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校地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1-03-07高玉珍张元朋李芹宋霞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9期
关键词:校地农业院校融合

高玉珍 张元朋 李芹 宋霞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全面振兴,“换道超车”,关键在人。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1],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因此,作为乡村振兴建设人才输入的主力军的地方农业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人才培养、教育服务、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基层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提供复合型人才输入的坚强后盾。然而,地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虽有部分地方农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初见成效,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很显著: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相契合,科技需求与人才能力不相匹配。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和校地合作的视角下,探讨地方政府与高校校地合作,重构地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地解决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转变地方高校教育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农业院校校地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

1.地方农业院校与地方(政府)乡村振兴融合程度不高

校地合作育人涉及地方政府与高校两个主体的利益,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2]。地方农业院校自身没有强烈的主观性,未从根本上认识校地融合的作用和意义,把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作为响应国家政策的一种口号,没有把校地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系统。对地方农业类高校而言,没有强有力的推动力去进行校地融合;地方(政府)因完成各种上级指标考核,对地方高校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抱有观望态度,地方高校对当地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时间、资源、组织成本,是一个周期过程,短期内时效性不高;同时,地方乡村产业是一个营利机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利益,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多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其自身自顾不暇,在无利可图和具有风险的境况下,企业不会主动和学校进行合作,即使是合作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低层次合作[3]。

2.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匹配度低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今,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农业、农村电商等纷纷涌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互联网”的农业应用层出不穷,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显得更为紧迫。但是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远不能达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大多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仅仅有学校专业老师制订,并未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同时,被通过的人才培养方案未经过运行试验,直接進行实施。二是实践安排上不够深入,如学校农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在理论课上有对农业技术、物联网工程类专业课进行系统讲述,但是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仅仅在实验室模拟部分实验就算课程考核过关,未进入实践场地进行深入学习。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现象时有发生。

3.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相契合、科技需求与人才能力不相匹配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不论是从乡村振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骤增。然而,涉农类人才供给侧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力不足,人才队伍年龄、层次结构不合理。现有地方农业高校中人才培养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不契合的情况比比皆是。随着农业机械、绿色农业、安全农业、智能化农业的发展,乡村振兴化进程中对涉农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懂专业技术、知管理、善经营、晓信息,而且需要爱农、知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其专业设置与地方农业产业布局相适应,因地适宜、做到精准施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的人才资源匹配。

二、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原因分析

1.社会风气影响,报考农业类专业考生偏少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渗透到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中,人们思维定势的认为成功就是在城市有一番事业。农业相关类专业报考人数较少。但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至2018年初,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仅占农村总人口的0.1778%,农学硕士仅占0.31455‰,农学博士仅占0.004587‰[2],可见我国乡村振兴人才数量匮乏,现代化人才缺口大。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接受过高等教育之后,再次回到乡村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

2.自身驱动力不足、个人发展空间受限

地方农业高校大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专业骨干力量。不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问题,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弥补农村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同时,也能促使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现实情况是因农村生活、工作条件的限制使得涉农类专业高校毕业生自身驱动力不足,个人发展空间出现天花板。使得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低。

3.农村教育、医疗、人文等基础生活环境影响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相对落后,教育、医疗、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基本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受社会环境的现状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返回农业工作的人数较少,尤其是高学历的涉农类高校毕业生,更愿意去高校或者科研所、事业单位等比较问题,且留在城市工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校地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对策

针对目前涉农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涉农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构不合理;涉农人才的“引进来、留不住”现象;涉农人才培养质量与需求不匹配等若干问题,为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重新构建“五位一体”涉农校地融合教育体系和“六合一”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校地融合的深入发展。

1.构建“五位一体”涉农校地融合教育体系

1.1多方联动,建立健全校地校企联络机制

建立政府、乡村产业与地方农业高校深入合作办学机制是校地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加强各方互动,形成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合力。我校于2021年5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主要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训、校地融合管理等工作;而在早几年,苏州农职院成立了为农服务办公室,负责制订为农服务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承接政府服务项目,组建为农服务团队,开展田间课堂专项培训和入户技术指导,协调对外关系[4]。地方农业高校可以借鉴苏州农业职业学院的做法,成立为农服务联合领导小组,制订年度计划并进行监督实施,解决实际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得问题。形成校地深度融合、服务三农的工作合力。

1.2建立涉农人才数据库,完善农业技能人才供给大数据平台

做好地方乡村政府的深度调研工作,一方面地方乡村政府需要结合本地乡村产业特色,做好地方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需求类别以及需求质量的深度调研工作,上报给上级政府,做好顶层规划。并根据地方乡村振兴产业所需人才做好财政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对本籍贯在外地求学高校学生(专业就业情况)情况进行摸底。对涉农专业数量不足情况进行登记记录,作为政府明年工作要点并重点落实。使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和,间接促进了校地深度融合的可执行性和现实性。

