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图书馆面向本科教育教学的服务模式与案例分析*

2021-03-11刘珊孙翌陈幼华

图书馆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本科生案例育人

刘珊,孙翌,陈幼华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240)

1 引言

在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指出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1]。该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集结号[2],作为“大学的心脏”,高校图书馆有必要调整工作重心向支撑本科教育教学转移,转变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校图书馆历来在提供资源支持学习与教学以及为学生学习技能提供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已从简单的提供资源转变为更加积极和整合的教学角色[4],这要求图书馆员要像教育者一样思考,而不只是单纯的服务提供者[5],图书馆服务被定义成为学习、教学和研究提供广泛的服务和支持,并嵌入到整个大学使命中,以在全球市场中竞争并改善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成果[6]。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编制的《大学图书馆服务本科生指南》中指出,为了帮助本科生取得学术成功,高校图书馆需为本科生提供参考和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技能教学计划、广泛且权威的信息资源、不断更新的软硬件和其他资讯科技资源等[7],支持本科生科研被认为是高校图书馆本科生服务的重要内容[8]。数字人文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科学的发展为图书馆员提供了在学生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机会,高校图书馆正在将服务重点转向研究和奖学金、信息素养、教学设计、同伴辅助学习和开放式教育资源等方面[9],而本科生则认为图书馆需提供的最重要服务是信息获取、计算机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10]。

但在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中,却较少从支撑本科教育教学的角度来总结图书馆服务,更多是与研究生教育一同作为服务对象整体予以讨论,或对以本科生为目标的单一服务实践的研究。关于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教学的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生教育教学的案例研究。包括面向本科生开展的学科服务[11]、科研服务[12]、新生入馆服务[13]、毕业论文服务[14]、阅读推广服务[15]等服务案例分享,并讨论高校图书馆在本科教学评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16]等。

(2)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生科研教育的案例研究和经验分享及其给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启示。如总结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本科教学服务的主要做法[17];归纳美国高校馆本科生研究支持服务的经验[18];对比中美高校图书馆在本科服务项目上的差异[19]等。

(3)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包括对图书馆学专业需求现状的调查[20]、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21]、对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转专业原因深度探析[22]及对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认知的研究[23]等。

2019年11月29—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暨创新案例大赛(以下简称“案例大赛”)在四川大学举行,是近些年第一次如此大规模且全面展示国内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教学现状的讨论会。本文将围绕此次研讨会的创新案例主要内容,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基于支撑本科教育教学的角度对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归纳,概括当前图书馆支撑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现状及特点,并就典型服务案例做进一步分析与思考,梳理与总结出可供高校图书馆参考借鉴的服务模式与实践经验。

2 创新案例概况与分析

本次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图书馆征集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创新案例,最终评出“最佳案例”20 项、“特色案例”30项、“优秀案例”92项[24]。本文以获奖的142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所有获奖案例标题进行统一编码,内容包括:案例服务内容分类、服务对象、是否基于具体课程开展服务、图书馆所在地域、图书馆所属高校类型等,并以此归纳总结案例基本情况和整体特点。

表1 案例大赛最佳案例

2.1 案例主题分布情况

通过对所有案例进行梳理后,大致将案例主题按照各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分为7 个大类,包括:阅读推广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育人服务、思政德育服务、嵌入学科服务、资源保障服务及服务体系创新。其中,以建设书香校园、提升读者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阅读推广服务和以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及科研能力为目的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占比最大,二者几乎占据所有案例总数的六成;服务体系创新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侧重于某个具体的服务方向,而是基于全局对本馆服务模式的总结归纳,相关的案例数量约占总数的13%;此外,满足读者资源需求的资源保障服务、提供信息保障的嵌入学科服务、充分展示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发挥育人功能的思政德育服务和实践育人服务在案例中占比较小但均有体现。从案例的主体类型分布上,也可以大致看出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支撑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图1 案例主题类型分布

