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

2021-03-07胡国贤周建松王玉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文思政评价

胡国贤,周建松,王玉萍,武 锐

(1.文山学院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基地与创新服务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冶金与材料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1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背景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培养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12 月 7 日至 8 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OBE理论的提出源于对学生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后应当收获什么样能力的讨论,2013 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国,开始用 OBE 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该理论引入我国之后,被译为成果导向教育、结果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产出导向教育等。OBE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成果导向教育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获得了这些学习成果?[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以人地关系为理论线索,以人为主体,揭示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总结、概括和探讨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建立联系各基本人文地理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相关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做到学以致用,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2.1 课程目标同向同行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遵循OBE理论的学生主体、反向构建、能力导向三原则,人文地理学课程知识目标为掌握人地关系总规律,普及生态伦理,探索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关系。明晰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为开展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平发展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理论及案例支撑。能力目标为通过对重大实践问题的案例分析,提升挖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地理素材能力,应用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的方法,提升自觉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价值目标为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文化观、资源观、区域观、可持续发展观,增进对地方的情感,树立家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和国家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合作意识。

人文地理学教育价值取向与立德树人目标方向高度一致,同向同行。以人文地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强调“学会学习”,渗透“环境道德”“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观”观念,关注“乡土情节”“家国情怀”“国家认同”“一带一路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各项目标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人文地理教学价值目标的达成,生态文明教育是人文地理教育精神最好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文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

2.2 课程内容同步建设

《纲要》指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4]。人文地理学课程主要是以人地关系为理论为线索,以人为主体,揭示人类各种活动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其内容涵盖人口、经济、文化、政治、聚落等内容,且涉及现实社会中许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如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人口移动、宗教信仰、文化产业化和新经济等。在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中应避免毫无联系、简单粗暴的强行切入,要注意价值元素融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趣味性,把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思想政治融入点上,对德育元素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而是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知识体系中寻找“触点”,形成无缝对接、相互促进。

2.2.1 人地关系模块

在介绍环境伦理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我国的环境优先发展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强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在学习人地关系协调观核心思想的同时,阐述我国主体功能区制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性、重要性和可行性,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深,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并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案例,较为细致地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入学生的思想中,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2.2.2 文化地理模块

文化起源与扩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部分,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亚洲乃至全球传播与扩散,为解决世界问题、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历史事实,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度和自信度,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整合、文化生态。讲解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当代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新局面,以及始终坚持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文化建设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2.2.3 政治地理模块

综合国力、国家权力。介绍我国在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系列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所取得的经济建设重大成就和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让学生深知我国的综合实力已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世界政治格局。既要向学生介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大方向,同时也要告诉学生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如世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从而使学生坚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2.4 经济地理模块与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结合我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所完成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农业、工业布局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会分析农业、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用实际行动严格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自觉遵守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积极参与农业、工业生态化建设。

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第三产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活力,也反映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以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着眼点,讲解第三产业为农业、工业生态化建设提供清洁产品、生态金融服务、绿色消费观念、生态文化等保障,进而分析第三产业及其生态化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2.2.5 旅游地理模块

旅游资源。通过对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等特点的讲解,分析我国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评价区域旅游资源竞争力大小,阐明我国针对旅游开发和保护所提出的发展规划和策略是科学可行的。

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基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而介绍我国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理念、理论和各项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方针政策,自觉落实,结合自身所处的微观环境,转变旅游观念与行为模式。

2.2.6 人口地理模块与道路自信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介绍中国人口转变的历程,结合各阶段的基本国情讲述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与模式及取得的成效,客观评价利弊,让学生知国情、懂国情,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道路。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介绍人口迁移空间规律的同时,以我国城乡人口迁移、东西部人口迁移的现实为案例,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揭示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使学生从较深层次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2.2.7 聚落地理模块与道路自信

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在讲解中融入介绍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体系的内容,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全球最快”,部分城市的进步超过西方城市,地位逼近欧洲和北美城市,基本形成多中心多层级的城市体系,正逐步完善,向着更高级别的城市体系发展,使学生真切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增强道路自信。

