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捏塑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1-03-08郑倾城浙江科技学院环资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遗传文化遗产物质

李 俊 郑倾城 浙江科技学院环资学院

捏塑别名面塑,起源于山东菏泽,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6月,该艺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非遗捏塑为代表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把发展的阵地延伸到乡村,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课题组基于对金华市聚仁村等地非遗捏塑传承项目的实践和调研,发现非遗的传承存在着品牌影响不足、传承人非均质、有效载体缺失和科学保护不力等问题,由此提出擦亮乡村名片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政策保障赋能非遗传承、加强实践探索打造研学路线、创新互动模式优化传承路径以及充分利用网络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近年来,农村作为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主要阵地,有效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支撑之一也包含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和标识的非遗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基于非遗文化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实践调研,以非遗捏塑手工艺为例,选定浙江杭州、金华等地的十余个村庄为实践调研对象,挖掘美丽乡村的文化底蕴,将捏塑手工艺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并积极探索两者互动发展的新路径,更好地实现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概述

捏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精神文化的载体。它以其生产方便、形式多样及技艺独特等特点,备受社会公众喜爱。使用刀、棒、剪、簪、针、勾及花纹模等简易工具,即可通过手工捏成民间供玩赏娱乐的小样手工艺品。其作品拥有鲜明的色彩,细腻入微的手法,栩栩如生。

捏塑作为一项各民族人民劳动艺术的结晶,至今仍然影响着社会公众的艺术生活,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就要将其中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不断融入当下生活,使其获得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发展农村非物质文化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据报道,累计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832家,助力数十万人就业增收。其中黔东南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获得扶贫资金2033万元,覆盖贫困户5620户;河北省建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59家,培训6万余人次,带动近10万人就业。2020年6月,首届非遗购物节顺利举办,购物节上非遗商品销售额达108806余万元,其中线上89971余万元、线下18834余万元,非遗相关品类实现单日成交同比增长260%,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人们的民族自豪感逐渐增强,非遗产品迎来市场爆发期,从而促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更宽阔。

非遗捏塑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已初步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趋势,在传承非遗文化根脉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同时激发产业活力。

“非遗”时代基因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优势

面对当今城乡发展出现的差距和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非遗本身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乡村特色文化融合发展,既赋予了乡村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优势,也给予了让非遗“活起来”的传承载体,形成良性互动,有力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也促使非遗本身具备的艺术价值及其自身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为非遗捏塑的保护传承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带来了新机遇。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模式非常多元,诸如“非遗+文创”模式,2020年的“五一”期间,浙江省共开设511家网店非遗企业,共计62279件非遗商品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销售额达932.6万元;“非遗+技艺”模式:至2021年,柳州市级非遗项目(苗族刺绣)传承人李伊园创办彩云苗艺,以基地和扶贫车间为依托,以技艺和文化传承为导向,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累计培训妇女近3000人,帮助原贫困户增收60余万元;“非遗+文旅”模式:2021年,中国非遗文创孵化中心、黔东南非遗集市等相继落户丹寨县万达小镇,丰富文化的同时增加非遗体验项目,较好地巩固了当地的旅游经济;“非遗+研学”模式:近年来,黔东南州重点打造了丹寨县万达小镇、台江红阳、黎平肇兴等一批非遗研学体验点。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发展为文化生产力,由此产生经济效益,才能促使更多的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按照文化衍生的原则,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创新、开发乡村文化衍生品,可以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播,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制作过程的细节展示和与之相应的文化内容教学,另一方面也重视产品本身的售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的进一步宣传,促进两者的密切联系。

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保护传承应统筹和着力于“群众参与、交流互鉴和创新创造”三大策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超过700万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此可以面向需求群体,开展非遗技能培训等课程,拓宽产业,助力创收。积极采取“产学结合”的教学方法,打造“艺术+传承”的教育模式,开展“线上线下”体验教学。通过开设非遗体验课程、非遗技艺培训课程、搭建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和合作发展平台等内容,增长人们的学识,在树立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带动乡村发展。

非遗捏塑与乡村振兴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非遗捏塑近几年的发展,折射出的是非遗传承不断推进的乐观局面,但随着大众需求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变化,以捏塑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

1.非遗个性IP创作缺乏品牌性

近年来,“IP经济”成为热点词汇,出现在大众视野,持续火热。IP原指知识产权,是一个权利法律概念。但近两年以来,随着国内不断出现火爆的IP影视、IP游戏,国内对于IP的认识逐渐成熟,IP已成了一种国内新兴的经济模式,IP经济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载体。从依托故宫这个超级“IP”衍生出的《上新了·故宫》,到敦煌“飞天”被引入手机游戏《王者荣耀》,非遗传承与弘扬的工作开展更加注重创新品牌的发展。

