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电影之中的经典母题分析

2021-03-15崔友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伦理人性

摘  要:人性作为艺术基本命题,在文化与艺术的差异中,又都呈现出各民族间相同相似的人性共识,在传统文艺理论中,人们把它们称为文学(艺术)的母题。在西方艺术的理论中亦是如此,西方影视中的经典母题是无数艺术创作者的灵感之源。西方电影艺术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经典母题所带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关键词:西方电影;经典母题;人性;伦理

现如今,是一个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视觉时代。电影、电视、短视频都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井喷式出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视觉信息。与此同时,面对影视的多样化,能让观众摆脱碎片化短视频,产生沉浸式观影“冲动”的影片,离不开其作品内在故事本身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几千年来,人性作为一个基本命题,在文化与艺术的差异中,又广泛呈现出各民族间相似的伦理道德共识。

一、永恒母题:禁忌之爱

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烙印着远古时代对生命最崇高的尊敬。西方的禁忌之爱的母题起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古往今来,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无数由这一母题衍生而来的熠熠生辉的艺术经典。爱是人类灵魂中最本能的冲动,是艺术永恒的母题,而禁忌之爱作为其重要分支母题,蕴含着对人性本能和伦理道德的深层思考。西方影视中涉及禁忌之爱母题的作品屡见不鲜,并逐渐发展成熟。

(一)满足心理快感的偷情之欲

西方影视的禁忌之爱母题之下创作最多的影视作品便是偷情,偷情这一主题挑战着传统伦理道德,却又经久不衰。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所言,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淫癖”[1]。电影能让观众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体验别人的人生,从而达到心理快感的一种满足,偷情这一影视主题便应运而生。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中,消费主义充斥着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性”作为一种博取眼球消费的宣传手段比比皆是。这一手段在西方影视作品中也不在少数,由此,西方启动了影片分级制度。“偷情”母题之下,积极正向引导两性关系的影视作品率先打破僵局,电影《钢琴课》讲述了19世纪中叶,哑女爱达在丈夫的逼迫之下不得不遗弃了自己的钢琴,为了能够弹自己心爱的钢琴,每天去给用土地换走了钢琴的邻居贝因上课,并最终两人相爱。《钢琴课》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叙述了爱达和贝因的婚外恋,打破以往传统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一个能够自己主动选择爱情的独立女性。《钢琴课》作为反映女性情感的作品,其中反映的女性意识元素也值得探讨[2]。电影《廊桥遗梦》讲述了乡村主妇弗朗西斯卡独自在家时遇到了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他们只有短短四天的浪漫爱情,弗朗西斯卡因不愿舍弃家庭而与罗伯特痛苦地分手,但这份爱在弗朗西斯卡心里藏了一辈子。此影片的经典之处在于使用极为理性克制的手法表现了这段偷情的禁忌之恋,最终女主角还是选择了家庭与责任。当人们剖开影视作品里偷情的母题外壳,影片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是坚守伦理道德与家庭责任的可贵。

纵观西方电影史,满足观众心理快感的偷情主题的电影不在少数,如《英国病人》《偷心》《不忠》等影片。这些影片在满足观众心理之后,进一步揭示出现代西方人的伦理价值观与爱情冲动的平衡问题。

(二)打破常理的跨物种恋爱

禁忌之爱母题之下的另一种畸恋是打破常理的跨物种恋爱,这对受众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一个全新的解构与重组。跨物种恋爱的电影主题在带给观众美好的成人童话的同时,往往包含了更深层的文化隐喻。

由彼得·杰克逊导演2005年上映的《金刚》,是1933年经典同名电影的重拍,讲述的是1933年的美国,一组摄制队伍到荒岛拍摄,其中包括女演员安及编剧杰克,途中遭到恐龙及当地土著人的袭击,巨大无比的大猩猩金刚救了他们,并且喜欢上了安。安后来将金刚带回纽约,最后金刚被人类无情地攻击,以悲剧结尾。1933年拍摄的《金刚》,初衷是为了向观众展示当时刚刚兴起的电影特效,而2005年的《金刚》更多的是传达一种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观念。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同样是讲述了一个人兽奇异恋爱的故事,这部影片引发了两极化的争议。除去观众诟病片中关于歧视、种族、男女主题等迎合“政治正确”的相关非议,不可否认的是导演在当代语境之下对传统人文主义和“人类中心论”的重思,这部影片中的“怪物”/“异类”背后不仅暗含着西方“普遍的人”的建构及人文主义发展历程中的排他性问题,更指向了后人文主义——人类重新思考自身的新路径[3]。

打破常理的跨物种恋爱,背后所隐藏的是对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解码重构,深刻隐喻了当今社会背景下人类与其他生命的伦理道德关系。

