续且墒情较好,各處理0~100 cm土层苗期土壤含水量高达24.52%,且覆膜处理高于露地处理。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减少,且减少幅度较大,达到

1022%。其中,0~20 cm土层中T3、T1、T4、T2处理的水分含量分别较CK高16.67%、15.29%、14.85%、7.75%。枞形期0~10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在

60 cm处有个拐点,作物进行生长和水分利用,各土层深度处理间

土壤水分差异较苗期增大。现蕾期各处理水分含量较前期明显减少,0~20 cm土层减低了5.51%~10.98%,水分随土层的变化趋势同前一阶段,0~100 cm土层水分跨度较枞形期加大,从8.75%增加到11.68%,不同土层各处理间水分差异减小。开花期水分较前一阶段增加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逐渐增大。由于胡麻生长迅速,需水量加大,灌浆期和成熟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开花期大幅减少,纵向随土层深度缓慢增加,各处理间水分差异减少。0~100 cm水分变化幅度缩小,分别在5.65%~5.81%。土壤含水量变化与植株生长的水分需求相呼应。

2.3 不同处理对胡麻根系分布的影响

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根系分布表现为覆膜处理根长、主根直径、根干重及侧根密度均大于露地处理。侧根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根长、主根TOP-5、TOP-10直径、根干重数值呈直线增长趋势,TOP-0直径及侧根各层密度先缓慢增长到灌浆期,而后从灌浆期到成熟期急速增加。

现蕾期各处理主根长平均在5.98~6.73 cm。主根TOP-0 cm处平均直径在1.83~2.85 mm。单株根重在0.161~0.222 g。0~10 cm侧根密度T1处理为74 g/m3,比同层对照处理高67.5%,较同处理10~20、20~30 cm土层侧根密度分别高2.19、2.59倍。开花期,各处理主根长平均在7.41~8.67 cm。主根TOP-0 cm处平均直径在2.90~3.16 mm。单株根重在0.23~0.32 g。根长较12 d前增长1.38~2.02 cm。主根变粗,T1、T2、T3处理不明显,T4处理和CK处理TOP-0直径分别增粗1.00、1.07 mm。单株根干重增加0.003~0.145 g。0~10 cm侧根密度T2处理、CK、T4处理分别较12 d前增加20.43%、7167%、1.49倍,T1处理增加不明显,比同层对照处理高388%,较同处理10~20、20~30 cm土层侧根密度高1.38、171倍。灌浆期,各处理主根长平均在8.70~9.31 cm。主根TOP-0 cm处平均直径在3.20~3.53 mm。单株根重在033~0.38 g,各处理间差异不大。与前一阶段相比,主根长、单株根干重增加不明显,分别在0.28~1.41 cm、0.029~0.157 g。主根TOP-0直径增加0.17~0.45 mm。侧根密度增加明显,0~10 cm侧根密度较12 d前增加14.8%~7122%,T2处理比同土层对照处理高9.9%,较同处理10~20、20~30 cm土层侧根密度高1.16、2.16倍。侧根密度较上个阶段的增长幅度比之前的增加。成熟期,各处理主根长平均在9.67~10.27 cm。主根TOP-0cm处平均直径在3.54~6.46 mm。单株根重在0.462~0.623 g。根长较23 d前增加0.89~1.35 cm,主根TOP-0直径增加0.34~2.93 mm,单株根干重增加0.135~0.278 g。0~10 cm侧根密度较23 d前增加4.83%~84.88%,T2处理比同层对照处理高8347%,较同处理10~20、20~30 cm土层侧根密度高1.31、1.45倍。根干重、10~20和20~30 cm土层侧根密度大幅增加。

