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血诗人殷夫的战斗呼号

2021-03-15俞宽宏

红岩春秋 2021年2期
关键词:左联拓荒者普罗

俞宽宏

殷夫(1910—1931),浙江象山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烈士之一。他擅写新诗,是左联发起人中极少数懂德语、英语和俄语的。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在上海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秘密召开。作为最年轻的发起人之一,殷夫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既是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对他从事进步文学创作的肯定,也是组织对这位青年共产党员的信任与期许。左联成立时,殷夫虽不满20周岁,但已有参与地下斗争的经历和磨炼,思想日益成熟。

三次入狱的太阳社战士

殷夫同革命文学界的联系,始于1928年初。

那年1月,《太阳月刊》创刊号发行不久,编辑部就收到一束署名殷夫的诗稿。主编阿英(钱杏邨)回忆道:“我立刻被这些诗稿激动了,是那样充满着热烈的革命感情。从附信里也证实了他是‘同志。于是,我不自觉地提起笔,写了复信,约他来上海。还很快地、以非常惊喜的心情,告诉了光慈、孟超和其他同志。”

当时,殷夫尚在吴淞同济大学附属德文补习科学习。他寄给《太阳月刊》的诗稿,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他第一次被捕,在狱中写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收到阿英的复信后,殷夫准时到上海同太阳社的几位主编见面。接着,他加入太阳社,成为最年轻的社员,同时接上了组织关系。之后,殷夫成为了太阳社刊物《太阳月刊》《新流月报》《拓荒者》的撰稿人。

1928年夏,学期尚未结束,因参加地下斗争,殷夫再次被捕入狱。其后,家里托人把他保释出狱。9月下旬,殷夫回到老家象山,在一所小学教书,过了一段隐蔽的生活。

1929年2月底,殷夫离开象山,赴上海寻找党组织。3月,接上党组织关系后,他满腔热情地一边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斗争,一边开始红色鼓动诗的创作,同时进行诗歌翻译工作。之后,他将《彼得菲·山陀尔行状》(即《裴多菲传略》)投寄给鲁迅主编的《奔流》月刊,开始了同鲁迅的交往。

7月中下旬,殷夫在参加党领导的丝厂罢工斗争中,第三次被捕入狱。由于未暴露身份,国民党反动当局只把他当成一名普通工人关押。一段时间后,他获释出狱。尽管身无分文,但他“继续热烈地重新投入地下的战斗”。

9月21日,酷暑未消,殷夫穿着一件大棉袍,汗流浃背地去见鲁迅。鲁迅回忆:“我们第三次相见,我记得是在一个热天。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即殷夫),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连我送他的那两本。身上的袍子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没有夹衫,而必须穿长衣,所以只好这么出汗。”

鲁迅对殷夫关怀备至。从7月4日第二次见面后,鲁迅三次都以付稿费的名义帮助殷夫。当时,北新书局常常拖欠作者的稿费和编者的编辑费,所以殷夫的稿费常常由鲁迅垫付。鲁迅在《奔流》上发表殷夫的诗作和译作,是对殷夫从事地下斗争的一种支持。

同年11月,经过长期考察,殷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出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事。他在宣传部长李伟森的领导下,参加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和青年反帝大同盟刊物《摩登青年》的编辑工作。

1930年1月初,殷夫把65首诗稿结集成诗集《孩儿塔》,写好《题记》后,一并呈送鲁迅审定,并请鲁迅作序。1936年3月11日,魯迅在大病初愈后“为白莽诗集《孩儿塔》作序”,称《孩儿塔》“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普罗诗派的领军人物

1930年4月,普罗诗社成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太阳社的蒋光慈、殷夫和任钧。他们明确提出要在诗歌创作中把“实际斗争和我们阶级的意识反映到艺术上去,摧毁资产阶级的艺术”,使诗歌创作“成为普罗阶级的武器,向着资本主义社会冲峰(锋)”。

殷夫17岁就开始创作普罗诗歌,1929年3月之后,他结合在社会底层从事地下斗争的经历,积极为无产阶级革命鼓与呼,写下了大量的革命赞歌。他以激进的战斗意识和鲜明的历史使命感,把写诗当成革命工作,抒写了示威游行、罢工、革命武装暴动、白色恐怖、狱中斗争等斗争经验,激情满怀地点燃了埋藏在苦难人民心中的火种,鼓动无产者为自身解放而斗争。

1929年,是殷夫诗歌创作成就非凡的一年。《别了,哥哥》《意识的旋律》《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等大量普罗诗歌都是这年夏秋之间的力作。尤其在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事后,殷夫的创作热情高涨,于1930年上半年达到了普罗诗歌创作发表的新高潮。

殷夫这位“非常的喜爱”的“小弟弟”,太阳社对他的诗歌才华十分赞赏。1930年1月,太阳社停刊《新流月报》,改出《拓荒者》。《拓荒者》创刊号首篇刊载了殷夫的《我们的诗》,此组诗包括《前灯》《Romantik的时代》《Pionier》《静默的烟囱》《让死的死去吧》《议决》六首。这些诗除《前灯》创作稍早,其余都创作于1929年11月殷夫赴任共青团宣传干事之时,鲜明地表达了他为民众求解放的坚定意志。殷夫在《拓荒者》里高歌:“我们把旗擎高,号儿吹震天穹,只是,走前去呵,我们不能不动!这尚是拂晓时分,我们必须占领这块大地,最后的敌人都已逃尽,曙光还在地平线。”

