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线上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2021-03-08麻新桃张佺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

麻新桃 张佺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存在培训时间、空间受限,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培训缺乏长效机制与成果运用不足等问题,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开展线上“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探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线上“青马工程”培养模式,提炼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线上“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实效:优化线上培训成果应用,育人效果不断凸显;强化线上模式内涵建设,育人深度不断加深;打造线上模式创新品牌,育人影响力不断扩大。

【关键词】青马工程 青马导师 线上培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049-03

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青马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从严治党治团、深化共青团改革、构建大思政格局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改革和持续推进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青马工程”全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促使青年大学生能够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青年大学生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环境中,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冲击和文化侵染,部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志动摇,理想信念缺失。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广泛开展“青马工程”,帮助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职院校“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

“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始终聚焦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系统、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切实提高“青马”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高校青年学子,并通过“青马骨干”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影响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但仍处在探索阶段的“青马工程”也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传统的线下“青马工程”培养存在培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缺乏创新形式、缺乏长效培养机制、缺乏培训实效等问题。如何让培训真正贴近青年、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影响青年,切实提升“青马工程”培育效果,值得关注和深思。

(一)培训时间、空间受限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2年,校外综合实训1年。该模式顺应了高职学生工学结合、技能成才的培养要求,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加之受到专业课程学时时长限制,能够系统化、长时间開展“青马工程”难以实现。许多高职院校只能利用周二下午教师政治学习时间或周末间隔开展培训。加之高职校园教学资源不足、师资不足等因素,导致培训模式无法固化,培训时长无法保证,培育实效无法保障。

(二)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现行“青马工程”理论课程一般采取集中面授和“领导讲话”的培训形式,邀请校内领导、团委负责人、思政教师或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势政策等固定课程。这种培训形式呈现师资力量薄弱、理论课程设置单一、授课课时不足、授课时间相对集中、授课内容涉及面广等弊端,“青马”学员往往不能消化吸收课程知识;同时,课程内容与思政课程高度同质化,也使得“青马”学员对课程的专注度不高,造成“青马”理论课等同于思政理论课的刻板印象。部分“青马”学员甚至对理论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理论学习实效不明显。

(三)培训缺乏长效机制与成果运用不足

受“青马”学员培养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青马工程”普遍注重短期培训效果,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前期选拔与后期考评、集中培训与跟踪培养、组织培养与自我提升之间存在脱节甚至分离现象。“青马工程”培训结束后,基本未形成后续跟踪培养的长效培养机制。同时,在“青马工程”成果运用上也存在不足。“青马”学员的培育过程缺乏过程性的记录、考核,培训后缺乏跟踪教育,经过培训后的优秀学员没有纳入党员培养发展体系,没有关注“青马”学员后续发展的长效培养问题。此外,未能形成新老“青马”学员间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优秀“青马”毕业生未形成反哺机制。

二、高职院校创新开展线上“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

青年大学生是富有活力与朝气的群体,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从新媒体中获取资源、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而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为新时代“青马工程”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因此,分析研究新媒体特征,依托网络资源,创新开展“青马工程”线上培养模式,使之渗透到“青马”学员的选拔、培训、考核、跟踪、反馈、成长回馈的全过程,实现线上线下培育模式有机融合,对新时代“青马工程”的发展与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开展线上“青马工程”,合理规划网络课程,开展线上授课、线上讨论、线上答疑、线上考核,能最大限度运用碎片化时间,有效提高培训效率,扩大培训覆盖面,缓解培训时间受限、培训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合理利用线上培训资源,设计开放菜单式课程,引入专家名师开展线上培训,能切实增加培训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培训质量。同时,线上“青马课程”有益于高职学生克服害羞自卑心理,增加交流、分享机会,甚至可以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增强学员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获得感。网上培训模式,能改变专注于特定群体、特定时间、特定环节的培养模式,强化各项培训课程、各期培训学员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如优秀的“青马”毕业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反哺教育现阶段“青马”学员,分享成长经历,发挥榜样与示范作用,影响与带动更多的“青马”学员。合理运用网络系统跟踪教育功能,能进一步强化党团联动,将“青马”优秀学员纳入党员培养发展体系,有效解决“青马”学员后续发展与长效培养问题。

