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瓜常见虫害为害特征及防控措施

2021-03-16罗跃韩磊姚小龙吴小毛

长江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菊酯南瓜乳油

罗跃 韩磊 姚小龙 吴小毛

导读:南瓜口感好,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粮菜作物。南瓜较耐旱,是喜温短日照植物,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长,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南瓜上的害虫种类较多,对南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本文总结了南瓜常见虫害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与措施,为南瓜生产上防控虫害提供参考。

图1 马铃薯瓢虫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别名番瓜、番南瓜、饭瓜等,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 南瓜原产于墨西哥至中美洲一带,后被引种到欧洲、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在世界各地普遍种植,大量分布墨西哥、中南美洲、中国、 韩国仁川以南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南瓜种植历史已有500 多年,南瓜自引入中国后,迅速得到推广,不管是高原还是盆地、湿热的南方还是干冷的北方,都能见到南瓜的身影,现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云南、山西、陕西等地。 近年来,我国南瓜种植面积达100万hm2,总产量达40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0%,我国是主要的南瓜生产和消费国家。 南瓜除了作为粮食和蔬菜外,还有其他功效,比如南瓜因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预防和治疗便秘方面效果明显;因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对缓解眼部疲劳、提高视力有较好效果;南瓜的根能治牙痛、籽有清热除湿功效、瓜蒂有安胎功效等[1];南瓜还能加工成浓缩汁、速溶粉和南瓜浆;南瓜的籽还可提油[2~4]。 本文总结了南瓜常见虫害的为害特征及防控措施,旨在为防控南瓜虫害提供参考。

1 南瓜虫害的为害与防控

1.1 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瓢虫(图1)又叫花大姐,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南瓜植株产生为害,主要取食南瓜叶片,严重时只剩叶脉,致使南瓜叶片变褐、枯死。

防治方法:每年6、7月马铃薯瓢虫产卵盛期,清除卵块,同时捕杀幼虫和成虫。在幼虫分散前,可交替选用4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 倍液喷洒叶片背面[1]。 还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 倍液防治[5]。

1.2 蚜虫

蚜虫(图2)在南瓜的整个生育期内都会产生为害,其种类繁多且繁殖力强,常以成群的成虫或若虫聚集刺吸叶片背面和嫩茎上的汁液,叶片和嫩茎受害后卷曲萎蔫,甚至枯死,影响果实生长。 蚜虫还会分泌蜜露污染南瓜的叶片和果实,携带病毒产生为害[6]。 蚜虫以卵在寄主或以成蚜在温室内蔬菜上越冬,翌年5~6月开始盛发为害[7]。

图2 蚜虫

图3 白粉虱

图4 潜叶蝇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杂草,干旱季节时常向植株上喷洒清水,覆盖银灰膜趋避或放置黄板诱杀。化学药剂可每667 m2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8 g 对水30~50 L 喷雾, 还可交替选用2.1%氯·阿乳油1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 倍液或20%菊·马乳油2000 倍液喷雾[1];也可持续喷施长效内吸性药剂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500~10000 倍液或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 倍液[8]。 王迪轩等[9]建议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0~40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董永辉等[10]建议使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 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25%乐·氰乳油1500 倍液等进行喷杀;朱璞等[11]建议使用70%艾美乐(吡虫啉) 水分散粒剂5000~6000 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 倍液防治。

1.3 白粉虱

白粉虱(图3)又叫小白蛾,以吸取南瓜植株汁液为害,吸食时会把毒素注进植物体内,其分泌的蜜露会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其成虫的排泄物会阻碍植株的呼吸,甚至诱发烟煤病等病害,为害果实和叶片。 此外,白粉虱还是病毒的传播者。

防治方法:在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悬浮剂400~600 倍液或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喷雾,能对卵、若虫和成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保护地可每667 m2用敌敌畏烟剂350~400 g 熏蒸;白粉虱飞行能力较强,药剂不易喷施到其虫体上,所以一般先喷水打湿其翅膀再喷施药剂[8]。 化学药剂还可选用2.5%联苯菊酯水乳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9]。 高彦辉[12]建议使用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3000 倍液(花后禁用)防治白粉虱。

1.4 潜叶蝇

潜叶蝇(图4)体长4~6 mm,灰褐色,主要以幼虫为害南瓜叶片, 其幼虫多从叶边钻入取食叶肉,叶片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白色的弯曲蛀道,其粪便常留在蛀道内,被钻空的部位由窄变宽,后期变为红锈色;成虫在取食时会刺破表皮,以刺破点为中心形成白色坏死斑。 幼虫和成虫对叶片的为害致使叶片光合作用严重下降,并引起水分散失,影响果实生长。

防治方法: 防治潜叶蝇的化学药剂有10%吡虫啉悬浮剂400~6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500~1000 倍液喷洒,或每667 m2用40%阿维·敌敌畏乳油90 g 对水50 L 喷雾[8]。 潜叶蝇的成虫多在南瓜叶片背面产卵, 喷施时应注意兼顾叶片背面。

1.5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图5)体长1.3~2.3 mm,幼虫在叶面上下表皮间通过潜食叶肉为害南瓜叶片,多从主脉基部开始为害,取食后在叶片正面形成灰白色虫道,幼虫老熟后钻出虫道化蛹,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幼虫还为害嫩茎,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茎尖枯死,于南瓜苗期和坐果后为害较多[13]。

