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冠心病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08金丹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危重症监护重症

金丹

辽宁省辽阳辽化医院 (辽宁辽阳 111003)

冠心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器质性心脏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动脉硬化相关疾病、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吸烟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1]。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机械辅助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可减轻患者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增加重要器官血流灌注,有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同时也为血管重建术做好准备[2]。目前,关于IABP的应用,临床存在诸多争议,如术后并发症问题对患者的康复存在一定影响。因此,针对行IABP治疗的冠心病危重症患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节护理在IABP治疗冠心病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冠心病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2~79岁,平均(61.9±2.6)岁;合并症,高血压26例,糖尿病21例;IABP辅助治疗时机,术前预防性放置18例,术后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监护室内放置11例,术中放置7例。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冠心病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51~80岁,平均(62.2±2.9)岁;合并症,高血压27例,糖尿病23例;IABP辅助治疗时机,术前预防性放置17例,术后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监护室内放置10例,术中放置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心脏彩超显示射血分数<40%,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排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其他因素影响并发症发生及不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对IABP术前及术中放置患者,依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IABP术后放置患者,需加强对其病情的监测;此外,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实施监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如患者肺动脉压下降、心律恢复正常、症状缓解,则表示治疗有效,可考虑撤机,反之需遵医嘱用药,继续进行病情监测,使患者血流动力学进一步改善。

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1)观察反搏效果:早期因患者心功能较差,给予1∶1辅助,保证反搏有效(如中心静脉压下降、循环改善、肺动脉压下降、心泵有力、尿量增多等);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改善后,可调整至1∶4~1∶2,并逐渐停用;注意观察压力波形,如发现反搏波消失或明显变小,提示反搏球囊测压导管堵塞或弯折,需及时处理;准确观察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压、反搏压及波形,根据各压力动态变化,结合尿量、心率等指标,对患者病情是否好转进行评估,调整反搏频率、压力大小等,调整后密切观察反搏压力显示值,及时发现与处理气囊漏气等情况。(2)预防心血管事件: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电图的观察,并进行纵向对比,如发现Q波异常,则需进行量化、定性分析,结合医师意见,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3];因心血管事件发生与高血糖、白细胞数、肌酐、Killip分级、中性粒细胞、低血钾、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N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诸多因素相关,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可控因素的控制,对患者水电解质及血糖水平进行动态监测,遵医嘱调节患者输液速度、胰岛素摄入量,使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至最低。(3)心理应激控制: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巡视,进行24 h持续监护,增强患者安全感;开展远程视频通话服务,加强患者与家属间的交流;待患者病情恢复平稳后,通过安抚、鼓励等方法,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反复进行空间、时间定位,减轻患者心理应激[4];加强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于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护理的目的及方法,充分给予患者理解和尊重,在肢体、语言方面让患者感受到关怀。(4)减轻患者躯体不适: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等操作时,严格按照无痛护理操作要求,减轻对患者的疼痛刺激;患者卧床期间,可轻微调整其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体位导致的不适;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如通过预防性外敷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通过为患者播放音乐、放松训练等形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术后疼痛感;病房内尽量减少不必要人员的进出,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管理,控制通气、输液温度;提高机械通气管理水平,加强气管插管、呼吸参数管理、口腔护理、吸痰管理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为改善其心、脑灌注,可将床头抬高15°左右[5]。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IABP时间、重症监护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术后恶性心律失常1例(2.78%),对照组7例(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心力衰竭1例(2.78%),对照组6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心源性休克,对照组出现术后心源性休克5例(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其他并发症1例(2.78%),对照组7例(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IABP时间、重症监护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IABP时间、重症监护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ABP时间、重症监护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IABP时间、重症监护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IABP时间(h)重症监护时间(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 36 38.47±4.53a 38.36±5.57a 35.26±5.41a 8.27±1.26 a对照组 36 42.86±5.78 44.38±8.44 41.07±6.79 10.76±2.52

3 讨论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给患者生命安全及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IABP辅助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能够缓解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足,使患者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6]。但是IABP术后并发症问题比较突出,对患者生命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细节护理应用于行IABP治疗的冠心病危重症患者中,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为主要目的,从心血管事件发生预防、心理应激控制及躯体不适感减轻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达到积极预防并发症的目的,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细节护理的应用对冠心病危重症患者IAB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观察组IABP时间、重症监护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细节护理的应用对冠心病危重症患者IABP术后尽早康复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应用于采用IABP治疗的冠心病危重症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

猜你喜欢

危重症监护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