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驱动性问题链,促有机认知模型建构

2021-03-16贝伟浩蓝仁敏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

贝伟浩 蓝仁敏

[摘   要]文章以“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β-消除反应”教学为例,将核心知识设置成问题链,利用启发性问题、挑战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反思性问题等来驱动学生思维进程,通过互动、质疑、建构,让学生体验、感悟进而理解认知模型的功能价值,为破解高中化学尖子生有机学习思维困境提出教学对策,有效促进学生有机化学认知模型的形成。

[关键词]有机化学;驱动性问题;认知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8-0064-03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化学尖子生的培养平台,为国家选拔创新科研人才。有机化学在竞赛试题中约占30%,常作为压轴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劉知新教授认为,学习有机化学能够夯实并深化物质结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突出贡献,有利于系统训练科学方法和培养思维能力[1]。我校注重化学尖子生培养,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化学创新型人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化学尖子生认为有机化学内容繁多、空间结构复杂、机理难于理解。这和有机化学知识的特点有关,显然,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有机化学认知模型,从而缺失描述能力、解释能力、预判能力。

本文以“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β-消除反应”教学为例,通过设置驱动性问题链,帮助学生形成有机化学认知模型,尝试构建培养化学尖子生高阶思维的教学新模式。

二、促进认知模型建构的“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β-消除反应”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从教材编排上看,“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β-消除反应”位于烷烃之后,是烃的衍生物的开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学功能上看,在碳骨架上引入卤原子后能产生众多官能团的衍变反应,由此有机物和有机反应类型变得丰富,学习难度也逐渐加大。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β-消除反应的机理关系到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的综合影响,兼具综合性和抽象性的知识本身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采用恰当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有机化学认知模型,必然会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对陈述性知识大量记忆的低阶水平,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形成高阶思维。

2.教学目标

通过卤代烃的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有机物和有机反应的认知模型(如图1),并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实践和感悟其价值,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过程

要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就要将关键的思维点设计成问题活动[2]。本研究利用启发性问题、挑战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反思性问题等来驱动学生思维进程,让学生在问题活动的体验中理解认知模型,实现知识能力的“再生”和“迁移”。

[环节一]在问题活动中体验有机化学认知模型。

问题1(启发性问题):比较烷烃和卤代烃的结构,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预测卤代烃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哪些。

学生受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影响,认为电负性X>C,X原子吸电子导致C—X易断键,—X易被—OH所取代。这种理解与真实的反应机理相去甚远,导致很多学生在书写卤代烃的水解方程式时仍以水作为试剂,并且往往会遗漏NaOH。造成这个误区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片面的结构上,没有形成从电子效应的角度来深刻理解有机物的结构。

问题2(发散性问题):电负性C>H,为什么不是C—H中的H被取代?

此时引入电子效应中的诱导效应。诱导效应是指在分子中受到不同电负性取代基的影响,成键电子云按取代基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方向而产生偏移的效应[3]。诱导效应以C—H键为标准,X原子电负性大于H原子,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电子云沿着键轴向X原子移动,导致X原子带局部负电荷(δ-),α-C原子带局部正电荷(δ+),由于异性电荷相吸,带δ+的C原子易受到亲核试剂(Nu:)的进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机物和有机反应的认知模型的第一维度:从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分析化学键的极性及键与键之间的相互影响,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

问题3(挑战性问题):取代反应的驱动力是什么?哪个基团离去?

若形成C—Nu:键,则α-C上有五根键,必然要离去一个基团。哪个基团离去?这涉及反应的驱动力,包括热力学驱动和动力学驱动。热力学驱动是指反应朝着使产物能量降低(稳定)的方向进行,动力学驱动是指反应活化能低或者过渡态势能低的反应优先进行。从键能角度看,C—H键的键能均大于C—X键,故从动力学角度看,是C—X键断裂。若从离去基团的稳定性角度看,X原子以X-形式离去,H原子以H-形式离去,显然X-在溶液中更常见也更稳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机物和有机反应的认知模型的第二维度: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反应的驱动力。

问题4(质疑性问题):以上分析推测出卤代烃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与实验事实是否相吻合?

