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几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2021-03-16王军刚张宗兴刘林张玉林何飞

长江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空秆心叶腋芽

王军刚 张宗兴 刘林 张玉林 何飞

导读:近年来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生产中多穗,香蕉穗, 茎基部分蘖, 天花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秕籽,倒伏,牛鞭苗7 种现象常困扰种植者,对这7 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应措施,以供参考。

玉米香蕉穗

鲜食玉米作为餐桌上的一种独特美食,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各地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生产管理中出现的多穗等现象经常会困扰种植者,现就比较常见的7 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 玉米多穗

多穗是指玉米连续几个茎节处均长出雌穗的现象。多穗是玉米的生理性现象,玉米的每个茎节处都有腋芽,除顶部5~8 节腋芽不发育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中上部的腋芽可发育成果穗。一般情况下,只有1~2 腋芽可以分化成果穗,但有时会出现3 个以上果穗同时形成,造成商品穗过小,影响经济效益。其形成一般有以下几个因素:①品种特性。 多穗的形成与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②营养过剩。植株的营养过剩也容易发生多穗现象。

预防措施:①水肥不易过多。 一般地块667 m2整个生育期施复合肥(15-15-15)75~100 kg 即可;②选用适宜的品种;③人工掰掉除主穗外的果穗。

2 玉米香蕉穗

香蕉穗是指在1 个腋芽处长出了多个果穗, 穗茎相连形似香蕉。 香蕉穗发生后除主穗外其余果穗均不能正常生长,并且主穗的商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播期不适或异常气候影响。播种过早,移栽后遇到倒春寒天气,或者玉米雌穗分化期遇到高于35℃的高温干旱天气时, 主穗发育受到抑制或者死亡,在充足的营养环境下诱发茎节处萌生新的雌穗;②品种特性。 品种自身的特性与香蕉穗的多发也有很大的关系;③苗龄过长。 玉米从播种到移栽需要7~20 天时间,达到3 叶1 心即可移栽,如果苗龄过大造成老苗移栽也容易发生香蕉穗。

预防措施:①按照品种的说明适期播种;②选用适宜的品种种植;③加强种植管理,避免老苗移栽,发现香蕉穗及时掰掉,以免影响主穗的商品性。

3 玉米茎基部分蘖

玉米茎基部容易分蘖出一个或多个“小苗子”,形成和主茎争抢资源的态势,发生的原因如下:①低温影响。 苗期15℃以上才有利于玉米生长,移栽后如果温度长期低于10℃,植株的生长非常缓慢,顶端优势受到限制而容易发生分蘖;②肥水充足。 施用底肥比较充足, 特别是氮肥的比例超过50%时,营养生长较强,容易长出一个个“小苗子”;③品种类型。 如甜玉米较糯玉米更容易出现分蘖。 对于鲜食玉米来说,因为采收鲜穗上市,这些“小苗子”会消耗植株养分,生长期出现需要及时去除,以免影响最终果穗的大小。

4 天花玉米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正常情况下只有雌穗才会长玉米籽,天花只起到散粉的作用。 天花上长出籽粒称为玉米遗传发育上的返祖现象,一般在短日照条件下或气候异常情况下会发生这种现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及时将长出的玉米籽粒去掉即可。

5 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秕籽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者果穗不能长大的现象。 秃尖是指果穗能够正常发育但穗顶部籽粒不饱满的现象。 缺粒是指缺行或者果穗上只有很少籽粒的现象。 秕籽是指整个果穗能正常生长而部分籽粒不够饱满的现象。 这几种现象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密度过大。 密度大导致植株叶片浓密,过早封行,叶片光合作用不足,植株养分不足,造成雌穗发育受限是空秆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过密会导致散粉不良,造成秃尖、缺粒和秕籽现象多发。 ②气候原因。 玉米散粉期的适宜温度是26~27℃,高于35℃时散粉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雌穗籽粒发育不良,发生秃尖、缺粒和秕籽现象。③营养供给不均衡。 植株大喇叭口期对钾肥的需求超过了对氮肥的需要,此时土壤中钾肥不足会增加空秆率。 雌穗在分化期磷钾不足或硼锌等微量元素不够,会造成花而不实,增加了秃尖、缺粒、秕籽的现象。 ④栽培管理粗放。 移栽时,田间大小苗混栽,植株长势不整齐,播种时间不合理,田间水肥管理不均匀, 导致植株参差不齐等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形成空秆、秃尖、缺粒和秕籽现象。

预防措施:①单株合理密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密度, 可以保证每株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避免植株相互争夺养分造成大小不一、长势不整齐。 ②均衡施肥。 底肥除了氮磷钾按3∶1∶2 比例施用外,每667 m2施入硫酸锌500 g、硼砂500 g。③加强田间管理。 移栽时大小苗分开种植,中期管理保证同块田的水肥条件一致,使植株长势均匀一致。④人工辅助授粉。玉米吐丝后2~5 天内,于晴好天气的8:00~11:00,用竹竿、绳子等工具或直接晃动玉米植株,使花粉落下,完成人工授粉。

6 玉米倒伏

分3 种情况:第1 种是根倒,即植株不弯不折而根系在土壤中发生位置的变化,一般在风雨过后发生;第2 种是中上部弯倒,即植株中上部发生弯曲而根系的位置没有变化, 多发生在密度过大的地块;第3 种是茎折,即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茎秆也不弯曲,但茎从某一节间折倒。 发生原因:①种植密度过大。 种植密度越大,植株的茎秆强度越低,抵御风雨的能力就越弱;②植株长势过旺或株高较大。 高秆植株受风雨的作用更加容易倒伏;③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天气导致。

预防措施:①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尽量避免植株生长期间遇到比较极端的气候;②合理密植。 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使植株茎秆生长更粗壮,起到抵御倒伏的作用;③品种选择。在风比较大的地区选用生长健壮、气生根发达的品种也是预防倒伏的一个重要措施;④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比例。磷钾肥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的强度,从而对抗倒伏起到积极的作用;⑤中耕培土。 玉米的气生根比较发达,通过中耕培土等栽培措施,增加了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预防倒伏的目的。

7 玉米牛鞭苗

生长期玉米有些植株会出现心叶紧紧包裹并发生弯曲的现象,俗称牛鞭苗。 这种苗由于心叶无法展开而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停止生长。 造成的原因:①虫害。 玉米心叶遭蚜虫、蓟马为害后心叶会卷缩在一起;②药害。 除草剂施用过早或者药液喷溅到玉米心叶上,会造成玉米植株发生药害而导致心叶扭曲。

预防措施:①及时预防害虫。 从苗期开始,定期用吡虫啉、噻虫嗪、飞虱净、氯氰菊酯等预防各种虫害;②除草剂合理施用。 一是在玉米5 片叶后使用,太早使用容易产生药害;二是喷药的时候注意只对玉米行间喷, 避免药液喷溅到玉米叶片或者心叶上。

猜你喜欢

空秆心叶腋芽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生长素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研究进展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玉米空秆病发生原因与防治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仲丁灵对西瓜腋芽内源激素的影响
甘蔗腋芽外植体生长影响因素分析
玉米空秆病发生原因与防治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