聚落空间结构。在讲解聚落空间结构内容时,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无论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还是村庄内部空间结构都在快速地朝着有序有特色的方向发展,从专业的角度解析新时代“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步骤,使学生充分相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2.3 教学设计同频共振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能力是核心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是重要内容,OBE理论强调,能力不是学生的暂时表现,是内化到心灵深处的过程和历程。人文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在认识人地关系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PRED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伦理观,是学生通过学习内化到心灵的能力,这种内化的能力就是一种信念。教学设计是有效解决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或达到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师能否帮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能否帮助学生高效的获得这种能力。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是独立的人,不是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教育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即OBE理论强调的“学生中心”。

2.3.1 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设计不是千篇一律,OBE理论强调,策略选择不在于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是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方法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或手段。教师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学生也有着差异性,人地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方式、生产方式何止千万种,所呈现的人地关系类型也多种多样。无论何种人地关系,都要受到某一特定文化的影响,都要受到特定地理环境的约束,有对比才能区分优劣,有了优劣之分,自信才会产生。

2.3.2 教学设计活动化

人文地理学课程主线“人地关系”、主要内容PRED系统,即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反映了特定区域内的文化内涵,是在某一特定的制度体制下进行的,都要受到当地的伦理观的限制和影响。以学生兴趣、动机、需要为支点,选择不同地理环境作为学习活动的背景,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去感受生活、感受地理环境,同时也感受和学习文化。教学内容来自生活,也可以在教学中回到生活,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课程思政,在思政中体验生活,潜移默化地培养四个自信。

2.3.3 教学设计开放化

人文地理学课程唯一不变的就是以一直在变的人地关系为主线。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与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方式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原有制度的完善和新制度的产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只有开放性的课程才能容纳、囊括更多的因素,也才会有更多的教学素材和资源。随着社会变化、世界变化而变化是人文地理学的固有特征,发展的眼光、多重视角看待世界、认识世界,更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伟大,更能感受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更能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4 课程评价多元并举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评价标准。OBE成果导向教育是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明确的、可证实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活动都应以学习的成果为目标来组织开展。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成果有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课程实施要求,因此,课程评价应多元。多元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元,形成性评价与诊断式评价相结合。

2.4.1 评价主体多元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多元课程评价方式是在课程评价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课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相结合,并实时反馈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设计方案阶段:评价主体除了学校管理部门、课程专家、专任教师以外,思想政治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应该是评价主体。该阶段为诊断性评价,应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度做出评价。

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学生、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师及课程专家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该阶段为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实施全程评价。基于OBE理念,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学生看成单纯的被评价者,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被评价者又是参评者。学生一方面很在意教师对他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要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积极开展自评与他评,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课程建设阶段: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师、学校管理部门、课程专家、思想政治课程的专业教师等都应该成为这一阶段的评价主体。该阶段为总结性评价,判断课程是否实现了一定的立德树人目标,为发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完善课程体系提供有力依据。

2.4.2 评价形式多元

建构主义指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而真正学到知识的过程是需要靠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来完成的。基于OBE理念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不同的目标领域(知识领域、能力领域、价值领域)需要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的差异,也要求使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所以,制定与实施多元化评价制度与模式时,一方面关注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终结性评价,确保评价制度完整高效,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确保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重点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在完成作业当中的参与度,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和课后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反馈教学并进行客观、针对性的评价。如,在人地关系内容学习中,引入2019年香港社会动荡事件,请学生分析香港和澳门的人地关系演变过程,对其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思考,得出其独到的见解,然后在微信群、QQ 群、学习通等平台展开学习讨论,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手抄报或小论文,展示其发展过程,并利用评价量表进行组评及师评得出其成绩。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

终结性评价主要目的是证明学生已达到的水平,考试命题多样化,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5]。在期末考试命题时,题型多样化更有助于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意识的加大主观应用题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及价值判断能力。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点,将难以顺利完成这些题目,这样灵活多样的题型,还能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拓宽自己的视野,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结语

在OBE理念下将思政教学融入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在课程新目标确立、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无缝对接、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爱国情怀等方面大有裨益,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目的是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改变传统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形式单一、方法单调的现状,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人文思政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