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体性建构研究

2021-03-14刘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体现着人民的主体性,同样肩负着历史和时代的重任。文化自信的提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主体性建构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能够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可激发其持久的文化实践与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体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4-115-03

【本文著录格式】刘燕.文化自信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体性建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4):115-117.

基金项目: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云南边疆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和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J0490)。

引言

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根本,是一个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内核。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华民族是由国土之内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在历史的进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不断发展、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少数民族文化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体现着人民的主体性,同样肩负着历史重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同样需要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团结和繁荣做出贡献。文化自信的提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可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可激发其持久的文化实践与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它们在相互对应的关系中确定自身的属性和特质。人作为自然界特殊的主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意识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具有通过理性思维意识使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能力。人的本质和自身的规定性正是在主体性的实现中形成的。人作为主体不断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使客体主体化以此达到自我理想和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主体的自我成长和发展,体现自我力量和价值,最终得到主体性的自我确证。因此,主体性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2]的特征。作为主体的人,尽管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能动的作用于客体,体现其主体性,但其实践活动必然受制于社会历史外在客观条件和环境。由此,人的主体性也是历史时代的表征。人的主体性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化、适应、实践的过程。

人的主体性体现着人的身份与特质,主体性决定着人的价值意义。人的主体性并非天生形成而是随着个人成长不断变化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具有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同时也有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大学是人格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大学生富有青春活力,好奇心旺盛,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渴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能力的提升而被认可。另一方面,知识积累不足,判断思考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意志力薄弱,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不强,情感和情绪的控制力不好,处于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内心充满各种困惑和矛盾。除了以上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习俗的差异,其思想观念、文化心理取向、行为模式显现出独特的民族性。在大学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中大多继续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饮食生活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注重维护本民族的荣誉和团结,更喜欢与本民族学生聚集相互帮助与提携,并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相较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后还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从民族自治区到非少数民族聚集区,汉语基础弱,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不足,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异质文化的交互和专业学习中易出现文化隔阂,产生急躁和焦虑情绪。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高校后,生活环境发生极大改变,经济压力凸显,大量新奇的事物涌现,充满诱惑。同时,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充斥在少數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容易导致他们出现认知上的偏差,价值观的混乱和动摇。大学阶段主体性发展是从自我主体性过渡到自觉和自由主体性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进入社会是否能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显现本质力量达到自我确证,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以此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大学期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进行积极正面的主体性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文化自信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体性的建构

每个个体的主体性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中,作为文化客体的个体,往往受一定话语实践体系的影响,不断被塑造。积极而有效的话语实践体系可以帮助个体潜在确认自己的政治文化身份认同,让主体获得更多文化实践能力,以实现自我存在价值。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力量的一种意义实践活动,文化自信通过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而为其主体性建构提供了精神力量和意识支持。

首先,文化自信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学史可明智,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不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而且还蕴含着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伟大而深厚的智慧和思想观念。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学习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的分析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从而总结和探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过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条件,族群的迁徙、融合、碰撞使得各个少数民族大多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纳入国家的统一版图之内。尽管中原王朝在长期的发展中,政局时常变化,朝代不断更迭,但是各个少数民族始终是中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历史事实是不可质疑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不断进行交流 、融合和分化,并在各自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各个民族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相互影响、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我国各个民族的发展依赖于大一统的国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就不可能有各个民族的稳定发展。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政治联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的交流、彼此的互惠互助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才能明白我国各族人民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也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对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次,文化自信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因此,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中国各个民族虽然生活在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文化特征和心理构成,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正确的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和政策,使得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成为我国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任务,这对我国提升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集中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起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无数次的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方针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持续的发展,解决各种民族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具有和汉族学生一样的人民主体性,享有平等的地位、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也同样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创美好未来的任务。当前,我国仍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民族问题,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等以不同形式对我国制造分裂活动,给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造成极大威胁和破坏。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民族观才能客观地理解民族分裂的本质,有效的抵制错误思想的渗透,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团结。

再次,文化自信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国家观。强大和统一的国家是中国各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和基础,也是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中以“济苍生、安社稷”为己任,对国家民族的兴盛具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正是这份责任和担当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克服各种磨难和困难得以延续和发展。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事业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文化。革命先烈通过长期艰难的努力和奋斗把中国从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救出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红色文化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着无数的国人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需要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积极传承红色文化所体现出的爱国理念和革命传统、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发展的实践方向。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需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各族人民坚持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的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文化自信的培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中受爱国思想、民族精神的感召和激励,能更积极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主动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重任,为各族人民的幸福和共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文化自信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文化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其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内在精神品质和文化逻辑,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精神取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课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内核,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就是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自信既是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也是情感记忆的认同,在文化的认同中得到安全感、归属感和实践的驱动。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价值理念和内在精神,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在传统文化中有历史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这对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和艰难处境的现代人仍然有着精神的指引和启发作用。红色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革命斗争激情、舍身取义的奉献牺牲精神,这些优良的革命传统正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和“营养剂”,可以帮助以积极乐观、无所畏惧的精神来面对现实的困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总结,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前提。中华民族文化自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套完整逻辑体系和观念系统,其民族本质和特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文化,是各个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文化,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各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文化体现着56个民族共有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内涵,是体现每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又超越每个民族文化的共同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在既要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又要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进行学习,并深刻理解其文化的实质和规律、内在精神、价值理念。通过各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以开放包容的文化空间链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共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40.

[2]袁贵仁,韩震.论人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的相互关系[J].求索,1988(4):48-54.

作者简介:刘燕(198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

3138501908211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