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链接式护理对泌尿造口患者护理结局及院外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3-08王洁琼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泌尿造口出院

王洁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180)

泌尿造口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方法,改变了患者的正常排尿方法,虽然效果显著,但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便以及影响,也给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命质量造成影响,再加上患者缺少对泌尿造口的了解,导致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1-2]。为此,本研究对泌尿造口患者应用无缝链接式护理,分析其对患者护理结局与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造口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7~79岁,平均(53.34±8.77)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6~78岁,平均(53.07±8.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为:造口护理、简单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无缝链接式护理:(1)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病床访视,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缓解,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登记造口术后患者的各项信息,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及年龄等基本信息,造口类型、造口产品型号、造口及周围皮肤情况,输尿管、支架管、引流管的引流情况以及留置的放置的时间,便于随时予以相关指导;(3)手术2 d后,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泌尿造口产生正确认识,并制定护理计划;(4)手术2~4 d后,为患者讲解护理计划,告知患者遵守护理计划的重要性,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5)手术4 d后,对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进行针对性处理;(6)出院前,了解患者对泌尿造口与其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患者制定院外护理计划,留下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定期进行随访; (7)出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所处社区进行沟通,并告知其护理计划,定期与患者交流,指导并纠正其存在的问题; (8)出院后,建立微信平台便于进行沟通,并安排专门的人员每周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泌尿造口相关知识以便供患者阅读,鼓励患者在微信群上相互交流,切磋经验,改进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9)每3个月邀请院内造口医师及泌尿系专业护理护士给患者进行造口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授课,并鼓励患者相互分享护理经验,从而提高患者自信心以及生命质量;(10)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夜尿较多,为保证患者的睡眠,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指导患者制作尿液收集器,使用2 L的凉水壶并在壶盖钻孔,将引流管穿过孔洞并固定,在水壶中置入保鲜袋,将引流管与造口袋的引流口连接,每天清晨丢弃保鲜袋,于夜间更换新的保鲜袋即可。

1.3 临床评价

手术结束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1)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护理前与手术后3个月的造口知识掌握程度,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越好[3];(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与手术后3个月的不良情绪情况,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不良情绪程度越轻;(3)记录两组整个护理阶段出现的并发症,统计后进行比较;(4)使用生命质量测评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与手术后3个月的生命质量情况,共计5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不良情绪情况与生命质量情况

两组护理前造口知识掌握评分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34,t=0.1746;P>0.05);两组手术后3个月造口知识掌握评分与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1.0876,t=7.4490;P<0.05)。两组护理前不良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00,t=0.1253;P>0.05);两组手术后3个月的不良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6.1707,t=5.6847;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与手术后3个月造口知识、不良情绪与生命质量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与手术后3个月造口知识、不良情绪与生命质量情况比较(分,±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造口知识掌握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对照组 34 护理前 44.12±3.57 52.26±6.17 54.12±6.89 67.42±5.85 手术后3个月 74.25±5.16a 42.14±5.43a 45.06±5.42a 79.13±6.22a观察组 34 护理前 43.89±3.63 53.31±6.20 54.33±6.93 67.67±5.96 手术后3个月 89.37±6.05ab 34.35±4.97ab 37.17±6.01ab 91.45±7.37 ab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泌尿造口因可以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其会改变患者的泌尿方式,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再加上其护理具有一定难度,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4-6]。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上通常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效果降低。无缝链接式护理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护理模式,不仅注重住院期间的护理,同时注重出院后的护理,将医院与社区进行无缝链接,延续护理效果,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造口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使其可以在出院后更好地自我护理,进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无缝链接式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因躯体形象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可以正视疾病与造口,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7]。另外,通过定期随访等一系列措施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并进行指导,纠正患者的错误之处,使泌尿造口的护理更加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后3个月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3个月造口知识掌握评分与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泌尿造口患者实施无缝链接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护理结局与院外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泌尿造口出院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泌尿生殖系肿瘤诊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