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15薛继婷张殿君张馨楠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评量健康状况妇女

薛继婷 张殿君 张馨楠

[摘要] 目的 了解農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在社会工作视角下制定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以期提高和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方法 2019年2—6月随机抽取浙江省衢州地区和黑龙江省牡丹江、佳木斯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为密集乡镇的农村留守妇女3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村留守妇女的人口学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年龄、家庭收入、居住状况、丈夫回家频率因素影响。 结论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差,家庭年收入低、丈夫回家频率低等都会降低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健康;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impacting factors of rural remaining wives, and to formulat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rural remaining w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so a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rural remaining wives. Methods A total of 376 rural remaining wives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villages and towns with relatively dense migrant workers in Quzhou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Mudanjiang and Jiamusi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self-designed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emographic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rural remaining wive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ing factors of mental health.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rural remaining wives was relatively poor, and their total scores and scores of each factor of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 norm. The total scores and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 norm,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hostility and terror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ational norm,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 scores of paranoia and psych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national norm,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rural remaining wives was impacted by age, family income, residence status, the frequency of their husbands' returning home. Conclusion The overall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rural remaining wives is relatively poor. The low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low frequency of their husbands returning home will all reduc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rural remaining wives.

[Key words] Health; Mental health;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Impacting factor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9亿的农村人口中,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群,其中包括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1]。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影响,因此,保证她们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及维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村留守妇女界定为“丈夫离开户籍所在地外出务工,外出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内累计超过半年,而留居家中肩负起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义务的农村已婚妇女”[2]。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留在家中,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承担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同时还要忍受丈夫不在家的精神压力,其在面对这些身心压力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然而这个值得社会广泛关注的弱势群体却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如何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2—6月随机抽取浙江省衢州地区和黑龙江省牡丹江、佳木斯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为密集乡镇的农村留守妇女37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年龄18~55岁、丈夫外出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内累计超过半年的已婚妇女。共发放问卷376份,经过整理和筛选回收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96.54%。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包括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口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丈夫外出打工年限、回家频率、照顾孩子和赡养老人等基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题目,采用1~5级评分,以测量10個心理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附加因子。该量表可对个体的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状况、生活习惯及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量表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何因子分超过2分,则判定为阳性。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的效度系数为0.77~0.99,各因子重测相关系数为0.52~0.76,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4]。

1.2.2 实地访谈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农村留守妇女在生活中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具体深入了解,整理访谈资料结果,为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征得研究对象口头知情同意后,调查人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完毕后查看问卷,对遗漏问题进行补充。考虑到研究对象的文化水平差异,对不识字的个体,在征得其同意后,由调查人员将题目念给研究对象,然后将结果记录在问卷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农村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单因素方差分析

本研究共获取农村留守妇女样本363例,其平均年龄为(41.58±8.12)岁;文化程度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程度为初中者最多;家庭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3~5万元者所占比例最高;居住状况方面,和子女一起居住者所占比例最高;丈夫回家频率方面,丈夫三个月及以下回家一次者所占比例最高。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状况和丈夫回家频率因素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农村留守妇女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情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进行差异性检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情况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因子分得分情况与与全国13个地区1288名正常成人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常模比较,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见表2。

2.3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与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状况、丈夫回家频率作为自变量,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作为因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情况,以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正常为因变量(0=正常,1=异常);以年龄(≤29=1,30~39=2,40~49=3,≥50=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专)=3,大专及以上=4)、家庭收入(6001~10 000=1,10 001~30 000=2,30 001~50 000=3,50 000以上=4)、居住状况(独居=1,和子女=2,和父母子女=3,和父母=4,其他=5)、丈夫回家频率(三个月及以下=1,三个月以上至半年=2,半年以上至一年=3,一年以上至三年=4,三年以上=5)为自变量,以显著性水平α≤0.05为标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受年龄、家庭收入、居住状况和丈夫回家频率的影响(P<0.05)。见表3。

3讨论

3.1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存在差异,其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与颜雅娟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提示其心理问题可能表现在躯体症状、人际关系不良及情绪等方面。其中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反应较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农村留守妇女在承担更多家庭重任的同时,还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更加辛苦,因而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同时,她们也会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2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也随之变差。不同年龄段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示,29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的农村留守妇女,提示29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年龄组。这可能与年轻个体更容易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接受新事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减轻孤独寂寞,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3.2.2 家庭收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收入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月收入较高的农村留守妇女明显比家庭月收入低的农村留守妇女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得分更接近于常模[6],提示家庭月收入较高的农村留守妇女,其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家庭月收入低者。家庭月收入高可以缓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经济压力,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其对生活的信心。家庭月收入较高的农村留守妇女可以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社交活动,与周围的邻居和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相反,家庭月收入较低的农村留守妇女,为增加收入会增加劳动强度,长时间减少社交活动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3.2.3 居住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独居的农村留守妇女较和子女或父母一起居住者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其原因可能与丈夫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与丈夫两地分居,在承担繁重劳动的同时还要忍受对丈夫的思念及寂寞。独居会使个体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因此,长期独居也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问题[7]。