2.2 案例地域分布情况

参照我国七大地理分区来划分,参与本届案例大赛的院校图书馆中,来自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案例数量最多,华南地区的案例数量最少。结合案例主题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整个主题分布构成较为相似,均以阅读推广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服务为主,其他服务类型亦有涉及,其中资源保障服务在华东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中占比最高,而实践育人服务则在西南地区最突出。此外,华北地区的案例中各类型服务分布较为平均,东北、西北地区以信息素养教育为主,华中地区则以阅读推广服务为主。

图2 获奖案例地域分布

2.3 图书馆所属院校类型分布情况

对参与本届案例大赛的所有图书馆所在院校进行分类,其中综合类高校图书馆的案例最多,其次是理工类和师范类院校,再次是医药类院校,而其他类型高校因案例数量较少在本研究中不做具体讨论。结合案例主题类型进行交叉分析,综合类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案例以信息素养教育为重心,其他服务类型均有分布且案例数量较为平均;理工类院校图书馆相较于其他院校图书馆而言,其阅读推广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占比最重;师范类院校图书馆更为重视服务体系的归纳及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而医药类院校图书馆则更加偏重信息素养教育。

图3 获奖案例院校类型分布

2.4 基于课程开展服务情况

案例大赛所有获奖案例中约有47%的服务案例与本科生课程直接相关。其中图书馆开办的各类信息素养课程及资源检索培训班约占37%,在该类课堂中图书馆主要承担“第一课堂”的职能,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为核心目标;而基于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开展嵌入式阅读推广活动或提供资源及学科服务的约占36%,在该类课程中图书馆更多扮演的是“教学辅助者”的角色,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为要义;此外,两类课程均有涉及的案例约占27%,该情况主要是在服务体系创新的案例中被讨论。

图4 获奖案例基于课程开展服务情况

2.5 案例服务对象构成情况

纵观所有获奖案例,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中以本科学生为直接服务对象的案例约占74%,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包括德育、实践育人、人文素养及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以教师为直接服务对象的案例约占8%,主要是为其提供资源保障服务和学科服务;而二者均有的情况则占18%,主要出现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总结的相关案例中。

图5 获奖案例服务对象构成

3 服务模式特色分析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开展服务本科教育教学的工作,必须要明确服务的特定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嵌入其中,才能实现精准服务、有效服务和优质服务。因此本文从图书馆服务对象及其需求的视角切入,在对所有案例进行内容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以获得“最佳案例”的20个案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各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并总结梳理出一般性规律,为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3.1 图书馆服务贯穿整个大学生涯

本科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各高校图书馆支撑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服务对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几乎涵盖了大学本科生生涯的各个阶段,并参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育人环节。在本次案例大赛中,以本科学生为直接服务对象的案例约占74%。从时间维度上看,本科生在入学、在学及毕业的整个求学阶段对图书馆直接或潜在的需求各有不同,其对应的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也会有所侧重,而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更应该根据本科生的不同特点需求,主动提供高效服务、积极融入育人环节。

图6 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生流程图

对于本科生而言,其大学生涯基本围绕课业、科研和课余生活展开,对图书馆的需求则与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等密不可分。从案例情况来看,不少图书馆都系统梳理了其服务本科生教育教学的工作,并归纳出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多元泛在的育人模式,通过多维度支持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和文化育人培养创新型综合性人才,“一体两翼”全方位支撑人才培养,通过德育、智育、美育等方式促进学生全人格培养和全生涯培育;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则打造了“四促学三促教”服务模式,提出“以资促学、以用促学、以管促学、以创促学”,将服务融入“学”的环节,提出“以资促教、以享促教、以研促教”,将服务融入“教”的环节。

3.2 图书馆服务助力建设一流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教育部2019年10月提出经过3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双万计划”),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25]。“双万计划”的实施,对本科课程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标准,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也面临更大挑战。在新时代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各高校图书馆未来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图书馆服务将更加聚焦于课程本身,加强与院系和教师的紧密联系,把在课程不同阶段中教师的不同需求与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进行对应。