教师展示实验数据:卤代烃与H2O反应,测得三级卤代烃反应速率最快,一级卤代烃反应速率最慢,产物是一对外消旋体;若加入强碱,则一级卤代烃的反应速率大幅度提高,得到构型翻转的产物。这样的实验结果大大超出学生的预期,说明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存在多种机理。

设计意图:预测结果的简单与实验结果的复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接下来要解决最关键的反应机理问题。有机物的立体结构对其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众所周知的镇痛药吗啡,有多种旋光异构体,但只有其中一种具有镇痛作用[3]。因此,在分析有机反应机理时必须考虑立体效应,而很多学生缺乏这种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在讲解两种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时,可以引入一个假想平面,将α-C放在该假想平面上来分析。

对于SN2反应,底物卤代烃的α-C采取sp3杂化,具有四面体构型,亲核试剂Nu:从C—X键的反向延长线方向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α-C,为了缓解该侧基团空间上的拥挤,α-C采取sp2杂化,形成一个平面型的过渡态,即R1、R2、R3位于假想平面上,未完全形成的C—Nu:键与未完全断裂的C—X键垂直于该平面。最后,卤素离子离去,为了再次缓解基团的拥挤,α-C重新回到sp3杂化,R1、R2、R3从平面上方转到平面下方,发生构型的翻转(如图2)。

从SN2反应的势能图(如图3甲)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双分子单步反应(决速步与两种物质有关)。

SN1反应则是分两步进行。首先底物卤代烃解离成碳正离子和卤素负离子,α-C由sp3杂化的四面体构型转变为sp2杂化的平面构型,这样减少了三个基团的拥挤,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而且碳上还有一个垂直于平面的空p軌道用于成键。一旦成键,又恢复四面体构型[3](如图4)。当亲核试剂Nu:进攻碳正离子时,上下平面进攻的概率相当,因此,若α-C是手性碳,就会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占比相同的产物。从SN1反应的势能图(如图3乙)来看,这是一个单分子两步反应(决速步与一种物质有关)。

设计意图:从空间立体效应角度对两种反应机理进行剖析,让学生体验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认知模型的第三维度:综合考虑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三大选择性(反应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问题5(展望性问题):请预测溴代新戊烷发生SN1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大部分学生会得出图5中“少”的产物为主要产物。此时教师应解释碳正离子的重排。碳正离子的空p轨道与烷基上的[C—H]键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导致电子离域,使碳正离子稳定性增强[3]。烷基上[C—H]键个数越多越能有效稳定碳正离子的正电荷。从热力学驱动的角度看,1° C+和2° C+会通过负氢迁移和烷基迁移重排生成更稳定的3° C+,得到重排产物。

设计意图:碳正离子的重排很常见,在有机合成中必须注意,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易错点。针对学生思维的未知点设置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易错点。

通过上述5个问题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和体验有机物和有机反应的认知模型。在帮助学生搭建有机物和有机反应的认知模型的“脚手架”之后,还需检测学生的接收效果。为此,接下来要通过更进一步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对卤代烃的β-消除反应展开讨论。

[环节二]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有机化学认知模型。

问题6(反思性问题):请把目光聚焦到β-C上,从电子效应的角度分析化学键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X原子电负性强,β-C上电子云密度由于吸电子效应下降而显局部正电荷(δ δ+),造成β-H具有一定酸性,因而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发生消除反应。”这说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分析有机物的切入点——从电子效应分析化学键的极性以及键与键之间的相互影响。

问题7(还原性问题):反-1,2-二溴环己烷发生消除反应的产物有哪些?请分析产物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暴露思维短板。这道题只有唯一的产物:1,3-环己二烯,因为形成共轭结构能显著降低体系能量。仍有部分学生的答案中出现“苯炔”结构,但只要从空间效应稍作分析,便能发觉 “苯炔”的张力很大,极不稳定,进而拓宽学生对有机物的空间效应思考维度。

问题8(探索性问题):请观察E2消除反应机理(如图6),该反应在立体化学上有何要求?

问题9(挑战性问题):三级卤代烃在无碱时的消除是按单分子消除(E1)机理进行的[3]。根据E1消除反应机理(如图7),并结合已有知识,你能说出为什么按该机理发生反应吗?

设计意图:上述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生运用有机物认知模型的第二、第三维度。至此,已是学生第三次运用该认知模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深入体会其功能价值,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节课学生的课堂反馈效果良好,阶段性纸笔测试成绩与往届同期对比有所提高。通过实践,总结得出破解化学竞赛有机学习思维困境的对策,以及有效构建有机化学认知模型的教学策略:从熟悉的情境入手促进学生认知方式的转变;针对学生思维的已知点、未知点和易错点设置问题障碍,促进学生认知方式的转变;教学问题的设置要有驱动性和难度梯度,并进行恰当的追问。随后的有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认知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徐星,展军颜,黄慧清.洞悉思维的基点 构建思维型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物质分类”的教学设计[J]. 中学化学,2017(9):16-18.

[3]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 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