1.3加大地方高校财政扶持力度,引进涉农类优秀师资

“名师出高徒”,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人才引进政策不完善,人才培养发展、激励管理等机制不够健全。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品周期等各种原因,导致农业高校名师认同感和价值感较低,积极性受到较大限制[5]。对农业类高校的支持力度不足,农业高校教师的激励欠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足1%,严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平均数[6]。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类高校的资金扶持力度,并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并跟踪实施,对涉农类地方高校不定期的进行访谈、检查,对缺少人才创业项目、创新环境和发展平台的高校给与定向扶持,对人才培育、引进、评价、激励、保障和服务的政策措施进行督促和检查,使得高校名师人才既“引进来”又“留得住”。

1.4涉农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构建

从上级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建立涉农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促进地方农业高校师生加入地方乡村振兴产业的积极性。

1)政府加大对高校资金投入力度奖励高校

从地方政府到上一级政府做好地方乡村振兴产业的奖励、激励政策和制度,并真正落到实处进行实施。通过地方高校的“为农办公室”建立起的乡村产业、地方经济、高校之间的联动关系,定期进行成果转化汇集,并根据成果转化程度和效果进行奖励,激发地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科研转换成果奖励

除了做好上级政府的奖励政策外,地方农业高校应建立学校内部的成果转化评价、奖励机制和制度,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进行落实实施。根据成果大小设置奖励金额。

3)优秀毕业生长期激励机制

联合学校学生处、教务处、就业中心做好地方农业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情况、就业升学情况的跟踪调研,对涉农类专业毕业生进行3-5的毕业就业调查问卷调查,对长期从事涉农类专业服务于地方乡村振兴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定金额的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涉农类高校毕业生从事农业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1.5校地融合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

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将“三农”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之中,通過党课、团课、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三农”情怀。另外,地方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将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基地延伸到农村基层一线,与广大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实践中体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耕读文化,进而扎根农村,助力农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从而反哺地方高校,促进校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

2.校地融合“六合一”人才培养体系确定

建立从招生选拔机制、定向委培培养、学费减免、学科建设、多学科融合、因地制宜精准对策等六个方面“六合一”的校地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乡村振兴。

2.1创新招生选拔机制,招收免费涉农生

自2018年,山东省开始招生公费农科生,招生人数为300人,共有3所高校、7个专业进行招生。报考公费师范生,考生上学期间免费,毕业后有编有岗位,有志于到基层单位就业且服务期不少于5年。建议除了学杂费减免、毕业既可有岗位,到至少服务期5年条件外,增加考核机制,在学校期间学业表现、毕业服务期限工作成效均可纳入考核范围,对满足考核条件优秀毕业生进行重用、提拔,提升乡村对公费师范生的认同度,激发更多的高中生选择公费师范生,服务于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2多元化培养地方人才,定向委培生招生机制

地方涉农院校肩负定向新型农民培养责任,对当地农民、专业军人、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科学种田、农业机械化操作、农村电商到农业信息化等多个环节(农业生产、存储、流通、经营)着手,降低入学门槛,学校给与参加培训人员颁发结业(毕业)证书,激发新型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改革收费制度,多渠道费用减免政策

虽然公费农科生已经开始试点,但是每年招生人数有限,而且大多是到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工作。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辐射性短期内成效不太明显。对于涉农类地方高校转变收费制度,不仅公费农科生可以享受政府的学杂费减免,而且在自费农科生中开展多种方式的帮扶计划,从课业学习到项目实践、到各种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校地合作等,自费农科生只要达到综合排名的前40%,均可以拿到由地方政府和高校出资的高额奖助学金。另外,联合企业、知名校友等多种渠道,为自费农科生提供助学减免政策,提升自费农科生的内驱力和主观性。

综上,从涉农学科专业精准化建设方面、多学科融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机制。使得校地融合真正落到实处,为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乡村产业经济、高校毕业生得到长期有效合力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源头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十九大报告[Z].2017-10-18.

[2]陆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校地合作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29):14-17.

[3]吴森,柳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探析-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02):134-136+162.

[4]李振陆,叶琦,尹江海.农林院校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8,(03):10-14+92.

[5]单振生.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锻造[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4):41-45.

[6]李文辉,段铮,杜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科技,2020(2):77-79.

作者简介:

高玉珍(1984-),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与人工智能。

张元朋(1991-),助理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

2021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校地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人才培养17);

2021年山东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地方农业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20JXY020)。

猜你喜欢

校地农业院校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校地战略合作新模式,校企人才培养促共赢
广东高校“校地结对 实践育人”计划正式启动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