将IP和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在传递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为产品本身加入了更深厚的IP内核。非遗捏塑产品的开发目前还缺少个性化的IP设计,将捏塑手工艺与乡村文化相结合的参考案例寥寥无几,我们很难看到基于乡村文化本身的捏塑作品,也没有与之相应的IP品牌。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融合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美学的发展思路,把创新创意带到乡村振兴中去,设计地域文化特色的捏塑形象,通过活态传承让捏塑艺术“保值”和“增值”,从而促进乡村更好发展。

2.传承人缺乏多样性和非均质性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的现象,平均年龄78岁,打造一支具有战略思维的年轻团队迫在眉急。传承人作为传承的关键因素,承载和传递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非遗捏塑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靠传承人来生存和表达,非遗传承人才匮乏和非均质化成为非遗传承的障碍。当前我们还需要树立“人人都是传承人”的理念,除了培养更多传承人或工艺大师级的文化专家,还应该培育大量普通爱好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去。

3.非遗传承发展缺乏有效载体

“非遗”是乡村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宝库。只有乡村不断发展,才能维持乡村文化体系的均衡发展与整体平衡,为非遗传承提供文化场域,实现有效载体。就目前而言,将非遗文化注入乡村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实例还没有推广普及,存在非遗传承保护流于形式的发展中,这导致非遗传承的效果不佳,长远来看将会成为更大的难题。将非遗捏塑发展的阵地转向乡村,需要将此文化嵌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与生产之中,实现生产性保护。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互为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是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振兴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好的空间。

擦亮乡村名片挖掘文化内涵

非遗传承为乡村振兴激发志气和培育文化自信。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曾指出,非遗扶贫在提高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诸如偏远山区的汉族人、海南岛的黎族同胞、黔东南的侗族同胞、云南的傣族同胞都认为,以前的他们生活在贫困中时会感到沮丧,而当编织、刺绣、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走进他们的生活以后,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幸福感也有很大的提升。

非遗作为一种具有呈现活态气息的本土文化,有着比外来文化更为强大的基因和能量,也更能得到村民的文化认同。相关活动的举办,一方面让人们体验共同的传统习俗,另一方面也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多姿多彩和人类创造力的持续涌动,这对于培养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时代要求,将传统工艺赋予独特的文化和品牌价值,使其更好地与教育、旅游、饰品、家具、服装及玩具等多行业跨界合作,发挥品牌的衍生价值。

强化政策保障赋能非遗传承

传统工艺振兴乡村的过程是经济促进和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工艺的创新发展需要依靠政府赋能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自上而下的主导性工作,相关的政策实施、资源分配、战略规划以及政绩考核,都围绕这一战略展开。

因此要合理有序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一方面坚持非遗原真性保护原则,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保护其生存环境和传统工艺,使其以活态传承,不断繁衍壮大。另一方面坚持生产性原则,如可以将非遗捏塑打造成为诸如金华市聚仁村的“爆款”非遗纪念产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经济。

加强实践探索打造研学路线

全国人大代表、磁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际衡曾提出,当前以非遗为主题的研学项目多注重于游玩,许多非遗主题的体验项目只是带着学生简单参观、体验,很难真正领会到非遗的精髓,领悟非遗的创造性价值。中国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中流砥柱,应多渠道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掌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政府应出台更多政策扶持非遗研学项目的转型与发展,支持非遗项目落户异地,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共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研学提供优质的外部服务环境;由相关部门和专家联合开发并制定课程,课程应注重精准定位、深度思考,全方位丰富非遗研学游;依托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博物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非遗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帮助学生和家长牢固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创新互动模式优化传承路径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陆续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背景,“非遗+旅游”既可以通过旅游项目来实现非遗的魅力展示和升华,让非遗“动起来”并且“活起来”,也给非遗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在非遗旅游的顶层设计中,要注重形成合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更多产业资源,激活非遗活力,以新的方式走入百姓生活,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培育好固定消费群体,打开销售渠道,做好产品质量,发挥非遗价值。

乡村振兴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振兴乡村与保护非遗之路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追寻最理想的传承之路。乡村非遗的价值回归、乡村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宣传、重新塑造非遗文化传承的主体等都需要更长久的计划与措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渐形成体系,各地纷纷建设非遗就业工坊,助力就业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在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我们要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捏塑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正是达到这一愿景的有效路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时代课题。

猜你喜欢

遗传文化遗产物质
非遗传承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