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的技术要点研究

2021-03-08范春林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

范春林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同时,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在不断地加快,人们的发展思路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更好地迎合生态发展的真实需求,大水面养殖理念应运而生。这样的养殖方式,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整体环境的和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保证渔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养殖品种;轮捕轮放

“生态渔业”是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适当鱼类进行人工放养,根据鱼类与其它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按生态规律开发,注重渔业生态与生态环境协调、质量安全与现代技术统一的渔业生产方式。“清水渔业”的原理是一定数量的虑食性鱼类(鲢、鳙)对水投中浮游生物有控制效应,可抑制藻类的生长和让水中的氮、磷通过营养级能量的转化,最终以鱼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当捕捞出水体时就移出了氮和磷。著名的千岛湖“保水渔业”就是成功范例之一。这种养殖模式不是一味地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而是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保证鱼类安全、水安全及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养鱼工程

一般在进行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时,大水面选择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满足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标准,才能为鱼类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根据以往人们的丰富经验,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养鱼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水域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经过不完全统计和调查,由于养鱼池的构造标准不达标,而造成的鱼类死亡事件不在少数,主要是因为一些具体的细节工程没有做到位,导致所养殖的鱼类没有达到能够越冬的条件,并且这也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一些经济效益。针对于具体的养鱼池来说,在建设期间,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其标准也有很多,主要就是一定要牢固,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与此同时,建设养鱼池,要格外注意注水闸门的建设和排水闸门的建设等,并且还需要在防逃设施上下功夫,对于一些堤坝以及应用于越冬的区域都需要进行认真、细致地建设。尤其是在北方,一到冬季,温度最低时可达到零下30-40度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将越冬工程做到位,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针对于注水闸门和排水闸门来说,建设时需要达到的标准便是能够自由地开放,促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此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养鱼池需要时常地注水,而当注水时间过长时,导致水位超过了规定高度,也需要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固性和稳定性[2]。此时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就需要在原料上进行相应的更新和改善。根据目前的建设现状,一般可以选择使用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与此同时,对于注水口和排水口的高度也有一定的建设要求,即注水口的位置需要按照实际情況去调节建设高度,并需要保证在注水时,能够顺畅。而排水口根据其自身的建设特点,需要建设在低处,促使其排水时能够加大排水的速度和效率。

针对于防逃设施而言,需要建设在注水口和排水口,对其的建设标准便是对注水不造成阻碍,也不可影响排水的速度,而更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不能将鱼类放跑。无论是在注水时,还是在排水时,注水口和排水口的水流都是比较湍急的,鱼类也愿意在这里集中,因此,想要促使其逃脱率降低,是非常困难的。此时,建设防逃设施需要设计好具体的地点,一般在注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有很多的杂物堆积,为了减少杂物和防逃设施的直接接触,可以将防逃设施建设在距离注水口和排水口几米的位置,保证建设的位置水流的速度相对较缓,同时建设的防逃设施,即拦网能够将大部分的杂物过滤,这样也是为了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需要在拦网的底部进行相应的稳定处理,即借助一些卵石,对拦网进行加固。拦网的高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即需要距离水面1.3米-1.6米之间,这是根据鱼类跳出水面的高度来设计的,防止其跳过拦网[3]。

二、养殖品种搭配

对于养殖户来说,一般不会单独只养殖同一种鱼,而当品种过多时,需要注意品种的搭配,有些鱼类并不能放在一起进行养殖。养殖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其中,需要对水面条件进行重点分析,以此作为搭配的依据。

针对于水草型大水面养殖而言,养殖户可以将鲫鱼、草鱼以及鲤鱼等鱼类搭配在一起进行养殖,同时,需要将这些鱼类进行投放比例的分配,一般在这样的大水面养殖中,鲫鱼的投放量是最多的,而对于一些肉食性的鱼类要极少地进行投放。

针对于富营养型的大水面养殖而言,这是由于养殖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致使水底部积聚了比较厚的淤泥,这样的情况下,水生植物相对来说比较少。与此同时,此类大水面养殖的养鱼池中的水一般都来自于周边稻田泻出来的水,也可能是大气降水。因此,这样的水所蕴涵的肥力就会比较高,但同时其透明度不会太高。养殖户在进行鱼类投放时,一般可以投放鲢鳙鱼之类的鱼,并且占总体的比例较高,而对于草鱼之类的鱼就要进行少量投放[4]。

针对于贫营养型的大水面养殖来说,其中存在的浮游植物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此时,在决定养殖品种的搭配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水体特点,放养的密度相对低些。

三、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和养殖效果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如果放养的密度出现过多或是过少的情况,都有可能对养殖的鱼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当其密度过大时,就会影响个体鱼的正常生长,当鱼类没有达到销售的规格和质量时,将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根据生物量测算,一般人放天养投放个体鲢鳙鱼种体重1斤,数量为10-15尾左右/亩。

四、放养模式

鱼类从养殖开始,需要经历几个成长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养殖户需要保证鱼类的安全,主要就是针对其越冬的安全,其次,就是放养的密度问题,能够保证其成长到标准的销售规格,最后,就可以进行捕捞。在捕捞时也要注意几点,不可全部捞出,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放养密度,去决定捕捞的数量,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力求捕捞量和增殖放养量、库存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保证湖区的存鱼量。

五、越冬管理

上文中有重点提到过,越冬管理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点,对于鱼类的养殖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虽然,处于大水面养殖的鱼类关于越冬的问题不大,但是不代表就一定不会有风险,在个别管理不善的情况下,依旧会出现鱼类死亡,严重时,可能会达不到正常产量。因此,养殖户需要观察水面是否存在挺水植物,当存在时,冬季便不需要进行相应的排气,但是当不存在挺水植物时,而且水底的淤泥相对较深时,就需要在冬季进行打孔排气,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排出一些有害气体,就会对水中的鱼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5]。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将发展目光逐渐转移到了可持续发展上,这是必然趋势。针对于魚类养殖来说,追求高效益、高产量不是第一要义,而是要实现生态养殖的最高目标。为此,需要从养鱼工程、养殖品种搭配、放养密度以及越冬管理等多个角度着手,对其技术要点进行规范,从而促进我国渔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勇辉,李钟杰,陈文静,张爱芳,丁立云,邓国平,余泽溪.青岚湖生态渔业养殖技术研究[J].科学养鱼,2014(10):23-24.

[2]李明爽,单袁.齐聚一湖碧水  畅议两山理论——大水面生态渔业高峰论坛在千岛湖举办[J].中国水产,2019(10):6-11.

[3]李梦龙,朱浩,方辉,刘永新,刘兴国.大水面以渔养水发展方式探讨[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05):62-66.

[4]隋晓伟.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对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作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27):135-136.

[5]马秀玲.宁夏贺兰县渔业发展现状及现代渔业示范县规划思路[J].养殖与饲料,2016(12):93-96.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
广西钦州钦南区稻田鱼虾套养基地技术小结和发展思考
肉牛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效果
草鱼高产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白山羊养殖技术指导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