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国工厂》叙事结构与视听语言的“和而不同”

2021-03-10申雪淼

视听 2021年3期
关键词:福耀中美两国

□ 申雪淼

《美国工厂》是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的纪录片,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该片播出后引起了中美两国媒体的极大关注。新华国际时评称其开启了“一扇中美沟通之窗”;《纽约时报》称其通过“讲述复杂的、扣人心弦的、时代的、形式优美的跨洲际故事,考察了美国劳工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加拿大严肃影评杂志CinemaScope将其称为“美国近十年来最精彩的纪录片之一”。作为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福耀玻璃总裁曹德旺在接受CCTV-2栏目专访时表示,该片“有利于增进两个国家文化相互了解”。在全球化发展视野下,该片无疑为分析中美两国合作中的多方差异提供了良好的视角与事例。

一、“浅入深出”的线性叙事结构

(一)多层次渐进的叙事方式

《美国工厂》开篇向观众展现了线性叙事的特点。以2008年美国俄亥俄州代顿通用汽车工厂倒闭为开场,直白地告诉观众俄亥俄州当地一万多人失去工作后困窘的现实问题,为后面曹德旺投资重新设厂做了背景铺垫;以2015年中国企业家曹德旺投资修建福耀玻璃工厂为正式开端。从整体来看,全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家在美投资设厂,中途遇到困难并克服,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但从个体、群体乃至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该片则有层层递进的叙事痕迹。从“个体”来看,俄亥俄州原有的美国当地工人在新建的福耀工厂找到了自身的工作岗位,从失业到就业,再到最终面临被机器替代的危机,无疑是一段对个体自身进行的完整叙事。从群体上看,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当地蓝领工人失业,中国资金的重新注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经济危机给俄亥俄州带来的劳资问题。这一层面的叙事作为线索贯穿了整部影片。最后放眼全球视野下的经济发展,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影片开始福耀公司的设立便一直隐藏于线性叙事的“底层”,成为事件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浅层”个体、“中层”群体到“深层”全球化视野下的发展,为故事的叙述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从中美建立跨国公司事件中最直观具体的视点切入,紧接着表现失业的美国蓝领工人,体现中美两国在劳资问题上的差异性,最后逐步向外扩散延伸,展现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深度话题——自动化代替传统人工的行业趋势、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壁垒问题。

(二)从“失衡”到“调平”的多面叙事

《美国工厂》虽由史蒂文·博格纳尔、茱莉亚·莱克特两位美国纪录片导演执导,但叙事的“天平”并没有完全倾向中美两国任何一方。诚然,福耀玻璃工厂是一家在美国注册并运营,同时招雇美国当地员工的公司,但实际由中方投资建立,对人员的解雇与招募都是由中国的高层管理人员决定。这就从本质上打破了中美两方静止的“天平”,注定让两方的占比变得不再平衡。

但这种失衡的叙事话语权并非是导演期望展现的。其实,无论是从叙述立场、拍摄场景、个体认同、价值取向还是视听语言上,都没有打破客观平衡的原则。相反,导演“刻意”表现这种由中方投资重建工厂带来的失衡感,通过一些手段将其调平。例如,在叙述立场方面,导演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两国工人的各自立场,既表现了美国工人想要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的态度,也展现了中国工人力求提高工作产量及效率的目标。既有给美国工人展现观点的机会,也不乏给予中国管理人员讲述的镜头。当然,这无疑是建立在两国经济制度发展的差异性基础之上的。因此,两国在劳资问题上自是大相径庭,但导演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讨论哪个国家处理劳资问题的方式更好,反以观察式的手法进行呈现,尽可能地将中美两方的观点用近乎相等的时间展映。在拍摄场景方面,导演通过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福耀公司与中国福建省福清市的福耀集团总部两方取景拍摄来达到叙事上的相对平衡;涉及到个体认同及价值观取向议题时,该片由小及大,小至美国员工邀请中国员工来家里吃饭,人数上产生较大差别的生活细节;大及美国俄亥俄州议员雪罗德布朗与曹德旺之间含沙射影的政治问题等,从多方面展示两方各自的立场与观念。导演将失衡的天平调平来构建中美两方平等的叙事话语权,通过平衡的叙事框架,让两国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立场与见地,这无疑是十分客观理智的。

二、“相对真实”的视听语言

安德烈·巴赞曾说:“要更好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倾向如何,最好先理解该影片是如何表现其倾向的。”在《美国工厂》中,导演在纪录片“真实”的核心基础上向观众传递信息。但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正如纪录片学者钟大年所言:“真实是一个变量,是人介入现实存在的结果”。相对的真实只是在一种准确的范围内无限地逼近真实,但是绝对不可能等于真实。纪录片所展现的真实是将生活片段载入摄影机,在拍摄方面进行第一次对真实生活的“剥离”;将纪录片素材放到剪辑台上,则是对真实的“二次剥离”。简言之,只有导演想让观众看到的内容,才有可能出现在观众所谓的“真实”里。在影片里,一些看似“真实”的画面同样是建立在导演主观选取之上的真实。在“挑选”真实的同时,将个人的主观色彩抽离,而这些“相对真实”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导演为了不断接近真实所运用的巧妙手段。

