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星形细胞瘤中TP53、PDGF、EGFR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2021-03-11孙晓玲张晓娟张清泉邱雷王林娜侯素平

肿瘤防治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星形脑组织原发性

孙晓玲,张晓娟,张清泉,邱雷,王林娜,侯素平

0 引言

原发星形细胞瘤(primary astrocytoma,PA)由星形胶质细胞所形成,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呈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多缓慢进行性发展,病程可长达数年,常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大多数患者预后欠佳[1]。因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研究对于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TP53基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临床比较常用的癌症检测指标,对原发星形细胞瘤的起始和进展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3]。但是对原发性星形细胞瘤的影响程度国内外研究尚不一致,且均未阐述TP53、PDGF及EGFR与原发性星形细胞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4-7]。为进一步完善患者预后判断指标,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本研究对90例原发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TP53、PDGF、EGF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排除标准,选取2000年1月—2015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星形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入院时相关信息。其中男53例,女37例;≥60岁24例,<60岁66例;依据2016年WHO指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4版修订方案分为:Ⅰ期28例,Ⅱ期47例,Ⅲ期12例,Ⅳ期3例。KPS评分≥70分31例,<70分59例。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随访五年,统计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选取20例正常脑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1)患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脑出血、脑梗死等)者;(2)其他脑肿瘤(脑膜瘤)及癫痫等患者;(3)肝、肺、肾功能不全者;(4)未按时随访者;(5)交流障碍者;(6)患者细胞瘤组织未保存于本院病理科者;(7)经化学和放射治疗等患者。WHO分级标准:Ⅰ级: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主;Ⅱ级:星形细胞瘤或星形-少突细胞瘤;Ⅲ级:间型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

1.2 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分级

1.2.1 制备组织切片 9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肿瘤组织,用4%中性甲醛固定4~6 h后,取1.5 cm×1.5 cm×0.3 cm大小的组织块,5~10倍固定液中固定3~24 h,脱水、过夜(水洗、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3~5 μm切片,展平、烘烤。

1.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每例均选取肿瘤病例典型的蜡块,选取4 μm厚切片4张。切片经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后,滴加4种不同的第一抗体(GFAP、TP53、PDGF、EGFR)。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温浴30~60 min后加二抗,DAB显色,苏木精对比染色,常规脱水、透明、封片。以已知含有和不含有待测抗原的组织作对照。

1.2.3 结果判读 选择肿瘤组织内阳性染色密集区,400倍镜下计数500个细胞,计算阳性百分率。未发现阳性细胞为-;≤10%为+;10%~50%为++;>50%的细胞阳性为+++。阳性标准:+或++或+++。以已知阳性表达的蛋白和阴性表达的蛋白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将所有病理材料分为原发星形细胞瘤组和正常脑组织组,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 TP53、PDGF、EGFR阳性表达率差异性。两组间生存期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TP53、PDGF、EGFR在原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TP53表达在细胞核,PDGF、EGFR表达在细胞质和细胞膜,TP53、PDGF、EGFR星形细胞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9%、51.11%和48.8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1、表1。

2.2 TP53、PDGF、EGFR表达与原发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肿瘤大小≥3 cm患者TP53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大小<3 cm患者,WHO分期Ⅲ~Ⅳ患者TP53、PDGF、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分期Ⅰ~Ⅱ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TP53、PDGF、EGFR表达与原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关系

2020年1月为末次随访时间,所有患者均获得5年的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60~89月,中位随访时间65月。分别绘制TP53、PDGF、EGFR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曲线并比较,TP53、PDGF、EGFR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均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进一步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WHO分期、TP53、PDGF、EGFR均是原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影响因素,见图2、表3。

表1 原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TP53、PDGF、EGFR阳性表达率比较 (n(%))Table 1 Comparison of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TP53,PDGF and EGFR between primary astrocytoma and normal brain tissues (n(%))

3 讨论

原发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神经上皮肿瘤,预后差,并发症严重,手术切除不完全者五年生存率仅为12%[8]。而据相关国内外文献报道:原发星形细胞瘤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13%~14%,其具有高度侵袭性,常常因为与周围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使手术无法完整切除[9-10]。常规治疗为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治疗等。相关学者虽然在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方面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较低[11]。TP53功能失活、PDGF受体和配体过表达、EGFR扩增等对于原发星形细胞瘤起始、进展阶段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1 TP53、PDGF、EGFR在原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图1 TP53、PDGF、EGFR在原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 (IHC ×200)Figure 1 Expression of TP53,PDGF and EGFR in primary astrocytoma and normal brain tissue (IHC ×200)

表2 TP53、PDGF、EGFR表达与原发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n(%))Table 2 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of TP53,PDGF,EGFR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astrocytoma patients (n(%))

图2 TP53、PDGF、EGFR阳性和阴性患者5年生存曲线Figure 2 Five-year survival curves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or negative expression of TP53,PDGF and EGFR

表3 原发星形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Table 3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primary astrocytoma patients

研究表示,TP53激活了一个具有高度分布的肿瘤抑制功能的基因强大的转录程序,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失活可导致细胞周期失调,促进原发星形细胞瘤、胃癌、乳腺癌等发生[12-13]。TP53突变可见于大部分星形细胞瘤[12]。PDGF及其受体在包括神经元祖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中均有表达。PDGF介导的信号转导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多种功能,如神经发生、细胞存活等,且在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在原发星形细胞瘤中大多过表达[14]。EGFR基因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呈明显的扩增、突变和过表达。EGFR扩增在星形细胞瘤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近期研究表明这是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志[15]。本研究结果显示:TP53表达在细胞核,PDGF、EGFR表达在细胞质和细胞膜。原发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TP53、PDGF和EGF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三者的变化可能与原发性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增殖和侵袭等相关。

3.2 TP53、PDGF、EGFR表达与原发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通过观察患者样本临床病理特征和TP53、PDGF、EGFR的阳性表达,结果显示:肿瘤大小≥3 cm患者TP53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大小<3cm患者。WHO分期Ⅲ~Ⅳ患者TP53、PDGF、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分期Ⅰ~Ⅱ患者。根据研究报告,40%~60%的原发性星形细胞瘤存在TP53基因突变[16]。TP53突变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因此,TP53突变在肿瘤大小和分级中存在差异性。PDGF通过PI-3K和PLC-γ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扩散,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刺激血管生成[17],对肿瘤扩增、侵袭等有较大影响,因此PDGF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期间具有差异性。EGFR主要作用于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以及三磷酸肌醇激酶途径,是细胞增殖和存活的促进剂,与患者肿瘤分期息息相关,因而EGFR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期间具有差异性[18]。

3.3 TP53、PDGF、EGFR表达与原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关系

随访5年后发现,入院时TP53、PDGF、EGFR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均短于阴性表达患者。进一步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WHO分期、TP53、PDGF、EGFR均是原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据相关文献报道:TP53阳性表达通常为原发性星形细胞瘤预后不良的标志,但是对于复发性星形细胞瘤预后较好,目前机制不明[19]。PDGF、EGFR阳性表达对原发星形细胞瘤进展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通常PDGF、EGFR高表达与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而 WHO分期是对肿瘤恶性程度的综合判断,分期越高,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综上所述,TP53、PDGF、EGFR在原发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且TP53、PDGF、EGFR阳性表达、WHO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临床上可以通过TP53、PDGF、EGFR检测和WHO分期判断患者预后,计划适宜的治疗方案。然而,关于TP53、PDGF、EGFR是否存在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星形脑组织原发性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带有未知内部扰动的星形Euler-Bernoulli梁网络的指数跟踪控制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