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2021-03-08袁绮曼路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基层党建

袁绮曼路

摘 要: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精神保障。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为阵地,以发挥乡贤作用为助力实现自身发展。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贤文化;基层党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为我国乡村振兴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实现乡村振兴,既要外塑其形,又要内塑其魂,乡风文明便是其魂。乡风广义上是指乡村的风俗,而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实际上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方面,其本质是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一个缺乏文化底蕴、没有乡风文明浸润的乡村社会是空洞无力的,乡风文明凝聚了中国数千年来农耕社会的文化基因,沉淀了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对于乡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乡风文明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更是乡村建设不竭的精神动力,可有力助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和乡村农民素质全面提升,实现乡村社会整体进步。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大型工程,既要认识到推进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做好长期工作的打算,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真正落实好乡风文明建设。

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

在调研中了解到,虽然大多数乡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党员干部能够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关注村内民生,对村内工作开展到位,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乡风文明建设;大批农民党员涌入城市打工,基层党组织党员管理松散,党内活动不好开展;党组织内人员老龄化严重,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事件,解决办法不多;“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能力。基层党组织作为组成大国重器的小单元,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关于党组织人才的选拔更不能马虎。应选取那些思想觉悟高、被群众信服的人加入基层党组织,比如将毕业大学生、转业军人等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定期对村“两委”成员进行培训,到发展较好的乡村交流、观摩,学习先进经验。村内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定期推行道德模范评选;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合理化解村内矛盾冲突,实现农村生活的和谐稳定,让文明之风浸染每位村民。

其次要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基层党员干部要强化理想信念,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把群众诉求放在第一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贪大求多、不做面子工程,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争取项目和投资。对自己所处村庄进行充分的调研,有科学的认知,结合本村优势,充分听取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意见来进行合理规划。

最后要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实行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重大事务参与权,让基层权力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运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村内基层党员要提高自身民主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对党内领导干部进行监督,防止“一言堂”“以权谋私”等现象,保持乡村建设的风清气正。

二、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为阵地

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一般指由国家政府出资修建的供人民群众休闲、学习、交流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广场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是不同地区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文化建设方面,乡村是薄弱区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但多数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种类单一、数量少,且普遍简陋陈旧,缺乏专业人才的管理,很难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乡风文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阵地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资金保障,合理规划布局。国家政府将政策、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完善农村文化阵地是政府的应尽职责。积极调动社会投资,设立文化基金。乡镇政府要依靠村内党组织活动室、闲置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根据村内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加强文体广场建设,配备体育活动设施和音响等其他相关设备,与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相配套,为村民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业余休闲活动场所。

其次,加强人才建设,稳定乡村文化队伍。专业人才对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管理和引导作用。要调整乡村文化公共服务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对优秀人才要及时奖励,形成乡村文化服务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优秀人才愿意留在乡村、扎根乡村。分批次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进行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提高乡村文化公共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后,创新方式和手段,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数量庞大的公共数字文化项目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各类文化产品受众,为村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文化娱乐、数字閱读等各类线上服务。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反馈机制,将群众的需求与文化服务的提供对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乡村的重点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村内留守妇女较多,可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健康知识普及与培训等;如村内留守儿童较多,可以修建儿童乐园、图书室等,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空间。除此之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突出地方特色,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不同也意味着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民族特色融入乡村文化服务也是十分重要的。总体来说,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要满足人民需要和突出乡风民俗特色,这样才能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基础阵地。

三、以发挥乡贤作用为助力

唐朝《史通杂述》记载:“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历史上,乡贤是有作为的官员和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贤达受到表彰的荣誉称号。现在,乡贤是指退休返乡的政府官员和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模范人物,以及其他所有愿意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的先进分子。乡贤在村内感召力和声望较高,可以起到化解矛盾纠纷于无形的作用,也可以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带头的作用,还可以为村民提供道德行为的指引。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之下,传统乡村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传统乡贤文化给予村民心灵上的慰藉,黏合了当前乡村社会,因而乡风文明建设需要乡贤参与。

首先,要搭建平台,助力乡贤引进。村内可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鼓励退休、离职的各界社会精英返乡,到家乡施展才华,为“新乡贤”反哺故里做好对接工作。同时,基层政府可充分发挥“同乡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在外发展人员的联系,广泛宣传家乡的发展现状,吸引他们回乡发挥余热。借助当前“微信群”等沟通方式,构建服务乡贤返乡的“亲情通道”。

其次,要吸纳乡贤,助力乡村治理。在乡村建设转型升级、结构重组的当下,许多村民在乡村巨变中充满了不安感和失落感。当乡村文化建设无法满足需要时,他们就全然选择一些低俗的娱乐方式来打发业余时间,由此带来一系列乡村治理问题。吸纳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并不是回到过去“人治”的境况,而是让乡贤配合当地政府或基层党组织,通过拉家常、谈心、政策解读等村民更能接受的方式,将村里的小问题、小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并借助乡贤的影响力引导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强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最后,要充分发挥乡贤的文化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农村社会仍然存在许多遗留下来的恶俗陋习,如不雅婚俗、铺张浪费等。可通过乡贤带头示范,破除这些陈规陋习,并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引领乡村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发展。让乡贤在村内号召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将发挥“新乡贤”示范效应和移风易俗有效结合,推进乡风文明纵深化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基层党建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