图5 美洲斑潜蝇

防治方法:发生初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倍液、10%烟碱乳油1000 倍液、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7000 倍液或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交替喷雾防治[6,9,10]。另外,还可通过及时清除瓜地杂草,设置黄板诱杀防治。

1.6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图6)又叫土蚕、地蚕等,其幼虫会咬断南瓜幼苗茎基部,致使植株死亡。 小地老虎以末龄幼虫、蛹和成虫越冬,通常将卵产于近地面的叶背面或嫩梢上。 幼虫3 龄前主要取食南瓜近地面的幼嫩部位,3 龄后为害至其他部位, 常昼伏夜出,有相残特性。

图6 小地老虎

防治方法:清除杂草以减少虫卵,可用药剂拌灰菜等小地老虎喜食的杂草进行诱杀;化学药剂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8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喷雾,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200 倍液灌根,每株250 mL[5,14]。

1.7 红叶螨

红叶螨(图7)又叫红蜘蛛,通常在5月发生,初期在叶背寄生,叶表面逐渐出现白色碎花,把叶片营养抽干后迅速转移到新叶,导致植株矮小、叶片扭曲呈茶褐色,严重时全株萎蔫甚至枯死。 干旱时发生严重, 但温度或湿度过高都不利于红叶螨繁殖。

图7 红叶螨

防治方法:移栽幼苗时,要注意剔除携带红叶螨的幼苗;发生初期通常寄生在植株下部叶上,可直接摘除;药剂可用1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 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喷雾防治[7]。

1.8 黄守瓜

图8 黄守瓜

黄守瓜(图8)的幼虫主要为害南瓜植株根部,成虫则取食南瓜叶片、茎蔓、花等,严重时全株死亡。 常以身体为中心呈环形取食,严重时叶片只剩叶脉,其分泌物常对花造成污染,致使花不结瓜[15]。黄守瓜在向阳的杂草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年先取食杂草或蔬菜,再转移至瓜地,其喜好高温、高湿环境,多将卵产于植株周围的土表或土缝中。

图9 棉铃虫

图10 蓟马

防治方法:成虫产卵时期,可在南瓜植株附近的土表撒上石灰、锯末等,破坏成虫的产卵环境。防治幼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1500 倍液或烟草水 (烟叶50 g 加水1500 g 浸泡, 反复搓揉后过滤, 加入1.5 g 中性洗衣粉搅匀而成)30 倍液灌根;成虫盛发期,选用29%杀虫双水剂600~800 倍液 喷 雾[16,17]。

1.9 棉铃虫

棉铃虫(图9)会取食南瓜的花蕾和果实,偶尔也取食幼嫩茎叶,造成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且易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在开花期,喷施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 乳油1500~2000 倍液、24%美满(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3000 倍液、15%安打(茚虫威)悬浮剂2000~3000 倍液、1%力虫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乳油1500~2000 倍液或8×103亿个/g Bt 可湿性粉剂300~500 倍液或5%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 倍液[12]。

1.10 蓟马

蓟马(图10)多在南瓜叶片背面、嫩梢和花上取食,卵产于表皮下,怕光。 3 龄若虫化蛹,羽化后继续为害植株。 蓟马多以成虫在土缝或枯叶间越冬,主要在夏季为害。

防治方法:可选择营养袋育苗、覆盖地膜栽培等措施;利用草蛉、花蝽等天敌捕杀;可选药剂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6000 倍液、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00~8000 倍液或0.6%苦参碱水剂600~800 倍液[12]。

1.11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图11)的幼虫和成虫都以啃食南瓜种子、嫩根和嫩茎为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主要在南瓜植株苗期为害。

防治方法: 防治东方蝼蛄可用40%辛硫磷乳油1500 倍液灌根, 每株250 mL,或用90%敌百虫晶体0.3 kg 与炒香的豆饼5 kg 混拌均匀,埋入南瓜植株周围诱杀[5]。

1.12 瓜实蝇

瓜实蝇(图12)成虫体长8~9 mm,虫身褐色。瓜实蝇将卵产在南瓜皮内,幼虫破茧孵化之后在瓜皮内部生长,取食果肉,致使南瓜果实从内部开始凹陷畸变,空洞、腐烂并发臭,瓜皮发黄变硬,甚至落瓜。 老熟幼虫在土壤表层化蛹,羽化后继续为害,每年的5~6月是瓜实蝇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变的果实,清除杂草以减少虫源,充分利用寄生蜂等天敌,结合性诱剂等捕杀, 如使用0.02%猎蝇饵剂70~100 mL 对水420~800 mL 诱杀;盛发期可喷施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巴沙(仲丁威)乳油1000 倍液、4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等防治[18,19]。

2 小结与展望

虫害是影响南瓜产量和品质的一大因素,对南瓜常见虫害进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药剂的长期及不合理施用易造成害虫抗性的产生,且抗性会遗传,因此,交替及混合施用化学药剂不仅能延缓害虫的抗性产生,还具有配合灭杀作用,往往能带来更好的防控效果。化学药剂是防控南瓜害虫的重要手段, 但长期施用带来的一些如残留于环境、蓄积于人体等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在当前严管化学药剂施用的政策背景下,防控害虫应综合深耕翻土等农业措施、搭建防虫网和设置粘虫板等物理方法、利用天敌等生物途径,必要时再辅以合理的化学防治, 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最终使人类受益。今后南瓜害虫防治应充分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完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及生态调控技术, 推动农业发展更为绿色、友好、可持续。

图11 东方蝼蛄

图12 瓜实蝇

猜你喜欢

菊酯南瓜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南瓜灯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