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通气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3-08郝建明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鼻窦消融术等离子

郝建明

天津市黄河医院耳鼻喉科 (天津 300110)

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多由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其临床表现为头痛、鼻堵、脓涕等,且随着病情不断发展,严重时可引起颅、眼、肺等部位并发症,造成视力有所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针对该病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存在疗效与安全性差异。因此,本研究针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鼻窦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总有效率、通气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37.26±2.43)岁;体重55~81 kg,平均(67.58±2.24)kg;病程1~6年,平均(3.35±1.23)年;单侧发病32例,双侧发病9例。试验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4~66岁,平均 (36.98±2.72)岁;体重56~82 kg,平均(66.95±2.87)kg;病程1~7年,平均(3.24±1.37)年;单侧发病30例,双侧发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1)无鼻部手术史;(2)下鼻甲肥大但无骨性增生;(3)非手术治疗半年未见明显效果;(4)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目标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麻醉禁忌证;(2)患有萎缩性鼻炎;(3)存在脑部疾病或精神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鼻内镜鼻窦术。仪器:鼻内镜(深圳市鹏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型号:PY-01)。药物:泼尼松片(陕西孙思邈高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片),口服,2片/次,3次/d。患者术前1周空腹服用泼尼松片30 mg/d,患者取合适体位,局部麻醉后,于鼻腔中置入鼻内镜,在内镜观察下切除筛泡钩突,正确判断鼻窦的开口方向和位置,开放上颌窦和筛窦并使其引流通畅,使用套圈套取息肉,完整切除息肉蒂部,完成后使用纱条填充进行止血。

试验组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仪器:射频消融仪(长沙腾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LDRF-120S)。药物:泼尼松片(陕西孙思邈高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片),口服,2片/次,3次/d。鼻内镜鼻窦术步骤同对照组,完成鼻内镜术后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分别对鼻甲的上中下3点进行消融,切除存在明显息肉样变部分,随后对剩余的肥厚中鼻甲组织进行处理,完成后使用纱条进行填充止血,术后1~2 d将填充物取出,患者连续6 d清晨空腹口服泼尼松片30 mg;术后8 d在鼻内镜下对患者鼻腔进行清理,并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鼻腔喷雾剂进行早晚喷鼻,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确保鼻腔黏膜恢复正常。

1.4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2)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通气功能,包括鼻阻力,采用鼻阻力检测仪进行测定,以及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采用声反射鼻测量计进行测定; (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头痛、溢泪、鼻出血、视力下降)。

1.5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黏膜恢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鼻腔存在少量分泌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鼻腔内分泌物较多,鼻腔黏膜水肿、充血。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2.2 通气功能

试验组术前鼻阻力、NMCA、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8,t=1.033,t=0.382;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鼻阻力低于对照组,NMCA、NC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11,t=3.362,t=8.051;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通气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通气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鼻阻力[kPa/(L·S)] NMCA(cm2) NCV(cm3)41 术前 1.43±0.34 0.32±0.11 9.63±2.35 术后3个月 0.86±0.24 0.53±0.24 14.24±2.37试验组 41 术前 1.35±0.42 0.29±0.15 9.42±2.62 术后3个月 0.51±0.13a 0.74±0.32a 18.41±2.32对照组a

2.3 并发症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且手术对患者的症状改善、通气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减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3]。

鼻内镜鼻窦术是利用高分辨力、可变换视角的内镜开展的鼻窦术,可在直视下进行,术野较为开阔,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鼻窦的通气及引流功能,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该方式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镜端易被污染,影响视野;此外,该方式术后可造成鼻腔粘连,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且不利于患者预后[4]。

本研究中,试验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其原理为低温消融,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的能量以较低的温度对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可避免对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并缩短康复周期,治疗效果显著[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临床总有效率、NMCA、NCV均较对照组高,鼻阻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联合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通气功能恢复,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优势在于,该方式有创伤小、对鼻黏膜损伤低、无瘢痕的优点,在鼻内镜下可清晰显示病灶位置进行低温切除,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此外,病灶组织的彻底清除可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产生,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预后[6]。

综上所述,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通气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鼻窦消融术等离子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