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溻渍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2021-03-08李冬泉李硕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压痛类风湿功能障碍

李冬泉,李硕 (通信作者)

1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 (辽宁沈阳 110024);2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847)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炎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将出现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甚至出现严重畸形,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以女性居多,通常累及双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关节僵硬和肿胀、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等,并伴有晨僵。目前,西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只是通过西药治疗缓解患者症状,但是西药的副作用较大,且患者易产生依赖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溻渍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住院的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男16例,女23例;年龄43~73岁,平均(62.50±6.95)岁;病情加重时间1~14 d,平均(9.38±1.46)d。试验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42~75岁,平均(60.70±7.83)岁;病情加重时间1~14 d,平均(9.56±1.28)d。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加重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术前0.5 h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患者取仰卧位,整个手术过程以清除炎性增生物等游离体、切除撕裂的半月板、磨削并修整软骨及多余骨赘为主;术后用绷带加压包扎膝关节并留置引流管,并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常规口服给药。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塌渍法治疗:使用科室自拟中药塌渍方(独活30 g,川芎30 g,桂枝20 g,防风15 g,透骨草15 g,红花10 g等),打粉后用凡士林调制均匀置于10 cm×6 cm大小纱布上,然后置于膝关节疼痛处外敷,以红外线神灯加热,1次/d,30 min/次。

1.3 临床评价

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评分,炎症介质水平。(1)治疗效果[3]:根据患者口述记录病情,显效,临床症状(压痛、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基本消失,证候积分降低>90%;有效,临床症状(压痛、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好转并改善,证候积分降低30%~90%;无效,临床症状(压痛、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无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降低<30%;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评分:采用国际公认的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价[4],此量表共包含24项内容,依据本病的基本症状和体征(压痛、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其中疼痛包含5个项目,僵硬包含2个项目,关节功能障碍包含17个项目,每项分为5级(无,0分;轻微,1分;中等,2分;重度,3分;很重,4分)。(3)炎症介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液标本5 ml置于抗凝试剂管中,静置5 min后,采用L400型低速离心机(湖南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以2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于-80℃冰箱中保存待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患者白细胞介素(IL) -1β、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等炎症介质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酶联公司 (批号ml002095,ml002083,ml037978,ml001814),仪器采用德国Thermo Scientific Multiskan FC型酶标仪,试验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周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膝关节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比较

治疗2周后,试验组膝关节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比较(分,±s)

表2 两组膝关节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压痛 僵硬 关节功能障碍对照组39 12.09±0.67 1.73±0.36 20.56±7.21试验组 39 7.23±1.12a 1.25±0.46a 15.39±6.43 a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2周后,试验组IL-1β、IL-6、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pg/ml,±s)

表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pg/ml,±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IL-1β IL-6 IL-17 TNF-α 7.97试验组 39 7.23±1.12a 17.25±0.46a 25.39±16.43a 55.78±8.79对照组 39 12.09±0.67 31.73±0.36 40.52±20.21 76.41±a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关节炎的炎症性类型,患者以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造成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畸形,骨骼肌等萎缩,最终导致瘫痪,致残率较高[5-6]。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中老年人,通常累及双膝,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患者常表现为僵硬和肿胀,晨起疼痛加重,并伴有晨僵。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属“痹证”范畴,该病外因常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致邪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气血经络而发病;内因多为劳逸不当,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致正气不足发病。

关节镜清理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通过关节镜下清理及冲洗关节,可清除增生的骨赘等游离体,修整退变的关节软骨面,从而改善膝关节内环境,有利于炎症反应的消退及正常关节滑液分泌,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变发展的目的;但术后并发症(积液加重)和后遗症较常见,因此,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十分必要。

中药塌渍法为中医外治方法,因安全、有效、方便且价位低廉而被广大患者接受,其是运用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等中药配合一些介质(黄酒、醋、水)浸透后敷于膝关节,利用艾绒燃烧的热力使中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药方中独活既可祛风除湿,又可消除痹痛;防风为治风通用药,与独活配伍可加强其祛风止痛的作用;川芎为血中气药,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桂枝温通经脉,与川芎配伍,两者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红花、透骨草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作用。

IL-1β可通过改变软骨细胞结构与功能促进其凋亡,且可通过改变软骨中胶原成分而促进其降解[7]。IL-6是一种导致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促炎因子,具有促进炎性细胞聚集等功能。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表达产生,其作用是刺激细胞产生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进而引起组织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8]。以上几种因子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在整个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病变过程中作用明显,可促进疾病形成和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膝关节压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IL-1β、IL-6、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溻渍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猜你喜欢

压痛类风湿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