(三)超越年龄的忘年之恋

超越年龄的忘年之恋也是禁忌之恋母题之下的分支主题之一,传统社会有关伦理道德的影视作品,几乎很少把忘年之恋进行正面描写,总是将年长的那一方刻画成贪图情欲的好色之徒。现在这种脸谱化的刻板印象正在逐渐被打破。

《这个杀手不太冷》(1994)讲述了“不杀女人和小孩”的职业杀手莱昂无意之间拯救了一个全家惨遭杀害的小女孩玛蒂尔达,从此,两人给彼此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杀手莱昂是十分善良且孤独的,他对小女孩玛蒂尔达的同情关爱和暗中保护,与杀手這个职业形成鲜明对比,而片中站在正义一方的警察史丹菲尔却是冷酷残暴的。莱昂与玛蒂尔达之间超越年龄产生的微妙情愫,并不能简单定义为男女之间的爱情,小女孩帮助莱昂的生活,莱昂为了救玛蒂尔达失去了生命,但从此让女孩的心灵不再充满着仇恨,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这部影片打破了传统角色设定上的非黑即白的唯一性,莱昂与玛蒂尔达超越年龄的情愫包含了对彼此的救赎。人性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中温暖的一面必然会散放光芒。

西方电影之中超越年龄的忘年之恋,有时是把主角作为美好青春的象征,如《洛丽塔》中的亨伯特对少女洛丽塔的爱,就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亨伯特年轻时的恋人安娜贝尔因伤寒去世在他的心里留下巨大创伤,而在亨伯特中年时,少女洛丽塔出现了,重新唤起了亨伯特内心那份青春时期对安娜贝尔的悸动,他或许爱的不是洛丽塔这个女孩,而是将青春初恋移情所致。

二、对立母题:复仇之恨

艺术的母题离不开人类之爱,亦离不开人类之恨。恨作为爱的对立母题,使西方艺术作品之中复仇母题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复仇是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母题,复仇母题之下的西方影视也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西方电影复仇之恨的母题主要分为传统复仇的类型片和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发展出来的暴力美学。

(一)传统类型片的复仇

西方早期电影的复仇母题大多表现在传统的西部片和剑戟片,复仇的动机一般是夺人所爱所致,例如两位西部牛仔为了一个美女而引发的枪战。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西部片和剑戟片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复仇母题在传统类型片里充当着一只“无形的手”,成为整部电影的主要戏剧矛盾和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

复仇母题聚集较多的电影类型是取代了传统西部片和剑戟片的黑帮片,提到黑帮片留名影史的经典之作就是《教父》系列。《教父》系列是围绕一个黑手党柯里昂家族兴盛衰亡展开的故事,老教父为了家族而不参与贩毒事业,由此引发了后来的杀戮故事,其实老教父维托·唐·柯里昂,是从小就背负着意大利黑手党杀害家人的痛苦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后来老教父去世,小儿子迈克接手后的柯里昂家族一直在为洗白事业斗争,却不断卷入一个个的事件之中,不断有亲人因利益纷争而被杀害,迈克又只能不断复仇去杀害他的对手。为了家族利益复仇和找出内鬼成为了《教父》系列电影的一个重要的剧情推动,与此同时,在不断的杀戮中也露骨地呈现出权力与利益追逐下人性的丑恶。复仇母题的传统类型片《吾栖之肤》《守法公民》《谜一样的双眼》之中还加入了悬疑元素,并且以思维缜密的高智商犯罪串联影片,更能集中观众观影期间的注意力。

站在道德边缘的复仇母题本身的出发点是“恨”,个体为了生存进行复仇是人性本能,在电影艺术里,观众可以站在复仇者的视角,体验惩恶扬善的快感。

(二)后现代暴力美学的反叛

后现代语境之下的当代电影,复仇母题的作品不仅是追求血腥和杀戮的视觉冲击,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离经叛道的表现手法,在西方电影之中还绽放出别样的色彩。暴力美学主要是在感官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用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这种视听语言的反差带给观众的是独特且颇具艺术意味的美感体验。

暴力是人类最原始最强烈的欲望表达形式,美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两者碰撞在一起产生充满化学反应的艺术体验前所未有。美国的昆汀·塔伦蒂诺,中国香港的吴宇森,日本的三池崇史等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人物,暴力已成为批判人性最真实的是非善恶的母式动作。《杀死比尔》是一部以复仇为母题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暗杀组女杀手因怀孕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婚礼上,她遭遇老板比尔和同僚们的暗杀但侥幸活命。四年后新娘苏醒,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擅长用夸张戏谑的方式来表现本应该沉重的血腥场面,暴力镜头染上了搞笑的戏剧元素,大面积的鲜血四溅变成了强烈的感官体验。“在这些电影中,美学元素和感官刺激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对人物的道德判断则处于从属地位。”[4]西方复仇母题运用暴力美学的形式是后现代艺术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复仇母题电影的反叛。复仇母题结合暴力美学以后更能刺激观众的神经,进而可以创作出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艺术影片。