三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线上“青马工程”培养模式探索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交通运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荣获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西优质高职院校等称号。该校自2016年开展第一期“青马工程”以来,至今已开展了6期,共培训学员2200余人,初步形成以辅导讲座、专题学习、素质拓展、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和交流研讨等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线下培训体系。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青马工程”在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将“青马工程”列入“双高院校”与“三全育人示范校年度建设任务及考核要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校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充分运用智慧化校院建设成果,通过智慧职教、腾讯课堂、到梦空间等网络平台,探索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学校团委也针对“青马工程”线上模式开展大量的实践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创建线上“青马”导师团队

专业的线上导师团队是切实提升“青马工程”培养实效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职院校传统的线下“青马工程”培训,受到空间、时间、经济等因素影响,缺乏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广西交通职教集团及校友联谊会,广泛邀请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交投集团、北投集团、南宁城市轨道集团等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业界领袖和青年典型,构建线上“青马”导师团。通过视频直播授课、录播视频教学、网络留言互动等方式,开展题材丰富的线上授课。同时,该校尝试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导师,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强化对“青马”学员的思想引导与专业指导。校内外导师定期开展课程设计研讨、新导师培训考核等活动,提升“青马”导师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

(二)创新线上“青马”课堂内容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优化理论学习、交流分享、红色教育、劳动育人等线下培训模式的同时,依托易班、QQ、腾讯课堂等平台,积极搭建线上课堂,分享教学资源,创新构建“云”教学线上“青马”课程。一是“云”读书。利用网络App资源,开展以马列经典著作、红色党史、时代楷模为主的经典诵读活动,结合视频、音频资源,扩大“青马”学员学习体验。二是“云”讨论。组建线上学习小组,通过撰写心得、留言分享、跟帖交流、在校辩论等形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思想碰撞”。三是“云”参观。通过组织开展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东兰红色教育基地、校史馆等线上虚拟参观,让“青马”学员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拓宽学习面,增强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怀。四是“云”运动。灵活使用keep、宥马、QQ运动等App开展线上运动打卡,学员每周分享上传运动成绩,互相勉励,比学赶超,帮助“青马”学员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保持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五是“云”心理。通過“交院心理”微信公众号、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官方QQ账号等,开展“青马”学员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帮助学员构建阳光心态,缓解学习生活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建立线上党团联动育人机制

“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象往往较之普通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入党意愿、更成熟的入党动机、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党组织更深刻的认同。在全面加强党建带团建的大背景下,学校团委主动将“青马工程”培训纳入党建体系中,加强党团联动育人。同时,党组织培养联系人可以通过“青马”学员线上课程完成情况、交流分享情况、导师评价情况,更加全面地掌握“青马”学员的思想动态和发展情况,针对性地考察发展优秀“青马”学员,推优入党。此外,党校教师和“青马”导师在党团育人方面可以实现师资共享、培训材料共享、培训场地共享等,最大化地提升学校党团育人水平。

(四)构建“青马工程”线上长效培养机制

学校依托智慧校园网络平台,构建“青马”学员从选拔、培训、考核、跟踪、反馈,到成长反哺等多阶段闭环式培养机制(见图1)。首先,通过易班、到梦空间等App,实现宣传信息点对点推送,“青马工程”宣传全员全覆盖,从而拓宽“青马”学员的选拔范围,打破以往只在学生干部中选拔的传统形式。广大青年可以通过网络自荐、他荐等方式,公开透明地参与“青马”学员选拔。同时,通过网络实时公布“青马”学员动态考核结果,确保“青马”学员培养和考核实效。其次,学校将“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发成一门二课线上课程,顺利结业的“青马”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二课积分,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将优秀的“青马”学员纳入评优评先、学生干部选拔的考察范围,加大对优秀“青马”学员的宣传表彰力度,强化“青马”学员的激励效应。最后,完善“青马”学员线上培养跟踪机制。针对传统线下“青马”学员档案管理不便、无法长期跟踪、无法及时反馈等问题,尝试建立各期各类“青马”学员成长电子档案,实现学员长期跟踪教育。“青马”导师可以通过跟踪记录学员主要培训情况,开展横向、纵向对比分析,进而更有针对性、持续性地建设培养课程体系。此外,在“青马”课程设计中,不定期邀请优秀的“青马”毕业学员开展线上经验分享,传承和发展学校“青马”精神,培养和铸造“青马”文化,构建“青马工程”培训长效机制。