图7 高校图书馆服务任课教师流程图

(1)图书馆应是教学任务的辅助者。在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研工具及教学平台的使用上提供更多资源建设和使用推广服务。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本科教学综合服务支持体系,包括:打造东师教学资源网、运维服务BB 教学平台、自主搭建东师网课平台、共建基地人教数字校园、全方位服务教学全过程。

(2)图书馆应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信息素养教育和嵌入式课程是目前图书馆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服务的最常见形式,此外,为教师提供前沿研究情报,针对性地保障教学参考资料,也是图书馆参与教学过程的体现。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打造融入教学课程管理系统的教参服务平台,以各院系的教材大纲为依托,结合教务系统,直接融入教学过程。

(3)图书馆还应是教学成效的评估者。对于教学成效最直观地体现在学生科研能力表现上,例如其论文发表情况、科研竞赛参与情况、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及课程考核分数等。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展示了基于课程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嵌入式课程跟踪实践,引入生命周期概念,将课堂阶段进行划分,提供相应的资源解决方案和知识服务,在课程后期提供科研论文服务,并在课程结束后提交课程跟踪服务报告。

3.3 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的必备技能

信息素养是所有本科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则是所有高校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基础服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为了帮助其学会甚至熟练掌握信息检索工具,了解并遵守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培养其文献检索技能、信息获取技能和资源使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而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也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学会使用馆内外的各类资源,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众多案例中,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案例数量较多,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内容上看,各院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因面对学生群体不同或教学目的不同,而形成各有侧重、内容丰富的教学课程,包括:新生入馆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文献检索教育、学术引征教育等。其中新生入馆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面向本科生开展服务的第一环。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以“爱上清华图书馆”为主题,采用线下参观图书馆+线上“定制”推送的形式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形成“体验-反馈-互动”的闭环,以达到了解图书馆、用好图书馆、爱上图书馆的目的,更进一步促进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此外,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信息检索教育也颇受各图书馆的重视,尤其是在特殊专业院校图书馆中,如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开展的药学类本科生文献检索课、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的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山东大学图书馆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素养教学等。

(2)从教学形式上看,“线上+线下”的组合是较为常见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形式,线上教学方式包括慕课等在线直播网课、微信公众号、教学资源平台、微课平台等,线下教学方式则有通识学分课程、嵌入式教学环节、讲座培训、训练营、跨区域合作项目、教学互动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等。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线上平台教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线下模式的时空局限,是未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方向,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的“i 小嘉”项目、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基于“优慕课”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都是较典型的案例。线下教学中跨区域的信息素养教育项目并不多,如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参与的欧盟Erasmus+计划资助项目就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其目标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开展信息素养(IL)研究,以提升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与科技写作的能力。

(3)从教学目的上看,大致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分为几类:①以支持竞赛和科研实训为目的;②以服务毕业论文写作为目的;③培养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技能;④拓展专业信息素养;⑤了解信息素养道德与伦理。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竞赛、双创与信息素养》通识课为例,该案例中图书馆通过及时有效掌握竞赛信息,有针对性地举办讲座,实现对参赛同学的精准辅导。而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开展的“课题跟踪式”教学同样是以科研实践来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素养的目的。

(4)从教学模式上看,部分图书馆总结了各自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服务模式,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提出“O2O 创新实践”,安徽大学图书馆则通过“企业培训模式”来助力,东南大学图书馆采用“嵌入PBL教学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基于终端多样化形成混合教学模式等。

3.4 积极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图书馆是开展育人活动的“第二课堂”,相较于教、学关系十分明显的“第一课堂”来说,图书馆的育人平台往往具有趣味性、多样性、潜在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通过开展共读、展览、讲座、征文、朗诵等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嵌入课堂、特色育人空间、特色精神文化传播等形式的思政德育活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育人、以空间育人、以实践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1)以文育人,提升人文素养。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阵地,图书馆要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服务,首先便是要发挥其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其中以阅读推广为最常见的服务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经典阅读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永恒的主旋律。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国学工作坊,围绕国学的整体性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化学习,形成以品牌化、体系化、常规化形式推行的通识教育模式,包括“乐道”模式、“尚艺”模式和全媒体推广;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通过“深阅读+创作+艺术化”的模式,以读促创、以创促演、以演带读,推动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此外,还有共读活动、名著推介、古籍修复等其他活动形式,及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和师范生师道精神传承的探讨,这些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阅读推广活动和许多其他校园活动一起,构成了本科生丰富多彩的大学课余生活。