三、衍生母题:精神分析

在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物质社会与大众的精神需求并不能相匹配,人们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心理压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影分析学快速发展成为第二电影符号学,西方电影由此衍生出精神分析母题。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基础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无意识理论,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精神分析电影所探寻的是在观影期间唤起受众的潜意识里被压抑的人性欲望。

(一)逃出禁锢牢笼的孤岛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中,一切的人类行为都可以用潜意识解释说明,潜意识包含着人性最原始的欲望与冲动,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与人类社会理性是极端对立的,虽然被压抑在意识之下,但是却一直存在。电影所制造的精神享受,成为平衡两者之间的一种手段。以精神分析为母题的电影,最常见的主题便是逃出孤岛或者密闭空间,这也是电影揭开人性欲望的第一步。

电影《禁闭岛》改编自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司法官泰德·丹尼尔和助手受命到灰木崖岛上调查一个精神病院的阴谋,后来开始寻找第67号病人莱蒂斯,最终发现自己就是莱蒂斯。原来整个故事都是院长与医生角色扮演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莱蒂斯直面自己过去的罪恶,不要再沉浸在自己编造的故事里,否则就要进行切除前脑叶白质手术。影片的故事背景安排在1954年的美国,当时切除前脑叶白质手术是常见的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但术后的后遗症十分痛苦可怕。莱蒂斯的妄想和疯狂与传统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妄想症的背后是他受伤的灵魂,是他想方设法也要维护的内心的善恶观。莱蒂斯逃离禁锢孤岛最后的希望是那座灯塔,灯塔上等待他的是院长和医生以及冷酷的真相。人性之下的本能正是如此,无论多么疯狂,也要竭尽所能为自己留存最后一点希望。

2019年由罗伯特·艾格斯执导的电影《灯塔》,与其说是惊悚片但更应该把它归为精神分析片。此片不同于以往的精神分析影片,用视觉和音效来刺激观众的感官神经,而是用剧情和画面逐渐反映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影片采用近乎正方形的黑白画面,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故事剧情十分跳跃,没有明显清晰的时间线,其实就是霍华德弥留之际的幻想。真实发生的事件和霍华德的幻想之间也没有界限与提示,只有那座灯塔代表着影片中照亮黑暗的真相。

(二)似真似幻的造梦空间

似真似幻的造梦空间也是精神分析母题之下常见的电影主题之一。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将梦作为无意识与前意识之间协调的产物,梦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和电影意义有许多相似之处。

有人说电影像光影的造梦机,观众在黑暗的影院之中的观影体验是和人的梦境最相似的艺术形式。用电影还原梦境是许多精神分析电影的常见手法。例如诺兰的《盗梦空间》、黑泽明的《梦》、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等等。电影《盗梦空间》使用串联多重梦境的表现手法,以此接近梦境中的跳跃与间断感。片中的人物无时无刻不在审视身边的世界和自我的内心,而观众在满足自我窥视欲的同时,亦是在窥视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困境与迷茫[5]。梦境似真似幻,与现实世界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人的潜意识,梦会产生一定的扭曲和虚假性。对精神分析母题电影评价,影评界意见相左的情况时有发生,一部分人也会为此类电影扣上“故弄玄虚”的帽子。依笔者所见,其实不然,西方精神分析母题下的电影有诸多不同见解的原因,除了有艺术创作时的虚幻性以外,归根结底可以说是因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不同,所以在深入分析此类电影时,可以窥探出每个人不同的潜意识。

西方电影艺术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经典母题所带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影视母题研究已成为电影创作者不断探讨的话题,而经典母题则是电影艺术创新的源头。禁忌之爱、复仇之恨、精神分析这些经典母题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共同特征。在研究它时,要摆脱定义化的束缚,要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全面地去分析经典母题,以推动全球化语境下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3.

[2]范文彦.《钢琴课》中的爱情、欲望、女性意识[J].电影文学,2015(7):128-130.

[3]高瑞怡.“怪物”与“生命伦理”的重思——批判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水形物语》[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12):23-33.

[4]张树梅.《杀死比尔》中的暴力美学分析[J].戏剧之家,2019(14):122.

[5]刘岩.疯癫亦梦幻——《禁闭岛》与《盗梦空间》的解构主义解析[J].戏剧之家,2016(21):84-85.

作者简介:崔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伦理人性
科技伦理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