3.2.4丈夫回家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回家频率也会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苗春霞等[8]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由于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通常仅通过电话联系。随着空间距离的扩大,情感交流的减少,留守妇女有诸多担心和疑虑,造成其精神上的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9]。由于丈夫外出务工,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照顾老人孩子的家庭重担。如果丈夫回家频率较高,可分担农村留守妇女的部分劳动负担,也可增强夫妻间的沟通,减轻其孤单寂寞情绪。相反,如果丈夫回家频率较低,常年不在家,不仅增加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压力,也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双重压力下,农村留守妇女容易产生身体疾病和不良情绪、安全感较低、婆媳关系紧张、婚姻困境、性心理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3.3 应对策略

3.3.1 健全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研究显示,社会支持有益于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10]。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可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方面,正式支持即政府、社会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的支持,非正式支持即农村留守妇女个人关系网络所提供的支持[11]。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所提供的正式支持主要包括政策支持、舆论支持及权益保障。而亲属、邻居、朋友提供的非正式支持主要包括精神支持、情感支持及工具支持。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协助农村留守妇女根据家庭及生活环境选择适宜的生产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农村留守妇女的数量。作为农村留守妇女非正式支持系统成员的亲属、邻居、朋友,应努力尝试理解农村留守妇女,给予她们帮助及情感支持[12]。也有一些研究显示,为满足农村留守妇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其丈夫选择外出打工地点时应以就近为原则,增加回家次数,在回家时给妻子带一些礼物,这样可以使农村留守妇女在减轻生活压力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促进其心理健康[13]。农村留守妇女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3.3.2开展婚姻家庭问题主题教育活动  社会工作者进入农村,通过社區式工作访谈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妇女多数会面临婚姻关系不稳定的问题,面对丈夫进城务工养家、自己留在家中的情况,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表现出不信任丈夫、担心丈夫会出轨的心理状况,使其婚姻关系变得更敏感、脆弱。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开展婚姻关系方面的主体宣讲活动,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使其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也能正确认识婚姻关系中双方的交流和沟通[14]。在留守家庭中不仅会出现婚姻关系问题,还会出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问题,因此可以开展改善人际关系、缓解情绪和如何有效应对等方面的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帮助其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轻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

3.3.3 建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互助小组在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15]。社会互助小组的建立可以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相对安全、有信任感的氛围,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互助小组领导者的带领下,彼此信任,通过倾诉、交流沟通、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应对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农村留守妇女由于要独自从事重体力劳动,身体负担更大,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提供一些政策支持,使其能够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严重疾病,尽早就医,同时也有利于疾病预防。或者为其建立专门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供体检和常用药品等医疗服务,减少农村留守妇女由身体健康问题而引起的心理疾病。为促进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可以成立社会互助小组,在小组内举办多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农村留守妇女可以通过参加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找到归属感,提高生活乐趣。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心理健康状况还受到年龄、家庭收入、居住状况和丈夫回家频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婚姻家庭问题主题活动、建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等,以期对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顾红霞.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47-49.

[2] 吴惠芳,饶静.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18-23.

[3] 李丽娜,孟维英,周晓伟,等.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4):540-543.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27-131.

[5] 颜雅娟,苗春霞,刘慎军,等.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0):3690-3692.

[6] 王瑞娟.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7] 董建博,张敏.农村留守妇女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山东某村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86-92.

[8] 苗春霞,颜雅娟,王问海,等.江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5):2744-2747,2751.

[9] 方伟明,孟广宇.对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妇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术交流,2012,(12):147-150.

[10] 吕飒飒,赵珍珍,王若逸,等.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韧性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 23(8):1196-1199.

[11] 陈琦,何静.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兼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J].妇女研究论丛,2015,(2):106-112.

[12] 双琦.农村妇女婚姻家定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13] 侯公林,陈威江,吕建月.丈夫外出时间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感受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10):56-60.

[14] 杨利梅,周剑.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6):195-196,198.

[15] 賈红红,尹斐,张慧,等.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5,13(22):2159,2189.

(收稿日期:2020-06-08)

猜你喜欢

评量健康状况妇女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