(2)以德育人,实现价值引领。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开阔的公共空间和涵养的大学精神,图书馆天然就具有开展德育实践的优势。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国防教育、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如四川大学图书馆以红色文化主题服务为重要的切入点,打造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目标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教育新体系,包括红色文化空间服务、红色文献书目服务、红色文献专题展览、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和红色文献专题编研;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则发起了“桃李湖畔·书香内大”文化育人项目,构建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发展、经验共享4种生态子系统组成的“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生态体系。

(3)以空间育人,传播精神文化。图书馆的特色育人空间建设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空间和环境的设计、氛围的营造、实物的陈列等方式发挥阅读空间、展览空间、学习空间和互动交流空间的功能,承载大学校园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主题教育文化或其他特色文化的内涵。如同济大学图书馆构建“闻学堂”平台,聚焦院系培养计划和本科生通识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致力于实现“传播优秀文化,服务教学科研”目标;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狮语堂”,则以“共享、交流、创新、服务”为目标,打造融才艺交流、阅读推广阵地和空间服务为一体的特色文创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4)以实践育人,强化知行合一。图书馆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平台之一,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包括学生馆员、助管等勤工助学岗,志愿学生讲解员、活动志愿者等志愿服务岗,创客空间及创业支持等。如四川警察学院图书馆基于本校学生的特殊性创建了学生轮值馆长制度,招募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有效提升参与者的信息素养和管理能力;安徽大学图书馆在“双创”时代背景下,通过举办运营创意大赛的形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结语

通过会议创新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凝炼出6项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面对本科教育教学的特色服务项目和实践经验,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学科服务、资源保障服务、阅读推广服务、思政德育服务、实践育人服务。受限于案例样本数量及案例主题分布,该分类并不能完全覆盖图书馆面向本科教育的全部服务内容,如借还书、读者咨询、情报服务等一些基础性、未展示的服务内容就难以完整呈现。在今后的发展中,怎样将基础业务做出特色、做出新意,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关于图书馆服务是否达到预期成效以及图书馆价值是否得到真正体现,同样是目前所有案例中所缺乏的部分,因此对本科生服务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评估也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2019 年国内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服务内容整体上缺乏与新技术的融合实践,在数字人文、数据支持、数据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案例略显薄弱。但突如其来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快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脚步,在实体图书馆关闭期间,读者几乎完全无法获得纸质书籍,对数字形式的学术、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激增,教师和学生需要对课程资料进行数字访问,研究人员依赖远程协作以及数字出版物和数据,利用虚拟会议室及其他线上工具、线上资源为本科生提供研究和课程的支持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当前服务实践的热点。除此之外,各高校图书馆正在探索或未来大有可为的技术领域还有很多。美国图书馆协会(ARL)在新技术研究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与研究型图书馆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促进信息发现、管理学术和文化记录、推进数字学术、促进学生学习和成功、创造学习和协作空间这5个核心服务领域,而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实践为图书馆推进其在读者研究和学习事业中的贡献提供了强大帮助[26]。新技术的使用必然带来更多相关问题的讨论,包括技术导向趋势导致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及新技术使用带来的数据隐私、技术伦理等问题,这些都是未来高校图书馆需要探究和关注的重点。创新永远是图书馆改革与发展之根本,图书馆的数字化变革为学习、教学和研究的创新铺平了道路,图书馆的服务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淹没于时代变革之中甚至可以引导新的变革。在以支撑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服务工作中,各高校图书馆需以学生为本,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本科教学课程,在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与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善于体验和使用新技术与新平台,时刻追踪学术新突破与新发现,敢于尝试并接受新事物与新理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才能实现图书馆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本科生案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