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妇科癌症患者术后社会心理压力评估及相应护理干预策略探究

2021-03-15古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古海燕

[摘要] 目的 探討年轻妇科癌症患者术后社会心理压力评估及相应护理干预策略。 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4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与化疗治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妇科癌症年轻女性患者术后与癌症相关的心理压力,并给予其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评分等相关情况。 结果 高中文化以下、化疗<6个疗程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为(47.48±8.73)分、(41.29±9.62)分、(45.17±9.69)分、(41.68±9.71)分,均明显低于高中及以上、化疗≥6个疗程患者的(59.15±9.39)分、(53.89±7.17)分、(57.94±10.54)分、(53.84±8.18)分(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理评分为(6.62±0.73)分、心理评分为(5.84±0.52)分、独立性评分为(5.63±1.04)分、社会关系评分为(5.97±0.51)分、环境评分为(5.78±1.21)分以及精神评分为(5.64±0.54)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评分的(5.15±0.65)分、(4.92±0.37)分、(4.87±1.21)分、(5.04±0.39)分、(4.98±1.07)分、(4.73±0.43)分(P<0.05)。 结论 大部分妇科癌症的年轻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根据影响其心理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妇科癌症;年轻患者;社会心理压力;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ostoperative psychosocial stress and explor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young gynecological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subjec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re 40 cancer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All subjects received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The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lated to cancer in young female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 was analyzed using questionnaires. Furthermore, the releva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given to them.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all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patients below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with less than six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were(47.48±8.73), (41.29±9.62), (45.17±9.69), and (41.68±9.71) points, respectively,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59.15±9.39) points, (53.89±7.17) points, (57.94±10.54) points, and (53.84±8.18) points] in patients above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with chemotherapy≥6 courses(P<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physiology was (6.62±0.73) points, psychology was (5.84±0.52) points, independence was (5.63±1.04) points, social relations was (5.97±0.51) points, environment was (5.78±1.21) points, and spirit was (5.64±0.54)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5.15±0.65] points, [4.92±0.37] points, [4.87±1.21] points, [5.04±0.39] points, [4.98±1.07] points, and [4.73±0.43] points)(P<0.05). Conclusion Most young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surgery.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psychology,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ir advers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hich has cruc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Gynecological cancer; Young patients; Psychosocial str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癌症属于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且癌症患者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与其他可以治愈性疾病比较,明显要高,为23%~47%。癌症是导致20~39岁年轻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大部分被诊断为癌症的年轻女性将面临身体、心理及社会层面的多重挑战,再加上有些疾病发生在女性的特有生殖器官上,从而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特殊的心理障碍。目前,对于患有妇科癌症(包括卵巢、子宫、宫颈、外阴及阴道癌等)的年轻女性将面临额外的压力,主要来自对生育和性功能方面的焦虑情绪[2]。既往有相关研究表明,年轻女性因妇科癌症的影响,使其生理、心理受到较大的压力,并存在焦虑情绪;再加上妇科癌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上又缺乏缓解心理痛苦的方法[3]。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后的半年内属于康复阶段和化疗阶段,若是患者长时间处于负性状态中,可能会抑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抗癌能力,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直接加快患者的死亡速度。因此,为年轻的妇科癌症患者制订心理干预措施,并提供社会支持等特殊护理是迫切需要的,应给予该群体高度心理与社会支持。本文主要将2019年1—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40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其术后社会心理压力,并探讨相应护理干预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40例癌症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与化疗治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妇科癌症年轻女性患者术后与癌症相关的心理压力,并给予其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31.05±2.91)岁。未婚者5例,已婚者35例;单位工作人员18例,农民和务工人员22例;高中及以上文化23例,高中以下文化17例;14例化疗≥6个疗程,26例化疗<6个疗程。

纳入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订同意书;(2)非精神疾病者;(3)无凝血功能障碍者;(4)无认知障碍者。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者;(2)伴有肝肾功能衰竭者;(3)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在治疗结束后与癌症相关的心理压力和所需的社会支持。内容包括以下问题:(1)与癌症相关的痛苦(“在治疗结束后,你是否经历过与你的癌症相关的心理痛苦?”“如果是”,请描述“开放性回答”;(2)需要帮助[“你是否经历过需要帮助的情况?”(是/没有)];(3)寻求支持[“你是否寻求对癌症相关的痛苦的支持?”(是/否)];(4)支持的形式[“你从谁那里寻求支持?”(顾问/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其他,请定义)];(5)不寻求支持的理由(“如果你不寻求对癌症相关痛苦的支持”,请描述原因,“开放性回答”;(6)获得的支持[“你得到了你需要的支持吗?”(是/否),“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支持”,请描述一下原因,“开放性回答”;(7)既往的不良事件[“你以前经历过困难吗?”生活事件(在你的癌症之前)?(是/否)];(8)既往的心理困扰[“你以前有过心理压力的经历(在你患癌症之前)吗?”,(是/否);“如果是的”,请描述,“开放性答案”];(9)以前的心理支持[“你以前对于心理上的痛苦(在你的癌症之前)有寻求支持吗?”(是/否)]。

