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失海外的珍宝

2021-03-18青彝

奇妙博物馆 2021年2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石匠国宝

青彝

拥有千年历史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但是你知道吗?令人十分痛心的是,近百年来石窟内大量的艺术珍宝被盗凿并流失海外。

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家开始研究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地的中国石雕,这引发了国内外很多商人对我国石雕的不法之心。在西方文化强盗、古董商以及极少数利欲熏心的当地人的大肆盗凿下,石窟佛雕艺术品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欧美和日本等地。据考证,1907—1918年间是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破坏、盗凿的开始阶段,1918—1935年间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遇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两件文物——《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它们曾是龙门石窟雕像群的中心和精华,但如今它们流落海外、分散在异域的两个地方。这是文物贩子导演的一场悲剧。

聚散两依依

說起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作品,不能不提到中国北魏时期的石浮雕《皇帝礼佛图》。这浮雕中,居于中心位置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他头戴冕旒(miǎn liú,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身穿衮(gǔn)服,气宇轩昂。皇室成员、御林军和手持伞盖、羽扇、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簇拥着他,缓缓地走在去往佛寺的路上。这件作品单薄平浅,没有圆润的光影,却以线条的艺术成就取胜:人与人之间、人物个体的曲折起伏都用线条勾勒,特别是衣纹的处理,舒展流畅且疏密有致,很有汉代画像“以线求形”的神韵,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完美融合。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伞盖和羽扇等仪仗看,虽然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所以无论是从艺术价值的角度,还是从历史价值来看,《皇帝礼佛图》都是当之无愧的瑰宝。

看到《皇帝礼佛图》,就得再说一说它在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夫人”——《皇后礼佛图》,它同样是我国的瑰宝。图中刻画的是孝文帝的文昭皇后头戴莲冠、身披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引导、簇拥下迎风徐行。

被盗卖的命运

我们把时光倒回到1965年,时任龙门文物保管所副所长的马玉清找到了石匠王光喜、王水、王惠成,向他们了解当时文物贩子盗凿“帝后礼佛图”的情况。这几个人是被胁迫的当事人,所以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并协助工作人员找到了当年盗凿时留下的残痕。

大概是在1930年到1935年间,当时的保长王梦林等人勾结洛阳古玩商马龙图,以欺骗与强制的手段,迫使石匠半夜摸进龙门石窟盗凿文物。为了不惊动附近的居民,盗贼们采用深夜盗凿的方法,由石匠们用锤子、凿子把浮雕一块块凿下来,装进担子里,天亮前挑走。一旦发现附近有人经过,把风的人就用暗号通知石匠暂停凿打。

实际上,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商岳彬才是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1934年,岳彬结识了美国人普爱伦,签订了“帝后礼佛图”的盗卖合同。马龙图是岳彬的帮凶,他将“帝后礼佛图”运进了岳彬的家中,国宝就此流落海外。

流落在海外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都是不完整的,其面积只有原作的百分之七八十。1953年,中国政府在清查青岛和上海的海关时,意外发现了部分“帝后礼佛图”的碎片,这都是岳彬当年拼装时留下的。在青岛海关发现的“帝后礼佛图”碎片,通过故宫博物院转交回龙门石窟。岳彬盗卖龙门石刻的丑行也由此浮出水面,文化界300多人联名写信,要求审判岳彬。1954年4月22日上午,岳彬以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岳彬这个历史罪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据官方统计,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至于通过各种渠道流落海外被私人收藏的中国文物,恐怕没有人能够统计得出。为了能让流失到海外的更多国宝回归祖国,我国政府正在通过外交与法律手段向相关国家的政府和拍卖机构追讨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中国国宝。一些爱国人士与外国友人也在不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使中国国宝“回家”,他们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与钦佩。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石匠国宝
漫话国宝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分析洛阳龙门石窟旅游的问题及对策
石匠
本期话题:石匠的故事
哲人与石匠
国宝收藏:朱旭佳
胖石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