四、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线上“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实效

(一)优化线上培训成果应用,育人效果不断凸显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线上“青马工程”培养模式注重以成果应用为导向,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和网络平台记录、跟踪、考核等功能,主动将“青马工程”选人育人成果与共青团“第二课程成绩单”、入党推优等工作有机融合,实现从优秀团员到优秀党员的贯通式培养。其中,已完成260名“青马”学员学分与二课成绩单积分互认,切实增强两种培养模式间的耦合育人实效;已尝试开展在校院二级“青马”班建立团支部12个,有效打通“青马”班支部推优渠道,实现优秀“青马”学员在“青马”班团支部进行推优入党考察。

(二)强化线上模式内涵建设,育人深度不断加深

学校注重线上“青马工程”内涵建设,从导师团队建设到培养内容优化,线上“青马育人”的思想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克服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将热心青年思想教育、具有扎实理论学习和实践功底的30余名“青马”导师凝聚组建团队,发挥“政企行校”联动育人作用,将“青马”课堂“云”搬迁至乡村基层、生产一线、企事业单位,激发“青马”学员的学习热情,丰富“青马”学员的视野。另一方面,主动将抗疫精神、乡村振兴、交通强国战略等时代主体和时政热点与线上培训课程内容相结合,明确培养导向性,优化培训课程内容,形成“抗击疫情,交院同行”“智志双扶,励志奋进”“青春交院学子,赋能乡村振兴”等主题系列线上课程。同时,引导“青马”学员参与创作《春》《祝福武汉》《交院青马百色行》等25部“青马工程”线上音视频文化作品,并通过交院青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点击量达到16万次,形成良好的辐射教育效应。

(三)打造线上模式创新品牌,育人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是借鉴“第一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打造线上“青马”精品課程,切实提高“青马”学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以第六期“青马工程”校内调查为例,“青马工程”选拔机制认可度达76%,考评机制认可度达82%,课程设置认可度达78%,学员培训满意度达88%,培训满意度不断提升。二是充分利用“交院青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搭建“青马工程”网络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认识‘青马’—了解‘青马’—熟悉‘青马’—热爱‘青马’”的路径,实现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的意识转变。5年来,学校校院二级“青马”学员总体培训数量增长8.5倍,“青马工程”在学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积极开展校际“青马”交流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先后与区内外15所高校开展“青马工程”经验分享和学习交流,选派18名优秀的“青马”学员参与上级“青马工程”及相关培训,邀请团中央、区内外各高校“青马工程”负责人、教师来校举办讲座20余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青马工程”优秀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青马工程”线上培养模式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优势,在充分调研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成长成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青马工程”线上培养模式,通过创建线上“青马”导师队伍、创新线上“青马”课程、建立线上党团联动育人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青马工程”新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青马工程”育人实效,促进“青马工程”可持续发展,从而培养和造就出更多理想信念坚定、思政政治过硬、专业素质出众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阈限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2]庞玉清.高校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3]杨敏.探索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学校“青马工程”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2020(19).

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一般项目“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线上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马工程’为例”(JZY2020B05)

【作者简介】麻新桃(1975— ),女,广西大新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张 佺(1985—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共青团工作、思政教育、学生管理。

(责编 苏 林)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
青马工程视域下的师范类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
高校“青马工程”怎么抓
基于“青马工程”的大学生干部培养途径探究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方法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与研究
“四化”: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路径研究
高校“青马工程”调研报告
高校青马工程培养青马学员的宗旨及途径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