采集临床资料:①采集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社会人口情况、癌症相关痛苦与心理支持情况参数。②描述癌症相关的心理痛苦变量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压力、对复发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性行为、性功能、生育问题、身体形象问题、孤独、愤怒、内疚、悲伤、压力/压力不耐受、疲劳等。③评估研究对象获得的支持是否合适,则通过对患者上述情绪反应的评估获得;即当患者某方面支持被获得,但患者仍反应出该方面的不良情緒或压力时,认为该支持是不恰当的[4-5]。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估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评分等相关情况。

①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化疗疗程,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6],比较高中及以上文化与高中以下文化患者心理状况;化疗≥6个疗程与化疗<6个疗程患者心理状况,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状况越差。

②生存质量评估:采用WHOQOL-100量表[7],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以及精神6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各1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文化水平与化疗疗程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高中以下文化、化疗<6个疗程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化疗≥6个疗程的患者(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以及精神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评分(P<0.05),见表2。

3 讨论

癌症属于威胁人类生命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且癌症患者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明显比其他可治愈性疾病要高,占比为23%~47%[8]。而威胁女性群体健康最为严重的则是妇科癌症;目前,虽然临床上已经对妇科癌症患者的诊断、治疗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诊治的过程中也同样不可忽视患者的心理问题[9]。年轻的妇科癌症患者可能会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康复速度缓慢、治疗时间较长等诸多因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大部分妇科癌症年轻患者的精神症状均以焦虑最为突出,其次为抑郁[10]。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问题也很突出,且不同文化程度焦虑与抑郁评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可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术后不良反应了解的知识更多,导致其思想压力增大,欠缺调适心理的能力;化疗疗程越长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也明显较高,患者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害怕对生命安全构成危害等原因造成的。

由于不同患者之間存在个体化差异,如文化水平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不同等,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年轻妇科癌症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使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能有助于增强患者信心,使其更有勇气面对自身疾病,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康复中,进而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最终达到疾病更好康复的目的。同时,在给予护理措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术后妇科癌症的年轻患者,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①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求知欲望,并向其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介绍一些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②因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化差异,护理人员需对化疗疗程长、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缓解其不良心理状况,使其充满信心、希望;③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而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能增强患者的信心[11]。(2)给予家属与社会的支持、帮助。①护理人员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知识的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不同的社会支持,满足患者的需求;②告知家属,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失落、痛苦等情绪,以免影响到患者情绪,多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2]。(3)指导患者正确性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性功能损伤与恢复程度,而大部分患者性功能下降是因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及其配偶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宣传教育,解除其思想顾虑;并向其强调配偶在双方心理适应及性适应的重要地位,缓解患者情绪,有助于增强患者疾病恢复的信心,提升其生活质量[13]。(4)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向患者与家属详细讲解康复注意要点和事项,并叮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同时,告知患者适当的进行一些合理的活动,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使其尽早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如散步、活动、慢跑等,注意劳逸结合,切勿过度劳累[14-17]。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其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李景平等[15]将66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表明,对妇科癌症的年轻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让患者心情愉悦,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助于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大部分妇科癌症的年轻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根据影响其心理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霞,易松,孙云霞,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及细胞免疫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8,39(5):786-790.

[2] 贾玉蕾,延丽霞,张则,等.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2):169-172.

[3] 江笑笑,杨娅娟,李树雯,等. 癌症患者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2018,39(8):60-63.

[4] 孙恒文,杨艳珍,刘婷,等. 癌症复发恐惧心理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循证医学,2018,18(5):48-53.

[5] 张璐.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5):160-161.

[6] 张丽燕,陆宇晗. 365例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18,345(14):49-53.

[7] 莫晓芳.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7):2856-2858.

[8] 张文婷. 预警性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对DVT发生率的控制作用[J]. 当代医学,2018,491(12):186-187.

[9] 张春雨,刘薇,马静茹.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24-126.

[10] 李文高,杨源,孙恒文,等. 新确诊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失眠现状分析[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9, 5(4):221-228.

[11] 米叶红,张秀彩,李淑芳.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J]. 母婴世界,2018, (8):145.

[12] 乔昕晔. 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7):187-188.

[13] 林维伟.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价值评估[J]. 心理医生,2017,23(27):223-224.

[14] 吴彩娟,李扬,陈英.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缓解疼痛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8):148-150.

[15] 李景平,黄剑仪,朱自利.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4):43-45.

[16] 籍敏.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8):103-104.

[17] 雷罗娇,周丽萍,王友娣.妇科癌症患者的整体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6):135-136.

(收稿日期:2020-07-02)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