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3-08李妮妮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手术过程椎管

李妮妮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224)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骨质会逐渐降低,导致发生骨科疾病的概率增高,多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受老年患者身体功能的影响,对麻醉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麻醉方案不科学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正常实施,还会威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2]。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医院行骨科手术的72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3.5±5.6)岁。试验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1~88岁,平均(74.7±6.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骨科手术;(2)患者与家属接受手术治疗方案并且对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意识、精神等不正常的患者;(2)患有严重心、肺、肝等器官组织疾病的患者;(3)不耐手术、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麻醉前给予患者面罩吸氧,连接心电、呼吸等监测仪器,具体麻醉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诱导麻醉,给予患者注射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约每10秒注射4 ml,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剂量根据临床需要确定,罗库溴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95),起始剂量为0.6 mg/kg,维持剂量为0.1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按0.1~0.5μg/kg在10 min内滴注完成,以此实现诱导麻醉;第二阶段为维持麻醉,继续缓慢注射丙泊酚实现维持麻醉,2.5 ml/次;第三阶段为恢复阶段,手术结束后停止使用麻醉药,用适当的拮抗药逆转麻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监测和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应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并给予急救处理[3]。

试验组实施椎管内麻醉:麻醉前做好用药处理、访视等前期准备工作,麻醉时指导患者处于正确体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进行穿刺,穿刺方式为侧入,穿刺针与皮肤的夹角为75°,穿刺时避开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由棘突出孔进入,经过黄韧带刺入硬脊膜外腔;如果穿刺过程中无气阻力、无负压出现,说明穿刺成功,然后将细导管利用穿刺针置入脊神经,注射30~50 mg利多卡因(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85),根据手术所需时间继续追加适量麻醉药物,整个过程不能超过300 mg;整个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监测和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应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并给予其急救处理[4]。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术后1、6、12、24 h的精神状态及术后3 d的认知功能。以上指标通过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进行评定,最高分为30分,分数越高精神状态越好[5];评分27~30分为认知功能正常,21~26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9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轻度例数+中度例数+重度例数)/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6、12、24 h的精神状态比较

试验组术后1、6、12、24 h的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1、6、12、24 h的精神状态比较(分,±s)

表1 两组术后1、6、12、24 h的精神状态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术后1 h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对照组 36 17.35±0.55 20.41±0.86 22.39±1.25 24.51±1.38试验组 36 23.14±0.78 25.37±1.12 26.56±1.47 27.66±1.71 t 36.399 21.075 12.966 8.6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受自身条件的影响,老年群体患骨科疾病的概率较高,手术为治疗该类患者的主要方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手术过程需要进行麻醉处理,一旦麻醉过程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手术过程的实施;此外,麻醉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身麻醉是一种麻醉剂用量比较大的麻醉方式,麻醉药主要通过呼吸道、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患者全身感觉、意识等均会丧失,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高低血压等严重后果,对手术的正常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且会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外,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也较大,是因为麻醉剂用量过多会造成神经细胞死亡,对于老年这一特殊人群,全身麻醉不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案。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剂注入椎管腔,属于局部麻醉方式,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可以根据手术实际部位进行椎管内麻醉,可以使患者保持意识清醒但又不会感觉到手术带来的疼痛,麻醉过程引发的并发症、后遗症均非常少[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1、6、12、24 h的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分析原因为椎管内麻醉属于区域麻醉,并不会对患者全身神经功能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患者术后可以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椎管内麻醉,能够减少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手术过程椎管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还不都一样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