鲁迅、马宁等人读到这些诗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殷夫的了解。鲁迅说:“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

以《拓荒者》创刊号为先机,殷夫先后在《拓荒者》第二期上发表《诗三篇》,包括《我们》《时代的代谢》《May Day的柏林》;在第三期上发表《写给一个新时代的姑娘》;在第四、五期合刊上发表小说《“March 8”S》和诗歌《血字》(外六首)。其中,《血字》包括《血字》《意识的旋律》《一个红的笑》《上海礼赞》《春天的街头》《别了,哥哥》《都市的黄昏》七首诗,它们编排在合刊的首端。这期合刊是《拓荒者》的终刊,出版后即被查封。

在给《拓荒者》供稿的同时,殷夫也在《萌牙月刊》和《巴尔底山》上发表文学随笔和诗歌。《萌牙月刊》创刊于1930年1月,第一期和第三期上分别刊载了殷夫的几篇随笔;第四期上发表了他的诗歌《囚窗》《前进吧,中国!》,小说《小母亲》;第五期上发表了他的长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巴尔底山》创办于1930年4月11日,第五期后被禁。早在《巴尔底山》创刊之时,殷夫就被推定为这本期刊的基本撰稿人之一。殷夫在《巴尔底山》第1号上发表了诗歌《奴才的悲泪——献给胡适之先生》,在第5号上发表了诗歌《巴尔底山的检阅》。这些文学创作立场鲜明,战斗气息浓郁。

《拓荒者》《萌牙月刊》《巴尔底山》都是左联初期最具影响力的机关刊物,殷夫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诗作,突出展示了其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殷夫成为了中国普罗诗派的领军人物,在文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忠诚的左联盟员

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不但从思想上,而且从组织上正式开始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左联指出“文学运动的目的在求新兴阶级的解放”“从事产生新兴阶级文学作品”。同时强调,左翼文艺家一定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积极关心普通劳苦大众的疾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斗争。作为左联发起人之一,殷夫身体力行地执行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

在文学创作上,殷夫积极写诗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鼓与呼。参加左联之后,殷夫更加繁忙,“在整天的太阳火中,我得到处奔跑”。尽管如此,他仍担任《拓荒者》的主要撰稿人。他不仅为左联机关刊物供稿,还在参与编辑的《列宁青年》和《摩登青年》上发表诗作。1930年4月10日《摩登青年》(第2期)出版,殷夫发表了《与新时代的青年》《伟大的纪念日》两首诗。之后,他在《列宁青年》上先后发表了《青年的进军曲》(译作)、《五一歌》《我们是青年的布尔什维克》等诗歌。

此时,殷夫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1930年3月11日,他写下长文《写给一个哥哥的回信》,深入剖析了自己和哥哥产生矛盾的本质,指出兄弟两人属于不同阶级,两者无法协调,表明了自己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为人民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此后,殷夫结合上海和国内国共两党斗争形势,针对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现状,在《红旗》《列宁青年》上发表了多篇政论文章和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性文章,为推进青年工作作出了贡献。

殷夫还积极参与左联的重大活动。1930年4月29日,为了更好地指导盟员工作,左联召开了第一次盟员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左联决定由《拓荒者》《萌牙月刊》《巴尔底山》《艺术月刊》等13家刊物的有关人员组成编委,为纪念五一联合编辑出版一期《五一特刊》。殷夫在这期特刊上以笔名沙菲发表了《暴风雨的前夜——公共汽车电车大罢工》一文,有力地支持了左联的工作。

同年5月29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卅运动纪念日,左联在南京西路的金门饭店召开了第二次全体盟员大会。大会通过了全体盟员一致参加纪念五卅示威运动的决定,并准备在五卅运动纪念日自动启封被国民党当局查封的中华艺术大学。殷夫与鲁迅、茅盾出席了这次会议。殷夫还特地写了一首长诗《我们是青年的布尔什维克》。诗中写道:“我们生在革命的烽火里,我们长在斗争的律动里,我们是时代的儿子,我们是群众的兄弟,我们的摇篮上,招展着十月革命的红旗。我们的身旁是世界革命的血液,我们的面前是世界共产主义。”诗作激情洋溢,充满了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精神和对未来的必胜信念。

12月底或次年年初,左联再次召开盟员会议,鲁迅出席会议,并带了一本德文书准备送给殷夫,但没有碰见他。1931年1月15日,鲁迅只好把书委托给魏金枝,“以Strong之《Chinas  Reise》赠白莽”,可见鲁迅对殷夫的关怀之情。

1月16日,殷夫如期出席了左联全体共产党员大会。次日,因叛徒告密,他在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殷夫与柔石、馮铿等五位左联作家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杀害于龙华司令部旁制造局的大烟囱下,史称“左联五烈士”。

殷夫牺牲时年仅21岁。对于他的牺牲,鲁迅非常悲痛,留给阿英、蒋光慈的“苦痛也最深”。如今,殷夫已经牺牲90周年。他的英勇事迹和革命诗篇,已刻进历史,流芳百世。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左联拓荒者普罗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丁玲与《北斗》
中国共产党以怎样一种领导方式推动了左联的成立
“左联”在中共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蝶恋花
姚辛:穷尽一生为“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