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2021-03-18米红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库巴射血缬沙坦

米红

作者单位:122000 辽宁 朝阳,朝阳市第四医院

心力衰竭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变化的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多表现为射血分数降低[1]。根据射血分数水平,心力衰竭可分为射血分数减少心衰(HFrEF)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前者射血分数<40%;后者射血分数≥50%[2]。这样的分类方法使得有部分射血分数在“灰色地带”(40%~49%)的心力衰竭未得到明确分类,继而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提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这一新的心衰类型[3]。目前,有关HFmrEF的治疗缺乏标准化方案,回顾性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有效药物[4]。因此,本研究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这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作为治疗药物,探讨其对HFmrEF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力衰竭诊断: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相关标准[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病例筛选 纳入条件:年龄≥50岁;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在40%~49%之间;无研究所涉及各类药物相关用药禁忌;肝、肾代谢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呼吸衰竭,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病情危重,预期死亡风险较高;入组前3 d内服用与本研究中相似成分药物;无意愿参与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行心电监护,半卧位休息,并限制钠离子摄入。急性发作期两组均常规给予纠正心衰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转为稳定期后,对照组改用贝那普利,起始剂量2.5 mg/次,1次/d;之后逐渐增加剂量至10 mg/次,1次/d。观察组改用沙库巴曲缬沙坦,25 mg/次,2次/d;之后逐渐增加至200 mg/次,2次/d[6]。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心力衰竭血清学指标、心脏功能指标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改善情况。心力衰竭血清学指标包括: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和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7]。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8]。

1.5 统计分析 采用SAS 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形式,比较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形式,比较方法为χ2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NT-proANP和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两组心脏功能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LVESD和LVED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3 两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MAP、CVP和PCWP均低于对照组;而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 讨论

HFmrEF是指射血分数在41%~49%的心力衰竭。直到2016年ESC才正式将其命名为HFmrEF,医学界才逐渐开始对其重视起来[9]。目前,有关HFmrEF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能作为循证学依据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更是罕见,因此各大指南均为给出HFmrEF的推荐治疗方案,而目前的用药经验多来自于回顾性研究,可供选择的药物倾向于β受体阻滞剂和ACEI[10]。

脑啡肽酶抑制剂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类心衰治疗药物,其进入人体内可被肝脏代谢为LBQ657,可抑制脑啡肽的生物学活性,减轻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包括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醛固酮水平,减轻心肌纤维化等。然而,单独使用脑啡肽酶抑制剂会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上升,因此单独使用脑啡肽酶抑制剂往往没有明确的抗心力衰竭效果。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药之一,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该药最早于2015年在美国上市,之后于2016年在欧洲上市,直到2017年才于我国上市。沙库巴曲缬沙坦含有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双相调节作用,因此可以避免单独使用脑啡肽酶抑制剂的弊端。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基础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心脏功能指标比较

表4 对照组和观察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比较

本研究中,我们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HFmrEF病例,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其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NT-proANP和NT-proBNP进一步降低,这说明观察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更低。而两组LVESD和LVEDD接近,这可能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心肌重塑效果不明显,亦或是由于观察时间过短未得出预期效果是所致。而观察组LVEF、CO、CI水平更高这说明心脏泵血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MAP、CVP和PCWP更低则体现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后,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得到进一步改善。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改善HFmrEF患者的心肌泵血能力,减轻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液淤滞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库巴射血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芥末糖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