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在新入职护士留职意愿中的应用价值

2021-03-11邱琴英徐敏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新入意愿护士

邱琴英,徐敏玲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苏州 215200

护士短缺一直是我国护理行业面临的人力资源问 题,根据我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 年的统计,中国每1 千人口中的护士人数仅为2.36 人[1],严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离职是造成护士人力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护理工龄较短的新入职护士[2]。可能会因为刚入职原因,需到临床一线工作,而在面对琐碎、繁重的护理任务,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较大,往往容易产生离职想法[3]。所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留职意愿,有助于降低护士离职率。聚焦解决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解决个体或团体的潜在问题[4],但在实施时需干预者和被干预者双方进行不便捷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微信作为互联网的沟通工具之一,其可随时利用个人的碎片时间传送消息,而基于微信基础上组建的微信群,则能同时进行多人互动,这给护理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便捷。 该研究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9 月该院7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在新入职护士留职意愿中的应用价值,以为医院提升新入职护士留职意愿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新入职的7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 名,女67 名;年龄20~27 岁;未婚62 名、已婚8 名;专科学历54 名、本科学历16 名。 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②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之前未参加过微信群干预。排除标准:①临时聘用的护理人员;②中途退出该研究者。 所有入选的新入职护士按参加次序编号,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辅导,如定期组织新入职护士座谈,了解其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当发现新入职护士在工作中感到有压力时,则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辅导,并提供相关帮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干预,通过微信群向新入职护士对过去导向提问、未来导向提问、过去与未来结合的导向提问,见表1。 通过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内容让护士体现出自己优势与不足,以及激发护士对未来解决方案的思考。为了使微信群聊气氛活跃,管理者定期在群里分享护理操作小经验、医学小笑话、励志小故事等内容。

表1 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内容

1.3 观察指标

采用陶红等[5]修订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对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 周后进行测评,该问卷共由6 个条目的单维度构成,即继续从事目前工作可能性、有其他行业工作机会时的留职可能性、寻求新工作行为频率、寻求新工作意愿、离开护理岗位意愿、近期可能离开护理岗位的概率。 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5 级(1~5 分)评分法进行评分,从“绝对不可能”计1 分、“不太可能”计2 分、“有点可能”计3 分、“可能”计4 分、“非常可能”计5 分,总得分范围在6~30 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新入职护士的留职意愿越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实施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留职意愿得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留职意愿得分分别为(16.54±4.52)分、(16.85±4.67)分,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干预后的留职意愿得分均较干预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的留职意愿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留职意愿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留职意愿得分情况比较[(±s),分]

?

3 讨论

新入职护士刚进入临床工作,多数是从护生向护士角色和职能的转变过程,面对繁杂的护理工作内容,往往容易产生工作压力和负性心理[6-7]。 相关研究表明,个体若处在身体、精神资源消耗的阶段,会因为缺乏职业的适应能力而容易出现诸多的心理情绪问题[8]。 随着负性情绪的升高,会导致新入职护士对护理工作热情的减少,容易丧失职业兴趣,淡化职业追求,产生离职想法或导致角色转换缓慢、工作满意程度低、留职意愿不高。因此,帮助新入职护士尽早地完成角色转变和调节工作压力,将有助于提高其留职意愿,降低护理人才流失,稳定护理队伍,促进医院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心理学背景下诞生的聚焦解决模式,其充分体现相信护士个体、尊重护士个体的潜能[9-11]。 而传统的心理干预方法,更多是利用护士的下班时间,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心理辅导课的干预,不仅给护士造成一定压力,且干预效果也不显著,同时也影响护士下班时间,导致护士业余时间减少,无暇安排娱乐休闲,致使护士的社会支持降低,个体应对资源减少,个体情感资源丧失与消耗,最终增加离职想法。而如今互联网时代,微信已成为人们利用移动互联网沟通的常用工具之一,其具有存储性,且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优势[12-15]。 管理者可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微信群向目标群体提出问题或向目标群体进行心理辅导干预等[16-19],从而避免面对面谈话的尴尬场景。另外被受干预的护士群体,可在不同地点、时间等因素的约束下,随时利用下班后的碎片时间翻看微信群聊天记录,有助于强化、巩固干预效果。该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新入职护士干预前的留职意愿得分分别为(16.54±4.52)分、(16.85±4.67)分,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尹雪燕等[18]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为该研究以微信群聚焦模式,通过对护士的—自我肯定关—激发未来关—目标达成关”,3 个过程来充分调动护士的参与度,较好地激发新入职护士的工作热情,缓解新入职护士的工作压力[20],从而提高护士的留职意愿[21]。比如,询问护士“如果护士自己认为今天工作方面有哪些成就感,有哪些不足,未来计划怎么改进等”,调动个体资源,利用自身资源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个体期望值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该研究,发现研究组干预后的留职意愿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为:①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微信群向新入职护士进行提问,让护士回顾自己当天工作中最满意事情,从中回顾性地感受到工作成就感,增强职业荣誉感,同时也提高护士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增强其留职意愿。 ②管理者定期在微信群提问,以探查护士优势资源,利用其优势资源,帮助护士寻求解决方案,能更好地提升护士的应对能力及适应能力,同时帮助护士总结成功经验,强化并运用到未来学习与工作中,使其看到积极的一面,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快速适应新角色,增强留职意愿;同时运用赞许、振奋性鼓舞方式等帮助护生了解自身优势,并将自身优势无限放大,体验护理工作的乐趣,增加工作热情,明白护理在患者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对护理职业的看法,降低离职看法;通过让护士自己不断认识、反思、调整,使自己能更加全面地认识护理职业,从而提高其职业认同感。③利用微信群功能,定期分享一些励志小故事,激发新入职护士的工作斗志,调动护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定期分享一些护理操作的小经验,让新入职护士快速掌握护理要领,提升护理水平,加强专业价值观;同时定期分享医学小笑话,以营造群体积极互动的氛围,增加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持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同时通过医学小笑话,还可以调节护士的心理弹性,降低其职业压力感。 当新入职护士发觉自己正处在人际关系轻松和谐的科室,和同事之间的各种交流都比较顺畅时,便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状态,留职意愿也会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新入职护士的留职意愿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能进一步提升新入职护士的留职意愿得分,值得在新入职护士的管理中推广应用。但由于该研究纳入的新入职护士名额有限,且干预时间为8 周,结果难免存在偏倚,还需增加样本量,延长或着缩短干预时间,进一步探究微信群聚焦解决模式方法在新入职护士留职意愿中作用的有效性与时效性。

猜你喜欢

新入意愿护士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