2.4 不同处理对胡麻生物量的影响

在胡麻整个生育期,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生物鲜质量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最大,灌浆成熟期降低,干质量到灌浆期达到最大,成熟期降低;干鲜质量比逐渐增加;水分占植株的比重逐渐降低;植株逐渐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各生育时期不同处理间干鲜质量比相差不大。①枞形期,T3处理生物鲜质量最高,为2.24 g/株,较T4处理、T2处理、CK分别增加30.38%(P<0.05)、41.68%(P < 0.01)、1.44倍(P< 0.01)。T1处理生物干质量最高,为0.338 g/株,较CK高1.52倍。各处理生物量干鲜比重在13.41%~15.31%,在该阶段水分占植株的比重达到86.59%。②现蕾期,生物鲜、干质量较枞形期成倍增长,鲜质量增长1.87~4.03倍,干质量增长3.19~6.94倍,T2处理增长最多,CK最少。T3处理生物鲜质量最高,为7.436 g/株,较T1处理、CK分别极显著增加33.38%、3.33倍(P<0.01),干质量较T4处理、CK极显著增加60.88%、332倍(P< 0.01)。干鲜质量比在18.39%~24.82%。③开花期,较现蕾期生物量增长放缓。鲜、干质量增长幅度分别为1.02~201、1.05~2.92 倍,因此各处理间差距明显、长势差异大。T2处理的生物鲜质量最高,为12.437 g/株,较T4处理、CK极显著增加1.33、2.59倍,干质量为4.287 g/株,较CK极显著高4.01倍。对照处理在开花期较其他处理生物积累量多。各处理生物量干鲜质量比为2470%~34.47%,开花期CK处理较其他处理水分占植株的比重最高,为75.3%。④灌浆期,各处理生物鲜质量开始降低,干质量大幅提升,增加了1.53~2.81倍。T4处理生物鲜质量最高,为8.366 g/株,较CK极显著增加2.78 倍,T1、T2、T3、T4处理干质量较CK显著增加2.25、155、1.92、1.99倍。干鲜质量比增加,说明这一阶段是经济产量积累、增产、各处理产量差异性来源的重要阶段。灌浆期水分占植株的比重最高为48.62%。较开花期水分占植株比重降低,灌浆期是植株茎秆纤维生长的关键阶段。⑤成熟期,T3处理的生物质量最高,鲜质量为5.102 g /株,较CK显著高4.83倍,干质量为4.150 g/株,较CK极显著增加3.59倍。各处理鲜干质量分别较前一生育时期降低14.38%~6404%、0.72%~36.77%。成熟期,植株叶子脱落,植株营养、水分转换为经济产量,各处理生物干鲜质量比在81.34%~85.71%,较前一生育时期增长26.80%~75.84%。成熟期水分占植株的比重最高为18.66%。植株成熟时水分比重大幅降低。

2.5 不同处理对胡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知,从产量来看,各处理中白色地膜覆盖处理(T1处理)产量最高,为1 548.52 kg/hm2,并较最低产量露地条播处理(CK)显著增产49.91%,其次是转光膜(T3处理)、降解膜(T2处理)、黑膜(T4处理)覆盖处理,3个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较T1处理减产、对照增产均不显著。这说明覆膜处理较露地栽培能起到很好的增产作用,而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单株有效果数在10.00~31.27个,T3处理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余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果粒数在6.18~7.30个,且各覆膜处理果粒数均显著高于CK,T1处理最多,极显著高于CK,各覆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千粒

质量在515~6.38 g,各覆膜处理显著高于CK,各覆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单株产量为0.373~0.923 g,最高T3处理极显著高于CK,显著高于T2处理,其余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单株生物干重在1.87~3.95 g,T3处理干重最大,较CK显著增加1.11倍,各处理产量收获指数接近,相差0.05。各处理间产量构成因子变化与产量高低相呼应。

2.6 不同处理对胡麻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下作物耗水量在204.20 ~306.39 mm,由高到低依次为CK、T2、T4、T1和T3处理。4种覆膜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对照,T1处理最高,为1 548.52 kg/hm2,CK最低,为1 032.94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方面,T1处理最高,每公顷农田上每毫米耗水量可生产胡麻7.25 kg,其次是T3处理(6.60 kg)。4种覆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CK,在5.25~7.25 kg/(hm2·mm),CK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为3.37 kg/(hm2·mm)。与CK相比,4种处理作物耗水量分别降低30.28%、18.62%、33.35%、24.5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 高1.15倍、55.93%、95.83%、6319%。由此可见,各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性大。白色地膜和转光膜较黑色膜和降解膜节水增产效果好,覆膜处理较露地种植生产效率高。

3 结论与讨论

地膜覆盖较露地栽培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加速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且覆膜处理下作物的分茎、分枝、干物质积累会更多,长势会更好。该试验中采用的降解膜、转光膜、黑色地膜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地膜,在试验研发、新型农业、蔬菜栽培等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大田生产中,主要运用的是普通无色薄膜,由于普通地膜降解慢,易造成土壤中的残留,进而引起土壤退化,影响土壤的通透性、渗水性,以及对养分的吸收,因此研究其他功能性新型地膜很有意义,在地膜对作物生长的正向作用下,更加提高作物经济产出、降低生产成本。地膜覆盖在保温增产作物栽培上研究的很多,但是不同类型地膜的作物生长研究仅在玉米上做过[13]。

