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政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探析

2021-03-07田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田荣

(昌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党的十八大会议指明“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目标,为国家输送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立德树人”同时也为高校接下来的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指引。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问题,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已成为高校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急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科学长效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校廉政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国家和各级院校的高度重视。高校开展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高校廉政文化系统化、理论化、数字化发展,也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理论创新,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廉政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具、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迫切需要[1]。

1 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培养的基础。而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和可靠的党和国家的接班人时有着重要作用[2]。首先,廉政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廉政文化的丰富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传统文化中自古延续至今的理论作为指导。其次,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可能,并有利于扩大廉政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最后,廉政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环境的不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影响。首先,优秀的廉政文化能为高校打造更好育人环境。文化的影响是长远且持续的,文化环境决定了育人环境,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清风正气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成既定目标。其次,廉政文化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如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产品、廉洁从政的典型人物塑像,以及廉政文化的宣传栏等。建立起了风清正气的人文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使其思想逐渐转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廉政文化为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的诱惑使人性中的贪婪也渐渐暴露了出来,部分大学生的功利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而高校廉政文化恰恰能作为一个制度保障,防止部分学生因为欲望的膨胀而失去约束。

2 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多元化思想冲击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00 后”青年群体作为当代大学校园的主体,同时也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这些年轻人由于还未真正步入社会,无法有效正确的明辨是非,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3]。一方面,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的资本主义思想也随之流入进来,对我国传统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外来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对国内大学生思想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大学生成为多元思想文化的被动承受者。一些大学生由于思想信念的不坚定,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诞生出了拜金、贪图享乐的思想。在生活中,这些学生放弃了对思想上的高尚追求,不再树立远大目标和抱负,缺乏当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在学习中,这些学生不再直面困难,行为胆怯,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懂得坐享其成。在思想上,这些学生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持,崇洋媚外,喜好外国的教育和思想,否定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思想的环境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冲击,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第一,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核心技术领域有巨大领先优势,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在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而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教育的核心,与西方国家倡导的思想有着较大区别。面对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带来的复杂多变的思想斗争,已成为中国高校如何更好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挑战。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有待加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提高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重要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就是在高校育人的工作,始终要围绕学生、重视学生、全心全意服务学生[4]”。自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逐渐推进以来,部分改进措施已得到很好的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相较于传统的 “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变得更关心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时刻保持改变,但高校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材却没有做到完全与时俱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与廉政文化脱节的问题。高校作为培育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上教师却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以及对廉政文化了解的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思政课实际教育效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极易忽略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的知行合一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思政改革后这一问题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5]。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落实,旨在取得实效,而当代高校内普遍存在这种知行分离的情况。最后,高校思政理论改革的教材制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材的制定对未来高校思政教育战略布局与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用什么样的教材,反映并决定着高校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动,政治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中国高校思政教材内容却大同小异,内容更新的速度远没有跟上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速度[6]。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问题

首先,由于和谐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生的法治观念渐渐淡化。国内,落后的封建思想仍然存在,这类思想严重腐化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其一,受这类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上学功利性太强,不以学业为目标,反而热衷于搞好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崇尚金钱和权利。其二,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说多于做,提到反腐倡廉,人人嘴上喊打义愤填膺,而实际却是人人希望享有特权。其三,由于部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以及安全意识不够强,常受到国内外的冲击影响,最终却把自己毁了。其次,一些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思政课倡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好面子”的情况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大学中逐渐盛行起来,请同学吃饭、唱歌也变得频繁,却未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同时在食堂内肆意浪费粮食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再次,部分学生的政治思想逐渐淡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心里并不关心国内外形势变化,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没有用处,所以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他们缺乏理想抱负,对未来没有规划,甚至有小部分存在崇洋媚外的情况。最后,小部分大学生缺少民族自信。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出现了多元文化的格局,一些学生渐渐被西方文化同化;以及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及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因而失去了民族自信的底气。

3 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3.1 加强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廉政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并注重对廉政文化研究和分析,既要学会思政的专业知识也要了解国际形势相关的背景,认真备课,随时更新。同时,教师也要做到知识与品德双重育人,争取用自身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和领导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明显而且个性突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更容易接受感官刺激大的教学方法。因此,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了解学生们不同的需求,不断补充教学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廉政文化除了要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外,还需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客观影响。比如,在教室和校园内布置一些反腐倡廉的名言警句,以及典型的人物画像和雕塑。同时,高校教室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廉政文化的产品设计和创作并进行展示。从而使大学生在校园内更好地吸收廉政文化,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3.2 制定思政融入廉政文化的教材

廉政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廉政文化的前提。首先,可以利用古时候的廉政文化在思政教材中进行展示,用清正廉洁的文人或清官作为例子,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定的行为准则和指导。其次,由于我国廉政文化和大学生思政教育一直号召与时俱进,但是要跟上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速度,就必须要及时更新教材以及思政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和备课内容,根据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变化和国际变化进行对教材和教案的更新。最后,在大学思政教育的教材中加入弘扬廉洁从政规章制度所取得的成效,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国家的和谐统一与社会安定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教材中加入行为规范,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4 个层面的重要标准,为高校学生提供可参考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使其在进行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后步入社会有道德参考。高校育人应从制定出一本好书开始,通过教材的好与坏才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育人能力以及思政教育水平的高低。

3.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大学生要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就必须参与到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去。高校想实现思政教育融入廉政文化这一目的,就需要为学生打造第二课堂作为实践平台,必须把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注重文化、开启实践,以实践育人。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开展社会调研,联手社会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公益实践、勤工俭学活动等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思政上转变,从感性认知提升理性认知。廉政文化是大学生品德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须将大学思政教育与廉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积极影响学生思想建设。首先,高校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作,为大学生社会调查提供基础。其次,高校要倡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体验民为本的思想与文化,致力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对廉政文化的信任,在服务于社会建设的同时,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最后,高校应与社会联合定期举办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比如,举办廉政文化节活动、廉政知识问答、演讲等活动,同时对活动中优秀的个人进行奖励的发放,进一步发挥社会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功能。这类活动能丰富大学生课后生活,还能促进大学生对于思政和廉政文化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大学生对于大学思政教育和廉政文化的热情,并加深对廉政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

4 结语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一直倡导建设党风廉政的政府,同时也强调了当代高校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新的规范。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养。高校不应该只看到高等教育发展良好的方面,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具有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建设的意义,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政治文化生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能认清国际形势、看清国内外发展、理清自身使命。因此,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廉政文化,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下培养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勤俭持家的良好品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廉政文化的全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并且积极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实践育人、全员育人。不断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