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03-11刘育康

课外语文·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影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存在各种问题,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之后并不能显著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大致分析了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然后探究了优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教师不会再过度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语文属于语言类科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从而更好地借助阅读教学的优势,促使学生可以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评价带有主观色彩

由于有些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教师身份的权威性,故而教学评价常常带有主观色彩。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将成年人的思维模式硬套在学生身上,任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受挫。在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时,教师只会根据学生答案的对错来给予学生“正确”或者“错误”的评价,不会剖析学生的思考过程,部分教师甚至会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横加指责,这些行为方式都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师素质能力不过关

社会正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当中,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想要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就必须确保自身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来持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培养阅读的爱好,从而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如今很多语文教师并未达到以上要求,总是觉得自身的能力足以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这些老师还会想当然地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就是通读文章内容,理解主旨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是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由于受到刻板思维模式的影响,教师并不会通过自我提升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整理学习思路的工具。教师总是深受原先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发挥主导作用,采用教学方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加快速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学校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只会采取措施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实施策略来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过,目前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不少语文教师纷纷开始将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他们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说明教学方法不合理的现象正在不断地减少。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供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关注教学评价的关键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处在权威地位,他们会十分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评价一般都是在公开场合进行,评价就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一个处在成长阶段的儿童是极其重要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明白了自尊为何物,他们希望得到肯定和关怀。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自身的思维方式,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哪怕他们说出的答案是錯误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肯定其思考过程中的可行性。这样才能既不破坏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让学生发现并改进自身问题,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热情。另外,教师必须对所有学生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不能够对学生区别对待,不平等对待只会抹黑教师的形象。教师还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互评或者自评,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自省和自我提升。例如在教学课本各单元的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环节,在这一环节结束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要做出评价,给予学生信心。

(二)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

近几年来教育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教材内容就会得到更新,教学理念也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当中,这一切变化都说明故步自封的教师迟早会被淘汰。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很弱,这就需要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一定要过关。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内容,熟悉各年级的教材,这些教材内容涉及阅读教学中的大部分知识点。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阅读量必须远超出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热爱阅读,将阅读作为日常习惯,在阅读课内教材之后还需要阅读课外读物。只有在阅读多个领域的书籍之后,教师才能向学生科普更加多样且全面化的知识。教师应当热爱学习,通过持续性地汲取新知识来确保自己能够与时俱进。

(三)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并按照研究情况规划教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指标。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需求加以了解,从而确定自己应当选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工作时搜集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影像视频、音乐和文字资料,为学生讲解牛郎织女感人的爱情故事,创建阅读情境,学生受故事感染力吸引之后会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影视作品,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四)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来对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细致全面的规划。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熟读。为了达到熟读的程度,教师要在对大体内容进行通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脉络和上下文之间的结构,然后再精读全文,探寻文章的细节之处,总结文章主旨,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标注出教学内容的疑难点和关键点。最后再全面地熟读文章。紧接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另外,教学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紧紧围绕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略读文章,在大致了解课文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标出其中的生僻词汇以及重点词汇,将文章的主旨内容凝练成一段概括性的文字并记录下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难以感受圆明园毁灭带来的重大影响,因此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背景资料,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讲解圆明园毁灭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大致介绍了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发现该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评价带有主观色彩、教师素质能力不过关、应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还探究了提供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等策略,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达勇.深入挖掘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文本,让读写有机结合[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2).

[2]陈凤琴.善用翻转课堂提高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14).

[3]徐金芳.循着童心,邂逅精彩 ——例谈小学高段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2020(18).

[4]许燕.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7).

作者简介:刘育康,1979年生,广东增城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