总体而言,农艺性状上T3处理表现出优势,在株高、工艺长度、分茎分枝、蒴果数表现上更优。覆膜处理0~100 cm土层含水量高于露地,不同生育阶段,各处理随土层的变化趋势一致。苗期0~20 cm土层,T3、T1、T4、T2处理的水分含量分别较CK高16.67%、15.29%、14.85%、7.75%。现蕾期各处理水分含量较枞形期明显减少,0~20 cm土层减低了5.51%~10.98%。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主根根长、TOP-0主根直径、根干重、0~10 cm侧根密度分别从现蕾期的6.42 cm、2.36 mm、1.92 g、60 g/m3增加到成熟期的10.08 cm、4.72 mm、5.37 g、184 g/m3。各处理生物鲜质量随生育进程的进行逐渐增加,直到灌浆成熟期降低,干质量到灌浆期降低,干鲜质量比逐渐增加。各阶段处理间的差异规律不明显。总体上T1、T2、T3处理表现优于T4处理、CK。T1处理产量最高,为1 548.52 kg/hm2,显著高于CK,各覆膜处理间没有差异,且T3、T2、T4处理与CK间亦无显著差异。产量收获指数在0.20~0.25,处理间差异不大。水分利用效率T1处理最高,为7.25 kg/(hm2·mm),其次是T3处理,但总体上偏低,主要是气候的影响导致产量偏低。

仅从籽粒产量看,各类型地膜间无差别,但都比CK表现好。在地膜覆盖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白色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1],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长期不腐烂将影响土壤通透性和渗水性,引起土壤退化[14]。降解地膜覆盖易降解、回收方便、用工成本低、土壤污染少,且能明显提高玉米苗期和拔节期节根层数、节根条数、根干重,及显著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15]。刘杨等[16]在草莓上用的转光膜较普通膜可以使棚内日平均温度,生育期积温增加,果实品质和果实VC含量都较普通膜高。研究人员通过覆盖添加转光剂(VTR)的棚膜有利于甜椒生长发育,改善甜椒叶片结构,诱导气孔开放,提高植株光合效率,促进果实花青苷与糖代谢,进而提高果实品质[17]。转光棚膜种植的设施蔬菜较使用普通农用膜可增加温度3~5 ℃,增产20%左右,提前7~10 d上市[18]。转光膜主要应用在大棚蔬菜上,没有用于大田作物种植,所以在大田上开发转光膜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考虑到环保、土壤地力、籽粒产量和地膜差价,T3处理可视为一种新的作物栽培覆膜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淑敏,宁堂原,刘振,等.不同类型地膜覆盖的抑草与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7,43(4):571-580.

[2] 张启忠,趙吉莲.淀粉基生物降解膜的制备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9):53-55,67.

[3] 李岩,米庆华,史庆华,等.不同工艺转光膜对日光温室环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6(9):34-39.

[4] 寇尔丰,邓沛生,宋世威,等.转光膜在设施园艺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8(1):155-159.

[5] 蒲文宣,易建华,孙在军,等.双转光膜对棚温及烟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407-411.

[6] 孙在军,易建华,刘建福,等.双转光地膜对烟草生长与生理特性及地温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1):155-159.

[7] 谢东,杨友军,潘东英,等.聚乙烯除草地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5,43(2):65-68.

[8] 郭强,于玲玲.不同类型薄膜覆盖对冀东地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8):73-77.

[9]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等.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35(4):381-388.

[10] 牛艳,吴燕,陈翔,等.气相色谱法分析胡麻油中脂肪酸组成[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3):45-47.

[11] 张雷,李小燕,牛芬菊,等.旱地胡麻全膜大小垄侧穴播栽培技术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2):62-67.

[12] 杨丽,祁双桂,李青梅,等.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7,26(5):728-737.

[13] 张杰,贾志宽,李国领,等.不同材料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2):133-140,147.

[14] 符明联,和爱花,付丽春,等.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油菜种植方式和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02-205.

[15] 唐文雪,马忠明.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9):54-58,63.

[16] 刘杨,刘琪,卫慧波,等.转光膜对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9(9):62-68.

[17] 张聃丘.新型转光棚膜对温室光环境及甜椒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9.

[18] 厉广辉,于继庆,魏永阳.农用薄膜研发及应用研究进展[J].農业科技通讯,2016(10):24-27.

猜你喜欢

胡麻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优化胡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地表深井降水在胡麻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无言的丰碑——记中铁一院胡麻岭隧道设计科研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