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痔疮手术对严重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 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3-18

关键词:肛肠乙组甲组

马 超

(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胃肠甲乳外科,贵州 贵阳 550025)

痔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便血、肿胀、瘙痒及有异物感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严重痔疮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以往临床多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性大,术后恢复慢,患者对其认可度不高。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吻合器痔上载膜环切术(PPH)是治疗严重痔疮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不会对患者肛垫生理功能造成破坏,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能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2]。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痔疮手术对严重痔疮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2017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采取传统痔疮手术(改良外剥内扎法)治疗的5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甲组;回顾性分析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采取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的5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乙组。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3]中严重痔疮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临床肛镜检查确诊为严重痔疮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等。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属于混合痔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等。甲组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26 例;病程1~10 年,平均(6.37±1.16)年;年龄26~61 岁,平均(43.85±7.11)岁。乙组患者中男性31 例,女性25 例;病程1~12 年,平均(6.35±1.14)年;年龄24~65 年,平均(43.82±7.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患者采取传统痔疮手术治疗,即改良外剥内扎法治疗,予以患者骶部麻醉,扩肛使痔疮完全暴露,在各个痔核处使用消痔灵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2026175,规格: 10 mL∶0.4 g)依次注射,根据患者痔核大小决定剂量,痔核萎缩后,切除痔核,对切口处结扎,缝合后以皮瓣完全覆盖创面为宜。乙组患者采取微创痔疮手术PPH 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灌肠处理,予以患者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进行扩肛处理,在肛管内插入扩张器,将肛镜缝扎器置入扩张器内,在齿状线距离3~4 cm 处经肛门镜缝扎器用7号线缝合,取出缝扎器,将PPH 吻合器置入,吻合器收紧后,将直肠下、黏膜环形与黏膜端吻合,持续闭合状态,时间约30 s,以预防出血的发生,而后反向旋转吻合器,观察吻合口,若仍存在活动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8 字缝合处理,术后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处理。两组患者均术后观察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1 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③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 mL 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 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④采用水灌注式消化道压力监测仪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个月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⑤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便血、尿失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手术指标、炎性因子、肛肠动力学等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1 周乙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甲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手术指标 乙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而手术时间较甲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甲组 56 38.64±5.28 19.68±3.17乙组 56 18.71±4.63 10.68±2.16 t 值 21.238 17.558 P 值 < 0.05 < 0.05

2.3 血清炎性因子 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 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乙组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ng/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ng/L)

注:与术前比,*P<0.05。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

IL-6 TNF-α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前 术后1 个月甲组 56 30.62±7.16 13.66±3.17* 7.39±2.27 5.06±1.08*乙组 56 30.58±7.14 11.37±2.25* 7.41±2.25 3.66±0.83*t 值 0.030 4.408 0.047 7.692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例数

2.4 肛肠动力学指标 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ARP、MTV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乙组患者ARP 水平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个月MTV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术前比,*P<0.05。ARP:肛管静息压;MTV:直肠最大耐受容量。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ARP(mm Hg) MTV(mL)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前 术后1 个月甲组 56 76.31±20.11 43.94±12.64* 186.77±12.37 153.59±8.26*乙组 56 76.26±20.08 37.43±12.51* 186.72±12.41 152.41±8.17*t 值 0.013 2.739 0.021 0.760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5 并发症 乙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甲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痔疮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肛门功能失调,严重者甚至导致肛门坠胀,对泌尿生殖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传统手术治疗虽然能达到治疗目的,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疼痛程度明显,效果欠佳,因此需要探究更理想的治疗 方案。

PPH 术属微创手术,在有效治疗重度痔疮的情况下切口更小,对患者机体损伤更小;且不需要切除肛垫,对肛门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排便几乎不受到影响[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周乙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甲组;乙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手术时间短于甲组;术后1 个月乙组患者血清IL-6、TNF-α 水平均低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提示微创痔疮手术PPH 可提高严重痔疮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抑制机体术后炎症损伤,且安全性较好。ARP 与痔疮静脉丛血液回流有关,其会影响痔核大小及术中出血量,其水平增高会影响血液回流,导致痔核增大;其还与肛垫内血管压有关,会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量;MTV 反映肛门对自行排便的控制能力,可较为直观地反映肛门直肠功能,存在肠道疾病的患者其水平呈顺应性升高趋势[5]。PPH 手术环形切除脱垂内痔上方近内痔上缘处,在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的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改善脱垂组织,并可有效减小痔核,增加局部血流,且因切口较小,不会影响患者自主排便能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个月乙组患者ARP 水平低于甲组,两组患者MTV 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微创痔疮手术PPH 促使肛管压力恢复,且对排便功能影响较小。

综上,微创痔疮手术PPH 可提高严重痔疮患者临床疗效,促进肛管压力恢复,并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及炎症反应,且对排便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肛肠乙组甲组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