(一)“相对真实”的镜头画面

作为一部观察式纪录片,《美国工厂》离不开真实的创作核心,但这种真实很显然并非绝对的。导演为了向观众传递出真实的创作核心,利用镜头语言的特点,向观众呈现“相对真实”而不是“绝对真实”的画面。该片整体上客观记录中美两方建立美国福耀玻璃工厂这一事件,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记录的同时,沿用“直接电影”的拍摄规则,导演在尽可能不介入或少介入的前提下,对现场事件进行拍摄;现实和真理之间存在关联,对二者都保持忠诚。片中看似对中美两国员工的记录是客观的、无人为介入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导演很好地隐藏了主观采访的真相。从影片7分51秒开始,第一位阐述者提米的谈话就隐含着导演主观采访的痕迹。从提米和尚尼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陈述的语言来看,很显然不是一种无预先采访的“自我阐述”。

这是一种人为“参与式”的访问。对受访者的选取、问题的提出,导演都精心规划,目的是让这些受访员工带有某种“自我陈述”的客观感。既有对美国员工的采访,又不乏对中国主管人员的探问,篇幅多集中在对工作状态及家庭问题的采访上。这种采访多为“隐形式”,多数观众在观影时难以察觉。导演利用这种巧妙的访问手法,让《美国工厂》不再归属于“观察式纪录片”,而是融入“参与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专注于通过人为的努力,去剥离一种在日常生活下隐藏着的事物真相,拍摄也从“墙上的苍蝇”变成了“汤里的苍蝇”。在此理念上,导演通过对中美两国员工的人为式的“隐形采访”,让员工们看似自主地阐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及工作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真实性”的诱导与发掘。

(二)客观感性的声画技巧

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写道:“声音将不仅仅是画面的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声音激发动作的作用,丝毫不逊于画面。”捅声法作为《美国工厂》的一大手法,在呈现影片主题、调动观众的感性情绪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影片1分36秒,画面中出现“THE END”的字样意味着旧工厂已经关闭,而紧接着是员工们依依不舍地相拥在一起的场景,与之相对应的音乐却在1分27秒就已经出现,音乐呈现出苍凉悲怆之感。紧接而来的是一段空镜头,此时的声音与影片开场时的环境音十分类似,似乎从声音上交待了画面中相同的地理环境,观众还没从环境音中反应过来,一股空荡惋惜之感便涌上心头。更令人惊讶的是,导演镜头一转,切换到一对中国情侣的背影。该镜头作为一个转场镜头,无过多的台词,只留几句简单的歌词。这首2001年的《一生有你》在中国一度红遍大江南北,但突然在美国纪录片《美国工厂》里出现,着实让国人讶异又惊喜。从表意上来看,这首歌无非是情侣间示爱的表现,但从更深层次剖析,它象征着美国旧工厂倒闭,原先就职的工厂在许多员工和生命中去了又还,以福耀的新身份出现在众人眼前。导演用一首老歌勾起了无数国人的回忆,这对美国民众来说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旧工厂被注入新动力,自然而然地会引发人们对旧工厂的留恋与不舍之感。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关系也随着全球化进程“相依相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中美文化壁垒从重建到打破,直到最后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

(三)对比引发异同思考

观摩全片,可以发现片中不乏有深意的对比镜头。影片9分24秒展现了一位中国高层用一句“Thank you”结束对中国员工的介绍,而下一个镜头却是曹德旺下飞机时,一位美国人用“你好,老板你好”来表示迎接。这种用对方国家的语言来表示友好的情形,无疑是一种对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凸显与强调。片中两国员工用微信翻译对方消息时,也是中美两国之间差异性的呈现。以上两种展示方式或许没有达到引发观众深层思考的力度,但在两国高层给各自员工开班会上则让人看到导演别出心裁的一笔。导演先是用对比镜头展现两国工业现状的不同之处。一段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自我鼓励式”班会,在美国高层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而这位美国高层想把这种方式带到美国的管理方式上,却遭遇“滑铁卢”。美国高管的做法显然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试图去打破中美两国管理模式上的壁垒。但导演用对比画面告诉我们,他失败了。这里已经在引导观众思考关键问题——中国的方式是否适用于美国?是否应改变中美之间的差异性?这里的差异性不限于管理方式、劳资模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而是将问题指向中美各方面的差异与分歧。在此,导演没有明确地给予观众答案。

另一种对比镜头不是两国间直接的画面对比,而是一种动静上的比较。片中一位中国员工坐在电脑前讲述美国工人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中的不同。从语言中,观众能直接感受到这种差异性,但在动静对比的角度,实则更值得人们思考。镜头中,男人静止坐在电脑前,身后的指示灯由右向左不断重复闪动,身侧的机器也在一进一出(画面),这种缄默的状态让人感觉导演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向观众阐述,但画面却戛然而止。从客观性来说,这种戛然而止是具有叙事美的。身后频闪的指示灯就如同人脑海中的思绪一样,循环往复;而出画入画的机器象征着外界压力。导演再次将画面呈现给观众,同时也将中美两方的差异问题交由观众来思考。这种对比的方式持续到影片末尾,曹德旺感叹:“当我生活在过去的那个落后的中国时,我倒觉得很快乐;当我今天跨入这个社会,虽然现代化各方面都上来了,但总有很大的失落。”这无非也是将过去与现实进行比较,同样有发人深省之意。

三、结语

《论语·子路》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希冀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纪录片《美国工厂》对外界所传达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在片中,无论是工作方式、传统文化、社会现状还是劳资问题,无一不向观众呈现中美两国的差异与冲突。但导演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相对真实地向观众展现中美两国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在影片最后引领观众思考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如何处理国家间的文化壁垒问题。而古人已经为我们指明了答案——“和而不同”。

猜你喜欢

福耀中美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虽有中美摩擦 难阻全面小康
曹德旺:曹晖“从头到尾都同意接班”
福耀玻璃可提高分红比例
福耀定力
福耀:为美国汽车做好漂亮玻璃
国际挑战需中美两国积极合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